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桔蚜虫类
2017-12-16 17:36:18 作者:唐春生 来源:中科植保专家委员会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柑桔蚜虫类
简 介
危害柑桔的蚜虫有多种,其中桔蚜(Toxoptera citricidus Kirkaldy)、桔二叉蚜(T. aurantii Boyer de Fonscolombe)、锈线菊蚜(Aphis citricola van der Goot)、棉蚜(A. gossypii Glover)、桃蚜(Myzus persicae Sulzer)等发生最为普遍,属同翅目蚜科。地域分布最为广泛。蚜虫是柑桔新梢的害虫,以成虫和若虫群集在新梢上吮吸汁液,被害的新梢嫩叶卷曲、皱缩,节间缩短,不能正常伸展(图1)。严重时引起幼果和花蕾脱落及大量新梢无法抽出,不但当年减产,还会影响翌年产量。蚜虫排泄的“蜜露”能诱发烟霉病,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削弱树势。其中桔蚜、棉蚜和锈线菊蚜还是柑桔衰退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因其传播病毒的危害所造成的损失,甚至远远超过蚜虫本身的为害。
图1 柑桔新梢受害状
形态特征
以上蚜虫均属同翅目,蚜科。该科昆虫体小(1.5~2.2mm)而柔软,常群聚生活,行动较迟缓。成虫具有翅和无翅的个体(图2)。具翅型有翅2对,膜质透明,前翅大,后翅窄小,脉序较简单。触角6节,具感觉圈,其数目、形状和分布是分类的重要特征之一。腹部第6节背面有腹管1对,腹管的大小、形状也是分类的特征之一。腹部末节背片延长成尾片,尾片的形状不一,亦是分类的重要依据。
图2 有翅与无翅的成虫 图3 若虫
发生规律
1、世代。每年发生10多代至20多代,广东和福建大部地区全年可行孤雌生殖,无休眠现象。
2、越冬及初次虫源。浙江、江西和四川以卵在枝干上越冬,南方也以成虫、若虫越冬。
3、发生特点。上述蚜虫行孤雌卵胎生生殖,因此其种群数量的增长往往很快。性喜干燥温暖的环境条件。次年3月卵开始孵化为无翅胎生若蚜,每个无翅胎生雌蚜一生最多可胎生若蚜68头。繁殖的最适气温为24~27℃,在春夏之交时数量最多,夏季高温对其不利,晚春和晚秋繁殖最盛,常群集在嫩梢幼叶为害。3月上旬越冬卵开始孵化。4~5月出现第一个繁殖高峰,9~10月第二个为害高峰。晚秋产生有性蚜交配,11月下旬至12月产卵越冬。长江以南以卵及无翅成、若虫越冬,春梢抽发期第一次发生高峰,第二次在9月份为害秋梢。
蚜虫的天敌种类很多,有多种瓢虫(图4)、食蚜蝇(图5)、草蛉(图6)、蜘蛛和寄生菌,在自然界起到抑制蚜虫大发生的作用,应该注意保护和利用。
图4 瓢 虫 图5 食蚜蝇 图6 草蛉成、幼虫
防治方法
应以保护和利用天敌为主。必要时可根据实地测报,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化学防治。
1、农业防治:冬夏结合修剪剪除被害有虫、卵的枝梢,消火越冬虫源,夏、秋梢抽发时,结合墒心和抹芽,打断其食物链,剪除全部冬梢和晚秋梢,压低过冬虫口基数。
2、保护利用天敌:瓢虫、草蛉、食蚜蝇、寄生蜂和寄生菌等都是很有效的天敌,在柑橘园内尽可能地采用挑治的办法,以保护利用天敌。
3、粘捕:橘园中设置黄色粘虫板可粘捕大量的有翅蚜。
4、药剂防治:新梢有蚜株率20%以上,被害梢率25%以上时对中心虫株喷药或用药涂有蚜梢。药剂可选用噻金酮(20%吡虫·噻嗪酮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突刺(20%啶虫脒水剂)3500~4000倍液,或凯秀(3%溴氰•甲维盐微乳剂)3000~5000倍液,或虱狼(45%马拉硫磷乳油)1000~500倍液,或淘益(40%毒死蜱乳油)1500~2 000倍液,或0.3%苦参碱水剂400倍液,或2.5%鱼藤酮乳油600~1000倍液等。
。
噻金酮(20%吡虫·噻嗪酮可湿性粉剂)
突刺(20%啶虫脒水剂)
凯秀(3%溴氰•甲维盐微乳剂)
虱狼(45%马拉硫磷乳油)
淘益(40%毒死蜱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