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宗林主任在湖南省休闲农业发展对策论坛上的演讲

2017-02-01 12:31:13 作者:刘宗林 来源: 湖南省农委产业指导处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刘宗林主任在湖南省休闲农业发展对策论坛上的演讲
 
发布时间:2017-01-05    信息来源: 湖南省农委产业指导处
 
很高兴参加今天的论坛,和专家、学者及业界同仁一起探讨休闲农业的发展。
 
不知道在座的诸位出身如何,我本人出身农家,我翻了家谱,上溯到N代,一直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在我们农民的字典里面,农业从来就是和粗、脏、累、苦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常说,干农业的风里来,雨里去,披星而出,戴月而归;干农业的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我们祖祖辈辈从来没有将农业和休闲联系在一起的奢望,先辈们历来视农业和休闲为两条平行的道轨,永远找不到彼此的交汇处、融合点。但是历史发展到今天,在先人们看来无法实现的事,将要变成或者已经变成了事实,农业和休闲这两件过去看来风马牛不相及的事,今天已经悄然结合在一起,并且以蓬勃的态势,井喷式地向前推进,变成了农业的崭新业态,成为了人们的一种时尚追求。因此,作为湖南省的农委主任,对这件事不能不引起高度关注。
在今天的论坛上,我想讲三个观点与业界同仁们探讨。第一个观点,休闲农业发展其时已至;第二个观点,湖南休闲农业其势待成;第三个观点,适时顺势推动湖南休闲农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休闲农业发展其时已至
 
休闲农业发展其时已至,就是说到了最佳的时间节点。休闲农业和其他事物一样,它的发生发展不是我们凭空想象的,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你认识也好,不认识也好,接受也好,不接受也好,它就是一种客观存在。
 
休闲农业其时已至,标志性的东西就是三个方面。
 
第一个标志,就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有了余钱剩米来休闲娱乐
 
休闲农业发展要有一定的经济物质基础,这种经济物质基础现在已经具备。衡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就是恩格尔系数,即食品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占比越高越贫困,占比越低越富裕。联合国根据恩格尔系数对各国生活水平的划分标准是:恩格尔系数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相对富裕,2030%为富足,20%以下为极其富裕。我查了一下资料,我们国家2002年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是37.9%,农村46.8%2015年城里降到了34.8%,农村37.1%.湖南的状况更好一点,去年城里面是31.2%,农村32.9%,这说明我们国家、我们省已经进入到相对富裕的行列,更何况这个恩格尔系数是以全体居民的平均值来计算的。有关资料记载,中国至少30%以上的人,恩格尔系数降到了30%以内,有接近1/3的人成了富裕阶层,其食品支出只占了他消费总支出的很小一部分,大量的余钱剩米将用于穿、行、玩、乐,尤其是玩和乐将占生活支出的绝大部分。这个群体有多大?按13亿人口基数算,就是4个多亿,4亿多人有休闲娱乐的需求,需要多大的市场支撑!这足以说明休闲农业发展其时已至。
 
第二个标志,就是农业的功能得到了拓展和延伸,能够满足人们休闲旅游等多样化需求
 
农业的原本功能,就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食品,解决吃的问题,这是农业的基础性功能。当然,现代农业的基本功能仍然是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当农业的功能只是用于解决吃的问题,或者主要用于解决吃的问题的时候,休闲农业是无从谈起的,因为民以食为天。千百年来中国农业的全部功能就是围绕“吃”展开的,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中国农业才解决了国人的温饱问题。由于农业的发展进步,特别是农业科技的发展进步,农业除了提供食品以外,其功能得到了很大拓展。由原来的单一性,变成了现在的多元化。比如,农业的文化创意功能,现在很多人搞农业不是为了养家糊口,而是玩一种文化,玩一种创意。到农家去,到田间地头去,寻找创作的灵感。有次我去江西的婺源,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漫山遍野满眼金黄。来看花的有两个群体,一个群体是来旅游的,花间旅游,“沾花惹草”,玩得很开心,很惬意;还有一个群体就是学生,学美术的、学设计的,到花丛中寻找创作灵感。生活在城里,天天面对的是水泥森林,是噪音、尾气,超量的PM2.5、重度的雾霾使人们产生了生存危机,哪会有什么灵感?只有农村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才能引发冲动,催生激情。我是2006年进城的,很长一段时间都不适应城里生活,总是向往农村的田园风光。奋斗五年,终于有了一套自己的房子,而且房子后面还有一个小小的水面,环境很美。搬进新房的第一晚,青蛙咕咕呱呱叫个不停,我兴奋得难以入眠,仿佛又回到了田间追逐嬉戏的童年时光,蛙声撩拨了我的灵感,在欣喜中写了一篇散文--《又闻蛙声》,得到文友较高的评价,我那是有感而发,是对乡村生活的一种向往,这就是农业的文化创意功能。休闲娱乐功能。搞农业的都知道,地里种的、田里栽的,大部分是用来吃的,但除了吃的以外,现在还有玩的、还有看的、还有听的。云南罗平、江苏泰州,还有很多地方,年年举办油菜花节,那些地方种的油菜主要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看的、用来玩的。通过赏花,满足视觉快感,实现心灵愉悦,这就是农业的休闲娱乐功能。还有体验参与功能。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做农业的越来越少了,即便是还在农村务农,机械化、信息化的运用,很多农活都由机械、电脑替代了。田是怎么种的,谷子是怎么长的,羊是怎么喂的,辣椒是怎么摘的,茄子是结在树上还是长在土里,我们的孩子们大部分很生疏了。现在很多休闲农业产业园区,它种的庄稼并不是直接采摘以后运到市场上去卖,而是让孩子们去参与、去体验,在参与体验中增长知识,传承农耕文明。
 
第三个标志,就是农村的环境优于了城市,城里人愿意到农村消费和享受
 
像我们这个年龄的人,当年驱使我们下苦功夫读书的动力源是啥?是“鲤鱼跳龙门”,是离开农村这个贫瘠的、辛苦的、单一的生活环境。为什么?因为城市是现代文明的集聚地,它有便捷的交通,有良好的教育,有优越的医疗卫生条件,你在享受物质文明的时候,还能满足在农村可望不可及的电影、电视、卡啦ok等精神方面的享受。在这种原动力的推动下,一批一批的农民由原来的赤脚穿上了鞋袜,由原来行走在田野乡村到后来慢慢进入小城镇,进入大城市。据统计,我国的城市化率去年已经达到56.1%,湖南也超过了50%,也就是说有一半以上的人生活在城市或者小城镇。城市化快速发展,在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引发了越来越严重的城市综合症,生活在城市里面的人感觉到越来越不舒适。一个雾霾就搞得整个北京人惊恐不安,还有我刚才讲的,噪音问题、尾气问题、拥堵问题等等,人们盼望一个比城里更舒适的生活环境。上世纪中期以后,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一个逆城市化的问题。就是城市的人口不断往乡村迁徙、转移,或者由中心城区向郊区疏散。我们国家也出现了逆城市化趋势。前段时间,北京一个民间机构作了个调查,被调查对象有46%向往由中心城区到郊区工作和生活。有71%向往着周一至周五在城里面上班,双休日到农村呼吸新鲜的空气,吃点自己种的有机农产品,享受农村的舒适、恬静和安宁,这就是人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回归。
 
人类文明最先是农耕文明,城市文明、现代文明都是由农耕文明演变而来。我是学中文的,唐宋时期文人们分成边塞派、田园派。边塞派写烽火狼烟,写大漠边关;田园派写青山绿水,写斜阳古道。说到田园诗,最朗朗上口的莫过于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夫子笔下的故人庄和今天我们的农家乐几乎一模一样:老朋友宰了土鸡,煮好了优质米饭(具鸡黍),邀我到农家乐去坐一坐。农家乐是个什么样子?它在绿树环抱之中,远处青山叠翠,环境怡人,窗户外面是晒谷坪、蔬菜地(面场圃),两个人边喝酒边谈农事,今年的收成怎么样,老百姓过得还好不(话桑麻),等到重阳时节,我再来把酒赏菊。你看,那是何等的悠闲自得啊!今天城里人蜂拥而至,到田野乡间寻找“故人庄”,不就是返璞归真,追求生活的原生态吗?
 
以上这三个标志,说明了休闲农业发展的黄金期已经到来,机不可失。休闲农业的提出,不是专家的头脑发热,更不是农业人乱点鸳鸯谱,而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农业发展的必然,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然。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可不可以说,人们对舒适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休闲农业的奋斗目标呢?我想,这种逻辑关系是完全成立的。
 
二、湖南休闲农业发展其势待成
 
其势待成,就是湖南休闲农业加快发展积蓄了很大的能量,已经到了呼之欲出的节点上。
我刚才讲其时已至,是从全国范围来说的。那么,湖南休闲农业怎么样呢?农业部等国家部门给了我们很高评价,说休闲农业起源于四川,发展在湖南。这种评价,更多是对我们的鞭策和鼓舞。但湖南休闲农业现在确实是如日中天,蓬勃向前。除了前面讲的其时已至三个标志以外,还有我们自己独特的东西。这种独特性,决定着湖南的休闲农业必将成就大势。湖南的独特性至少有三个方面。
 
(一)湖南农耕文明源远流长
 
农耕文明是最原本、最古朴的文明,也是最本真的文明,其他文明都是由农耕文明衍生或孕育的,就是这种传承关系。闲暇之余,我也喜欢到外面走一走,看一看。除了祖国的自然风光令人流连忘返以外,凡是农业文明所形成的印记,或者农业文明所铸就的辉煌,在我看来感到尤为亲切,特别震撼。比如说我们去四川旅游,大部分人要去看一看都江堰。都江堰就是农耕文明的辉煌成果,它哺育了成都平原两千多年而且还要继续哺育下去。去广西的人,恐怕除了欣赏桂林的自然山水以外,很多人都想去看一下灵渠,灵渠也是农业文明的典范,其智慧集成至今都令人赞叹!我们去河南,总要想方设法去一下林县,感受一下红旗渠那种战天斗地的精神。前年我到山西开会,挤了点时间去了一趟大寨,登上了虎头山。农业学大寨作为一种政治运动,历史已经给它做出了结论,但大寨那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永远值得点赞,如今的虎头山,已经成了5A级旅游点,一年四季,游人如织。漂亮的农舍、翠绿的山岗、飘香的瓜果、沉甸甸的玉米棒,如诗如画,令人目不暇顾。这幅优美的画卷就是大寨人一锄一镐绘就的。
 
将目光收回湖南,我不敢说三湘四水是农耕文明的源头,但至少是重要组成部分。湖广熟,天下足,没有农耕文明的熏陶,能够奠定鱼米之乡的地位吗!道县玉蟾岩考古发现的稻种,历史已经超过了一万年,就是说湖南这个地方一万年前就有农耕文明了。我们说五千年的文明,指的是有文字记载的文明,但人类文明的实践肯定在五千年以上。常德澧县的城头山,有迄今为止发掘最完整的一座稻城,里面有村落,有田园,有阡陌,令人叹为观止。新化的紫鹊界,山有多高,田有多高,水有多高,那种农业的自流灌溉系统出现在1200多年前,充分反映出了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还有很多可以信手拈来的范例,在湖南2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创造了灿若群星的农耕文明,值得我们骄傲,值得我们自豪。
 
(二)湖南农业资源得天独厚
 
湖南的生态环境,水、肥、气、热、光十分适于农作物的生长。湖南的物种资源十分丰富,现在已经探明的物种资源就有5300多种,是物种资源大省,在全国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这些物种资源包括植物资源、动物资源,现在列入了地方保护名录的就有一大批。湖南的自然景观,不论是张家界的山也好,洞庭湖的水也好,还是南岳的宗教文化也好,美不胜数,让人流连忘返。湖南民俗风情浓郁,是多民族的集聚地,有侗族、苗族、土家族、瑶族等多个民族,有千姿百态的民族文化,绽放异彩,侗族大歌、苗家大鼓、土家摆手舞等,展示了民族文化的辉煌,每到一个民族地方都能给你留下深深的印象。还有湖南的餐饮文化,舌尖上的文化。最近十几年来,湘菜风靡全国。到处是湘菜,包括北上广这些一线城市。我们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也走过世界不少的地方,品尝过各具特色的饮食风味,再高档典雅的食品,吃一餐两餐还行,时间一长,自然而然就惦记着我们的湘菜,惦记着菜汤上飘着的那层红油,惦记那入肺腑进丹田的辣味。块把钱一片的臭豆腐,价廉物美,吃起来满屋的香气。一坨毛氏红烧肉,看起来油腻腻的,吃下去清香爽口,回味无穷。还有很多富有地方特色的食品,色香味俱佳,看着就想吃,吃了还要吃。辣辣的湘菜,吸引了南来北往数不尽的食客,也孕育了豪放刚烈的湖湘血性。因此,湖南的农业资源为休闲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提供了环境,而且这种资源是立体的,个性十分鲜明,很多资源是其他地方没有的、不可复制的。
 
(三)湖南农业人才独领风骚
 
资源丰富也好,文化久远也好,这只是一种客观存在。资源需要人去开发,文化需要人去传承,休闲农业需要人去做。只有被开发了的资源,被传承了文化,才能形成一种业态,才能形成一种既有传承又有创新的农业文化。对于这一点,湖南是可以引为自豪的。在湖南这块土地上,不仅诞生了许多经天纬地的政治领袖、军事奇才,也孕育了很多农业方面的大师和工匠。湖南人历来很自信,到过岳麓书院的,除了记得大门上赫然入目的“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之外,最能展示湖南人自信的莫过于王闿运老先生撰写的“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脉,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真是一览众山小啊,何等了得!。
 
说到农业人才,首先要说农业大师级的人物。在座的都清楚,农业大师级人物,追溯远古要数炎帝神农氏。神农氏“种五谷、尝百草、制耒耜、教农耕”。炎帝不仅当年长期生活在湖南这块土地上,与湖南人民一起共同创造农耕文明,而且死后安葬在湖南,其陵寝在今天的炎陵县,于是就有了茶陵、炎陵的县名。当代农业大师首当其冲的要算袁隆平院士,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解决了全世界吃饭的问题,而且现在还在做他的袁氏梦--禾下乘凉梦,他畅想,经过他的研究,以后水稻要从草本变成木本,稻谷要从现在的大小变成核桃大。草本变木本、谷粒变核桃未必能成现实,但超级杂交稻产量的节节攀升却是不争的事实。以前农业学大寨粮食产量跨纲要,就是亩产400公斤,现在超级稻亩产已经达到1000公斤了,正在朝一公顷16吨冲刺。日本水稻专家提出一公顷16吨是水稻的理论极限产量,这个极限无法逾越,这也是世界水稻业界的结论性意见。根据袁老师这几年第五期超级稻攻关的进展情况,打破西方水稻专家的权威预言指日可待。
 
说到农业工匠,湖南就更不乏其人了。很多名不见经传的湖南农业人,将农业玩成了艺术,玩出了时尚。安仁县的稻田公园这几年有很大的知名度,有很旺的人气。他们将稻田装扮得五彩缤纷,变成了文化园地、公园美景,农民不仅种粮食有收入,还有游玩的门票收入分红。湘潭的盘龙山庄,以农业为主题开发旅游项目,创意农业、设施农业、观光农业、采摘农业,创意和建设的品味都堪称一流。在园区游玩,小孩可以接受农业知识的教育;年轻人可以在里面邂逅、偶遇,寻找他们理想的爱情;老年人在里面漫步林荫,吐故纳新,心情舒畅,延年益寿。岳麓区的天泉草业,十八年初心不改、矢志不移,硬是将一根草培育成为一个大产业,为无数的名山胜景披上了绿装。还有长沙县的湘丰茶业,将种茶采茶加工茶与茶文化、茶旅游结合起来,大大的延伸了产业链,提升了价值链,去年仅茶旅游的收入就超过了三千万。去年和前年我都在那住了一晚上,在茶园转上一圈,轻风扑面,晨露沾衣,清香袭人,感到特别惬意,什么样的烦恼都抛到了九霄云外。这些都是我们农业工匠打造的经典,不得不令人折服。现在中央提出要培养大国工匠,湖南休闲农业有广泛的工匠基础,要认真挖掘、精心培育、大力开发。
 
湖南休闲农业的发展其势待成。优势摆在那个地方,就看我们能不能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为什么说“待成”而不是“已成”呢?就是说,我们虽有基础、有潜力,但现实发展水平还不高,产业打磨的精度也不够,就如孙中山先生所讲的,还处在“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阶段。前景光明,任重道远,欲成大势还得付出艰辛的努力。
 
三、适时顺势推进湖南休闲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我讲的第三个观点,就是适时顺势推动湖南休闲农业健康、快速发展。
 
刚才主持人说了,湖南休闲农业前景很大,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同质化的问题、低水平低效益的问题、农业元素缺失的问题、甚至个别的工商资本发展休闲农业的原本动机是为了圈地、占地的问题等等。我们要看到这些问题,但不能够因噎废食、一叶障目,不能够因此否定休闲农业的发展趋势,一定要坚持问题导向,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对应之策。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湖南要建设五大基地,其中之一就是以精细农业为特色的优质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优质农副产品既包括实物形态的产品也包括休闲旅游等精神形态的产品,供应基地当然包括休闲农业。前几年有部很震撼的电影《集结号》,我们湖南休闲农业的集结号已经吹响,我们要跟着号声往前冲,占领制高点进而夺取全面胜利。适时顺势推进休闲农业大发展,要抓住几个着力点。
 
1、 要着力优化布局
2、  
规划布局至关重要,休闲农业也是如此。搞一个工程、造一栋房子,首先要把规划做好。规划好了就能事半功倍,规划不好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因此休闲农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是搞好谋篇布局,谋定而后动,不能够急功近利,未谋先动或边谋边动,注定要付出高昂代价,历史教训很多,要引以为鉴。暂时条件不具备,建设可以慢一点,但规划一定要适度超前,布局一定要科学合理。蓄势待发,条件成熟就大干快上。排兵布阵搞好了,胜算的把握就大一些。
 
2、要着力融合发展
 
休闲农业要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在休闲农业中体现得比较集中,结合得更加紧密。休闲农业中的种植业、养殖业是典型的第一产业,种粮食、种特色水果、种花卉苗木、搞特种养殖等等;休闲农业中的餐饮、住宿、垂钓是典型的第三产业,但仅此不够,要提高提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冷链、物流、电商、体验、游乐等新的业态,增加现代元素,提升品质品位;二产是休闲农业中最薄弱的环节,最需要加强。要通过二产接一连三,种养出来的产品要进行加工转化,经过初加工、深加工、综合利用再加工来提高整个产业链条的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休闲农业旺盛的生命力。
 
3、要着力文化创新
 
我刚才讲了,做农业在很多时候就是做文化,就是对文的传承、弘扬和创新。农业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要传承弘扬传统农耕文化,也要对传承弘扬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特别要运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使之换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农业部8月份在苏州召开的“互联网+现代农业”大会,把中国最古老的产业和现代世界最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对接起来,创造了难以置信的崭新的农耕文明。传统农业必须在现场进行,是劳动者与劳动对象无间隙接触的过程。现代农业却完全颠覆了这一规律,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可以实现人与物的完全分离,可以远程操控。休闲庄园主到美洲、欧洲旅游,能看到自己庄园的实景,庄稼要追肥、喷水、用药,都能实时监测并远程遥控,省心放心,别人不敢胡弄;游客远在异地,通过互联网能够看到我休闲农庄的生产情况,用的什么食材,是生鲜还是冷冻,几号师傅掌厨,是茶油还是菜油,一目了然,来不得半点马虎,这是现代农耕文明的发展状况,也是农耕文明的创新。
 
4、要着力规范管理
 
湖南休闲农业发展很快,但什么事情都一样,快就容易一哄而起,容易形成千人一面,容易形成粗放粗俗。湖南休闲农业经营收入和接待人数每年以20%的增速增长,在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就必须抓质的提升,通过强化管理提质增效,提档次,提高标准,提高效益。现在很多的休闲农业企业,还是局限在低层次农家乐的状态,满足于到里面吃餐饭,打打牌,或者垂垂钓,档次太低,能够同时满足吃、住、行、游、娱、购多样化需求的不多,能让人呆上半天、一天的更少。因此,我们的休闲农业不能片面追求发展速度有多快,一定要在量的扩张的同时,加强规范管理,提高休闲农业的发展质量,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路子。
 
5、要着力强化保障
 
强化保障是对政府而言的,就是要更好地运用好政府这只有形的手,通过政策创制,体制创新,示范引领等方式,促进休闲农业更好更快发展。第一是智力保障。休闲农业要素缺失,最缺的是人才,在人才的引进、培育、稳定方面,休闲农业应当享有与其他企业同等的待遇,政府应该给予同等的关注支持。第二是资金保障。要帮助休闲农业企业对接好资本市场,创造环境和条件,将社会资本吸引到休闲农业上来,解决休闲农业发展的资金制约。第三个是营销保障。休闲农业企业要善于包装,善于推销,善于自己买自己。很多休闲农业既是做出来的,又是卖出来的。去过云南的人都知道,大理风光确实很美,但蝴蝶泉的景致相当一般,但人家包装得好,营销得好,“大理三月好风光,蝴蝶泉边好梳妆”,一首歌唱红了全国,人们到了大理就必然要去看一下蝴蝶泉。还有《神奇的九寨》,将九寨沟的迤逦风光宣泄得淋漓尽致。实景美是硬实力,但仅此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包装,宣传、营销等软实力,不然只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休闲农业要聚集人气,就必须宣传好,包装好,营销好。
 
今天,组委会安排我作个演讲,演讲不是工作报告,不必要过多的句斟字酌,可以放开一点谈自己的观点、看法和认识,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使更多的良策良计在本次论坛中毫无保留的奉献出来。
 
我就毫无章法的谈这些,不对之处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