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英同志事迹材料
2015-12-03 12:50:00 作者:admin 来源: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评选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海英同志事迹材料
唐春生植保群:158785000;
唐春生的空间:33128121;
唐春生微信:13973425121
海英,1982年参加工作,农牧局咨询站站长。该同志认真学习政治理论,努力研究业务,熟练掌握本职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在工作上爱岗敬业,勤勤恳恳,曾多次受到市政府、河北省畜牧水产局、市政府、承德市畜牧水产局、县政府奖励,连续多年被县农牧局评为农牧系统先进工作者。荣获"河北省畜牧兽医行业管理杰出人才"称号,承国市第十三届政协委员、被县委组织部选拔为第九批"县管拔尖人才",二0一二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农业工作先进个人"、荣获二0一二年度"围场十大电视新闻人物"。担任2012--2013年度河北省"创业帮扶工程"创业指导专家,推选为2012年度承德市"三八红旗手"县农牧局"牛产业专家团"成员,2014年承德市第二届"承德好人"等多种荣誉称号。该同志在平时工作中埋头苦干,乐于奉献,在农业技术推广、养殖技术培训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海英同志从参加工作至今,始终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工作。其中从事黄牛改良工作20多年。在八、九十年代,黄牛改良技术不被重视,改良牛只有百分之三四十,全县从事黄牛改良的技术员才几十人,要把液氮罐和牛的冻精送到黄牛改良技术员家里,每年到黄牛改良季节不但要把液氮罐和冻精送到每个各个改良站点,还要对改良技术员进行技术指导,每年下乡时间都在150天以上。连续几年对黄牛改良技术员的技术培训,累计培养即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操作技能的黄牛改良技术员300多人。经过几十年的黄牛改良技术推广工作,牛群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改良品种牛占牛群总数90%以上,为农民增收做出了很大贡献。
在县委县政府提出以"薯、牛、菜"为主导产业后,海英同志更是发挥了科技人员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奶牛养殖小区、肉牛养殖小区起草制定了"奶牛养殖小区建设规程"、"奶牛繁殖技术管理规程"、"奶牛饲养管理技术规程"、"肉牛养殖小区建设规程",使牛产业得到了规范、科学、健康的发展。每年都要有针对性的对全县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每年举办培训班50多期,培训农民3000多人,养殖技术咨询200多次,编写发放养殖技术明白纸3000多张,还参加编写了《农牧业实用技术》手册,这本手册发经成为我县农民种植养殖指导性手册。
2006年国际小母牛项目引入我县,她是第一批小母牛志愿者,在没有报酬的情况下,白天忙自己的业务工作,晚上学习国际小母牛项目理念、管理方式、为项目户准备培训资料,不但接待过各级政府的参观学习,还成功的接待了亚太地区8个国家小母牛项目伙伴的友好访问。2008年银窝乡德安庄村成为第二个小母牛项目村,这个村的小母牛项目由海英负责实施。她认识到,只有把项目做好,才不辜负世界上那些好心人捐赠的心意。项目户家庭基本信息、礼品传递合同、活动记录、财务报表、进展报告等,无论是电子文档还是书面文档,都整理得有条不紊。严格按照小母牛《项目管理手册》实施和管理项目,做到所有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除了项目管理上的创新,还用技术创新带动农户增收,指导农户把传统的牛舍改建成"太阳能式暖圈",改善了牛的生活条件。在黄牛冷配技术上改过去的"季节性冷配"为"常年冷配",变过去一头母牛三年产两个犊牛或两年产一个犊牛为一年产一个犊牛;在种植业上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在项目刚进村时,为了让从没种过商品蔬菜的德安庄项目户种植架豆,她亲自请教王文泽,让他帮助购买适合德安庄气候、土壤的架豆种子,帮助购进正规厂家、价格较低的农药、化肥,从种植前的技术培训到苗期的技术服务,使当年的50亩架豆丰产丰收,每亩收入3000多元,项目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小母牛项目是以养殖业为切入点,提升农户综合发展能力,在项目资金到位后,各种培训和技术服务就成为工作的重点,所以,在项目村的时间每年都超过100多天。
为了推广饲料青贮技术,在十月一休息时间到项目农户家培训做饲料青贮,由于燕格柏乡天桥村以前做饲料青贮的户非常少,绝大多数养殖户没有认识到冬天喂青贮饲料的好处,所以,推广饲料青贮非常难,他们找各种理由、各种借口就是不做,为了抓典型示范,费了不少周折找到一个小组长同意做青贮,趁热打铁,在十月一放假期间,多次到该农户家里帮助选择挖青贮窖地方、在围场买上铡玉米梏用的电机、做青贮用的塑料布送到该农户家,还和他们一起铡玉米秸、装窖,把一双很贵的皮鞋划了好几道硬伤,这家农户非常感动说:"为了我们养牛挣钱,你这么费心,让我们说什么好呢?你回去吧,我们一定按要求,把棒子秸贮上。"根据我县农户的实际情况,培训只能在冬季进行,天再冷,路再滑也要下去,由于燕格柏项目农户居住分散,集中培训一是人不容易到齐,二是没有容纳上百人的教室,三是不容易掌握农户听课效果,为了达到培训目的,只能分片、分组进行,所以,装上方便面,带上培训教材去培训是经常的事。
现在海英已成为农户知心朋友,乡政府干部说:"我在为工作这么多年了,他们认识海英不认识我,对你多热情呀,好象我不存在是的!"。每次下乡,农户都热情的让她到家里吃饭,下乡时好多妇女、老人都拉着她的手,好象是自己的亲人一样,培训时,农户都特别爱听,说她实在,课讲的好,我们都爱听,又能听明白。不论是培训,还是技术服务,每次下乡前都要做充分的准备,做PPT、给农户打印明白纸等,海英经常说:"培训不是走形式,是要让你们真的能学到点有用的知识,对种地,对养牛有用处才是培训的真正目的。"
"小母牛项目"理念是一种"造血式"精准扶贫模式,用"礼品传递"方式,让更多的农户得到帮助。作为小母牛项目办主任,在农牧局领导的支持下,带领小母牛志愿者团队,严格按《项目执行协议》实施项目,通过对农户进行各种技能培训、生产一线的技术指导、带领农户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使项目农户生产技能得到提高,思想观念得到更新,收入增加,生活质量上升。全年在项目村工作时间3个多月,累计培训项目农户近4万人次,1700个农户得到过1-2次技术指导。由于围场县小母牛项目出色实施,围场县农牧局被四川海惠助贫服务中心评为"优秀伙伴单位奖"、"优秀礼品传递奖"、"优秀技术推广奖"、"杰出项目成果奖",先后得到"小母牛--海惠助贫服务中心"2000多万元的捐赠款,有4个乡9个村的1900个农户得到小母牛项目的帮助。作为一名五十多岁的女同志,没有因为年龄大、要退休而产生对工作的怠慢情绪,凭着责任心、对工作的热情、对农民的热爱,问心无愧的做到了对工作尽职尽责,对农户尽心尽力。
海英同志一直全身心的从事畜牧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培养出一批黄牛改良技术员,全县的养牛户基本得到过养殖技术培训,国际小母牛项目做的有声有色,得到了小母牛中国办、北京区域办的肯定,得到了小母牛农户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