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体系 优服务 强产业 全面激发农业农村信息化新动能
2018-05-03 15:35:20 作者:admin 来源: 浏阳市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浏阳市人民政府:建体系 优服务 强产业
全面激发农业农村信息化新动能
浏阳地处湘东、毗邻江西,面积5007平方公里,人口147万,耕地面积117万亩,山林面积513万亩,是全国产粮大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和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享有“中国油茶之乡”、“中国花卉苗木之乡”、“国家生态示范县(市)”、“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等美誉。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18.2亿元,增长11%;完成全口径收入157.5亿元,增长15%;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58.3亿元,增长4.8%;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万元,增长7.9%。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位居全国百强第19位。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拓宽服务领域,延伸服务网络,提高服务质量”三大重点,着力构建农业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积极探索农业农村信息化创新机制,全面激发“互联网+”现代农业新动能,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作出积极贡献。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围绕基础建设,着力构建支撑保障体系
着眼于改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加快推进先进适用的信息化体系建设与高速发展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应用水平适配发展。一是提速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政府在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打通信息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全市城区已实现100%光网全覆盖,322个行政村已完成近95%的光网覆盖,乡镇宽带带宽扩容到20G,宽带网络和4G基站已覆盖整个浏阳市区和所有乡镇,全面铺开了信息进村入户的高速路。二是提质综合平台建设。按照农业部“六有”标准,全市322个村完成380个信息站点建设。依托“浏阳农业12316”综合服务平台,将政务信息、农事指导、农情直播、电子商务等六大内容进行科学整合,全面提高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时效性,为基层农民提供全方位服务。三是提升队伍素质建设。加快推动农业农村信息化人才培育,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培养一批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近两年,组织农村信息员、农情信息员开展上机体验、专家演示等更具实效的培训18次,培训近2000人次,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围绕纵深拓展,着力优化综合服务能力
以满足农民需求为出发点和切入点,依托农业部门职能资源、信息资源、网络媒体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机整合、便捷高效,凝聚信息服务资源共建共享合力。一是以资讯整合支撑服务。建立涉农部门及涉农信息的交流共享机制,实现商贸、供销、邮政、电商互联互通,聘请固定坐席专家组、手机移动专家100余人组建12316信息服务专家团队,开展全方位、全时段(24小时)人工或智能信息咨询服务,将最新、最全的种养、加工、供求等涉农信息搜集整合,组成“资讯拼盘”,打包推送。二是以农民需求拉动服务。根据农民的信息需求,加强农业信息源和信息渠道的开拓、发掘及信息采集整理工作,提高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适用性。2016年,成功发送各类益农短信1万多条,帮助农民代缴充值等服务达500多万元,电子商务成交达5000多万元,培训各类人员9000余人次。针对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大力推动农村商业银行、农业银行等发展面向农民的移动金融和电商金融,农民的各类惠农补贴、养老金领取,电费、话费等缴纳都可通过便民金融终端实现一站式办理。三是以政企合作完善服务。以市场化思维谋划和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通过与通讯、金融等企业合作,明确公益性服务由政府承担,经营性、技术性运营由企业负责。以企业为主体研究市场需求、提供信息服务通道和手段、开发推广信息产品、拉动信息消费,有效破解政府投入不足、机制运行不活等制约因素,政府与企业既分工明确又相互配合、协同推进。
三、围绕创新驱动,着力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信息化在农业农村各领域、各环节的渗透与应用,使其成为驱动农业现代化、产业融合化的新引擎、新动力。一是电子商务增速产业发展。以搭建本地平台与对接知名平台相结合的模式,大力发展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加快推进智慧型城市建设。自主开发“浏通天下”创业型公益性平台,个人、企业、电商服务站、专业合作社凭有效身份证明或企业资质均可免费入驻。目前,平台已入驻商户210多家,上传产品2000多个,上线运营至今实现销售2000余万元。积极引导企业、合作社入驻第三方平台,在淘宝网、苏宁易购开设专卖浏阳特产的“浏阳馆”,累计实现销售6000余万元,成为推介浏阳农产品的重要渠道。二是线上体验撬动乡村旅游。率先推出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六个一”工程(一套景观景点路牌标识系统、一个高品质旅游厕所、一个旅游LED宣传屏、一个原木导览图、一台直饮水机、一套旅游电子地图),商家与游客可一站式完成信息展示、营销、互动、预订、支付等线上体验到个性化、多元化的线下服务,实现“一机在手,全程无忧”。2016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44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5亿元,有力地反哺了农村经济。三是追溯体系保障质量安全。牢牢把握获评“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机遇,着力构建“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的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目前,全市已组织30家合作社建立溯源试点,涵盖蔬菜、水果、水稻等大宗农产品,实现农产品从生产基地到零售市场的质量安全全程追溯监管,保障市民消费安全,提升农产品品牌效应。
虽然浏阳在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要求、群众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下阶段我们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探索农业产供销信息共享,让农民获得销售数据,逐步形成按订单生产的先进营销模式;鼓励农民开设网店、官网直销、微信直销,推动农业创新创业。二是畅通引才渠道、完善引才机制,加快吸纳一批信息化专业人才;多层次、多渠道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农民应用电子信息的能力。三是对全市农产品生产销售进行全程信息化管理,积极推行农产品品质标准化、包装规格化、产品编码化,强化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浏阳农产品品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