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物联网开启智慧农业新时代

2015-12-13 08:26:33 作者:tangchunsheng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农业物联网开启智慧农业新时代

 

\

  唐春生植保群:158785000
 唐春生的空间:
33128121;
唐春生微信:13973425121

编者按: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农民朋友坐在家里,就能掌控一个果园,这样的情景,您能想象得到吗?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现代农业物联网已经将这一切变成了现实。

过去传统农业,浇水、施肥、打药,农民全靠经验、靠感觉。可如今,在物联网农业生产基地,有专门的系统实时定量,精确把关,农民只需按个开关,做个选择,或是完全听“指令”,就能种好菜、养好花。

日前,作为农业部确定的全国三个“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试验区之一,天津市的农业物联网的平台建设初具成效。农业物联网正由概念快速成为现实,这也昭示着精确农业和智能农业时代的到来。那么农业物联网工程具体是如何实施的?这样一项工程究竟能给农民带来哪些实惠呢?

央广网北京1020日消息(记者刘璐)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不用下地,坐在屋子里动动手指,就能指挥大棚里的蔬菜生产,在天津北辰区小孟村雨农蔬菜种植专用合作社,技术员老曹告诉记者,他们已经成功的将农业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了日常农业生产中。 老曹:“湿度在66.1%,都是自动报的,棚室里通过网络传来的信息,这个棚室里面我觉得就比较干燥了,可以给他浇点儿水,用手机一点就行了。”

老曹说,生产方式的变化来自于大棚里安装的物联网系统。棚室里光照度,温湿度、二氧化碳含量,土壤的温湿度都能通过专用的传感器传回到自己办公室的电脑里或者手机上,技术员和农民就可以通过数据作出判断,表达生产指令。

通过设置在农田或者是养殖场里的传感器传回的各种信息,实现农作物与牲畜与农民之间的信息交流,这就是农业物联网。今年5月,天津与上海、安徽两省市一起被农业部确定为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试验区。

老曹家的智能大棚,就得益于天津市农业物联网区域试验工程的试点开展。据最新数据统计,天津市物联网示范基地目前已经有六七十万亩,重点涉及的领域是大棚温室和水产养殖、以及畜牧方面。

随着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天津试点的不断推广,越来越多的农户切身感受到这种“智慧型”农业带来的好处,老曹指着他的大棚,跟记者炫耀起来。老曹:“像西红柿,他的温度就是25度左右,所以我们通过物联网络,就随时了解棚室里的温湿度,给他调整到最佳状态。它就好好地舒舒服服的生长了。”

天津市经信委有关部门负责人说,一方面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种养殖模式,农民从以前的靠经验生产,变成科学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专业化的信息服务系统,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获取农业专家的指导和服务。经信委负责人:“我们觉得农民群众对信息技术尤其是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是从陌生到了解,逐步认可的一个过程,我们通过前期的应用示范,尤其在一些种养殖大户的示范,让周边的群众感受到新技术带来的便捷和实惠。”

据记者了解,除了天津、上海、安徽以外,还有一些省份的农业物联网建设工作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北京市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道亮介绍说,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让农民朋友们轻松干农活,还可以节支增收,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李道亮:“江苏的无锡怡新市大约有400多个农户使用了我们的大闸蟹的物联网系统,完全可以靠手机实时了解,还是大量的节省了劳动强度,增产大约在10%-20%,算下来,用与不用生产效益大约差在1200元左右一亩地。所以老百姓还是蛮欢迎的。”

为了进一步开拓农业物联网在养殖和农业生产领域的空间,农业部近几年在一些省市陆续开展了农业物联网建设项目,各地也都在积极探索农业物联网技术的综合应用。北京市农业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道亮介绍说,目前来看,成效还是比较明显的。李道亮:“平台的整体建设情况是各个省地市都在搞,现在物联网的示范省3个部委都有,农业部是7个省,工信部也有5个省份。现在在省级物联网平台都做了相关的探索,从领域上各个省都有特色。”

李道亮同时指出,虽然目前我国农业物联网工程发展的比较迅猛,但从政策、技术和产业化发展的角度来看,投入还远远不够。在他看来,未来,我国农业物联网要想进一步发展,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李道亮:“第一个难点就是,我们现在缺乏农业物联网产品的产业化,大型的IT生产制造商介入的程度不大,导致了我们现在多数的研发产品而不是工业化的生产产品,需要我们国家鼓励这个大型的IT运营商进军这个行业来推进农业物联网。第二个问题就是现在比较强的生物传感器,农业纳米传感器农业的光纤传感器,这些都是技术产品的研发,这一块儿我觉得仍然是瓶颈,需要突出解决。”

农业物联网走进农民生活,促进增产增收,对于农民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但据记者了解,每个设施需要几千元的投入成本,显然有点儿高。天津市农科院副研究员马云生介绍说,有关部门已经着手,将采取和网络运营商合作的方式,降低投入。马云生:“一般一个棚需要5千块钱,其中移动、联通、电信这样的运营商他们负担3600元钱左右,农民只负担1400左右。”

而对于农业物联网未来的前景,李道亮充满信心,他建议有关部门能在政策上有所支持,让这项惠农工程可持续发展下去。李道亮:“这肯定是未来一个发展方向,农业是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最终到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就是集物联网技术,实现最佳的资源利用,最少得成本投入,最少的人力的参与,所以前景是肯定非常美好的。农业品种、农机这些方面国家现在都有补贴,但是农业物联网这些产品方面没有国家补贴,我希望将来农民物联网产品纳入农业补贴序列,希望把这个行业带动起来。”



相关文章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