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休闲旅游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2018-12-28 08:23:20 作者:tangchunsheng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湖南休闲旅游农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 2009-05-12 15:32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精神,加快推进休闲旅游农业事业发展。近期,农业部乡镇企业局组织对湖南省休闲旅游农业开展了专题调研。调研采取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重点考察了长沙、张家界两市的休闲旅游农业,对湖南休闲旅游农业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经验和做法有了基本的了解,对如何加快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有了新的认识。
  
湖南省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湖南是我国休闲旅游农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省(市)之一,近几年来,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休闲旅游农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龙头企业和特色产业集群。目前,湖南全省规模以上休闲旅游农业企业已达4000多家,规模较小的农家乐达2万多家,直接安置以农民为主的从业人员23万人,营业收入达到38亿元,营业收入超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23家。
  
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有利于实现农民就业增收。据统计,一个年接待10万人次的休闲农庄,可实现营业收入1000万元,直接和间接安置300名农民就业,可为1000个农民家庭增收。
  
休闲旅游农业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餐饮、休闲等服务业,也带动了当地农村的种养业和加工、运输制造业,进一步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长沙市千龙湖生态休闲度假村与周边农民实行订单种植,发展无公害蔬菜、西瓜、果木基地2000多亩,带动周边8家农家饭庄,新增客货运输车辆80多台,还兴办了菜油加工等企业,2007年实现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300余元。
  
休闲旅游农业也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带动了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长沙市黄兴镇近年累计投放资金100多万元,整修入户道路,修建高标准厕所、垃圾站、停车场,设立中英文指路牌等,极大推动了当地农家乐示范区发展。大明生态休闲山庄积极参与村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出资建立了村垃圾处理站、污水处理工程和自来水管道工程,显著地改善了村基础设施条件。二是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村风文明和先进文化传播。大明生态休闲山庄在示范基地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园。锦绣江南风景园林山庄建立园林文化展示区,积极展示湖湘文化精髓和新农村建设成果。
  
休闲旅游农业推进了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休闲旅游农业作为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既带动了旅游休闲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当地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从调查情况看,大部分休闲农庄,都能围绕“绿色、安全、生态”这一主题,积极发展无公害和绿色农业。长沙大明山庄通过引导周边农民开展标准化生产,建立了一批标准化种养基地,增加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农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也带动了周边农民实施标准化生产。
  
湖南休闲旅游农业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集群式发展迅速。湖南在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方面,坚持在政策引导、规划设计、规范管理、强化服务上下功夫,注重集群式发展。目前,已形成了以长株潭经济发展区、湘中南区、环洞庭湖区、湘西山区为主的四大休闲旅游农业特色区。长沙市已经形成了“一环三带四板块”休闲农业布局,即以市区周边良好区位优势为依托的环城休闲农业圈;以花卉苗木、优质茶叶、优质水产等三大百里产业走廊为依托的三条休闲农业带;以岳麓山、沩山、大围山和浏阳河等人文和生态资源为依托的四大休闲农业板块。
  
二是品牌特色突出。湖南休闲旅游农业不仅在数量上有较快的发展,而且在品质、特色上有较大的提高,围绕历史文化、科技教育、民族风情、农耕文化等主题,逐步打造出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园林生态农业型、垂钓休闲型、农村风景旅游型、历史人文景观型、特色餐饮休闲型、科技园区型休闲旅游农业产业集群。如张家界荷花园通过举办荷花节等活动,已建成以荷花为载体,集水生动植物养殖、土家文化展示、荷文化及建筑、雕塑为一体的土家民俗与荷花生态的专题类休闲农业园。
  
三是投资主体呈多元化发展。由于休闲旅游农业市场前景广阔,社会经济效益显著,吸引了大批投资者。既有乡镇企业家、工矿企业主、房地产开发商,也有以村镇集体、农民广泛参与的模式,也有城市下岗职工联合举办等方式。据统计,目前湖南休闲农业的投资构成中,农民家庭投资约占16%左右,民间私人资本和工商资本约占84%左右。
  
湖南省休闲旅游农业快速发展主要经验
  
湖南休闲旅游农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当地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他们在统一思想认识、加强政策扶持、管理规范提高和积极有效服务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力推动了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
  
1、重视产业规划。湖南省在发展休闲旅游农业中,重视规划,组织有关专家对全省休闲旅游农业资源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制定了全省休闲农业发展规划。逐步引导休闲旅游农业投资向一个中心:长株潭“两型社会”休闲农业中心,一个板块:湘中南以农耕文化为基础的休闲农业板块,两个圈:环洞庭湖以水资源为基础的休闲农业圈和武陵山脉、雪峰山脉、罗宵山脉以森林为基础的休闲农业圈聚集。
  
2、注重政策扶持。该省在发展休闲旅游农业中,重视政策扶持,下发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休闲农业的通知》,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把休闲农业列入新农村建设的支持范围,对参与农产品加工推进行动、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农业科技提升行动、生态家园富民行动等的休闲旅游农业企业在安排项目建设和资金上给予支持,对五星级休闲农业企业按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待,并在税收、用地等方面给予支持。各地(市)也都制定了支持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政策。
  
3、加强管理和服务。休闲旅游农业是一个新的产业形态,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成功的做法可供借鉴。湖南在行政管理和中介服务上探索出了一条有效的路子。一是建立健全行政管理体系。已经建立了由乡镇企业管理部门主管、上下统一的行政管理体系和管理队伍,在政策引导、信息统计、教育培训、规范管理、创造环境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比如长沙市各区县都成立了休闲农业开发领导小组,该市望城县要求所有县直部门和单位对口联系一家农家乐,实行挂牌扶持引导,全力推进休闲旅游农业的发展。二是重视打造服务体系。2006年湖南省就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休闲农业协会,各市、县也都成立了行业协会,协会根据企业的需求,重点在行业自律、信息交流、管理咨询、宣传推介、教育培训等方面开展服务。率先建立了星级农庄评定制度,通过引导企业加强管理、规范服务和宣传推介,提高了休闲农业企业的素质和管理水平;通过建立湖南休闲网站、编辑出版杂志和与省广播电台合办“农家乐翻天”等平台,加强了休闲旅游农业企业的交流合作,增强了休闲旅游农业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开展创业就业培训和素质教育,培养了一批休闲旅游农业管理人才。
  
4、积极对外交流合作。积极开展对外交流,重视学习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是湖南休闲农业发展迅速的一个重要原因。近年来,他们通过举办休闲农业合作论坛、聘请台湾等休闲农业发达地区的专家担任顾问等,协调当地休闲农业企业与台湾休闲农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提高了当地休闲农业发展水平。通过在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宣传推广当地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经验,据不完全统计,每年都有近十个省、地、县组团到湖南参观考察休闲旅游农业。
  
影响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感到休闲旅游农业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总体上看,发展还不平衡,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不少需要解决的问题。
  
1、从产业内部看。一是布局不合理,缺乏统一规划,在项目建设上随意性强,经营项目雷同,低水平重复开发,特色不突出、规模偏小。二是企业管理不规范,缺乏统一的管理标准。三是人员素质不高,大多数员工没有接受规范的培训,企业管理人员原来多是从事农业生产、加工、营销的农民,缺乏科学的管理知识和经验。四是从投资主体看,工商资本投资仍占主体,农民投资偏小,不利于农民创业。
  
2、从外部环境看。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地方和部门对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存在模糊认识,没有把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放到解决“三农”问题大局上考虑,没有与促进农民增收就业和建设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在管理服务上不到位。二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一些地方的休闲旅游农业企业,内部建设还可以,但周边环境建设落后,水、路、电等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需求,也影响了消费者的进入。三是资金投入渠道单一,目前休闲旅游农业企业大都是由民间资本投入,政府在财政上缺乏支持。同时由于土地、房产等不能抵押,融资困难,影响企业发展。四是企业负担较重。对企业的乱检查、乱罚款严重,如邵阳市一生态农庄开业不到一年,上门检查收费的单位达19个之多。另外,企业在用电、税收等方面负担也较重。
  
对进一步推进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启示
  
湖南各地的成功经验,给予我们很多启示,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是当前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收的有效举措,是促进乡镇企业转型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应积极从以下方面抓紧抓好:
 
1、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的认识。目前各地对发展休闲旅游农业认识不一致,影响了休闲旅游农业的健康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对休闲旅游农业的研究、宣传和推介,进一步提高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及社会对发展休闲旅游农业的认识,切实把发展休闲旅游农业放在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高度考虑,充分发挥休闲旅游农业在统筹城乡发展、扩大内需、增加农民就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确保休闲旅游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2、要重视科学规划。任何一个产业都要一个科学的规划,各地在发展休闲农业的过程中,首先要从规划入手,要紧紧把握市场需求,结合当地农业发展实际和地区特点,依托当地资源禀赋、文化特色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发展规划。在规划设计中,要突出功能定位与开发,要坚持突出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科教功能和载体功能上下工夫,文化功能要把重点放在文化传播和特色文化打造上,形成地方特色突出的农村和农耕文化;生态功能上要突出生态、安全特色,形成独特的生态休假平台;科技功能上,要不断打造生产、科研、休闲观赏、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农业技术、品种展示平台;载体功能就是通过发展休闲农业,举办各类特色节会,打造合作交流平台。
  
3、要优化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环境。一是领导环境,就是各级党委、政府必须重视,把这项工作放到应有的位置,加强领导和服务,规范企业的发展,清理涉及休闲旅游农业企业的乱评比、乱检查、乱达标和乱收费、乱罚款等问题,切实减轻企业的负担。二是政策环境,就是要围绕解决影响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制定扶持政策,切实解决好影响休闲旅游农业发展的用地、用电等各种问题,形成促进产业发展的良好政策环境。三是舆论环境,也是社会环境,就是要在全社会打造产业发展的舆论氛围,发挥社会的力量支持、维护、促进产业的发展。
  
4、要加快完善服务体系。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在教育培训、信息交流、创业辅导、融资贷款、管理咨询、宣传推介、规划设计、教育培训上加大工作力度。要把服务始终贯穿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在发展初期阶段,重视创业辅导和教育培训,对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要突出在行业规范、规划设计、市场推广加强服务。在服务体系建设上,既要有政府主导的准公益性服务机构,也有以大专院校和社会中介组织为主的商业服务组织,两者相互配合,相互补充。
  
5、要加快创新发展体制机制。休闲旅游农业不是纯粹的农业开发,也不是传统的旅游项目开发,它的发展涉及农业、环境、生态、环保、教育、经济、社会、旅游、医疗、文化等,是一个大的产业链条。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必须走产业化发展的道路,不仅要把产业链条上的各个产业紧密联系起来,更重要的是把每个链条上的经营者的利益有机结合起来,只有这样休闲旅游农业才能走上健康的发展之路。休闲旅游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是“休闲旅游农业企业(中介组织)”,而基础是“农户”,其实质是“农户”通过休闲农业企业(中介组织)把自己与市场连接在一起,通过有效的产品价值链管理,形成贸工农一体化。在发展方式上,要坚持以市场引导、政府支持、农民自愿的原则,鼓励农民和城市工商资本发展休闲农业,农民可以发挥自身优势举办农家乐等小型企业,城市工商资本可举办大型的休闲农庄、农业观光采摘园,农业科研、企业单位要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园。农民可采取土地租用、入股等方式参与休闲农业的创建,并享有薪金、租金、股金等稳定、长期的收益回报,确保农民稳定就业和增收。
  
6、要注重优势企业、特色产业和名牌产品的培育。提高休闲旅游农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关键是要打造品牌企业和品牌产品。要通过培育特色产业,打造休闲旅游农业的产业基础,为当地农民创造更多的创业就业机会。通过培育龙头企业,带动休闲旅游农业产业集群的发展,增强产业的竞争力。通过培育品牌产品,带动种养业的标准化、规范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相关文章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