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高粱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2019-04-26 10:04:31 作者:永川区粮油站 来源:农业部网站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再生高粱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永川区于2004年前开始多点推广种植杂交再生高粱1100亩,由于干旱等原因产量不是很理想,经过多种植、探索发现,其技术得当,取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是极其可观的。现将近十年来的一点杂交再生高粱配套种植要点浅谈于后,供大家共勉。
一、种好头季高粱,为再生高粱高产奠定坚实基础
(一)选用再生力强、早熟或中熟杂交高粱品种
选用正季生长旺盛,再生能力强,产量较高的杂交高粱品种。因为杂交高粱品种一般再生力强,生育期较短,适宜再生栽培。从目前探索了解的品种主要是泸糯系列较好,如泸糯8号、泸糯1号。
(二)适时早播,培育壮苗,育苗移栽
适时早播对于高粱来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这个时期关系到头季高粱的产量和再生高粱是否能够按期进行发苗、及时并且安全抽穗和扬花结实。育苗移栽是培育高粱壮苗的关键。因此,高粱种植必须采取育苗移栽,一般在3月上、中旬播种。播种过迟,高粱生育后期易受伏旱影响,穗部虫害重,且再生高粱由于秋季气温低不易老熟。
高粱苗床宜选用土质偏沙、肥力中上的地块。亩施腐熟猪粪水2500—3000公斤,深挖细欠,理好厢沟。播种前精选种子,苗床亩播种量3—4公斤,稀撒匀播后,盖细土1厘米,3—4叶时亩用清粪水2000公斤适当追肥提苗,培育壮苗。
(三)适时移栽,适龄早栽,合理密植
壮苗适龄早移栽,是增产的重要环节,移栽叶龄过小,不好操作,苗嫩根少,对环境适应性差,返青成活慢;过迟移栽苗老穗子小产量低。因此,一定要掌握好高粱幼苗的移栽时间,一般情况苗龄在20—25天,叶龄达5—6叶时分级移栽。,但是切忌幼苗移植时间不得超过25天。幼苗在移植的过程中有缓苗期,所以最好在雨后或者腐熟的清淡粪水灌溉后进行移栽。
目前推广的杂交高粱品种茎秆直立,株型紧凑,合理的种植密度是高产的前提。密度不足对产量影响很大,密度过高又不便管理。实践证明,中等肥力地块,行距60-70厘米,窝距30-35厘米,每窝栽双株。净作亩植6000—7000株,间套作亩植4000—5000株以利于个体与群体协调发展。
(四)改不施肥为配方施肥
过去种植高粱粗放,产量低,不施肥。杂交高粱产量高,耐肥力强,增施肥料更能发挥其增产潜力。因此,采用配方施肥。
肥料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但是如何利用肥料的最大效应,需要配方施肥。在高粱的种植和生产过程中,提倡有机肥和无机肥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混合使用,施肥方法以重施底肥,早施追肥,猛施攻穗肥为宜。移栽后及时查苗补缺,减少缺株缺窝。移栽成活后,结合施肥进行中耕,拔节前结合施拔节肥进行中耕培土。头季全生育期每亩施尿素20—25公斤,过磷酸钙20—25公斤,钾肥10-15公斤。苗肥在移植后5-7天后使用,腐熟农家肥按照每亩10担使用没有农家肥也可以用工业有机肥代替,每亩用尿素5公斤,过磷酸钙5公斤。拔节肥的使用,在高粱拔节前腐熟农家肥的使用要有所增加,每亩用清淡粪水10-15担、高效复合肥10-15公斤。穗肥的施用,穗肥的使用要根据高粱具体长势而定,一般情况下,清淡粪水10担,其中加入复合肥3-6公斤或视苗情进行叶面喷洒磷酸二氢钾。
(五)田间管理
高粱从幼苗到收割都需要进行田间管理,在高粱移栽之后,要注意田间苗的管理,检查移栽苗的缓苗情况,是否需要补缺,尽量减少苗的缺失。移栽成活后,结合施肥进行中耕,在高粱拔节前要完成追肥、培土等一系列工作,以保障高粱的生长需要。以前种植的高粱由于耐药性不强,易产生药物过敏反应。而杂交高粱由于品质优易感虫害,加之耐药性较强。因此,要改不治病虫为综合防治病虫,一般在高粱抽穗开花前的主要害虫有土蚕、玉米(1904, -10.00, -0.52%)螟、大螟和蚜虫;抽穗开花后有粟穗螟、桃柱螟等穗部害虫。虫害是头季高粱防治的重要对象,尤其是蚜虫、螟虫、炭蛆病等。虫害防治的好坏直接影响高粱的产量,所以要采取有效方法进行防治。化学药品的选用:土蚕的防治选择高氯和氯氰菊酯药剂,在傍晚时候将高粱窝淋湿,效果最佳;防治蚜虫选用抗蚜威、吡虫啉、啶虫咪等均匀喷洒;在盛花期亩用25%杀虫双水剂200毫升或90%杀虫单可湿性粉剂40克兑水50公斤喷穗1—2次进行防治。玉米螟、大螟以幼虫为害心叶和茎杆,形成花叶、枯心、枯穗,可用呋喃丹或杀虫双大粒剂点心的办法进行防治。同时还应注意其它病虫害的防治。
对于炭疽病和纹枯病的防治选用春雷霉素、井冈霉素防治,但是不要用有机磷、有机氮、无机铜制剂农药作为防治虫害,这种方法不利于高粱的生长。注意敌百虫、敌敌畏、杀螟松、波尔多液等农药对高粱有药害,切忌使用。
二、再生高粱技术要点
(一)施好促芽肥:在头季高粱收获前7-10天施肥,即:头季高粱穗子上中部籽粒开始变红、变色、变硬时,亩施腐熟人畜粪10担,或生物有机肥25公斤,以防蔸子老化。
(二)掌握好收割时间,适时收割头季:
头季高粱不能进行盲目收割,太早太晚都会影响高粱的产量,首先要对高粱进行观察,一般高粱穗子上中部籽粒变红时即九成变色、变硬即可收割。
(三)及时砍秆,合理留桩:在收割之后,要及时砍秆,不宜拖沓,及时砍秆有利于高粱的再生以及提高产量。如果时间拖延,失去砍秆的最佳时机会导致高粱秆上部的休眠腋芽立即萌动、发芽,由于高粱秆上端的优势,会对其下的腋芽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使挨近地面的节位发芽困难,更可能不发苗。所以要当天收割、当天砍秆,砍秆时镰刀要锋利,速度要快,尽量减少茎秆的破碎程度,以免茎秆破碎后伤芽,造成桩头失水或引起腐烂,保证近地节位腋芽顺利萌发成苗。砍秆后应结合晒秆,将秸秆覆盖在留桩上,一是降低高温对地表水的蒸发;二是减少茎秆水分损失,促进发苗。待再生苗5—7厘米时,傍晚将再生苗上的秸秆揭开,加稻草覆盖在行间保湿抗旱,减轻水分蒸发。头季收割时留秆的高度是高粱再生的关键,砍秆一定要掌握好高度,一般来说茎秆留的不宜过高或过低,留桩高,穗小不整齐,产量低。留桩过低幼苗细弱。一般以近地面留两个节为好,留桩3—4厘米即可。据大面积的调查,留节位低的无论在株高、茎粗、穗长、穗重等主要经济性状方面,均比留桩节位高的要好。
(来源:永川区粮油作物技术推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