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县双季稻区病虫规模化 绿色防控技术与成效探讨
2017-11-05 10:53:25 作者:喻永华 来源:湖南省湘阴县农业局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湘阴县双季稻区病虫规模化
绿色防控技术与成效探讨
湖南省湘阴县农业局 喻永华
湖南省湘阴县开展规模化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统防统治控融合推进,建立合理的投人机制和专业化、产业化推广模式,形成绿色防控产品与市场有效对接,使种粮农民、稻米深加工企业、专业化防治组织和机防队员从中获益,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益。
1主要技术措施
1.1 加强病虫系统监测
充分利用县植保站现有的灯诱、性诱、系统调查观察等测报手段对项目实施乡镇设立了灯诱区、性诱区和不用药区等系统观察田的水稻病虫发生进行系统监测,及时准确地指导服务组织进行病虫防治。
1.2普及农业综防技术
在春耕备耕时期,县植保站综合螟虫冬后基数和发育进度调查,及时向示范区乃至全县印发深水灭蛹和打捞浪渣的技术资料,这项措施可减少50%以上的病虫发生基数;在浸种育秧前20天。结合全县水稻品种布局,及时印发新品种推广技术资料,使农民能自觉地种植优质、高产、抗性强的优良品种;在水稻大田翻耕前10天,及时印发《测土配方施肥单》,使农户能按照土壤肥力状况进行科学施肥;在水稻分蘖盛期后,根据田间苗数,及时印发《适时晒田和控制氮肥施用》的技术资料,对控制纹枯病和稻飞虱有很好的效果。
1.3 主推性诱剂、灯光诱杀技术
在绿色防控示范区,全面覆盖设置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性诱捕器、安装频振式杀虫灯。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性诱捕器按每亩装一个诱捕器,二化螟第一代、第三代成虫始蛾期安装,每代换一个诱芯;稻纵卷叶螟在蛾迁入前安装,每季换一个诱芯;杀虫灯按40亩装一盏灯,掌握在成虫始发期诱杀,在傍晚开灯,次日清晨l点自动关灯。安装了频振式杀虫灯220盏,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性诱诱捕器7000个。
1.4 科学合理用药,保护利用天敌
在示范区推广使用苏云金杆菌、井蜡芽菌、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四氯虫酰胺、壮谷动力、吡蚜酮、烯啶虫胺等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农药,优化农药的轮换、交替使用、混合使用和安全使用技术。在科学合理用药的同时,保护利用天敌治虫,湘阴农田有蜘蛛、隐翅虫等捕食性天敌优势种群l3科69种.有螟蛉绒茧蜂、赤眼蜂等寄生性天敌1 8种。在农事操作时,以蜘蛛为保护的靶标对象,落实田边种豆、堆草堆、摆草把、统一使用生物农药等措施,均达到了保护天敌的目的。
1.5设立科学合理用药研究区
全面、科学探讨目前比较成熟的水稻病虫害药剂防治技术集成,在湘阴县新泉镇杨红村设立生物农药控害区、高效低毒农药控害区、农户自防区三个研究区,并设立空白对照田。研究在水稻病虫害发生时期,上述集成技术的用药方案、防治效果、对环境与天敌的影响.通过研究,为全县大面积推广应用和县制定水稻病虫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提供了科学依据。
2 主要成效
2.1防控效果好
在安装频振式杀虫灯、二化螟性诱捕器的绿色防控示范区,二化螟防治效果在97%以上,比农民自防区高6个百分点以上;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在95%以上。比农民自防区高5个百分点以上;稻飞虱防治效果在93%以上,比农民自防区高7个百分点以上;纹枯病防治效果在85%以上.比农民自防区高3个百分点以上。
2.2经济效益显著
2.2.1农民增收 一是降低了防治成本。随机调查示范区和非示范区各20户农户用药及产量情况,调查结果表明:示范区比非示范区全年平均减少用药2次,每亩减少防治成本7元(含人工费),商品用药量减少78.2%;二是提高了粮食产量和销售价格。示范区全年双季稻每亩稻谷产量988kg,比非示范区亩增产稻谷52kg,兴隆米业联合海峰米业、金霞米业以高于市场价20~34元/100kg的收购价,订单收购绿色防控示范基地产出的优质稻,示范区全年亩平产值2867元,比非示范区亩增4l5元,产投比为2.1:1.8:1,示范区比非示范区亩平节本增收422元。按照订购合同,2014年三个企业共计收购绿色稻米达1.3万t。预计可为示范区农户增收390万元。
2.2.2 粮食加工企业增效 通过实施绿色防控技术,加大宣传与市场销售力度,打造了湖南兴隆米业有限公司“兴科生态”、海峰米业“欣海峰”牌、金霞米业“湘秀”牌等一系列绿色大米品牌,市场稻米售价7~12元/kg,企业增效显著。三个企业共收购示范区原粮1.3万t。加工生态大米0.8万t,销售价格比普通大米提高1~3元/kg,共增加效益960万元。
2.3生态效益明显
示范区由于只使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化学农药,并且减少了农药使用次数和用量,为田间天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栖息环境。据调查:示范区蜘蛛、黑肩绿盲蝽、宽黾蝽、隐翅虫、瓢虫、步甲等天敌数量平均百丛336头(其中:蜘蛛282头,其他54头),比非示范区248头增加35%。田间寄生蜂、蛙类等天敌和有益生物也明显增加。
2.4社会效益深远
绿色防控示范区通过实施病虫专业化防治既减轻了农民劳动强度,又给农民带来了节本增效的实惠,大大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稳定了粮食生产大局。同时通过落实绿色防控技术,减少了农药使用次数和用量,确保了粮食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
3 主要经验
全县通过建立水稻病虫绿色防控综合技术示范片,辐射带动面积15万亩,其中大面积应用科学合理用药技术并实行专业化防治面积10万亩,规模化应用灯诱、性诱、天敌保护等综合措施面积5万亩。
3.1 建立合理的投入机制
县政府整合涉农建设资金300万元,用于绿色防控示范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业部门提供项目扶持资金100万元,补贴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纺治;服务组织负责绿色防控设施和高效、低毒、环境友好型农药、生物农药的购置和统一全程承包服务;粮食加工企业负责提供优质稻品种、订单收购等;村级服务站和农民负责绿色防控设备的管护、收缴全程承包服务费。
3.2转变绿色防控实施主体
由植保植检站及岳阳田园牧歌公司和县植保公司两个组织共同实施。服务组织负责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全程承包服务和绿色防控技术的落实;县植保站负责水稻病虫监测预报,快速准确发布病虫发生和防治技术信息,及时为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提供技术服务,指导服务组织科学运用绿色防控技术,实现绿色防控主体由农户向专业化组织转变。
3.3采取产业化推广模式
由农业部门、专业防治服务组织、稻米深加工企业三方紧密合作,三方派出得力管理技术骨干,确保示范区有示范标牌、指挥机构、技术方案、观摩计划、生产记录,形成绿色防控产品与市场有效对接的产业化推广模式,稻米深加工企业与种粮农民共同从病虫绿色防控中获益,积极性高涨。
3.4创新规范管理机制
督促服务组织签订服务合同、成立村级服务站、建立田间作业档案、完善用药方案、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可追溯制度,确保服务组织依法依规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建立县、乡、村三级农药监管体系,农药监督员实行持证上岗,形成了监管形式多样化,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其管的工作局面。
3.5保障技术措施到位
为规模化推广应用病虫绿色防控技术,农业局集中力量,结合基层农技推广项目,粮食高产创建、湘米工程、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建设,采用电视讲座、集中培训、短信群发、技术入户、巡回指导形式多样绿色防控技术推广活动,精心培育示范片,发挥辐射带动作用。重点应用抗病虫品种、翻耕灌深水灭蛹、生态调控、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性诱、灯光诱杀和科学合理用药等绿色防控主推技术。筛选了经验丰富、良好信誉、资金雄厚和技术力量较强服务组织,作为病虫绿色防与专业化防治融合推进的实施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