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毒马铃薯花开四季--金辉博士
2015-12-03 23:56:57 作者:admin 来源: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评选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脱毒马铃薯花开四季
--记贵州省盘县高级农艺师金辉博士
-
唐春生植保群:158785000;
唐春生的空间:33128121;
唐春生微信:13973425121
在贵州省西部盘县马铃薯主产区的农村,提起金辉,当地农民是再也熟悉不过了,人民亲切地称他为"洋芋专家"和"洋芋博士"。他常常穿梭于实验室和田间地头,做试验,作指导,传技术,办示范样板,带领盘县马铃薯主产区的农民走上科技兴农的富裕之路。他就是贵州省盘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九三社员、贵州省"千层次人才",六盘水市"市管专家",2015年"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金辉博士。金辉于1971年5月出生,男,彝族,1995年7月本科毕业,2006年6月硕士毕业,2012年12月博士毕业,1995年8月被分配到贵州省盘县农业局工作至今。参加工作20年来,主要从事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和推广工作,引领农民增收,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为盘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信念--铸就为农服务的素质。身为九三社员的金辉,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在工作中,时常以老科技工作者们为榜样,学习他们为盘县农业无私的奉献精神,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将之贯穿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利用常年从事种薯繁育和脱毒种薯推广及科研的工作特点,深入农村、农民、群众,了解和倾听群众的需求,搞好调查研究,力所能及地做好农业技术服务工作。在种薯推广中宣传、贯彻、实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用以指导实践。他时刻严格要求自己,遵纪守法,廉洁自律,模范遵守局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中脚踏实地、谦虚谨慎、兢兢业业,虚心向老同志们学习。
能力--在工作实践中得到锤炼。1996年金辉刚到盘县马铃薯脱毒中心时,中心实验楼刚竣工建成,对新建成的实验室进行整理,对购进的实验仪器进行安装、调试、校正,清洗了上万瓶的组培容器,进行组培母液的配制,并根据引进的脱毒核心种苗不同品种特性,进行培养基的筛选试验和防污染试验,在短时间内筛选出了适宜不同品种的培养基配方,为脱毒试管苗的大规模组培快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结合中心实验室实际,编写了组织培养操作规程及相关资料。
马铃薯微型薯的繁育是在防虫网室内进行的,组织培养繁育的脱毒试管苗要一棵一棵地扦插到基质中,对于成千上万的试管苗要扦插到网室里,可想扦插工作的艰辛。但金辉和同事们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以极大的热情和对脱毒马铃薯的执着,投身到微型薯繁育的扦插工作中,在工作中锻炼和提身自己。由于长时间在网室里弯腰扦插苗子,他患上了腰肌劳损的毛病,但看到一粒粒微型薯被送到繁种基地进行下一级种薯的繁育时,他常对自己说:"这点病算什么?"。在他的辛勤努力和带领下,中心实验室的微型薯繁育一年一个台阶,从1997年的6万粒、2005年60万粒,发展到2014年700万粒的规模,每一粒微型薯,洒下了他和同事们的汗水。
1998年3月,他和同事携带首次培育的6万粒微型薯到四格乡坡上牧场进行原种繁育,由于微型薯在坡上村是第一次种植,农民们都不可思议,发出疑问:这么小的洋芋,能结出大洋芋吗?基地农民都不愿意种植,他和同事克服困难,积极组织召开宣传动员会、培训会,到繁种地块里教农民如何整地、播种……,每一块繁种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通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圆满完成了微型薯首次在我县繁育原种的播种任务。
马铃薯是盘县重要的粮食、蔬菜作物,常年栽培面积为40万亩左右。长期以来,由于没有正规的繁种体系,马铃薯种薯基本上是农户自留自用,种食不分,品种感染上病毒退化比较严重,加上几十年来品种没有更新,一直使用五十年代引进的"米拉"等品种,抗性丧失且耕作管理技术落后,致使产量逐年降低。盘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体系的就是基于这种状况而建立的体系。脱毒种薯推广面积的大小,决定于种薯繁育体系供种能力的大小,而供种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中心实验室微型薯繁育能力的大小,因此脱毒中心实验室工作是脱毒种薯繁种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当时脱毒中心实验室原有8名职工,2位老同志退休,3位同志因工作需要调走,剩下金辉和其他2位同志,金辉服从组织安排,担负起脱毒中心负责人的重任,他与剩下的2位同志在工作中团结协作,紧密配合,在顺利完成一项又一项工作任务的同时,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作为一名负责人,当然应该带好头,否则就辜负了大家的信任",金辉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05年以来,马铃薯产业作为贵州优势特色产业来发展,盘县承担了多个省市级脱毒种薯繁育和优质商品薯示范生产基地建设的项目,金辉作为项目的技术负责人,结合所学,踏遍了项目实施重点乡镇的村寨,与技术员一起,搞宣传、办培训、召开现场会、作技术指导,长时间在地里奔波。圆满完成省、市、县马铃薯项目20余个,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创新--提高为农服务的水平。在完成盘县四年制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建设任务的同时,他紧紧围绕盘县马铃薯生产和四年制种薯繁育体系的现状,在现有成熟的快繁技术基础上,深入开展了试管苗组培快繁、网室微型薯繁育以及微型薯大田繁育生产种的高效低成本繁育技术方面的研究,使盘县的四年制繁种体系向两年制体系发展提供技术参数,目前多项技术参数已用于种薯繁育中,使我县的四年制体系向二年制过渡提供科学依据。为盘县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向信息化、数字化方向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他依托省、市、县的多个马铃薯项目,20年来,带领同事系统研究了新品种引进筛选、种薯繁育体系的建设、大田高产高效栽培、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等,集成创新脱毒种薯繁育和大田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形成全面、系统、科学的技术体系,并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应用。2006-2013年共繁育微型薯1820万粒、繁育原种2245亩、繁育一级良种15100亩、繁育生产种67200亩,推广种植脱毒薯369.69万亩,总产鲜薯511.5653万吨,新增纯收益531.81元/亩,年经济效益15450.13万元,总经济效益123601.05万元。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极大的促进了盘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
他引进的马铃薯新品种"洋人洋芋"、"华恩1号",分别于2008年、2009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我县具有自主产知识产权的马铃薯新品种。
成绩--来自不懈的学习和努力。他刻苦钻研业务知识,积极参加上级业务部门举办的各种业务培训,努力提高业务水平,2002年考入华中农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并于2006年6月获硕士学位;2007年考入华中农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于2012年12月获农学博士学位,重点研究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繁育。
他主持实施的"盘县脱毒马铃薯推广应用"、"马铃薯种薯繁育和大田栽培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项目,分别荣获2005年度贵州省农业丰收奖三等奖和2014年度贵州省农业丰收奖二等奖;2007年荣获盘县第三届"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在单位的年度考核中五年获得优秀等次;2012年8月获六盘水市委、市政府表彰的六盘水市科协、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2014年1月被评为六盘水市第二届"市管专家";2014年12月入选贵州省"千层次人才",2015年被推荐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将到中国农科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锻炼。先后在省级以上刊物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4篇,SCI收录1篇;主持省级课题2项。作为一名肩负科研和推广双重任务的农业科技工作者,金辉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科技兴农"的内涵,在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及推广这条战线上,金辉同志展现了新时期农业科技工作者的风采。
作为平凡工作岗位上的普通一员,金辉不可能拥有英雄人物般激动人心的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他只是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好学上进,刻苦钻研,练就了过硬的业务能力和顽强扎实的工作作风,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自己。
追求--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止。也许,成绩和数字本身是单调而枯燥的,但作为一名在肩负科研和推广双重任务的农业科技工作者,金辉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科技兴农"的内涵;在20年的农技推广和科研工作中,在长期与农民朋友朝夕相处的日子里,矢志不渝地实现着自身的理想和价值;一份难解的"恋农情结"已深深地融入他的生命,正如种子离不开土壤,他的事业更离不开农民和土地。他是一粒种子,把自己和脚下这片土地紧紧连在一起,默默地用自己的光和热,播种着理想和希望。他是盘县农业科技战线中普通的一员,又是这支队伍中的杰出代表和骄傲,我们相信在成千上万名像他一样立足平凡、默默奉献、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的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盘县农业一定能取得更大的突破和新的进展,一定能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