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销售如何争当一方"霸主"
2015-05-15 15:39:37 作者:曹涤环 来源:湖南省沅江市农村办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农资销售如何争当一方"霸主"
在年中的农资市场经验交流会上,可谓各路“诸侯”云集,谈体会言简意赅,论市场畅所欲言,在日新月异、瞬息万变的农资市场面前,面对不断变化的商场和顾客形势,你该如何成为农资经销商中的一方“霸主”呢?两个多月前笔者当场走访了几位在经销中取得显著成绩的经销商,他们的体会是:
首先,眼光要敏锐。在未来的竞争格局中,人们都说:财富源于眼光,成功源于理念,经销商要想成为一方“霸主”,除选择好合作厂家并与之和谐相处外,更重要的是经销商要审时度势洞察形势,不断修炼自身的内在素质。尽管目前国内外做农药化肥与种子的企业很多很多,但真正有特色、有品牌、立志做大做强的却并不太多,作为一名经销商,首先要认识到这样的厂家,其实就是一种稀缺资源,要在别人没有意识到之前就抓住,这就等于抓住了大好机遇,因为只有这些好的厂家和企业,他们的新、奇、特、专的产品,市场广阔,吸引力强,才能保障经销商长久不衰地经营下去。对于厂家召开的经销商的有关会议,一定要千方百计地争取参加,本着互相学习、交流经验、获取信息、共同提高的目的去领会、去参加、去践行,把这看做是洞察农资市场的形势,相互切磋商场技艺的好机会。所以,一定要抓住这样的好机会,以提升自身的服务内功,扩大自己的视野,明了农资市场农资经营理念,把营销触角伸向一切可能涉足的地方,归根结底是抓住机会去提升自身的内功和素质。有的经销商,长期囿于一隅,不接触农资市场的外面世界,对千变万化的市场形势一问三不知,依然还是抱残守阙,不去随时调整自己的经营产品结构、熟悉并精通自己营销的产品,不能对自己经营的农资产品充满信心,并努力去塑造产品的形象,那你永远只能原地踏步,不进则退,怎么能成为一方霸主呢?就品牌意识而言,农民其实对品牌也有着与生俱来的认知度,随着80后农民和外出打工的农民数量不断增长,受城市品牌消费意识影响,农民的消费习惯也在逐步向品牌甚至高档品消费转移,农资消费同样如此,作为能驾驭市场的经销商,也必须明白这个道理,不能原地踏步。
其次,具备三方面素质。作为一名经销商,必须具备三方面的素质:一是经营品牌产品,把市场上有口皆碑的品牌资源抓到手,获得他们的经销权,这种经销权是一种极其宝贵的有限资源,是经销商持续获得利润的源泉。在家庭市场各种种养业大户出现后,土地向这些地方集中,农作物种植出现了集中连片的局面,对农资产品的需求量也相对出现了大和在某个时段需求量高度集中的形势,经销商都知道把他们作为争取客户的主攻对象。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大的客户一般都会通过自己的专业技术人员,主动和经销商联系,购回农药化肥和种子等生产资料,如果经销商手中掌握着大量的名牌企业的产品,那当然会吸引人家的眼球。你手中有名牌拳头产品,代表着你的实力和潜力,大批的家庭农场和种养业大户的产品需求,能够在你那里一次性得到供应,那当然于双方都有极大的好处。在沅江市供销系统改制以后,原先的企业职工几乎买断工龄,几乎都成为了名震一方的农资经销商,其主要原因得益于他们原有的业务基础,能及时地与全国各大农资企业如隆平种业、克胜集团、洋丰和施可丰等种子、农药和化肥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彼此之间形成了一种长期的供销关系,生意做得十分红火,农资企业不断研发的具有后劲的农药化肥和种子,通过他们赢得了广阔的市场,并通过他们紧紧地与家庭农场和各种生产联合体连接在一起,他们经销的这些名牌企业的产品,关注客户的需求,推动了企业产品的改进,产品改进的动力来自于市场,他们是距离市场最近的人,可以把市场情况及时地反馈给生产企业,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农资产品的改进和换代,使农民受益,而且使这些基层的农资经销商生意越来越兴旺,成为了称雄一方的名副其实的农资销售“霸主”。
再次,勤练内功,做好功夫。在当前经营农药化肥和种子等产品的农资经销商中,可以说有50%以上是不懂农药、化肥知识,是不懂植物学、作物栽培学和植物病理学的,这部分经销商急待提高业务知识,否则长此以往势必会遭到市场的淘汰。因此在从事这些农资产品的经营中,他们大多都能深切地体会到,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是其事业顺利发展的最大保障。当客户遇到技术难题向其请教时,你把问题分析得透彻,你能按农民反映的现象,提出正确的判断和合理的解决方案,指导农民使用哪些农药和肥料,怎样防治那些作物病虫害,自然会得到客户的尊重和信赖。现在一些基层经销商在有切身体会后,他们主动去参加农业部门举办的各类农业技术培训班,或者高薪聘请大中专毕业生当技术人员,或者与当地的农技推广站技术人员紧密配合,聘请他们当老师,及时指导自己调整和组织农资产品货源,他们推荐的方案和调整的农资产品结构,都得到了生产实践的认可,农民称他们为生产上的贴心人,不断地扩大自己的客户群体。相反,在农村确有一些经销商,只知道卖产品,对技术一问三不知,最终带来的是农民把你归结为唯利是图的商家之一,失去信任生意做不长久,一些门店已开始出现门可罗雀的局面,原因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