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螟

2017-11-05 11:25:00 作者:唐春生 来源:中科植保专家委员会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大   螟
 
Sesamia inferens Walker
 
 
简介

大螟分布较广,在我国中南部稻区都有发生,以南方各省的局部地区发生较多。食性复杂,除为害水稻外,还为害玉米、高粱、甘蔗、小麦、粟、茭白及向日葵等作物,以及多种禾本科杂草。大螟为害状与二化螟相似,但蛀孔较大,并有大量虫粪排出孔外(图1)。
 
 \
 
1 稻穗受害状
 
 
形态特征

大螟属鳞翅目、夜蛾科。成虫(图2)体长12~15毫米,翅展27~30毫米。前翅近长方形,淡褐色,从翅基到外缘有一深灰褐色纵纹,纵纹上下各有2个小黑点;后翅银白色。头部鳞毛较长。卵扁馒头形,顶端稍凹陷,表面有放射状刻纹,初产白色,后淡紫色,卵粒平铺排列成2~3行。幼虫(图35~7龄。3龄前幼虫鲜黄色;老熟时体长20~30毫米,头红褐色,体背面紫红色,无纵线,腹面淡黄色,腹足趾钩半环状。蛹黄褐色,头胸部常附有白粉,两翅芽末端在腹面有一小部分相接,末端有4个小突起。
 
     \   \
 
2 成虫 )                         3 幼虫
 
发生规律

大螟在广东一年发生5~6代。湖南一年发生4代。部分幼虫在稻桩及其它寄主残株或杂草根际越冬,但大部分幼虫冬季继续为害甘蔗、小麦等。因越冬场所复杂,越冬幼虫化蛹、羽化有早有迟,各代发生期很不整齐,造成世代重叠,田间全年都有成虫出现。越冬代大螟发蛾期比二、三化螟早,当大螟发蛾时,大部分水稻尚未插植,而田边杂草已很嫩绿,所以第1代多在杂草或甘蔗、玉米、茭白等寄主上发生为害,次年3月中旬在叶鞘间或茎内化蛹,4月上旬交尾产卵,35天达高峰期,4月下旬为孵化高峰期。成虫白天潜伏,傍晚开始活动,趋光性较弱,不及二、三化螟,但对黑光灯趋性较强。寿命5天左右。雌蛾交尾后23天开始产卵,35天达高峰期,喜在玉米苗上和地边产卵,多集中在玉米茎秆较细、叶鞘抱合不紧的植株靠近地面的第2节和第3节叶鞘的内侧,可占产卵量的80%以上。雌蛾飞翔力弱,产卵较集中,靠近虫源的地方,虫口密度大,为害重。刚孵化出的幼虫,不分散,群集叶鞘内侧,蛀食叶鞘和幼茎,一天后,被害叶鞘的叶尖开始萎蔫,35天后发展成枯心、断心、烂心等症状,植株停止生长,矮化,甚至造成死苗。一开始被害株(即产卵株),常有幼虫1030条。幼虫3龄以后,分散迁害邻株,可转害56株不等。此时,是大螟的严重为害期。靠近村庄的低洼地及麦套玉米地发生重。春玉米发生偏轻,夏玉米发生较重。5月以后才转移为害水稻,12月间又转入为害秋植蔗苗。

水稻自分蘖期至基本成熟,均受大螟为害,以破口抽穗期与蚁螟盛孵期相吻合的稻田受害最重。初孵幼虫多在孕穗期侵入,齐穗后不能侵入。齐穗后出现的白穗和虫伤株,主要是2龄以上幼虫转株为害所致。但只有在本田中产的卵块,才是主要虫源。因为秧苗带卵移栽,卵块淹于水下或埋入表土,不能孵化;只有正在孵化的卵块,在栽后断水的情况下,少量幼虫能够存活。遇暴雨稻田积水较深,能淹死大量幼虫。

高温干燥是越冬幼虫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在温度2025℃时,成虫交配产卵正常,幼虫和蛹的存活率高;温度上升到28℃,成虫交配产卵受到抑制,幼虫和蛹的存活率也下降。因此,在中国主要稻区,越冬代发蛾量高,第一至二代受高温抑制,繁殖率降低。秋季温度下降,第三代又显著回升。但在贵州省毕节,全年日平均温度在25℃以上时间只有37天,几无炎夏,冬季又都在0℃以上,为害经常较重。水稻、玉米、高粱混栽地区,滨湖芦苇、茭白、水稻混栽地区以及杂草较多的丘陵稻区,发生较多。单季稻改种双季稻,前作播种早,有利于越冬代蛾产卵,种植杂交稻,由于茎粗、叶鞘宽阔,有利于产卵和幼虫存活,也易大发生。

天敌有:稻螟赤眼蜂、中华茧蜂、螟黑纹茧蜂、稻螟小腹茧蜂、螟黄瘦姬蜂、螟黑瘦姬蜂、螟蛉瘤姬蜂等。青蛙、蜘蛛等也捕食大螟。

防治方法
 
1)铲除稻桩和田边杂草,齐泥割除茭白残株,消灭越冬幼虫。

2)越冬代发蛾盛期铲除田边杂草,防止产卵后孵化幼虫转移为害水稻。

3根据大螟趋性,早栽早发的早稻、杂交稻、以及大螟产卵期正处在孕穗至抽穗或植株高大的稻田是化防之重点。防治策略狠治一代,重点防治稻田边行。生产上当枯鞘率达5%或始见枯心苗为害状时,大部分幼虫处在12龄阶段,及时喷洒药剂进行防治。

选择喜令/百越/(1.14甲维盐·酰胺类微乳剂)、星佳秀(3%甲维·溴氰·酰胺类微乳剂)、昂歌锐(3.4%甲维盐·酰胺类微乳剂)、透皮(1.8%阿维·酰胺类乳油),每亩50-75毫升(每桶水25毫升),兑水3045千克均匀喷雾;

 

\ 

 

也可选择万喜(0.5%甲维盐·酰胺类微乳剂)、欢歌(1.14%甲维盐·酰胺类微乳剂)、希旺(1.8%阿维菌素·酰胺类微乳剂)、稻歌(30%毒·辛·酰胺类乳油),每亩100-150毫升(每桶水50毫升),兑水3045千克均匀喷雾;

 

 \

 

抗性产生严重的地区可亩用铁钻(3.2%阿维菌素•酰胺类乳油)200毫升、或亩用钻斧(5%阿维菌素•酰胺类乳油)200毫升、或用沙冥剑(5%透皮阿维菌素乳油200毫升+5%氟铃脲乳油100毫升)共300毫升、或用双拳(5%透皮阿维菌素乳油150毫升+44%(丙•氯)乳油150毫升)共300毫升兑水45千克喷雾防治。在有效地防治秧田或本田大螟、二化螟、三化螟危害的同时,亦可兼治稻纵卷叶螟。此配方药剂对抗性大螟、二化螟特效。

\
 

\ 

 

重视轮换用药与交替用药,延缓大螟、二化螟抗药性进程。施药时可在药液中加入一点透、透皮素、润透等助剂,增强农药粘着、扩散和渗透性能,提高药效,减少农药用量。

 推荐使用药剂: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丁虫腈、透皮阿维菌素(1.8%以上)、甲氧虫酰肼、乙多•甲氧虫、阿维•甲氧虫、阿维•氯苯。


关键词:大螟

相关文章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