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南做好农机工作,夯实农业现代化中基础地位和引领作用
2020-09-28 08:37:14 作者:tangchunsheng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衡南县:做好农机工作,
不断夯实农业现代化中农机的基础地位和引领作用
不断夯实农业现代化中农机的基础地位和引领作用
——衡南县2016年及2017年农机化工作掠影
一、农业现代化中农机的基础地位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农业通过现代农机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力由落后的传统农业日益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这个过程既是个相当长的又是个不断更新发展的过程,而这个手段主要是指农业机械的发展及应用。
农业现代化包括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信息化。由此可见,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生产技术再科学,不用机械等于零,达不到好的效果;农业要产业化,其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都要机械来完成;农业信息化本身就包涵先进农业机械的信息化,农机信息化是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内容。
二、近年来,衡南县农机化工作成效
2016年,衡南县农机局荣获了“全市农机化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农机化工作先进单位”,“县直机关目标管理考核良好单位”、“精准扶贫先进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全县三星级文明单位”等。主要工作成效,农机总动力达96.2万千瓦,拥有各类农业机械10.71万台套;农机综合化水平达74.21%;全年补贴机具2181台套,完成购置补贴金额1300万元;完成机插面积41.4万亩,推广插秧机105台,烘干机9台套,油菜直播机35台,新建X型多层移动式苗床育秧工厂1个,面积1120平方米,新增工厂化育秧能力500亩,自主研制的X型多层移动式育秧苗床获得国家专利;农机合作组织达278家,全年新增合作社163家,9家农机专业合作社成功申报省级现代百万农机专业合作社,争取项目资金270万元;农机实行免费监理,创建“平安农机示范乡镇”4个,全年出动执法人员722人次,执法活动达157次,检查机具262台次,共收农机互助保费达45万元;全年共举办修理工培训班6期,共培训维修工200人,培训驾驶员G型132人,L型122人,S型173人,H型28人,K型52人,插秧机手15人,共计522人,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20人。
2017年,目前为止共完成早稻机插秧面积18万亩,中稻机插播种面积完成3万亩,新增插秧机58台,新建X型多层移动式苗床育秧工厂2个,面积达2100平方米,新增工厂化育秧能力1000亩,推广“三一栽培”育插秧新技术,召开现场会1次,“三一栽培”育插秧早稻面积达1200亩,推广水稻插秧同步精量施肥机6台,推广无人植保飞机18台;举办机插秧技术培训班2期,共培训76人;启动农机购置补贴及报废更新补贴工作;2017年各项农机工作开局良好,来势喜人。
三、衡南县农机化工作创造的典型经验
1、搞好服务是做好农机化工作的关键。从近年来的工作实绩看,衡南县农机局想农户之所想,急农户之所急,盼农户之所盼,农户的需求就是农机工作的落脚点和着力点。着力打造为农机户服务的崭新平台,积极为农机户开展农机购置补贴、操作、使用、维修、保养、技能培训、报废更新等“一条龙”服务,促进农机又好又快发展。
2、加大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力度是农机工作不断创新的不竭动力。衡南县农机局始终牢牢抓住农机改革创新这个“牛鼻子”,勇立农机科技创新应用前沿,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新型农机具及农机新技术,不断激发农机新动能,不断创新农机管理新模式,不断突出农机新贡献。大批新机具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如新型工厂化育秧技术,“三一栽培”育秧技术,无人机植保技术,水稻插秧同步精量施肥技术及稻谷烘干技术等。
3、办点示范是做好农机工作的前提。衡南县农机局积极办点示范,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近年来,举办了6个工厂化育秧示范基地,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示范村28个,油菜全程机械化作业示范村19个,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通过办点示范,农民加大了对农机的亲身感受,提高了使用农机、受益农机的感性认识,提高了购机、用机的积极性及主动性。
四、农业现代化中农机的引领作用
1、农机的广泛运用,不断崔生新型职业农民产生。农机的广泛运用,一方面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使农村大量劳动力得以转移;另一方面产生了新型职业农民,有技能、会经营、懂管理。劳动者综合素质得到大幅提高。这种掌握农机操作技术,具备综合劳动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必不可少的人力资源,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决定因素。
2、农机的广泛应用,不断激发农机工业企业积极创新的活力。农机工业要发展要效益,必须不断创造出适合农业现代化中农业生产的农机。通过农机作业实践,检验出农机的效能和质量,以及适应农业生产的程度,从而激发农机工业加大研发力度,制造出更科学、更适用、更先进的农业装备,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3、农机的广泛应用,不断促进农艺与农机的高度融合。农机在发展、农艺也要发展,要培育出与农机发展相融合的农艺,只有配套农机的农艺,才更有发展前途,更能产生好的效益。农业现代化中,农机农艺必须紧密融合,在品种选育、种植模式、病虫害防治、合理密植以及耕、种、收、干等环节,一定要适合机械化作业,同时也要满足农艺技术要求,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目的。
4、农机的广泛应用,不断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成。由于农机的使用,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民主动作为,纷纷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家庭农场、农机作业服务公司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在整个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提供全程全面农业机械作业服务,如耕、种、植保、灌溉、收、运、干、加工等各个环节的作业服务。作业服务形式多样,既可以合作作业,取长补短,又可以单独作业,发挥优势,还可以外包服务,收取作业服务费。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形成,解决了部分农民农业生产资金不足、技术缺乏及人力不够等多项矛盾问题。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经历。
5、农机的广泛应用,不断形成农业规模化、产业化、一体化经营格局。由于农机的高效利用,促进了农村大量闲置土地向有资金、有技术、有经验的职业农民流转,使农业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区域布局成为现实。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必须要产业化。要使优质农产品在生产、加工、流通、仓储等环节利用机械、生产经营场地及农业综合信息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的经营格局,形成农业特色产业和拳头产品,提高优质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竞争力。最终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和综合效益,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
6、农机的广泛应用,不断巩固农机在农业生产中的直接作用。先进适用的农机,不仅可以省力、减轻劳动强度,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既可以节省农村劳动力,实现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又可以增加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农机的广泛运用,贯穿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变更,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大量的新型的科学实用先进的中高端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标志着普通农民向职业农民的转变,也标志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现代化正逐步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