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农业农村工作实现“六个同步”

2019-09-16 11:26:31 作者:林强 来源:衡阳市农业委员会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衡阳市农业农村工作实现“六个同步”
 
20150810
 
一是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实现同步增长。全市落实早稻376.2万亩,面积增长0.9%,丰收已成定局;油菜总产39.25万吨,创历史新高;蔬菜、经济作物产值增长10%以上。出栏生猪538万头,出笼家禽5163万羽,水产品产量达15.9万吨,实现量稳价升,其中生猪出栏价格同比回升22.4%。林业产业在油茶、家具和人造板产业的带动下,同比增长4.1%,上半年农林牧渔业产值达263.88亿元,增加值达144.92亿元,均增长4.1%,总量居全省第一,增速居全省第三。农业生产的稳定增长为农民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加强对农民工的就业、创业技能的培训,农村劳动力价格明显提升;主要农产品价格回升并上扬,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增长13.2%。大力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土地规模流转,农村居民现金财产净收入增长近15%;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力度加大,转移支付增加,农村养老金和低保标准等不断提高,直接推动农民转移性收入增长6.62%。三年脱贫规划全面启动,全市561个机关单位1049名干部进驻395个贫困村,30名市级领导联点帮扶30个贫困村,实现了驻村精准扶贫全覆盖。上半年我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300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214元。
 
二是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实现同步推进。着力引导龙头企业加大创新力度,角山米业启动了年产50万吨稻谷深加工产业化项目,已建成12条全自动大米生产线,并形成大米深加工产业链,可形成年产优质大米21万吨、米糠油1.2万吨、饴糖3万吨、结晶葡萄糖2万吨的产能;大三湘油茶已拥有专利26项,企业自主研发的原香山茶油加工工艺的各项指标全都优于国家一级标准;三香农林已拥有山苍子等天然植物提取专利56项;大学生村官周文乌骨鸡养殖项目全面启动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发展23家连锁养殖基地,成为“全国大学生村官十大创业项目”。全市新增1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祁东黄花菜),农产品加工企业目前拥有中国驰名商标7个、湖南省著名商标24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6个,企业“软实力”显著提升。新增龙头企业66家,其中过亿元的7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38家;上半年全市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297.3亿元,同比增长19.5%,其中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218.6亿元,同比增长22.5%。着力引导休闲农业开展星级创建活动,推荐了耒阳市、衡阳县东方庄园、南岳红叶寨、耒阳蔡伦农业科技示范园、祁东县山中生态农庄、耒阳市石岭农庄、石仙现代农庄参加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点)和国家星级农庄创建。全市1689个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上半年共接待游客239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16亿元,同比增长16.2%
 
三是农业科技支撑和物资装备实现同步提升。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条件建设项目已新建(改扩建)农技站121个,衡南县三塘镇农技站等6个农技站成功创建湖南省五星级农技站,并申报全国五星。争取省级茶叶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落户衡阳,目前全市已拥有国家级、省级试验站6个,已覆盖水稻、油菜、蔬菜、棉花、柑橘、茶叶等主导产业。市农科所的五丰优3172个品种,市蔬菜所的“一串铃5号”等5个品种通过省级审定。上半年,全市纳入市政府重点工程的96个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47.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3.6%;水利建设完成投资5亿元左右,增长7%,其中供水工程完成投资1.43亿元,占年计划的73%;投入耕作机械15.5万台套,农业机械化率达52.6%,提高1.4个百分点。
 
四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实现同步加强。层层签订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状,扎实推进标准化生产,全面启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和乡镇的创建,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全市已落实农业标准化核心示范区面积200余万亩,完成“三品一标”认证产品47个,同比增加7个;常宁的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衡南、衡阳的全省农业标准化、诚信体系建设试点县工作全面铺开。部、省两级例行监测我市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品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7.7%100%100%100%,居全省前列。大力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有机质提升、专业化统防统治及绿色防控技术、农村清洁工程等项目为载体,扎实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禁止农作物秸秆焚烧专项行动等工作,“衡阳市“十三五”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研究”入选衡阳市“十三五”重大规划研究课题,开展了试验示范面积13000亩,探索出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综合降镉农艺技术路线;争取了衡东县纳入全省长、株、潭以外重金属污染耕地第一批扩面修复范围,修复面积与修复资金排全省第一位;全市化肥、农药使用量同比下降2.1%12%,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提升17.6%
 
五是主导产业的提质增效和“美丽乡村”建设同步实施。进一步挖掘粮食增产新潜力,实施以“整万千百”梯级高产示范和“四双”绿色增产模式攻关为主的“八改”粮食增产技术路线,超级稻和优质稻占比均提高10个百分点,完成早稻机耕面积330.8万亩、早稻机插面积132.6万亩。推动蔬菜生产由扩面向提质转变,大力推进茶山坳镇、角山乡、雨母山乡为主的3个万亩高标准蔬菜基地建设,提质改造蔬菜标准园1.2万亩。蔬菜流通领域建设再跃新台阶,新建蔬菜直销店13个,建设净菜配送项目5个、农产品物流集配中心项目3个。养殖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全面启动11个省部级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和 5个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的创建,目前生猪和家禽的规模养殖量分别占全市养殖总量的85%70%。坚持乡风文明建设、文明村镇创建、造林绿化、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同步推进,累计投入资金7425余万元,强力推进22个新农村示范片建设、422个人居环境整治村和35个“美丽乡村”的建设;完成造林32.36万亩,占年计划的111.4%;水库水质优良率达91%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无害化处理率达99%; “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考核的107个规模养殖场已全部完成关停搬迁,10个污染治理项目已完成总工程量的55%
 
六是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和现代农业试点示范同步加快。一是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大多数县市区已确定好技术公司,并已进村入户开展指界工作。确权颁证工作有力促进了我市农村土地流转规范有序,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共流转土地501.66万亩,其中耕地284.3万亩,占总耕地的51.83%65%以上的农户参与了耕地流转,共签订流转合同80多万份,有效遏制了抛荒。二是大力培育“两新”农业经营主体。新培育和发展专业大户近5000户、家庭农场178个、农民合作社296个。按照“科技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有针对性地在实用技术、就业技能、现代科技等方面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793名。目前,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出产的主要农产品实现双过50%。三是持续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出台了《衡阳市金融服务“三农”工作方案》,并在全省率先全面推广以资源资产化为方向,搭建“四中心”、“两公司”、“一协会”为核心的县乡两级“三农”金融服务平台,做好产权颁证、产权交易、资产评估、信用服务、资产处置、融资担保等工作,逐步消除农村资产抵押存在的障碍,破除“三农”发展融资难题。截至目前,已有3家农信社成功改制组建农商行,已开业的村镇银行、融资性担保公司、小贷公司等涉农金融服务机构达38家,全市涉农贷款余额达547.28亿元,增长13.04%,较年初净增12.28亿元;农业保险保费收入较年初增加0.47亿元,增长20.41%。四是全面启动“衡阳智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在全省率先建设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把12316热线、2812316专家热线、在线农业专家诊断系统、移动手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等四大板块整合,并在主要农业生产基地安装了农业生产数据智能采集系统,基本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数据采集与实时监管,对新型经营主体实时信息服务全面铺开。五是将蔬菜纳入政策性特色农业保险范围。政府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衡阳市城区蔬菜生产保险实施方案》,通过“三保原则”即保一定规模的种植基地、保基本物化成本、保基本品种,将城区3万亩高标准蔬菜基地在全省率先纳入保险范畴。
 
作者:林强
(来源衡阳市农业委员会)

相关文章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