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平板式稻田养鳖技术

2019-12-11 18:10:12 作者:tangchunsheng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山区平板式稻田养鳖技术
 
吉山花瑶 2019-07-14 20:12
 
平板式稻田养鳖是指不挖鳖道、鳖沟、鳖坑,而是通过加高、加固田埂、加装防逃设施的一种山区稻渔综合种养模式。相比较平原沟坑式稻田养鳖,对稻田面积要求低、耕作层破坏小、投资小等,在浙西南山区,普遍是这一种养殖模式。笔者在云和县选择在一个海拔1000m的梯田,首次开展了高山稻鳖共生模式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开展稻田养鳖是我们山区生态养殖中华鳖主要方向,更是山区农民增加经济收入重要途径。截至2018年年底,相继在周边市县区、温州文成、福建三明等地推广平板式稻田养鳖1000余亩。 此文总结山区平板式稻田生态养殖中华鳖技术,以供同行参考。
 
1. 稻田选择
 
试验基地位于云和县崇头镇栗溪村金坞岭自然村,面积60余亩,海拔500m,地形是梯田型,水源来自山上泉水,常年自流,水质清新,无污染源,土质为沙性壤土,周边农居,仅留守几位年长者,环境安静,离著名云和梯田景区仅1km左右,交通便利。
 
2. 田间工程
 
梯田一般田块小,形状不规则,土层薄,不宜开挖鳖沟、环沟等。在进水口用水泥砖拦出约占总面积8%-10%的鳖巢,用于鳖活动、投饲、放鳖种等,加高田埂40cm以上,加宽田埂50cm以上。稻田斜对角开挖进排水口,安置PVC水管控制水位。
 
3. 防逃设施
 
在基地外围设置隔离栏,间隔3m固定12m水泥桩,安装高1.8m钢丝网,以防止外来人员和动物进入;间隔1m用木桩固定,在田块四周用高度0.8cm的彩钢板沿着田埂围起来,埋入土下20cm以上,间隔1m用木桩固定。
 
4. 稻田整理
 
用机械或牛多次翻耕、平整, 施有机肥
 
5. 投放螺蛳
3月底,在田块投放活螺蛳 ,亩放75kg,让其自然繁殖为鳖苗提供活体天然饵料,同时投放一定数量的田鱼夏花,螺蛳投放之前先使用强氯精或二氧化氯进行消毒,以杀灭螺体上的细菌及原虫。
 
6. 鳖种选择
 
放养鳖种来自自繁自育的中华鳖日本品系,经过一年温室培育,外观要求规格整齐,个体健壮,肢体齐全,爬行敏捷,无损伤,无寄生虫附着,在温室培育过程中,符合无公害产品各项指标和要求,全程不额外添加油脂,内脏器官健康,能够较快适应野外复杂环境。放养规格在400g以上,要求雌雄鳖分开单养,在同一稻田放养的鳖种力求规格一致。
 
7. 鳖种放养
 
稻田插秧15-20天,投放中华鳖苗种,投放量为40-50kg/亩,在鳖苗放养之前,用聚维酮碘溶液浸泡鳖种15分钟左右,视其活动情况适当延时,以杀灭幼鳖体表的病原菌及寄生虫。
 
8. 水稻种植
 
选择中浙优、甬优、红米、黑米等稻种,采取田间育秧,在秧龄35-40天的时候移栽,用手插,在田块四周留出0.8m左右不插,便于观察鳖活动情况、也防止鳖会爬到稻株上逃跑。
 
9. 种养管理
 
主要有投喂、施肥、施药、除虫、除草,防范敌害生物等。根据季节和鳖生长等因素,一般放养20天后,按照体重的0.5%-1%投喂专用膨化配合饲料,以1小时吃完为准,在7月下旬-8月下旬高温季节,投喂量根据实际适当增加,在温度降至25后,不投喂饲料,而是喂一些南瓜、胡萝卜等瓜果蔬菜。 水稻管理按常规,可追施农家肥,每10-15亩放置一盏诱虫灯,基本不打药物。
 
10. 越冬管理
 
在收割水稻后,将水加满,让鳖在田中自然越冬。在整个冬季,要管理好水,在高海拔地区,冬季最低气温可达零下10℃,注意不能让水整体结成冰块,尤其是与鳖体接触面的泥土或者水体不能冰冻。
 
11. 养殖结果
 
通过2年养殖,基本可以养成商品鳖。随机对其中5个田块养殖情况进行抽样统计。通过收割后对稻田清底和最后翻田捕捞数量和养殖期死亡记录统计,结果详见表1
 
1 鳖稻收获情况表
 \
 
12. 经济效益
 
通过核算,稻田养鳖的综合成本为每亩平均8662元,详见表2
 
2 养鳖综合成本核算表
 \
产品销售采取和当地餐饮单位协商价格销售,稻田鳖定价为200/kg,水稻谷为8/kg,年亩均产值12319元,年亩利润3657元,详见表3
 
3 产品销售及收益情况表
 
13. 分析讨论
 
山区平板式稻田养鳖模式在不使用化肥和农药的情况下,通过鳖与物理防控的方法消灭稻田病虫害,清除杂草。同时鳖的粪便给水稻提供了优质有机肥,逐步形成了“以鳖促稻、稳粮增效、质量安全、生态环保”的稻田综合种养新模式,是实现山区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之一,可以在相同条件的地方推广。同时,建议水产科研院所对山区稻田养鳖的生态变化规律与鳖生长的关系、生态防病等技术环节作进一步研究实践。



相关文章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