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稻二化螟抗药性研究现状及治理对策
2016-11-07 09:20:46 作者:tangchunsheng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我国水稻二化螟抗药性研究现状及治理对策
摘要:二化螟(Chizo suppressazis Walker)是为害水稻的一种重要害虫,以幼虫蛀茎危害水稻造成稻株枯鞘、枯心、虫伤株、枯孕穗和白穗等多种症状,且具有转株危害习性,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与品质。近些年来,水稻二化螟在许多地方严重发生,导致减产十分严重。目前主要以化学防治控制,但由于长期单一使用杀虫剂,致使二化螟的抗药性迅速上升,已成为二化螟防治中所面临的严重问题。本文综述了二化螟的发生与危害,及其抗药性研究现状的情况,并总结了现阶段对二化螟抗药性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二化螟;抗药性研究现状;治理对策
Current Situation of Studies on Resistance of Rice Stem Borer (Chilo suppressalis) to Insecticides and their Management Tactics
Abstract: Stem borer (Chizo suppressazis Walker)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ests in rice field, which gravely debase the quality and yield of rice with a variety of symptoms including withered sheath,harmed plants by worms,dead stem and dried spike of rice plants by means of pierceing through rice stem. In recent years, stem borer (Chizo suppressazis Walker) inflict severe outbreak in many places, leading a huge reduction of output. Currently, the insecticide resistance of stem borer (Chizo suppressazis Walker) has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 in the curr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due to sigle and continuous use of pesticide. Occurrence and damag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secticide resistance of rice stem borer (Chilo suppressalis) and their management tactics were review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Stem borer (Chizo suppressazis Walker),insectcide resistance,management tactics
二化螟( Chilo suppressalis 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水稻上的重要害虫之一,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湖南、湖北、四川等省。长期以来,防治二化螟主要依赖化学农药,甲胺磷、杀虫双、杀虫单、三唑磷、氟虫腈等相继大规模应用。由于单一、大量、连续使用同种或同类杀虫剂,各地不断有防治效果下降、二化螟产生抗药性的报道,在大多数的稻区,已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本文对二化螟抗药性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对其的治理对策,以期为二化螟的综合治理研究提供依据。
1 二化螟的发生与危害 二化螟为钻蛀性害虫,叶鞘被害造成“枯鞘”,育苗期和分蘖期受害造成“枯心”,孕穗期受害造成“枯孕穗”,出穗期受害造成“白穗”,黄熟期受害造成“虫伤株”等,并有转移为害习性。在我国,二化螟在湖南、湖北、四川、江西、浙江、江苏、安徽、福建、陕西、河南及云贵高原都有广泛分布,其中常年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稻区发生严重,称为威胁水稻生产的重要害虫之一。近年来,浙江省尤其是浙江东南部二化螟回升明显,常常连年累代大发生,尤其在江苏南部稻区二化螟也急剧上升,严重发生地的螟害率达30%以上。抗药性的发展则是近年来二化螟严重发生的主要原因。
2 二化螟的抗药性现状 关于二化螟抗药性最早的报道是在日本,Ozaki早在1996年就发现日本二化螟已对对硫磷产生抗性。国内二化螟的抗药性调查始1984年,在1992年前,除少数地区二化螟种群对敌百虫、甲基对硫磷、杀螟松及甲胺磷有较低水平的抗性外,并未发现对主要防治药剂杀虫单产生明显抗性。然而好景不长,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各地关于二化螟对杀虫单、甲胺磷产生抗性的报道层出不穷。近几年,二化螟对三唑磷产生抗性的情况在各地也不断出 现,甚至二化螟对新型药剂锐劲特、阿维菌素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
3 二化螟对杀虫剂的抗性机制 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是杀虫剂对害虫长期选择的结果,同时也是害虫种群对于周围生长环境一种适应性进化现象。害虫产生抗性的原因有多种,可分为行为抗性、生理抗性和代谢抗性。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二化螟对常用农药产生抗性是多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3.1解毒酶的代谢及结合作用增强 Konno等发现用“ c标记的杀螟硫磷和用甲氧“ C标记的杀螟氧磷穿透速率在抗、感品系间没有差异,但是在二化螟体内的代谢速率却相差很大。表明解毒代谢作用增强是二化螟对杀螟硫磷产生抗性的主要原因。王强等研究发现说明在二化螟对上述药剂抗性或耐药性增高中,解毒代谢增强是主要原因。韩启发等对筛选获得的抗杀螟硫磷二化螟品系的生化研究表明,认为二化螟对杀螟硫磷的抗性与代谢酶活性有关。彭宇等 对采自浙江省温岭的高抗甲胺磷二化螟种群(77.2倍)研究发现,PBO对抗性虫增效比为3.7倍,认为对甲胺磷的抗性机理可能与M F O一 脱甲基活力的增高有关。此外韩招久等还通过比较抗、感种群 G S T的活性,认为二化螟对杀虫单产生抗性除与 M F O活性上升有关外,可能还与G S T某些同工酶有关。曹明章等研究表明,MFO抑制剂P B O和G S T抑制剂D E M在高抗三唑磷的二化螟P Y— t 品系上无增效作用,酯酶抑制剂D E F有1.8倍的增效作用,说明该品系对三唑磷的抗性可能与酯酶解毒代谢作用有关。综上可见,解毒酶系在二化螟的抗药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2靶标敏感性下降 韩启发对筛选获得的抗杀螟硫磷二化螟的生化研究表明,抗性品系的A C h E与敏感虫有质的差异。彭宇等的离体测定结果表明,抗性幼虫AChE的Vmax是敏感虫的1.12倍,Km是敏感虫的0.83倍,甲胺磷对抗性虫AChE足敏感虫的2.52倍,这说明二化螟对甲胺磷的抗性与AChE的敏感度降低有关。韩招久等、李秀峰等则认为二化螟对杀虫单的抗药性与乙酰胭碱受体靶标不敏感性有关。可推测,可能是这些多态性的仔在导致二化螟对三唑磷产生了抗药性,也很有可能二化螟体内存在其他的乙酰胆碱酯酶基因,并在抗性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已在包括鳞翅目昆虫小菜蛾在内的许多其他昆虫中得到验证。
4 治理对策 对二化螟的扰药性监测结果表明,我国部分二化螟发生为害地区在1995年以前该虫的抗药性并不严重,抗性在近l0年内发展尤为迅速。因二化螟对药剂抗性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应扩大监测点以明确抗性的分布。在明确抗性水平的基础上, 各地应制订相应的抗性治理防控方案, 在用药策略上应尽可能轮换使用无交互抗性、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 科学合理地进行杀虫剂混用, 以延缓害虫的抗性发展。同时,切实加强其他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 如通过调整栽培制度,特别是适当推迟播插期、选择合适品种和耕作方法等, 恶化二化螟的生存条件,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频率和使用量,减轻对害虫的抗性压力, 使其抗药性得到持续有效的控制。
参考文献
[1]盛承发,王红托,盛世余.我国稻螟灾害的现状及损失估计[ J ].昆虫知识,2003
[2]龚林根,张念环,张景飞.水稻二化螟大发生源头分析及防治对策[ J ].上海农业科技,2001
[3]曲明静,韩召军,许新军.二化螟对三唑磷的抗性发生动态及风险评估[ 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5
[4]李匡敬,胡鹏,易行云.水稻二化螟、三化螟大发生原因分析及综防对策[ J ].湖北植保, 2002
[5]李熙英,黄世臣,权成武.延边地区水稻二化螟发生危害及化学防治[ J ].植物保护,2001
[6]蒋学辉,章强华,胡仕孟,谢士杰,徐喜刚.浙江省水稻二化螟抗药性现状与治理对策[ J ].植保技术与推广,2001
[7]胡仕孟,谢士杰,徐善刚,毛国孟.浙江慈溪水稻二化螟抗药性研究初报[ J ].新江农业学报,2002
[8]曲明静,许新军,韩召军,姜晓静.二化螟抗药性研究现状[ J ].江西农业学报,2006
[9]刘成社,周群芳,张立良.安徽沿江稻区二化螟抗药性动态及治理对策[ J ].植保导刊, .2011
[10]张帅,李永平,邵振润,郭井泉.水稻二化螟抗药性监测及防控对策[ J ].植物保护, 2011
[11]彭宇,陈长棍,韩召军,王荫长.江苏省水稻二化螟的抗药性测定及对甲胺磷的抗性机制[ J ].植物保护学报,2001
[12]彭丽年,李德.四川稻区水稻二化螟的抗药性现状及治理[ J ].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 2001 [13]卢鹏,李建洪,覃春华.湖北省水稻二化螟的抗药性监测[ J ].湖北农业科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