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田圈,依旧是“价格屠夫”!

2015-06-20 18:39:16 作者:旅途人 来源:191农资人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田田圈,依旧是“价格屠夫”!

 \

 

近期,农资行业讨论得比较多的是目前诺普信推动的“田田圈”项目,进而关于探讨互联网产业发展对农资行业发生的变革。还有很多做农资的朋友打电话或是发来信息咨询相关情况和如何应对。特此言语一下,也算是阐述自己关于近期该热点话题的观点。

一、互联网“正向”进入中国大三农的路还很长。

在这里我们得设置两个方向:“正向”指‘农业生产资料’到达‘农户(即用户)’的方向;“反向”是指‘农副产品’到达‘城市居民’的方向。中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推动和催生了中国农业美好的未来,但绝大部分享受到互联网发展带来利益的,都是“反向”的产业。中国现在很多地方都兴起各种“种植合作社”、“养殖合作社”、“有机农产”、“庄园”、“农副产品集市”等,甚至还有互联网大亨到农村发展“养猪业”或是“农村淘宝”。其实,这些都是我们上述提及的大三农的“反向”产业:把“农副产品”演变成“网络商品”,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宣传、互动和销售。这是成功的!这个产业链也是庞大的!

正因如此,“互联网”和“大三农”近几年就成为热点话题,“硬生生”牵扯在一起。也就让很多人认为“互联网”在大三农“正向”中同样可以获得成功。所以,才产生了近期的“田田圈”现象。

个人认为,现阶段互联网在大三农“正向”产业难以发挥作用。因为这两个方向有着本质的区别:“正向”的目的是要生产、“反向”的目的是要消费;决定“正向”的本质需求是投资回报、“反向”的本质需求是满足人的需要。当一个物品作为独立的商品性存在,能满足人的某种需求,则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销售;但如果某些物品价值涵盖投资、教育和服务,则很难通过互联网来完成。互联网的本质是一个平台,一种工具。

二、“田田圈”是典型的企业行为,不具备行业性。

“大三农”涵盖农机、化肥和农药方方面面。诺普信为农药起家,发起“田田圈”我始终认为只是诺普信的企业行为,并不代表这个综合行业的趋势和愿望。从三个方面分析:

首先,就“田田圈”而言,这是一个企业的营销方向,善于做营销的企业每个时段都会推出自己不同的营销方向。我想诺普信更多的是把“田田圈”作为一系列进入金融领域的战略环节之一。并非是其宣传的“打造”和“投资”,而是一个向社会“融资”标靶。“田田圈”作为一个“全新”的模式和品牌,要求所有合作商交纳“加盟费”,我觉得这是很不符合逻辑思维。这种所谓的“品牌”加盟,它前提是必须要有一个已经获得市场考验的、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有成功运营经验为背景。比如加盟“中国移动”、“肯德基”、“桂林米粉”等,这些都是大家熟知的品牌和有让消费者有固定认识的logo形象,而“田田圈”之前有谁知道吗?昨天和一“加盟”“田田圈”的商友聊天,他说还要交“加盟费”,还要花钱扩大仓库,还要花钱装修门面。我是觉得他近期智商为零:掏自己的钱给别人钱免息先用,还给人家装修大门面,还给人家免费提供营业场地和仓库。这真是中国农资“老好人”!

其次,“田田圈”竖起“低价”的大刀,穿着“互联网”的外衣,让很多农资老板乖乖就范。“田田圈”啪着胸脯对这些追随者发誓:不久的十万八千里江山都是“田田圈”的天下,隔壁的张三李四一定会在这场低价大战中悲壮牺牲灭绝,终将只剩“田田圈”。说得实际一点,我认为“田田圈”更属于一场商业“炒作”。旨在通过“低价”来吸引消费者或是排挤灭绝竞争者。在中国,我想是很难实现的,更何况是参差不齐的农资行业。商业价格竞争在中国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更何况还要跳进“互联网”这个深潭,你看看“淘宝”那价格只有低、最低、更低。同时,“田田圈”模式很多农药厂家都可以效仿和复制:互联网平台是共享的、终端客户是大家的,你诺普信有低价产品卖,我凭什么不可以;再者,诺普信低价产品基本上都是中低端产品,生产上又没有技术壁垒,只要是农药生产企业都可以生产,又不是“国有石油”,你有我有全都有,我也完全可以直接由厂家供货到零售店低价销售。所以,通过引进“田田圈”低价竞争只是诺普信的一种“炒作”行为。

最后,走访几个“田田圈”的开业店,特别关注“降价”商品。发现开业期间基本上店内的商品普遍降价,包括农药和化肥,真是那种“不搞死隔壁那家,誓不摆休的气魄”。而且,经过询问工作人员,这个降价活动是有时间限定的。所以,我个人认为“田田圈”不是以“降价”实惠种植户为目的,而是作为一种前期造势吸引“加盟者”的手段。另外,加盟“田田圈”店内并不只是经营诺普信的产品,还经营化肥和其他厂家的农药产品。这一次降价,我想大部分的化肥厂和其他农药品牌厂(或总代理商)肯定不同意“田田圈”店这种擅自修改产品终端价格的行为,只是“田田圈”的一厢情愿。我们很清楚,很多进口农药和化肥是严格控制终端零售价的,需缴纳市场保证金,不允许随意调价。

事实证明,“降价”只是“田田圈”个体行为,是一阵风吹过,领导走后还是照旧经营。总结以上三点:披着“互联网”的外衣,手持“低价”武器,是“田田圈”的架势;但“互联网”是共享的,“低价”的武器也就是小步枪,也许会把一些竞争者打伤打残;但绝不至于号令群雄,唯我独尊;甚至会有“玩火相焚”的危险。

三、大三农业“正向”产业发展的未来。

我经常和我的学生或下属提醒“马云不死,中国不富”这句话。中国的骄傲是拥有高速发展的互联网,但中国的悲哀是有了一个马云。互联网的飞速发展表明社会在进步,但网购的飞速发展并不代表社会的繁荣昌盛。我都不建议我们的学生、下属,尤其是自己的小孩视听马云的演讲,我觉得那是一个邪恶的教徒,他的观念里是吹捧着“淘宝”和“阿里”网商各种动听美妙的故事,连总理都有被“忽悠”的嫌疑。我想“淘宝”至少毁掉了中国几代人的三项品质:对高品质的执着追求、对品牌的敬畏之心、对创业和企业家精神的敬仰。

现在很多年轻人想买东西都上网去掏,而且以便宜价格为导向。更可恶的是,很多年轻人在家开个网店就认为自己是“老板”。这虽然不是马云的错,这是人性的弱点,但马云提供了让人们淋漓尽致宣扬弱点的平台和氛围。你说这样的社会氛围怎能孕育和熏陶出一批独立、创新、务实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互联网是好的,网络购物也是好的。但我认为所谓的“网购”应当是一个拥有实体产业、经过艰苦奋斗经营品牌的企业或团队通过打造互联网平台的方式向消费者宣传、互动和销售自己的产品;并不是“淘宝”那样靠一张身份证就可以做“老板”,这是严重亵渎企业家精神。“淘宝”早该封了,就算不封也要提升加入网商的资质和审核机制。

同样,大三农业的发展也同样会因互联网而发生深刻的变革。但我想上述提及的“正向”产业链无论是“淘宝”模式或是“田田圈”模式都不会成功,更不希望有人把它推向歧途。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中国农业离不开改革开放后千千万万的乡镇级农资零售商最基层的经营和服务。我曾经在很多场合说过:除了政府,谁都没有能力去整合这个无比巨大的终端零售商资源。

“田田圈”宣称自己有多少多少的经销商和零售终端,这都是瞎掰话,因为这些经销商和零售终端都不曾属于谁,他们是独立的经营体。实际上“田田圈”无法控制他们的思维和经营制度;反过来,“田田圈”必须依赖他们而存在。与农户搭建感情、开展农化服务、货物配送都需要基层经销商来完成,离不开“代理经营”的模式。“淘宝”模式或是“田田圈”模式都很难完成以上功能。

“正向”的产业发展方向将是质量好的厂家越来越有市场,小厂、技术落后的工厂将逐步被淘汰和兼并,品牌逐步减少,趋于集中化、专业化。

终端零售不断倾向于技术指导和农化服务:谁有技术,有知识,通过种植技术和农化服务为导向的终端零售商会越来越受到农户的信赖,他们的生意自然会越做越大,没有知识文化和不做服务的传统夫妻店自然会被淘汰。但这种淘汰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而不是像“田田圈”通过“低价”方式。

这个过程是品牌和服务的改变和形成,但厂家和经销售改变不了角色,诺普信不可能以“田田圈”的方式直接到达甚至管控终端零售。用一年时间大家便可看到结果。 


关键词:田田屠夫价格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