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红铃虫

2018-01-11 10:37:43 作者:唐春生 来源:中科植保专家委员会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棉红铃虫

Pectinophora gossypiellaSaunders)

简介 

棉红铃虫属鳞翅目,麦蛾科。为害棉花等锦葵科棉属植物、洋麻、黄麻、亚麻、蜀葵、洋绿豆等877种植物,为世界性棉花重要害虫。分布除甘肃河西走廊及青海、新疆棉区未见,国内其它棉区均有发生。国外遍布世界各大洲。

为害症状

以幼虫为害棉花的蕾、花、铃和 棉籽,尤其在青铃上为害最重。幼虫可从幼蕾顶部侵入,不久苞叶张开呈“张口蕾”,几天后脱落;侵入大蕾后取食花蕊,并吐丝缀合花瓣,形成不能正常开放的“灯笼花”;侵入青铃后,至孔呈褐色小斑点。受害幼铃脱落,大铃不能正常吐絮,形成僵瓣,雨水多时大铃常腐烂。幼虫蛀人棉籽取食,可将两粒棉籽缀合在一起形成“双连籽”。


\
图1   幼虫
 

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6.5mm,翅展12mm,棕黑色。下唇须棕红色,向上弯曲如镰刀状。触角棕色,除基节外各节端部黑褐色,基节有56根栉毛。前翅尖叶形,暗褐色,从翅基到翅外缘有4条不规则的黑褐色纵带。后翅菜刀形,银灰色,外缘略凹入,缘毛较长。雄蛾翅僵1根,雌蛾3根(图2)。


\ \
图2   成虫             图3   幼虫

2、卵。卵长0.40.6mm,宽0.20.3mm,表面具网状纹似花生壳状。初产时乳白色,孵化前变为粉红色。

3、幼虫。共4龄。1龄幼虫长不到1mm,有时带淡红色,体毛明晰可见;2龄幼虫体长约3mm3龄幼虫体长68mm,多为乳白色,各节体背有4个淡黑色毛片;4龄幼虫体长1113mm,头部红褐色,上颚黑色。前胸及腹部末节硬皮板黑色。体白色,体背各节有4个浅黑色毛片。毛片周围红色,腹足趾钩单序,外侧缺环(图1、图3、图4)。

4、蛹。长69mm,浅红褐色,尾端尖,末端臀棘短,向上弯曲呈钩状,周围有钩状细刺8根。初化蛹时为润红色,以后变淡黄色,再转黄褐色,并有金属光泽,羽化前黑褐色。蛹茧灰白色,椭圆形,柔软。 


\

图4   成虫、幼虫、分布图、天敌金小蜂

 

发生规律

1、发生世代。一年发生代数因地而异,由北向南一年发生27代,黄河流域23代,长江流域34代,华南棉区57代。有世代重叠现象。

2、越冬及虫源。各地均以老熟幼虫结茧在仓库的墙缝、屋顶、棉籽堆、晒花工具和棉柴、枯铃中越冬,其中以贮花仓库虫量最多。调查结果表明,以老熟幼虫结茧在棉花仓库越冬的占80%、棉籽里越冬的占15%和枯铃里越冬的占5%。

3、发生特点。越冬代成虫的出现时间大体与各地棉花的现蕾期相吻合。翌年5月气温升到20℃以上时,越冬幼虫陆续开始化蛹。5 月下旬到6月中旬羽化,成虫白天潜伏,夜间交配产卵,对黑光灯有趋性,飞翔力不强。每雌可产卵10粒到100多粒,最多可达500多粒。产卵期可长达15天。第一代成虫产卵盛期在7月下旬。第一代的卵产在棉株嫩头及幼枝上;第2代多产在下部的青铃尊片内;第3代多产在中上部青铃萼片内。卵历期46天。红铃虫喜高温高湿,适宜各虫态发育的温度为 2532℃,相对湿度为80%~100%,低于20℃和高35℃卵不能孵化,相对湿度60 以下成虫不产卵。

初孵幼虫经l2小时蛀入蕾内,每头幼虫可为害23个铃室、27粒棉籽。幼虫老熟后在落蕾、落花内或入土化蛹。棉红铃虫的越冬幼虫大部分随着采收的籽棉一起带进棉仓,小部分留在枯铃里。晒花时,一部分幼虫爬出籽棉,躲藏于晒花帘的孔洞里,另一部分幼虫在籽棉堆放棉仓后,爬上仓壁、屋顶或其它阴暗的隙缝里结茧过冬。幼虫在8月下旬开始陆续进入越冬期,到10月中旬绝大部分进入越冬期。冬季月平均气温低于-4.8 ℃时,红铃虫就不能越冬而被冻死。

红铃虫的天敌。捕食性天敌有中华草蛉、晋草蛉、丽草蛉,小花蝽、三色长蝽、大眼蝉长蝽、窄姬猎蝽、食卵赤螨、草间小黑蛛、八斑球腹蛛、三突花蛛、谷蜡螨、青翅隐翅虫、瓢虫等;寄生性天敌有红铃虫甲腹茧蜂、黑胸茧蜂、黄胸茧蜂、中国齿腿姬蜂、金小峰、拟澳洲赤眼蜂等。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调节播期,控制棉花生长发育进度,可有效的控制红铃虫为害。一是促使棉花早熟,使棉花在第3代红铃虫发生时已处于老熟阶段,不利于红铃虫的取食;二是延迟播期,推迟棉花现蕾的时间,使棉株上无足够适合红铃虫的食物,从而大幅度地抑制第1代红铃虫的虫口密度。②收晒棉花灭虫。堆花时上面覆盖物用麻袋,幼虫多爬至覆盖物下面,第2天晒花前扫杀。③采用帘架晒花。利用幼虫背光、怕热的习性,通过帘架晒花而使幼虫落地,并集中处理。连续几次效果更好。④棉仓灭虫。收花前仓库内用石灰或泥浆刷平墙面缝隙。再喷凯秀3%溴氰•甲维盐微乳剂)2 000倍液,防止幼虫上爬。⑤有条件的地方收花时籽棉不进暖室,种子冷室堆放,即能显著压低虫源基数,控制红铃虫的为害。

2、物理防治。设置黑光灯,15亩点灯1盏,诱杀成虫,减少棉田落卵量。

3、生物防治。性诱剂诱杀。于棉花6叶期将浸有信优灵(PBROPEL)药剂的线条挂在主茎叶倒3叶的叶柄上,每隔8m(8m×8m)1条,对减少田间落卵量有较好的效果。

4、药剂防治。在成虫产卵盛期喷洒锐蜱10.2%阿维•三唑磷乳油)1000倍液,或正反透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倍液,或凯秀3%溴氰•甲维盐微乳剂)2000倍液,或透皮2.5%联苯菊酯乳油)1000倍液,或5%氟铃脲乳油亩用100毫升;对于虫龄大、高密度、红铃虫发生严重田块,可用沙冥剑5%透皮阿维菌素乳油200毫升+5%氟铃脲乳油100毫升)共300毫升兑水6075千克喷雾防治,防治效果好。每隔710天喷一次,共喷23次。喷药时,药液应主要喷洒在棉株上部嫩叶、顶尖以及幼蕾上,须做到四周打透。并注意多种药剂交替使用或混合使用,以避免或延缓红铃虫抗药性的产生。


\
锐蜱10.2%阿维•三唑磷乳油)

\
正反透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

\
凯秀3%溴氰•甲维盐微乳剂)

\
透皮2.5%联苯菊酯乳油)

\
沙冥剑5%透皮阿维菌素乳油200毫升+5%氟铃脲乳油100毫升)



关键词:棉红铃虫

相关文章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