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背飞虱
2017-11-15 09:45:56 作者:唐春生 来源:中科植保专家委员会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白背飞虱
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
简介
白背飞虱俗称“火蠓子”、“火旋”,属同翅目,飞虱科。全国主要稻区均有发生。白背飞虱除为害水稻外,还可为害小麦、玉米、甘蔗、高粱、粟、茭白、稗、游草、看麦娘等。以成虫和若虫刺吸汁液,为害轻者水稻下部叶片枯黄,千粒重降低,瘪谷率增加;为害重的稻田成团成片死秆倒伏。
形态特征
(1)成虫。成虫(图1)有长翅型和短翅型两种。长翅型连翅体长3.5~4.6mm,短翅型体2.5~3.5mm。头顶长方形,显著突出于复眼前方,小盾板中央姜黄色或黄白色,两侧为黑褐色,前翅淡黄褐色、透明,翅斑黑褐色。
图1 长翅型成虫 图2 卵块排列成行
(2)卵。形似香蕉,长约0.8毫米,宽约0.2mm。初产时乳白色,后变黄色,并出现红色眼点,将孵化时眼点变为红褐色。卵帽高大于底宽,而端部渐细,卵块排列成行,每行有卵几粒至20多粒,产卵痕不外露或稍露出尖端。
(3)若虫。若虫(图3 图4)共分5龄,体形近橄榄形。头尾较尖落水后后足向两侧平伸成“一”字形。有深浅2型。1龄若虫长1.1mm,灰褐或灰白色,无翅芽,腹背有清晰的“丰”字形浅色斑纹;2龄若虫体长1.3mm,灰褐或淡灰色,无翅芽,腹部背面中央也有一灰色“丰”字形斑纹;3龄若虫体长1.7mm,灰黑与乳白相嵌,胸部背面有灰黑色不规则斑纹,边缘清晰,翅芽明显出现;4龄若虫体长2.2mm,前后翅芽长度近相等,斑纹清晰;5龄若虫体长2.9mm,前翅芽超过后翅芽的尖端。
图3 高龄若虫 图4 低龄若虫
发生规律
(1)世代。我国南部和北部年有效积温差异很大,因此从南至北白背飞虱一年内发生世代数自11代到2代不等,南岭和西南稻区6~8代,长江中下游及江淮稻区4~5代,北方稻区2~3代,在湖南大部分地区年发生5-6代,一般25-28天一个代别。
(2)越冬。白背飞虱是一种温暖性害虫,除终年繁殖区外,其余地区的初始虫源,全部或主要由异地迁入。白背飞虱在我国每年春夏自南向北迁飞,秋季自北向南回迁。因此虫源迁入期、频次和虫量与白背飞虱发生程度关系极为密切。白背飞虱的迁入和迁出期一般比褐飞虱提早10~15天。
(3)时期。主要为害水稻孕穗期。各地从始见虫源迁入到主害期,一般历期50~60天,主迁高峰迁入后10~20天或经繁殖1代后,即为主害代田间第2若虫为害高峰期,近期迁入峰虫量大,与前期迁入量累积繁殖后,主害代即可成灾。在湖南稻区,如虫源迁入后,多在本地繁殖2代后于6月中下旬北上迁出,8-9月又回迁。9-10月又南下迁出。在辽宁,白背飞虱在6月或7月初有1~2次迁入,在水稻营养生长期不形成灾害,7月末至8月期间是白背飞虱进入辽宁主迁期,此期间的天气状况决定成灾可能程度。
(4)气候。白背飞虱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2~28℃,相对湿度为80%~90%。成虫迁入期雨日多,降雨量较大,有利于降虫、产卵和若虫孵化。大龄若虫期天气干旱,可加重对稻株的为害。
(5)栽培。地势低洼、积水、氮肥过多的田块虫口密度最高。高肥田比低肥田稻飞虱虫口密度高2~3倍。栽培密度高、田间郁闭的田块发生重。
防治方法
1.保护利用天敌。推广保蛛治虫、稻鸭共生等生物防治和田埂种豆、种芝麻等生态调控配套技术措施,充分发挥天敌在前期的控虫作用。
2.灯光诱杀技术。应用频振式杀虫灯,每盏灯控制面积约为30~40亩,天黑开灯、凌晨1点关灯。
3.药剂防治策略。防治早稻白背飞虱要在水稻孕穗前发挥天敌自然控制和植株补偿作用,减少用药,孕穗至抽穗前虫量达到每百丛1000头时,争取一次用药防治过关。中、晚稻白背飞虱提倡全生育期确保两次用药,发生量较大情况下合理安排第三次用药。第一次安排在分蘖期,当飞虱虫量达到百丛500头时施药;第二次安排在孕穗末期,用长持效期药剂“压前控后”,即“压四控五”防治措施;需安排第三次防治的田块,当穗期百丛虫量常规稻为1000头、杂交稻1500头时用速效性药剂防治。亩用圣约翰/卡雁(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 )15克、或横扫/金烈(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6-8克、虫量较大时,亩用虱狼(45%马拉硫磷乳油)100-150毫升兑水45千克喷雾防治白背飞虱。
圣约翰/卡雁(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 )
横扫/金烈(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
虱狼(45%马拉硫磷乳油)
常用药剂:吡蚜酮、噻虫嗪、吡虫啉、呋虫胺、三氟苯嘧啶、氟啶虫胺腈、烯啶虫胺、吡蚜酮•烯啶虫胺、吡蚜酮•异丙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