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叶烧病(尾孢霉叶斑)
2018-02-01 10:37:52 作者:唐春生 来源:中科植保专家委员会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棉花叶烧病(尾孢霉叶斑)
Cercospora gossypina Coke
简介
棉花叶烧病又称棉花尾孢霉叶斑,是棉花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棉花的叶片。棉花叶烧病一般在棉花的生长后期发生,严重影响棉花的种植产量和经济效益。需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
症状
主要为害叶片。初在叶片上产生许多暗红色小点,后扩展成近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色,中间褐色,略隆起。潮湿条件下,病斑上产生白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受害叶片易破裂。
病原
病原为棉球腔菌Mycosphaerella gossypina Cooke) Earle,属子囊菌亚门。无性态为棉尾孢Cercospora gossypina Coke,属半知菌亚门。形态。子囊壳黑色,球形。子囊孢子双胞,上部较宽,顶端尖细,大小(12~14)微米×(5~7)微米。分生孢子梗有隔膜1~5个,褐色,大小(70~450)微米×(4~7)微米。分生孢子无色,鞭状,有隔膜6~16个,大小(50~200)微米×(3~5)微米。
发生规律
1、菌源。病原以菌丝体在棉花病残体上越冬。
2、传播。春天条件适合时产生分生孢子,靠风雨及昆虫传播。其发生与天气关系密切,多雨高湿或秋季冷凉条件下可进行多次再侵染。
3、发生特点。棉株受其它病害侵染或肥力不足等因素引起棉株长势弱时,易发病。
防治方法
1、种子处理。用55~60℃浸泡种子30分钟后,再用种子重量0.5%的妙多(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拌种。
2、农业防治。重病田实行与禾本科作物轮作3~5年。秋季深耕,将带菌残体翻入土壤下层,实行冬灌保墒。精细整地,精选种子,提高播种质量;采用地膜覆盖,提高苗期地温减少发病。适当早间苗,勤中耕,尤其雨后及时中耕。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陶益(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或妙多(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历托(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佳蕴/鲜靓(25%咪鲜胺水剂1000倍液,或泰米(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翠箭(43%戊唑醇悬浮剂)3000倍液,视病情隔7—10天喷1次,连续1—2次。
佳蕴/鲜靓(25%咪鲜胺水剂)
泰米(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陶益(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
历托(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妙多(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翠箭(43%戊唑醇悬浮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