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农民不愿种地的四大原因!
2018-08-21 17:38:55 作者:admin 来源:三农视点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2018年,农民不愿种地的四大原因!
现在的农民如果你问他,要是有别的事可干,你还会种地吗?
答案基本一致:肯定不会种地!
为什么身为农民却不愿意种地呢?四大原因,个个扎心!
粮贱伤农
这是最根本的原因,这几年全球经济环境不好,粮价大幅下跌,而我国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境地,不得不跟随国际市场调节粮价,这也就意味着国内粮价下跌。现在国内的农民种地收益基本全靠卖粮,粮食价格一下跌,农民的收益也会跟着下滑,当种地的收益不能养家糊口的时候,咱农民就会放弃种地这个职业。
打工赚的比种地多
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现象,有的地方种一季粮食,不如外出打工一个月赚的多,那我们肯定哪里钱多往哪里奔,也就形成了身为农民的我们,打工是主业,而种地成了副业,自然不会对种地上心,能糊弄就糊弄,种地技术不进步,收益便会减少。
我个人认为这是比价错误,就像玉米改革一样,要让玉米、大豆、水稻的收益都差不多,才不会出现某一个品种疯狂的多起来,种地和打工之间的选择也是一样,如果打工的收益和种地的收益都差不多,那我想还是有很多农民愿意种地。
种地成本一直上涨
粮价下跌,成本跟着下跌,农民的收益也能保证,但是现在我国的农民面临的问题是,粮价天花板下压,种地成本地板抬升,受到双重挤压,农资、人工等等成本年年上涨,更加压低了农民的收益,让农民觉得种地无望。
补贴是杯水车薪
由于我国农业人口众多,无法利用补贴来让农民的生活变得更好,国家也不是没有加大力度,但是对于几亿农民来说,还是太少,而且补贴落实情况也让人无奈,中间环节贪腐情况时有发生,该得的得不到,不该得的一分不少,国家对于补贴的钱花得不少,但是有的却没有用到刀刃上。
我们不是不愿种地,有的时候地真种不下去了!
当农民不愿种田时的思考
(2016-08-06 )
近些年来,农村生存状态、农民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但是,农村的发展喜中带忧。当前,务工工资出现了大幅增长,种田(水稻)成为很多农民谋生的附带手段,种植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农民不愿种田了。这种变化,或将对今后稻谷生产产生较大的影响,甚至会演变为威胁局部地区粮食安全的问题。
是真的不会种田。当下,农村“70后不愿种田,80后不会种田,90后不谈种田”的现象早已泛滥,农业生产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江西省宁都县东山坝大布村罗换福家是典型的农民家庭,儿女在外打工,夫妻俩今年种了3亩早稻,加上中稻,全年水稻种植有10亩。家中还承包了村里的几座山种植茶油树,农闲时上村里砖厂做零工,就这两项一年下来纯收入在六七万元,卖稻 谷除去成本后每亩获利在六七百元(包括自身人工工资),种田收入已不足家庭总收入的20%。他笑着说:“现在种田收益太少,村里已很少有人以种田为生了,一般都是附带种点留给自己家吃的。以后我的儿女应该是不会再回来种田的,他们也真的是不会种田。”农业机械化使用率偏低。由于地形原因,当前江西农户使用的都是小型设备,成本较高。加上人口密集、农田过度分割、土地流转难度增加,都限制着机械大规模的使用,造成了种田未能从根本上改变高强度劳动的现实,愿意去种田的人将越来越少。
农民身份地位未得到有效改变。
自古以来,农民被冠以特殊定义,“泥腿子”“面朝黄土背朝天”都是他们生存的特征,其身份地位一直未得到较大改变。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未来5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需提高5.1个百分点。国家在政策上大力 鼓励农户进城,农民或将加速进城步伐。当下的年轻人都向往城市生活,走向城市容易,返回农村很难,农村人口结构还将进一步发生变化。
2016年江西托市早籼稻即将启动,这是连续5年启动托市收购,收购价格从90元涨至138元,单纯从价格上涨幅度来看是比较大的,超过50%,但从物价、农用物资的涨幅来看,又是远远不够的,物价的上涨直接推动了种田成本的高涨,种植比较收益较低,甚至还呈下降趋势,“种田不如出去打工”成为农民普遍认可的事实。“好粮没有好收益”,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也反映出粮食、农民的地位还很低。
以后的土地靠谁种,职业农民还是合作社?土地流转承包者?专业化的种植公司?农民在选择,国家在关注,这是一条不断探索的路。
来源:粮油市场报
作者:李振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