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小麦返青拔节期主要病虫害防治工作
2018-03-22 16:44:29 作者:唐春生 来源:中科植保专家委员会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抓好小麦返青拔节期主要病虫害防治工作
目前,西南麦区小麦生育期为拔节至孕穗期,长江中下游麦区为拔节期,黄淮麦区为返青至拔节期,华北和西北麦区为返青期。近期随着气温回升,小麦病虫害由南至北陆续发生,据全国农技中心统计,截至3月15日,全国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8376万亩,同比减少25.9%。其中纹枯病和麦蜘蛛在黄淮部分地区发生较重,条锈病等病虫在西南和汉水流域陆续进入扩散危害期。中科植保专家委员会温馨提示,各地应及时开展病虫调查,掌握发生动态,准确发布病虫情报,组织农民朋友及时开展小麦纹枯病、条锈病、白粉病、蚜虫与麦蜘蛛等防治工作。
一、小麦主要病虫害发生动态
1.小麦条锈病发生131.2万亩,同比减少75.6%,比上周增加50.5%。目前,该病在四川、云南、贵州、重庆、河南、湖北、陕西、甘肃8省47市204县发生,比上周增加31个县。其中,西南麦区呈点片至扩散发生状态,发生面积126.1万亩,重庆平均病叶率2.5%,同比减少1.6个百分点,永川局地最高达22%;陕西、湖北、河南分别发生2.45万亩、1.3万亩和0.3万亩,多为零星发生,陕西发病中心0.1-5m2,平均病叶率为0.1%-1.2%;甘肃南部局地发生比较普遍,文县等地病田率35%,重于上年同期。
2.小麦纹枯病发生4389万亩,同比减少26.9%。华北、黄淮和西南麦区一般病株率0.5%-9%,轻于上年。山东南部、安徽沿江和淮北局地发生相对较重,一般病株率在10%-15%,山东泰安、莱芜、菏泽和河北永年最高病株率达47%-80%。
3.小麦白粉病发生212万亩,同比减少40.3%。主要发生在西南、黄淮和江汉平原麦区,重庆平均病叶率为2.9%,同比减少0.3个百分点;山西平均病叶率为2.5%,芮城早播田最高达40%,接近上年同期;湖北荆门重发田块病叶率达30%。
4.蚜虫发生1312万亩,同比减少15.6%。平均百株蚜量,西南麦区在70-490头,黄淮海麦区在25头以下,贵州六盘水、重庆潼南最高百株蚜量在500-1000头,云南易门最高达13000头,其它地区重发田块百株蚜量一般在100头以下,大部麦区虫量低于上年同期,山西一般百株虫量为6头,高于上年同期的3.8头,河北南部零星发生。
5.麦蜘蛛发生面积2332万亩,同比减少19.1%。黄淮海和江汉平原麦区平均每市尺行长(百株)螨量2-20头,虫量总体偏低,山东临沂、青岛、济南和山西盐湖最高密度在200-400头,河北灵寿背风向阳地块最高达800头。
此外,叶锈病在黄淮海麦区零星发生;雪腐雪霉病在新疆伊犁河谷和塔城地区轻发生,发生面积3.8万亩,平均病株率伊犁河谷在0.1%-2.3%,塔城地区为9.8%,死株率0.02%-2.5%。
二、防治方法
当前,冬小麦陆续进入起身拔节重要时期,也是防灾防病虫的关键时期。今年,冬小麦苗情长势复杂,加之局部地区旱情仍在持续,对夏粮丰收带来一定困难。各地要增强紧迫感,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紧紧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坚定稳定优化粮食生产的目标不动摇,立足抗灾夺丰收,加强指导服务,强化措施落实,切实抓好春季麦田管理,努力夺取今年夏粮丰收。
1、加强健身栽培
结合春季麦田管理,把栽培措施与控制病虫草害有机地结合起来,采取适期镇压划锄、追肥浇水等丰产健身栽培措施,改善墒情,促苗早发,提高作物对病害的抗逆力。尤其是浇水振落可显著减轻麦蜘蛛发生为害。
2、推广一次施药兼治多种病虫技术
小麦返青拔节期是麦蜘蛛和地下害虫的危害盛期,也是纹枯病、根腐病等根病的侵染扩展高峰期。各地要根据当地病虫发生情况,以主要病虫为目标,选用有效杀虫剂与杀菌剂,一次施药兼治多种病虫,省工省时。
防治纹枯病:可亩用翠箭(43%戊唑醇悬浮剂)35毫升、或翠隆(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20克,或翠艺(24%噻氟菌胺悬浮剂)24-30毫升兑水50~60公斤麦茎基部喷雾防治。高产田推荐使用福米(30%苯甲• 丙环唑乳油)20-30毫升,或翠米(40%氟环•多菌灵悬浮剂)24-30毫升等新型高效低毒药剂,防治纹枯病、兼治锈病、白粉病。
防治地下害虫:可用40%辛硫磷乳油每亩200~250毫升或淘益(40%毒死蜱乳油)每亩50~60毫升,对水50~60公斤喷麦茎基部,或用5%毒死蜱或辛硫磷颗粒剂每亩1.5~2.0公斤撒施后划锄浇水。
防治麦蚜、麦蜘蛛:可用锐春(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剂)每亩40~50毫升加嘉育(5%唑螨酯悬浮剂)2000倍液、或1.8%透皮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对水50~60公斤喷雾防治。
当病虫混合发生时,可采用以上药剂混合,一次施药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