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调研报告

2015-09-04 02:20:32 作者:tangchunsheng 来源:邵阳市植保植检站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邵阳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调研报告

 

作者: 邵阳市植保植检站     发布时间: 20141020

 

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以下简称专业化防治),是指具备独立经营能力的服务组织,采用现代装备和配套防治技术,为客户提供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服务。专业化防治是 “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的重要体现,是降低农药使用风险,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市专业化防治有了较大发展,为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发挥了巨大作用。为进一步掌握我市专业化防治的基本情况,我站于20145月~7月主要采取个别访谈、小组座谈、问卷调查、电话抽查、资料收集等方式,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整理报告如下:

 一、发展历程

(一)大胆尝试。1992年,我市部分县市由政府主导开展专业化防治,到1993年,仅隆回县就发展机防队伍26支,承包面积8万多亩,但由于当时缺乏市场化运作的条件和机制,专业化防治很快失去生命力,于1994年衰退消失。

(二)办点示范。2008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探索建立专业化防治队伍,推进重大植物病虫害统防统治”。 农业部下发《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意见》(农农发[2008]13号)。推进专业化防治成为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举措之一。我市选择在邵东、邵阳、隆回、洞口、新邵5县开展试点示范,示范面积5.28万亩。

(三)系统推进。2009年,湖南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的通知》(湘政办发[2009]15),我市发布了《邵阳市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20092013年发展规划》,明确了专业化防治各阶段的目标任务。8月,我市成立了全省第一家市级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协会。

2010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省农业厅出台了《湖南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暂行管理办法》。我市确立了“坚持行政推动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坚持发展和扶植服务组织,坚持走村级服务站发展道路,坚持全程承包服务方式”的工作方针。

2011年,省农业厅开始对优秀服务组织实施物质奖励,我市文华植保等8家组织被纳入奖励范围。6月,邵阳市隆盛植物医院被评为全省十佳服务组织并跻身24家由农业部授牌的示范组织行列。7月,我市成功举办“隆盛杯”专业化统防统治知识技能竞赛,大大增强了专业化服务组织的业务技能,提升了全市专业化防治的整体地位。

(四)规模发展。2012年,我市重点推行“新邵模式+武冈经验”,即结构上依靠村级服务站,实行包干管理;方式上统一品种、统一浸种催芽、统一配方施肥、统一施药防治,促进和稳固三赢局面。全市全程承包服务面积突破80万亩,隆盛植物医院被评为全国百强服务组织,新邵保丰收等16家组织获得省农业厅物质奖励。

2013年,《湖南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标志使用办法》出台。6月,我市36家服务组织通过省植保植检站授权。9月,市专业化防治协会组织46家理事单位赴益阳市考察学习专业化防治先进经验。中央财政开始对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实施补贴,我市中央财政补贴690万元。

2014年,我市邵东县、隆回县纳入湖南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推进项目县,融合示范面积7万亩;其余5个粮食主产县纳入湖南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整体推进示范县,示范面积60万亩。

二、基本现状

(一)发展机制有效确立

近几年,根据“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愿参与、规范管理” 的工作原则,我市建立了行政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发展机制,坚持市场化运作不动摇,强化行政机制为市场机制服务,市场化运作强调服务组织是专业化防治的主体,服务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服务对象签订合同承担全部防治责任,农户花钱买服务,服务组织通过提供服务获取利润。行政推动主要着手政府和农业部门通过激活行政机制加速推动市场化进程。

1、政策和资金扶持做后盾。2013年,全市争取本级财政资金超过600万元,今年,隆回县政府从粮食发展资金中对早稻全程承包每亩补贴90元,实现了早稻统防统治全覆盖,洞口县早、晚稻全程承包每亩各补贴50元,实现了双季稻专业化统防统治全覆盖。武冈市搞项目只求做好,从不怕花钱,到7月份就为项目垫资了60多万元。

2、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强保障。抓住时机,搞准对象,有针对性的开展宣传和培训,提高专业化防治社会认知度,提升服务团队战斗力。强化技术指导,确保病虫信息准确,防治方案合理,分类指导到位,防效督查及时。

3、监督管理正航向。主要是对服务组织的运作规范,技术方案、防效评估、纠纷处理等进行监管。

(二)发展模式逐步优化 

1、服务主体更具生命力。我市鼓励各地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形成多种专业化防治组织形式,包括能人型、合作社型、协会型、公司型等。在发展初期,以能人型、公司型、合作社为主。经过几年的市场化运作,一些能人型转化为公司型或被兼并,目前最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合作社型,2014年被各县市区认可的66家服务组织中,合作社型55家,公司型8家,能人型3家。

2、服务方式更具有效性。我市专业化防治的主要对象作物是水稻,占服务面积的96%以上。从服务方式来看,主要有阶段性承包、代防代治、全程承包等几种,我市始终坚持推行全程承包的服务方式。2014年专业化防治中期考评,全程承包服务面积占上报总面积的77%

3、运作模式更具适应性。我市坚持走村级服务站发展道路,实行服务组织→村级服务站站长→机防队长(可由站长兼任)→机手的层次管理模式,以村级服务站作为服务组织的一线工作平台,向下直接为农户服务,向上对服务组织负责。2014年全市服务组织共建成658个村级服务站,其中服务面积2000亩以上,有规章制度上墙、有完备的业务台账、有药械储存仓库的标准化区域服务站141个。

(三)发展步伐持续加快

1、组织规模扩大。发展和扶植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一直是我市推进专业化防治的重要举措。2008年,专业化防治在我市5个试点县起步,共有服务组织18家,注册资本均未超过50万。到2013年年底,全市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发展到40家,其中注册资本超过500万的有8家,超过1000万的2家。2014年各县市区授权的服务组织66家。

2、防治水平提升。发展初期,专业化防治水平较低,甚至存在少数借专业化防治清理陈旧农药库存的现象。随着植保部门对服务组织用药监管、技术指导、机手培训等工作的不断深入,专业化防治用药水平、作业水平得到明显提高。2014年,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使用占到专业化防治用药的69%以上,7%的专业化防治田块实施了性诱杀、灯光诱杀、生态调控等绿色防控技术。

3、服务能力增强。2008年,全市专业化防治从业人员680人,拥有担架式机动喷雾器47台、背负式机动喷雾机533台,日服务能力1.2万亩次,全年完成示范服务面积5.28万亩。到2013年,从业人员达到672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87人、机手6533人,拥有飞机4台、担架式机动喷雾机614台、背负式机动喷雾机4456台、电动喷雾机385台、防护服3579套。日服务能力17万亩次,全年服务农户52206人(户),完成全程承包服务面积85万亩。今年全程承包服务面积已突破90万亩。

(四)发展成效日渐凸显

1、经济效益显著。专业化防治提高作业效率58倍,提高防治效果12%左右,服务区田块病虫害发生为害程度明显低于农民自防田块,减损增产明显,与农民自防田块比,服务区早晚稻平均每亩可增产51公斤,中稻平均每亩增产59公斤,亩平可为农户增收节支167元。

2、生态效益显著。专业化防治采用高效、低毒、环保的生物和化学农药;同时,服务区每季防治次数减少12次,农药使用量减少2035%,基本达到“四无”目标,即:无生产性中毒事故发生,无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无高毒农药及违禁农药下田,无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3、社会效益显著。专业化防治促进了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降低了作业者劳动强度,缓解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导致劳力不足的问题,服务效果好,农民满意度高。调研组随机调查了293个(户)参与农民,对专业化防治服务非常满意的有210个(户),占71.7%,比较满意的73个(户),占24.9%;在满意的农民中,认为专业化防治有明显减损增产作用的占51.6%,觉得专业化防治农残低,吃了放心的占77%。不满意的10个(户),占3.4%

三、制约因素

(一)地理条件不利

邵阳市属江南丘陵大地形区,山地和丘陵约占全市面积的三分之二,耕地面积少,农户人均占有耕地0.8亩,其中水田0.61亩。水田面积小而分散,高坎田多,大面积连片田垄少,大型机械难以施展,施药难度大,作业效率低。人均日作业面积约26亩,比湖区的益阳市人均日作业面积35亩,低25.7%

(二)发展基础不牢

1、机手难找,机防队伍不稳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务工,村级服务站雇佣的机手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还有小部分为妇女。由于年龄偏大,体力较差,文化程度也不高,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有限。导致施药效率较低,安全科学施药水平不高,受到意外伤害的风险也增高。机手每年施药时间一般只有20多天,整体收益较低。再加上农药有一定的毒性,作业时劳动强度大,很多服务组织好不容易培训出熟练的机手,做一段时间就不干了,队伍难以稳定。

2、作业机械质量差,劳动强度大,维修困难。我市目前使用的作业机械主要来自山东卫士、三和永佳动力、北京丰茂等厂家,普遍存在机械笨重、性能不佳、维修服务不到位等现象。误工误时,给服务组织带来了较大的浪费和损失。

3、田块面积不实,增加防治成本。服务组织与农户合同约定的承包面积,主要依据包产到户时的登记面积,普遍存在超过实际面积的情况。据邵东县调查,平均超过面积10%左右,严重的超过50%。无形中大大增加了服务组织的防治成本。

4、生物和自然灾害复杂多发给服务组织带来不可预见的风险。我市常年水稻病虫害发生重,发生情况复杂。除常规的“两迁”害虫难以预测外,还有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蝗虫、粘虫等突发性、偶发性病虫。相比湘北,亩增加防治成本20多元。突发的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除了造成防治成本增加,还有可能因服务田块严重减产绝收,导致服务费无法足额收取。2014年,邵东县雨润和炯祥等服务组织给5800亩洪水淹没稻田喷施预防细菌性病害药剂,用药和人工成本约20/亩,共增加防治成本11.6万元。

(三)服务组织主体观念不强

1、主体意识模糊。统防统治强调自愿参与,市场运作,服务组织是专业化防治的主体,但仍有不少组织认为统防统治是政府要求搞的,是政府的事,自己是为政府做事,主体概念模糊。导致不敢投入,不愿太多投入,要求政府转嫁风险,盲求经济收益。

2、主业观念摇摆。我市的服务组织大多是农资经营大户,有可观的固定收益,尽管参与了统防统治,那只是作为农资经营的辅业,不懂得舍得的真谛,不明晰农资经营的发展方向,没有从根本上把专业化统防统治作为主业来抓。导致不能全心投入,谈不上精细管理,更谈不上求实创新。

(四)行政推动发力不均

1、宣传培训不对点。 流于形式的多,有针对性的少。很多时候停留在开大会,发文件,印资料上;培训准备工作不足,培训效果不佳。主要表现在宣传培训没有搞到点子上:对组织的培训政策理论讲得多,运作方法讲得少。对农民的培训病虫害知识讲得多,农民的受益讲得少,讲不透。 宣传培训覆盖率低。据调查:很多基层组织和能人想参与统防统治,但不知道从何着手,许多农民对统防统治不知所以然,甚至空白。

2、技术指导与监管不到位。 病虫害监测信息不全面。监测点少,调查面窄,分区域测报和统防统治整村推进区域定点测报没完全到位,难以做好分类指导。战役方案设计不精确。方案重病虫信息,轻防治方法,重求全求稳,轻科学合理。 防治配方监管不到位。近几年服务组织出现的防控效果问题,大多为防治配方监管不力造成。主要表现在服务组织的防治方案没有经过植保部门审核,或虽经审核但与实际施用配方不符。

3、政策和资金扶持不平衡。 扶持政策不给力。文件、会议等形式上的东西多,发展和扶持专业化服务组织真金白银兑现的少。资金投入不平衡。以项目养项目的多,从粮食生产发展资金等其他渠道切块资金补贴统防统治的少。风险化解不彻底。统防统治未全部实现农业保险和意外伤害险全覆盖,帮助服务组织申请商业保险办法不多。

四、对策建议

(一)顺应改革形势,科学谋划专业化防治发展路径

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局限性逐步显现出来。细小分散的农田结构,耕作经营不便,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高,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投入,农业技术成果难以推广和体现。随着农村土地权证确认,势必会加快土地流转,催生规模化经营,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粮食合作社等将会成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的试点成功,国家将采取政府花钱买服务,推进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的发展。因此,农业部门和服务组织必须认清形势,顺势而为,科学谋划专业化防治的发展路径。一是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大力扶植和发展重点服务组织,实行强强联合、实现优势互补。二是要主动与农业生产主体对接,在改革中占领先机。三是要建立以技术为支撑的服务体系,延伸服务链条,将专业化服务逐步推向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

(二)理顺村级服务站,稳定基层服务队伍

虽然村级服务站模式已在全市铺开,但是村级服务站真正能发挥应有作用的不多,因此,要进一步理顺服务站模式各层级的关系,明确责任义务,适当提高村级服务站人员收益,做到服务下移,责任下移,效益下移,从而充分发挥村级服务站这一基本单元的效能。此外,要拓展服务方式,延伸服务链条,由单一病虫害防治服务逐步向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配方施肥、统一机耕机收等综合服务的方向发展。服务组织可对村级服务站长实行每亩5-10元的固定收入制,对机防队实行防治费用包干制,再切割部分统种统肥收入,对站长和机手实行安全奖励,以一个管理1000亩种植面积的服务站为基准,应确保服务站站长年收入超过20000元,机防手年收入达到10000元。从而实现有效激发村级站人员积极性,稳定村级服务站队伍。

(三)着力观念转化,提升宣传培训实效

要强化服务组织的宣传培训,解决服务组织的认识问题 ,要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专业化统防统治是一项朝阳产业, 是现代农业的表现方式。是服务三农的发展方向,促使他们尽快转变思想观念, 树立专业化统防统治的主体意识;要紧紧抓住每年12月到来年4月这个最佳时段开展培训宣传,服务组织应主动发起,政府和农业部门要积极动员,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一切资源,广泛宣传专业化防治的先进典型和取得的良好效益,把宣传挂图和标语悬挂到每一个村落,专业化防治明白纸,发到每一个农户,让所有农民尽快知道和了解专业化防治;培训要根据对象精选内容,对服务组织和村级服务站要着重谈专业化防治的广阔景、把政策讲透彻、把运作方法讲明白,对机防队员要讲明责任和效益,让机手熟练掌握施药技术和机械维护技术,对农民要强调专业化防治能省心、省力、省钱,还能增产、增收、环保,要通过现场观摩和对比,让农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加强技术指导,确保防治方案落到实处

植保部门要加强病虫预警监测,增加测报调查点,扩大普查面,每个县市要保证5个以上的监测调查点,定案调查田块20丘以上,面积15亩以上,确保田间数据采集的代表性,对专业化防治集中连片区实行定点测报,力求病虫信息完整全面。定期组织虫情会商,科学制定防治方案,要加强防治方案的审核和监管,战役时期安排技术人员驻点指导,确保审核方案落到实处。同时要积极试验,推荐新型植保机械及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对口农药,不断提升专业化防治的技术水平,最大限度降低病虫引发的风险。

(五)用活行政资源,充分发挥杠杆机制效能

1、争取政府支持。农业部门要力促各级政府成立专业化统防统治领导小组,将专业化统防统治列入政府的重点工作,纳入粮食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和乡镇的双文明绩效考核,充分调动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政府统防统治工作的积极性,争取各级地方财政增设专项经费,加大队伍建设、购机补贴、燃油补贴、农业保险等方面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

2、用活惠农资金。农业部门要积极向政府领导汇报,争取政府从救灾资金、粮食生产发展专项资金、综合补贴等划出一块专门用于专业化统防统治,同时加强项目经费的规范管理和合理运用,使其切实起到激励服务组织,推进统防统治的作用。

3、帮助降低风险。农业部门应积极帮助服务组织有效分散、降低和规避各类风险。协助服务组织调处矛盾和纠纷,将专业化防治纳入农业保险范畴,支持服务组织为机手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借鉴邵东经验,加快开发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全程承包服务防治效果责任险。邵东县2014年和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签订商业险,雨润、炯祥等5家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与中华联合财产保险公司签订了水稻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全程承包服务防治效果责任保险合同书,投保面积8.5万亩,年保费9.2万元,最高保额847万元。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