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偷走了中储粮的“粮心”?

2015-04-21 22:50:45 作者:海天 来源:搜狐新闻中心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谁偷走了中储粮的“粮心”?

 \
 

导语: 据央视报道,辽宁吉林等地一些粮库和粮商相互勾结,用陈粮顶替新粮赚取差价,让散发霉味、质量难保的陈粮走向百姓餐桌。消息一出,舆论哗然,中储粮再次走到风口浪尖。这个刚被中央巡视组巡查过,尚处在“整改期”的单位,为何频频失掉“粮心”?

 

中储粮自己的库容远低于政策性粮食的收储量。中储粮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公司直属企业仓容总量达500多亿斤,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粮食仓储企业。500多亿斤的仓容约合0.25亿吨,以2014年为例,当年政策性收购的粮食是约1.25亿吨,中储粮的仓容远远达不到全部收纳政策性粮食的数量。诸多隐患也因此产生。

由于中储粮的自有库点有限,承担天量的粮食收储任务的中储粮,只能向地方粮食局系统和民营企业求助,将这些单位中的一部分“收编”进中储粮系统。此次出事的两个库点,就是属于“收编”的性质。其中,辽宁省开原市庆云堡中心粮库为中储粮开原直属库租赁的民营库点,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白依拉嘎收储库为中储粮松原直属库委托的地方国有粮食库点。可以说,中储粮管理的软肋,相较于中储粮的346个直属库,正是这些被“收编”进来的原地方国有粮食系统和民营单位。

但对中储粮而言:粮越多,钱越多

按照国家对中储粮的定位,中储粮承担的是粮食“蓄水池”的作用,应付国家在战争、饥荒时粮食供应需求。但是中储粮涉足经营性业务“归口于国资委,有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与石油石化、电网、通信等“公益性”的央企一样,国资委每年都要对中储粮进行考核,要求完成利润,增加指标。

粮食囤的越多,出事概率越大

储备粮,对于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在我国,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对全国粮食储备工作进行统筹管理。近年来中储粮的丑闻可谓接二连三:中储粮河南分公司被挖出110名硕鼠;中储粮黑龙江林甸直属库发生火灾;进口转基因油菜籽被大量掺入中储粮临储库存。20139月,中央巡视组指出中储粮存在多个问题,201310月,中储粮董事长、总经理双双换人,新班子宣言对以陈顶新等行为“零容忍”、“坚决惩处”,并公布一系列制度和措施,但是漏洞依然存在,东北几个粮库以陈顶新案情的浮出水面,让中储粮上下前后约18个月的努力差不多付诸东流。

实际上,只要国家对粮食进行天量收储,中储粮也好,其他公司也好,出事是大概率事件。天量收储的粮食,要管好很难。2014年,中储粮会同有关部门,全年累计组织完成政策性收购近1.25亿吨,收购量创历史新高。1.25亿吨是个天量的数字,按照2014年中国全年粮食产量60710万吨的数字计算,中储粮控制了全国近二成的粮食,如此庞大的体量在全世界也极为罕见。管理这样天量的粮食,对于中储粮来说,可以用“小马拉大车”来形容。

中储粮自己的库容远低于政策性粮食的收储量。中储粮公布的数据显示,该公司直属企业仓容总量达500多亿斤,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粮食仓储企业。500多亿斤的仓容约合0.25亿吨,以2014年为例,当年政策性收购的粮食是约1.25亿吨,中储粮的仓容远远达不到全部收纳政策性粮食的数量。诸多隐患也因此产生。

由于中储粮的自有库点有限,承担天量的粮食收储任务的中储粮,只能向地方粮食局系统和民营企业求助,将这些单位中的一部分“收编”进中储粮系统。此次出事的两个库点,就是属于“收编”的性质。其中,辽宁省开原市庆云堡中心粮库为中储粮开原直属库租赁的民营库点,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白依拉嘎收储库为中储粮松原直属库委托的地方国有粮食库点。可以说,中储粮管理的软肋,相较于中储粮的346个直属库,正是这些被“收编”进来的原地方国有粮食系统和民营单位。

但对中储粮而言:粮越多,钱越多

按照国家对中储粮的定位,中储粮承担的是粮食“蓄水池”的作用,应付国家在战争、饥荒时粮食供应需求。但是中储粮涉足经营性业务“归口于国资委,有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与石油石化、电网、通信等“公益性”的央企一样,国资委每年都要对中储粮进行考核,要求完成利润,增加指标。

就是这样一个自相矛盾的身份,决定了中储粮必然不可能老老实实地当它的“粮仓”。2010年夏粮收购期间,中储粮参与高价抢购,导致小麦价格迅速高涨。国家粮食局也曾在2010年发布《关于开展2010年秋粮收购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直指中储粮直属企业违反国务院有关要求,从事与储备相关业务以外的其他商业经营活动。

此外,中储粮各直属库大量屯粮,也是为了可观的财政补贴和保管费。每收购1斤小麦,将得到国家补贴收购费用0.025元,保管费0.035元,而收储库点在收购和保管中实际支出费用不到0.01元,也即每斤约有5分“利润”。近两年进口粮食大增,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马文峰认为就与中储粮故意屯粮有关,“新麦早出库一天,中储粮就少挣一分钱,放在粮库里不仅有国家补贴,还能以备查库。”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中国每年粮食消费大约5亿吨多一些。按国际经验,一个国家的粮食储备在年度总消费量的18%左右即可。但是,中国粮食储备远远高于该比例,约为年度粮食消费量的40%-45%,接近于总消费量的一半,远远高于国际平均水平。这就意味着,中国常年粮食储备约在2亿吨以上。如果储备粮按三年一轮换的惯例,每年要收储7000多万吨粮食。按每吨收储补贴50元计算,仅财政补贴即高达35亿元;这还不算对粮食收储企业的存储补贴、贷款贴息和历史债务豁免。

一方面每年收购储备超过正常储备量一倍以上的粮食,一方面借着“粮仓”的身份,干着“粮商”的活。又因为名义上是专注于粮食收储、流通,能免于纪检、工商、税务、卫生等部门的外部直接监管。可以说,中储粮的“生意经”不仅导致更多的财政负担和政策性补贴,也滋长了粮食收储企业多收粮食多得补贴的动力。两者互为因果,互相缠绕,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衍生出种种乱像……

谁来监管“天下粮仓”?

中储粮成立至今短短的15年时间里,已经发生诸多严重的贪腐窝案。包括2008年黑龙江富锦90粮库从主任到门卫人人参与盗卖库存粮的亏空窝案,2010年中储粮许昌直属库原主任、副主任贪污、挪用公款上千万元案件,2010年湖南益阳琼湖国家粮食储备库原主任贪污、挪用公款2000多万元并数十次出境赌博案件,等等。有着如此劣迹斑斑的历史,不仅说明监管的全面失守,更需要从制度层面深刻反思。

中储粮本身便是国家经济改革思路在计划与市场之间纠结不清的产物,因此导致该公司一方面占尽了财政补贴、政策支持的便宜,另一方面又试图像一家真正的“公司”那样到市场中去赚钱,而不是尽心尽力为公共利益服务。

中储粮所应服务的公共利益,一方面是国家粮食安全和宏观经济秩序,另一方面是粮农利益。前者基本上可以看做是一种行政职能的服务目标,后者则是可以委托给完全市场化运作的企业去实现的。比如,为了防止“卖粮难”和“谷贱伤农”现象发生,国家完全可以在丰产年采取低息贷款、减税免税、鼓励出口、财政补贴等政策激励和引导普通粮食企业以高于当时市场价的价格收购某些粮食品种,而不必为了这个目的而常年养着一个庞大的衙门式大型国企。

而为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国务院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完全可以建立“粮食国库”,直接用专项财政拨款来收购和储存一定数量的粮食,并用行政管理的方式来管理这个“国库”。这种安排一方面可以澄清公私之分,划清市场与政府行为之间的界限,防止借公益之名牟取私利,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依法行政的落实和展开,避免由一个所有法律都不提其名字的半衙门半公司的“怪兽”来经营一项关于重大公共利益的事业。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