记省人大代表、衡阳西渡梅花村党总支书记、种粮大户刘准
2020-10-26 11:14:52 作者: 陈鸿飞等 来源:湖南日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衡阳] “人不下田,谷不落地”
——记省人大代表、衡阳县西渡镇梅花村
党总支书记、种粮大户刘准
党总支书记、种粮大户刘准
www.yidianzixun.com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陈鸿飞
通讯员 唐春晖 刘魁春 戴军
7月29日早上6时许,天刚破晓,露出一丝丝朝霞。
地处湘南腹地的衡阳县西渡镇梅花村省人大代表、村党总支书记刘准起了个大早,他来到梅花组插好的晚稻田边,察看禾苗的长势、肥水管理情况。
“秧好半年禾,今年的晚稻禾苗长势比往年好。”小刘对记者说,他所牵头的富农优质稻专业合作社新建成的育供秧中心,运用育秧新技术,孕育出茁壮的秧苗。全程运用机械化作业,抢抓了栽插时间,今年的晚稻又是一个丰收年。
“种田也可以发财呀!”
今年40岁的刘准,高中毕业后,全家南下广东经营鞋业生意,略有积蓄。小刘说,从2005年伊始,他们全家每年从广东回家过年,看到家乡旧貌依然,变化不大,村民还有田土抛荒的现象。
从那时起,小刘特别关注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粮食生产惠农政策的有关精神,他还从新闻媒体了解到,河南、安徽等地大户流转土地从事粮食生产的成功经验,促使了他回家流转土地种粮创业的念头。刘准说,家人认为他好不容易跳出农门,小日子过得很滋润。当农民的苦楚只有农民自己明白。“周边不少村民翻着白眼,认为我在外面混不下去了,重新回家当农民。”
2009年春节期间,小刘只身一人从广东返回村里,以每亩150元的价格流转了400多亩水田种植水稻。当年,刘准从一个老板变身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早出晚归,头顶烈日,打着赤脚踩在田埂上,双脚起了血泡,痛得钻心。
2009年春节期间,小刘只身一人从广东返回村里,以每亩150元的价格流转了400多亩水田种植水稻。当年,刘准从一个老板变身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他早出晚归,头顶烈日,打着赤脚踩在田埂上,双脚起了血泡,痛得钻心。
“那段时间,我找县里的农业专家学田间管理技术,镇农技站原站长邓向军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教我植保技术,使我学会水稻生产的防病治虫、田间管理、科学管水管肥等相关技术,使我由一个种粮门外汉,变成一个善管理懂经营的种粮能手。”历经4个多月的孕育和劳作,400多亩水田当季亩产达550多公斤,比村里种粮农户产量还要高。
“当年粮食喜获丰收,售粮200多吨,获纯利13万多元,高高兴兴购置了一台现代牌小轿车,在西渡镇周边村成为一大新闻。”刘准说,那些翻白眼的村民嘀咕,种田也可以发财呀!
“人不下田,谷不落地”
“在从事粮食生产中,投入大、风险大、效益低,加之添置农机具及机库棚建设、购买农资、劳力成本及流转土地的费用等,银行贷款需要抵押。”刘准说,种粮大户的农机具、房产等不能作抵押,导致贷款难、融资难。部分大户只能改行,另谋出路。
事在人为。为解决粮食生产贷款难、融资难的瓶颈,2011年11月,刘准牵头与西渡镇梅花、青木、陡岭等周边村8户种植大户率先成立衡阳县富农优质稻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水田面积3000余亩,抱团发展粮食生产。合作社在当地农商银行进行惠农贷款,有效解决了大户种粮的资金问题。“资金一活,全盘皆活。”小刘说,合作社利用这笔资金购买了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大型农用机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前几年,小额贷款只能暂时缓解购买部分农机具的资金,但离现代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尚有较大差距。”刘准告诉记者,2015年5月,省农委组织全省部分种粮专业合作社、部分大户到台湾考察现代农业,台湾农会的负责人说,台湾水稻生产从机械化育供秧、机耕、机插、无人机防控、机收、机械转运、机械烘干等7大环节已全部实现机械化作业,对做好衡阳县的粮食生产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说干就干。为了探索南方丘陵山区水稻生产的全程机械化作业,让种粮大户真正做到“人不下田,谷不落地”。2015年12月,刘准召集衡阳县内的规模种粮大户,牵头成立衡阳县优质稻产业协会。利用协会服务平台搞好市场、社会化服务企业、金融、农业、农经中心和基层人才库等6个方面的对接,有效解决了种粮大户卖粮难、农资成本高、融资难、农业技术、信息服务等问题。今年初,协会已与龙头企业湖南角山米业签好订单高档优质稻30万亩,涉及早稻、湘早籼45号、一季晚稻、隆晶优1号、晚稻角山香米等高档优质档品种。
“协会会员严格按角山米业的要求,实行标准化生产。”刘准说,角山米业对高档优质稻加价收购,最高的加价幅度达40%。使协会成员亩均增收200元以上。
“全部种植高档双季稻”
稻花香里说丰年。“今年,衡阳县面临春夏连旱、国家粮食收购价格下调、农资成本上涨30%、劳力成本上涨等粮食生产不利因素。”刘准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出台优质稻生产奖补措施,使种粮大户积极性倍增。全县的早稻喜获丰收。
“梅花村全部种植高档双季稻,全村2700多亩水田双季产量均过吨粮。并解决了60多名村民就近就业。”小刘说,去年,富农优质稻专业合作社发放务工人员工资超过150万元。
在注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刘准更注重粮食生产的生态效益。“从去年开始,稻田秸秆全部回收,销售到郴州万华板业公司做板材原料,变废为宝,村里基本杜绝了稻草焚烧污染大气的现象,还增加了种粮大户的收入。”小刘说,梅花村还在冬季大面积种植绿肥,减少化肥使用量;并在田间安装了太阳能杀虫灯、诱捕器,大大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保证了粮食生产的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