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2015-10-21 16:29:08 作者:tangchunsheng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农业农村信息化十二五规划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新华访谈。近日农业部发布了《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这个规划是指导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对全国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今天我们请到了这个行业的三位嘉宾,和我们谈谈这个话题。他们是: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副司长李昌健。 [ 2011-12-22 14:34:23 ]
[李昌健]各位网友好。 [ 2011-12-22 14:34:56 ]
[主持人]农业部信息中心主任郭作玉。 [ 2011-12-22 14:35:05 ]
[郭作玉]各位网友好。 [ 2011-12-22 14:35:17 ]
[主持人]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赵春江。 [ 2011-12-22 14:35:27 ]
[赵春江]大家好。 [ 2011-12-22 14:35:43 ]
[主持人]李司长,这个规划很多朋友接触的不是特别多,先给我们介绍一下。 [ 2011-12-22 14:37:19 ]
[李昌健]规划出台是在三个背景下考虑的。一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加快推进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高度重视,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此后6个中央一号文件都持续关注和强调推进农业信息化。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不断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发展农业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2010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推进农业信息化、数字化、精准化",胡总书记的指示和中央文件一系列精神,对我们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提出了要求。 [ 2011-12-22 14:38:02 ]
[李昌健]二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以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努力塑造城乡数字鸿沟提出了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关键是发展现代农业。中央三化同步的战略部署也要求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而既能提高资源产出率,又能提高劳动生产率,横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各领域和各环节的现代信息技术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建设新农村,将农民和市民,城市和乡村,工业和农业有机链接起来,实现农业和城市生产要素,经济要素和生活要素合理配置双向流动,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信息化正好甘当此责。 [ 2011-12-22 14:39:53 ]
[李昌健]三是信息本身发展也是我们促进抓紧制定的中药因素。农业部当党组高度重视农业信息化发展工作。农业部专门在市场信息司推进了农业信息化推进处。按照部党组的部署,2009年6月成立了规划编制小组开始着手规划的编制工作,在规划的编制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广泛调研,了解需求。为客观、全面、系统地把握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现状及各地对信息化的需求,规划编制小组先后多次到宁夏、新疆、河北、河南、广西、江苏、广东、北京等10多个省市农业主管部门、基层技术服务部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涉农企业以及电信运营商、IT企业进行调研,基本了解和掌握了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发展现状、主要需求和发展趋势;二是多次研讨,准确定位。规划编制组织部机关司局、部属单位、地方农业主管部门和专家学者对规划相关内容进行了多次研讨,确保本"规划"定位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全面性。三是反复修改,力求完善。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规划编制小组以中央会议及文件精神为依据,随着编写进程推进和农业农村信息化形势的变化,数易其稿,力求使规划既遵循国家重大会议及文件精神,又符合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实际,还便于实施。可以说经过"充分调研、多次论证、反复修改",我们的规划得以在今年顺利发布。 [ 2011-12-22 14:40:07 ]
[主持人]听了您的介绍,这个规划确实高屋建瓴。我们知道,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当然不只是农业部一家的事情,需要很多部委进行配合,能不能给我们再简单讲讲各部委之间是怎么分工怎么合作的,农业部的工作重点又是什么? [ 2011-12-22 14:40:47 ]
[李昌健]就像主持人所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的阶段,各部委都非常重视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并根据自身的业务职能开展了一些工程和项目的建设,例如中组部开展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了"村村通电话工程"、广电总局开展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商务部开展了"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文化部开展了"文化资源共享工程"、科技部目前正在选择一些省市进行"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项目,这些工程和项目的开展,对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2011-12-22 14:41:16 ]
[李昌健] "十一五"期间,农业部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多方共赢"的原则,重点组织实施了"金农工程"、"三电合一"及"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等工程、项目建设,以此来推进我国的农业农村信息化。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使我国的农业电子政务、为农服务的基础设施、工作体系、运行机制以及人才队伍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 2011-12-22 14:41:23 ]
[李昌健]"金农工程"是国家电子政务建设的重点工程之一。通过"金农工程"的实施,我们建成了国家农业数据中心、农业部门户网站群和包括农业生产、市场信息监测预警、农业行政审批、农产品市场一站通、以及农业应急指挥与调度等近20个信息系统,目前,这些覆盖全国省市和计划单列市农业部门和200个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信息系统正协调有效运行,为农业宏观管理的科学决策和引导市场与生产,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 2011-12-22 14:41:30 ]
[李昌健]"三电合一"是指是充分利用电话、电视、电脑三种载体的优势,建设公共数据库平台,整合农业信息资源,依托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开展形式多样、交互性强、个性化的农业信息服务。"十一五"以来,农业部已全国24个省、78个地级市和350个县实施了"三电合一"项目,形成了农业网站、呼叫中心和广播电视节目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服务惠及全国2/3以上的农户,实现了农业政策、技术、市场等信息的及时有效传播,满足了广大农民群众对信息的不同需求,带来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 2011-12-22 14:42:05 ]
[李昌健]"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已是各级农业部门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服务"三农"的一个品牌。在工信部的支持农业部的统一部署下,十一五以来,各级农业部门以12316农业公益服务号码为纽带,逐步建成了公益服务热线电话、短彩信、互联网、广播电视等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许多地方农民都能通过这一平台获取生产、市场、政策与法律以及生活等信息。这一平台已塑造了一大批与农民心贴心的专家、学者,农民有问题,拨打12316就能解决。这一平台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政策法规的普及、农产品市场的产销衔接,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的社会和谐稳定。 [ 2011-12-22 14:42:18 ]
[主持人]"十一五"期间,农业农村信息化有哪些成就和遇到哪些问题,请郭主任介绍一下。 [ 2011-12-22 14:45:54 ]
[郭作玉]"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成就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夯实。二是信息资源建设成效显著。三是信息亮点突出。四是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有了一定的应用。信息技术设施不断夯实方面。如在互联网接入方面实现了"乡乡能上网",截至2010年,全国能上网的乡镇比例达到了100%,其中能宽带上网的比例达到了98%,同时,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到1.25亿,占整体网民的27.3%;在电信网方面实现了"村村通电话",截至2010年,全国100%的行政村和94%的20户以上自然村通电话;在广播电视网方面,农村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从1997年的86.02%和87.68%提高到了2010年的96.78%和97.62%,人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难的问题基本解决。 [ 2011-12-22 14:46:12 ]
[郭作玉]信息资源建设成效显著方面。在信息采集方面,农业部在全国农业系统建设了近40条信息采集渠道,部署信息采集点8000多个,通过远程联网采集、报送农业农村各行业和领域的生产动态、价格行情、科技教育、自然灾害、动物疫情、农民收入、质量安全等信息。在农业网站建设方面,政府建立的农业网站有4000多家,覆盖部、省、地、县四级政府的农业网站群基本建成,全国所有省级农业部门、超过四分之三的地级农业部门和近一半的县级农业部门都建立了更新较为及时的局域网和农业信息服务网站。在农业数据库建设方面,农业部相继建设了农业政策法规、农村经济统计、农业科技与人才、农产品价格等60多个行业数据库。 [ 2011-12-22 14:48:08 ]
[郭作玉]农业信息服务亮点突出方面。一是信息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经过"十一五"的建设,"县有信息服务机构、乡有信息站、村有信息点"的格局基本形成。全国100%的省级农业部门设立了开展信息化工作的职能机构,97%的地市级农业部门、80%以上的县级农业部门设有信息化管理和服务机构,70%以上的乡镇成立了信息服务站,乡村信息服务站点逾100万个,农村信息员超过70万人。二是各具特色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不断成熟。各地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比较典型的有,吉林农委与吉林联通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成功打造了"12316"新农村热线服务模式;浙江利用"农民信箱"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民提供形式多样的信息发布、农产品产销对接等服务,实名制用户已达236万;上海为农综合信息服务"农民一点通"平台,使农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宁夏作为西部后发展省区,探索出了适合宁夏农业农村信息化实际的"平台上移、服务下延"模式,破解了资源整合难、信息共享难、网络进村难等制约信息化建设的难题,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村村通网络、村村有信息服务站"的目标。云南省积极打造"数字乡村",建成了覆盖省、16个州市、129个县区、1348个乡镇四级共1494个"数字乡村"网站集群和13431个建制村、124206个自然村网页。 [ 2011-12-22 14:48:22 ]
[郭作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上初步应用。一是精准农业开始在全国部分地区进行推广。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等技术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各地农垦系统以及各地大型国营农场进行推广应用。二是3G、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开始示范应用。北京大兴、江苏兴化、河南漯河和新疆吐鲁番等地利用3G技术改变农技推广方式,由"一张嘴,两条腿"的传统农技推广模式变为"信息化专家"这一现代农技推广模式;黑龙江农垦、北京、江苏无锡等地在大田种植、设施园艺、养殖等领域开展物联网应用示范;一些大型奶牛场引进国外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先进挤奶机器人。这些示范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 2011-12-22 14:48:32 ]
[郭作玉]整体来说,"十一五"时期,各地、各部门面向"三农"实际,深入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从基础设施到信息资源、信息服务、信息技术应用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涌现出了很多好的做法和典型,可供"十二五"时期学习和借鉴。尽管如此,应该看到,我国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认识不够,政策不多,机制不活,人才不足,缺乏统筹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快速健康发展,亟需在"十二五"时期解决。 [ 2011-12-22 14:52:49 ]
[主持人]我们能感觉到在“十一五”期间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上确实取得了不少成就,但也遇到了一些问题。那在“十二”期间,加大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工作上要什么意义呢? [ 2011-12-22 14:52:59 ]
[李昌健]前面我已经谈到,既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也能提高资源产出率。我们可以说,没有农业的信息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信息化,就没有社会主义新农村。 [ 2011-12-22 14:53:20 ]
[李昌健]就农业、农村经济而言,我认为当前加强农业农村信息化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有三点。一是发展现代农业迫切需要信息化的支撑。我国发展现代农业面临着资源紧缺与资源消耗过大的双重挑战。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0%,灌溉水利用率为47%,发达国家达75%以上;其次,我国消耗了世界25%的化肥和30%的农药,但化肥、农药利用率则不足35%。同时,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人口的城镇化率迅速提高,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入了城市,农业必须依靠提高劳动生产率来找出路。通过农业农村信息化,对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等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实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能够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的标准化、集约化、自动化、产业化及组织化水平,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降低资源耗费,促进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因此,农业农村信息化是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管理方式和发展方式,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支撑,是未来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这一点已被世界发达国家农业发展历程所证明。 [ 2011-12-22 14:55:08 ]
[李昌健]二是促进农民增收迫切需要信息化的支撑。目前,我国个体农户的经营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小农户和大市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并成为影响农民增收的重要瓶颈,迫切需要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连接成统一的链条,减少流通环节和交易环节,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市场透明度,把千家万户的分散农民和越来越大的市场衔接在一起。农业农村信息化就是通过信息技术将农业生产、流通、市场、交易有机的连成一个整体,延长产业链条,减少流通环节和交易环节,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市场透明度,建立起覆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经营大户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形成横向相连、纵向贯通的农村市场信息服务渠道,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进而推进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民增收。因此,大力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 2011-12-22 14:58:14 ]
[李昌健]三是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也是促进城乡统筹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突出,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十分明显。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将农民和市民,乡村和城市、农业和工业有效连接起来,及时为广大农民提供政策、科技、市场信息以及生活与娱乐信息,实现农村和城市的有效链接,不仅是城乡信息资源均等化、填平"数字鸿沟"的迫切需求,更是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 2011-12-22 14:58:21 ]
[主持人]这次发布的规划给“十二五”期间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制定的总体思路是怎样的? [ 2011-12-22 14:58:29 ]
[李昌健]根据农业部管理"三农"工作的职责,结合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和发展需求,我们在认真总结各地成功经验和"三农"工作对信息化的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五大任务、四大区域、三项工程和四项措施"。 [ 2011-12-22 14:58:43 ]
[李昌健]具体来说,我们的总体思路就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以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全面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为主攻方向,以农业农村信息化重大示范工程建设为抓手,完善农业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探索农业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着力强化政策、科技、人才、体制对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提高信息化服务"三农"的水平。 [ 2011-12-22 14:59:09 ]
[主持人]我看了"十二五"规划,规划中对"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我想问一下李司长我们提出这些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 2011-12-22 14:59:37 ]
[李昌健]经过"十一五"的发展,我认为,"十二五"时期,我国的农业农村信息化将迎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和"十一五"时期相比有三个转变:一是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将由以政务和服务为主向全面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信息化转变;二是农业农村信息化将由单一的政府推动向政府推进和需求拉动并重转变;三3G、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使农业农村信息化从单项技术应用向综合技术集成、组装和配套应用转变。 [ 2011-12-22 15:00:17 ]
[李昌健]基于以上判断,结合"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基础,规划提出,到2015年,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信息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升,与现代农业融合初见成效,服务体系更加健全,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总体水平要从现在的20%左右提高到35%左右,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从目前的3%左右提高到12%左右,整体水平翻两番,基本完成农业农村信息化从起步阶段向快速推进阶段的过渡。关于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我们已与有关科研单位一道,研究制定了一套评价指标体系,请我们赵春江主任介绍。 [ 2011-12-22 15:01:54 ]
[主持人]好,现在我们有请赵春江主任给我们讲一下这些具体目标是怎么测算的。 [ 2011-12-22 15:02:04 ]
[赵春江]应该说,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是衡量一个地区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阶段和地区差距的基本方法,也是指导全国及地方开展农业信息工作的风向标,是检查和检验农业信息化工作进展的基本依据。科学制定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的指标体系、标准、评价方法,对指导全国农业信息化工作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2010年1月,我们开始着手研究农业信息化水平评价这一课题,两年来,多次征求地方农业部门和相关专家的意见,现在这一课题基本定稿。 [ 2011-12-22 15:03:40 ]
[赵春江]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成败关键在于指标的选取,只有指标选取得当,评价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否则,评价不仅徒劳无益,甚至还会给农业信息化建设造成负面影响,根据农业部的业务职能和工作重点,构建了包含5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的指标体系,5个一级指标分别是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经营信息化、农业管理信息化、农业服务信息化。为什么设置这五个一级指标呢?其中,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是开展农业信息化工作的基础,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是最近政策的重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都非常强调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农业管理信息化和农业服务信息化一直是"十一五"时期农业部的工作重点。基于以上考虑,我们把一级指标定为这五个方面,既符合党中央、国务院的精神,也符合农业部的业务职能,还符合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实际,各个指标可采集,可测度,可操作。我们的指标体系既可作为风向标引导各省开展农业信息化工作,还可以测评各省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和全国的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有利于各省做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把握工作重点,明确工作方向。有了指标体系,结合每一个指标的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法可以测算出农业信息化总指数以及5个一级指标的指数,这就是我们规划里这些数字的具体测算方法。 [ 2011-12-22 15:03:52 ]
[主持人]为实现规划中提出的发展目标,"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 [ 2011-12-22 15:04:57 ]
[郭作玉]其实,"十二五"时期农业农村信息化的主要任务和评价指标体系的5个一级指标是相辅相成的,"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的主要任务也是围绕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经营信息化、农业管理信息化和农业服务信息化这5个方面展开的,具体来说一是夯实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包括推进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基础设施与信息化融合,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二是加快信息技术武装现代农业步伐,包括加快推进种植业信息化,加快推进养殖业信息化,加快发展农业信息技术。三是助力农业产业化经营跨越式发展,包括提升农业企业信息化水平,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示范,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进程,大力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四是推进农业政务管理迈上新台阶,包括推进农业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加强农业行业管理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综合执法信息化水平,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完善农业应急指挥信息化建设。五是开创农业信息服务新局面,包括打造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探索信息服务长效机制,完善信息服务体系。 [ 2011-12-22 15:05:16 ]
[主持人]农业农村信息化涉及面广,地区发展不平衡,需求不一样,我们是怎么部署它的行业重点和区域布局的? [ 2011-12-22 15:07:14 ]
[郭作玉]对于部署行业重点和区域布局,我们一定要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注重基础、讲求实效"的原则来考虑。鉴于农业管理信息化的全国垂直性和区域差异不明显性特征,在区域布局上我们重点考虑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和农业服务信息化,结合《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和《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的基本布局,拟按以下四类区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一是农业农村信息化的试验区,该区域主要包括农业部确定的200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在该区域开展3G、物联网、传感网、机器人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的先行先试,熟化农业农村信息化技术、完善运营机制与模式,增强该区信息化辐射带动能力。二是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先导区,该区域主要包括大城市郊区和东部沿海农业区。重点在该区域发展设施园艺信息化、畜禽水产规模化养殖信息化和农产品电子商务,大力提升"菜篮子工程"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努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信息化的深入融合。三是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推进区,该区域主要包括粮食主产区、大宗农产品优势区以及农垦经济示范区。重点在该区域推进农情监测、自动灌溉、规模化养殖环境监控、重大动物疫病疫情防控信息化、全国大宗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和农产品电子商务,保障国家农产品供给安全。四是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攻坚区,该区域主要包括西部地区偏远山区、牧区等区域。重点在该区域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资源监测管理,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推动该区域实现农业农村信息化跨越式发展。 [ 2011-12-22 15:08:07 ]
[主持人]当前,鉴于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阶段,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时大都是以工程带动为手段,下边请李司长讲一下为落实五大任务我们"十二五"期间准备实施哪些具体工程。 [ 2011-12-22 15:10:25 ]
[李昌健]为完成规划中提到的五大任务,依据《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结合"十一五"时期工作基础,我们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的"三大工程",这三个工程分别是针对农业管理信息化的 "金农工程"二期,针对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的"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以及针对农业服务信息化的农业信息服务工程,我们希望通过这"三大工程"的实施,全面推进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信息化水平。下边,"金农工程"二期和农业信息服务工程的详细情况由郭主任给大家介绍一下,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的详细情况由赵春江给大家介绍一下。 [ 2011-12-22 15:10:42 ]
[郭作玉]我来介绍一下三大工程。2010年,农业部提出"两个千方百计"和"两个努力确保"的工作指导思想。千方百计就是保持粮食产量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千方百计保持农民收入增长在6%以上,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要做到"两个千方百计"和"两个努力确保",信息化能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呢,我们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金农工程"作为农业管理信息化的重点落实工程,究竟应该做哪些事来支撑"两个千方百计"和"两个努力确保",经过这么一番思考,结合国家发改委关于国家电子政务工程的要求,我们提出"金农工程"二期将在完善"金农工程"一期建设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开展农产品供给安全信息系统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系统建设、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农业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其中农产品供给安全信息系统建设主要是提高农业部门调控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科学决策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系统建设主要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效率和质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农业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主要是让决策部门对我国国家的耕地、草原、养殖水面的空间分布、面积以及产量有一个宏观把握。农业安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主要是按照国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能力建设的要求,保障农机安全作业和渔船安全生产。 [ 2011-12-22 15:12:24 ]
[郭作玉]农业信息服务工程的工作重点是建设部、省、市、县4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其中,部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是重中之重,省市县平台主要向部级平台提供内容支撑和进行本地化信息整合、管理及应用等。部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将将面向"三农"需求,按照"平台上移、服务下延、资源整合、共建共享、统一接入、分地运营"的基本原则,建设支持"语音、短信、视频"等多种接入方式,"综合性和专业性相结合,公益性和经营性相结合"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让农民能够在平台上获取想知道的各种政策、科技和市场信息等。同时部级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还将进行农业专业信息服务系统建设,专业信息服务系统主要指为用户提供大田种植、设施园艺、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等领域的产前、产中、产后全程信息服务,专业信息系统的建设我们将引导涉农企业牵头建设,按照"有计划、分批次"的原则进行,并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不断扩大服务范围,丰富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效率。 [ 2011-12-22 15:14:20 ]
[赵春江]下边由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的主要内容。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主要针对的是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该工程旨在通过示范带动,加速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集成、创新、熟化和示范应用,并为其全面应用提供成熟的配套技术、模式和经验。目前,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信息化这四方面,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是最低的,因此,在"十二五"要实施的三大工程中,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是一场攻坚之战,"十二五"时期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整体水平能不能上一个台阶,关键就看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能不能有一个大的突破,甚至可以说,没有农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化,也就没有农业现代化。 [ 2011-12-22 15:16:31 ]
[赵春江]我们希望通过该工程的实施能够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探索如何通过信息化改造传统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该工程进将利用3G、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依托国有农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种养大户建立一批农业信息化示范基地,开展种植业信息化建设、养殖业信息化建设和农业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我相信,有这么一批示范基地,将不断熟化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集成和应用,帮助我们知道究竟怎样实现信息化和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二是探索如何通过信息化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该工程将依托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展农业经营信息化建设、农产品质量追溯信息化建设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这些工程的开展,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业的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和专业化水平,助力农业产业化经营跨越式发展,同时帮助我们总结当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小户经营模式究竟该如何搞信息化,发展信息化。 [ 2011-12-22 15:17:26 ]
[赵春江]值得欣慰的是,在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方面,农业部在黑龙江、北京和江苏等地积极筹备的农业物联网示范工程被发改委纳入首批国家应用示范工程,黑龙江垦区将开展种植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北京市将开展设施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江苏无锡将开展养殖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我们团队这几年一直致力于农业物联网的研究,在宜兴市我们有一个河蟹养殖水质环境监控基地,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养殖水塘溶解氧度的监控和自动调节。在宜兴,螃蟹养殖是当地重要的产业之一,养殖面积达20万亩,就水产养殖螃蟹而言,最大的限制就是水溶解氧的程度,氧气不够,螃蟹容易死亡,特别是晚上2点钟时候,水草、其他生物都需要溶解氧,这样水中的氧气自然就不够,一些有经验的养殖户只能半夜起来查看,根据经验判断水中溶解氧不足,开增氧机增氧。今年我们为这里的10000亩蟹塘安装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质监控系统,水中的溶解氧浓度数据一目了然,养殖户再也不用凭借经验进行增氧了,此外,溶解氧浓度一旦过低,增氧机就会自动启动,当达到安全值后,增氧自动停止,既节约了大量的电费,养殖户也能睡上了踏实觉了。目前,江苏、山东、河南、天津、江西、浙江等地的一些养殖企业也开展了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这些物联网工程的开展,将研发一批适合农业特点的农业物联网自主产权技术产品,建设一批国家级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创新物联网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技术模式,建立农业物联网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以点带面,全面推进农业物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领域中的应用。同时这些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将为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的开展提供实施样板。 [ 2011-12-22 15:19:46 ]
[主持人]作为一名专家学者,请问赵主任,对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有什么政策建议。 [ 2011-12-22 15:21:40 ]
[赵春江]由于时间问题,我重点讲一下信息补贴政策问题。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阶段,国家实施了"农机、良种、家电"等惠农补贴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对刺激农村经济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信息补贴方面政策还是空白,鉴于信息技术在改造传统农业、促进城乡统筹、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我建议国家能按照"先试点示范、再全国推广"的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业信息补贴。我个人认为信息补贴的开展可以从以下四类群体入手。第一是农民。目前我国农村家庭每百户拥有计算机数量为10台,还有很大的市场,上网费贵也是影响计算机在农村普及的一个原因,每年600元的上网费一些农户承担起来还是有一些压力的,我建议政府和电信运营商协商对农户进行一定的上网补贴,培养农民信息消费习惯,让农民感觉信息化"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第二是基层信息服务站点。当前,鉴于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阶段,基层信息服务站在推进"信息进村入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层信息服务站向上可以访问各级农业信息网站,向下与广大农民的有效对接,是解决目前农村"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有效手段。因此我建议对基层信息服务站的运行维护进行补贴,对购买计算机,打印机等信息装备进行一定补贴。 [ 2011-12-22 15:22:22 ]
[赵春江]第三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7.91万家,实有入社农户2900万户,约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1%。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广泛分布在种植、畜牧、农机、渔业、林业等各个产业,合作社成员共同从事农业生产资料购买、农产品销售、储藏、加工等,入社农户的收入普遍比非成员同业农户收入高出20%以上。建议政府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信息补贴,促进农合专业合作社内部管理和农产品交易的信息化,带动更多农户致富。 [ 2011-12-22 15:24:01 ]
[赵春江]第四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专门强调"发展农业信息技术",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目前我国农业信息技术最重要的研发者,根据这些年的科研经验,我个人认为,信息技术研发不是目的,目的是推广应用,只有在实际应用中才能发现产品的缺陷和问题,产品才能不断升级,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才能不断增强,这些产品才能真正在农业生产上发挥作用。建议国家相关对这些研发农业信息技术的单位进行一定的信息补贴,支持他们把技术产品化,产品产业化。 [ 2011-12-22 15:24:30 ]
[主持人]由于时间关系,最后请李司长做一下总结发言吧。 [ 2011-12-22 15:26:37 ]
[李昌健]好,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从政策、投入、组织和机制等方面提供保障,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优势,共同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希望各级农业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农业农村信息化工作,切实落实规划中提到的"五大任务"和"三大工程";同时也希望越来越多的农业企业、电信运营商、IT企业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中来;希望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加快发展农业信息技术,研发更多出切合农业实际的"低成本、高质量、易操作、实用性强"的农业信息技术产品,让农民"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希望我们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能够以信息化为手段,带动更多的农户致富。希望全社会行动起来,关注农业农村信息化,支持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农业农村信息化,写好农业农村信息化这篇大文章。谢谢大家。 [ 2011-12-22 15:27:10 ]
[主持人]谢谢李司长,感谢李司长一行今天来到新华网的演播间,就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网友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再次感谢三位的到来,也感谢网友的关注,今天的访谈就到这里,再见。 [ 2011-12-22 15:2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