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小麦春季田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
2017-02-17 12:02:07 作者:唐春生 来源:中科植保专家委员会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加强小麦春季田间管理和病虫草害防治
目前,小麦已开始返青起身,春耕备耕也从南向北陆续展开,即将全面进入春管春播的大忙季节。由于去冬以来气温明显偏高,雨水偏多,土壤湿度过大,小麦一直在缓慢生长,部分弱苗得以转化,苗情有所好转。但播种早、播量大的田块,麦苗旺长趋势明显;迟播麦三类苗比例较大,个体较弱,根系发育不良;冬前未除草或除草效果不好的田块,草害发生较重。为了加强小麦春季田间病虫草害的化学防控,中科植保专家委员会提出如下技术意见:
一.加强病虫防控。春季是各种病虫害多发的季节。要搞好测报工作,及早备好药剂、药械,实行综合防治。返青拔节期是麦蜘蛛、地下害虫的危害盛期,也是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等根病的侵染扩展高峰期,要抓住这一多种病虫混合集中发生的关键时期,根据当地病虫发生情况,以主要病虫为目标,选用对路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一次施药兼治多种病虫。防治麦蜘蛛可用1.8%透皮阿维菌素1500倍或5%唑螨酯(嘉育)悬浮剂2500--3000倍液喷雾防治;防治纹枯病可亩用30%苯甲•丙环唑乳油(福米)30毫升或43%戊唑醇悬浮剂15毫升喷麦茎基部,间隔10-15天再喷一次;防治地下害虫可用48%淘益乐斯本乳油或50%辛硫磷乳油每亩40-50毫升兑水75-100公斤喷麦茎基部;同时加强小麦吸浆虫、蚜虫和赤霉病等病虫害预测预报,做到早防早治,统防统治。
二.及时开展化学除草。由于冬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的麦田面积较大,因此要抢抓时机,在春季日均温稳定超过8℃以后,选择晴好天气,于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对路除草剂,及时进行化学除草,并严格按照使用浓度、适宜时期和技术操作规程操作,以免发生药害。
1.根据田间杂草种类,选择合适的药剂。田间以播娘蒿、荠菜、猪殃殃、泽漆等阔叶杂草为主的地块,可以选择20%双氟•氟氯吡啶酯水分散粒剂(锐超麦)6.5克/亩,或15%双氟氯氟吡氧乙酸悬浮剂(春杰)80毫升/亩、或58克/升双氟•唑嘧胺悬浮剂(麦喜)10克/亩进行防治。田间以雀麦、野燕麦、看麦娘等禾本科杂草为主的地块,可以选择7.5%啶磺草胺水分散粒剂(优先)12.5克/亩进行防治。以防除节节麦为主的地块,可以选择30克/升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大斯玛)30克/亩进行防治。田间既有阔叶草又有禾本科杂草,可以两种药剂混合使用。
2、杂草防除时注意事项。选择日平均气温不低于10℃,晴好无风天气施药;施药前先将药剂用少量清水稀释成母液,先在药桶加入一半清水,然后加入配制好的母液,再补足所需的剩余水量混匀后喷雾;切忌漏喷或重喷,防止除草效果差或引起除草剂药害;春季麦田化学除草对后茬作物易产生药害,禁止使用长残效除草剂氯磺隆、甲磺隆等药剂;2,4-D丁酯对棉花等双子叶作物易产生药害,甚至用药后具有残留的药械再喷棉花等作物也有药害发生,小麦与棉花和小麦与花生间作套种的麦田化学除草避免使用2,4-D丁酯。
三、合理用肥,促弱转壮。弱苗早施返青肥。抓住早春气温回升的有利时机,因苗实施管理,确保小麦返青起身期有充足的肥水供应,巩固年前分蘖,加快春生分蘖生长,促进分蘖成穗。对于二、三类苗,一般于2月上中旬每亩追施尿素5-7公斤,用独腿耧穿施或趁雨撒施,促进春季分蘖早生快长。对群体数适宜、但叶片数偏少,根系发育差的晚播弱苗,可根据地力水平和基肥施用情况,适当推迟追肥时间,可直接追施拔节肥,每亩追施尿素8-10公斤。
四、清沟理墒,降湿防渍。当前,在稻茬麦区,土壤普遍过湿。对未开排水沟的麦田,要抓住晴好天气尽早开好“三沟”,开沟泥土要均匀散开,避免损伤麦苗。已开沟的麦田,要及时疏通,确保麦田“三沟”畅通,排水顺畅,做到雨止田干、沟无积水,促进根系生长。
五、加强监测,防御低温冻害。早春气温不稳,变幅较大,小麦有遭遇冻害和冷害的危险。要密切关注天气动态变化,在寒流到来之前,对干旱麦田及时进行浇灌,保证墒情充足;喷施尿素、叶面肥或植物生长调节剂,提高小麦抗冻性,减轻低温冷害危害。冻害发生后,要及时检查苗情,发现叶片、幼穗受冻后,应及时追施速效氮肥或喷叶面肥,促进小麦恢复生长。对幼穗受冻严重的田块,要视前期追肥情况,配合叶面肥补充追施尿素,以促小麦快发快长,减轻灾害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