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转发2014年四川省小麦、油菜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2014-04-11 11:59:30 作者:admin 来源:唐春生植保服务中心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


关于转发2014年四川省小麦、油菜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预报
 
 
 3月4日,四川省植保站邀请省农科院植保所、省农业气象中心专家及部分市植保站长对小麦、油菜中后期主要病虫发生趋势进行了分析会商。根据当前小麦、油菜病虫基数及未来天气趋势等因素综合分析,预计2014年小麦病虫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2000万亩次,以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和蚜虫为主;油菜病虫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1200万亩次,以油菜菌核病和油菜蚜虫为主。
  
  一、发生趋势
  
  1、小麦病虫。条锈病预计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350万亩,重发区域为嘉陵江、涪江(绵阳市)和沱江流域;白粉病预计中等发生(3级),发生面积300万亩;赤霉病预计中等发生(3级),局部偏重(4级),发生面积200万亩;麦蚜预计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750万亩次。
  
  2、油菜病虫。油菜菌核病预计中等发生(3级),局部偏重(4级),发生面积300万亩;油菜蚜虫预计偏重发生(4级),发生面积700万亩次。
  
  二、预测依据
  
  1、苗情及栽培措施。据农情调查,今年小麦、油菜苗情好于上年同期,总体表现为一类苗比重上升,二、三类苗比重下降。小麦、油菜苗情长势明显好于常年同期,生育期延长;免耕在部分地区所占比重大,秸秆覆盖面积增加较快,两季田油菜比率在50%以上,加之秋冬以来适宜的温湿度条件,田间土壤墒情好,有利于小麦条锈病、油菜菌核病、蚜虫等病虫害的发生为害。
  
  2、品种抗性及生理小种。省农科院植保所2013年冬季在四川什邡、广汉、德阳旌阳区、江油、平武、梓潼、青川、剑阁、广元利州区和甘肃文县15个乡镇采集135块田小麦样品,2014年2月在郫县接种后,35份未见症状,抗性品种比例不超过1/3,其中四川样品中抗性比例不超过37.8%,远低于2009-2010年间的50%,表明我省大面积生产抗性品种种植比例显著下降。省内油菜品种对菌核病、根肿病抗性较差。2013年四川小麦条锈病122份标样生理小种监测鉴定结果,Hybrid46类群的各小种的频率总和为67.21%,其中条中32号出现频率居首位,为19.67%,条中33出现频率为10.66%,这两个小种致病性强,仍然是我省当前小麦上的主要流行优势小种。
  
  3、病虫基数。(1)今年我省小麦条锈病前期发病早、区域广、病情重、扩展快,当前适宜的温湿度条件非常有利于条锈病的进一步发展蔓延,嘉陵江、涪江(绵阳)、沱江流域发生严重,已进入春季扩散流行期。截至3月4日,小麦条锈病已在21个市(州)、77个县(市、区)发生,累计发生面积75.26万亩,较2013年同期增加8个市(州)、38个县(市、区)和58.44万亩。南充9个县(市、区)已全部发病,发生面积23.6万亩,是1周前的1.66倍,70.9%的乡镇查见条锈病。绵阳发生面积10.62万亩,是1周前的1.44倍。(2)小麦蚜虫普遍发生,发生102.36万亩次,较上年同期减少38.9万亩次,全省大部分麦区田间蚜量较小,平均百株蚜量92.88头,比上年同期减少16.51头,低于防治指标。川南部分区域麦蚜为害较重,自贡平均百株蚜量1500头,远高于防治指标,是上年同期的近30倍。(3)油菜菌核病发生60.67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3.34万亩,主要发生区域为川东、川北及川西局部。据乐至、阆中、三台等站点监测,平均病田率42.65%、平均病叶率11%,与上年同期相当。(4)油菜蚜虫发生195万亩,比上年同期减少52.7万亩。据乐至、南溪、资中等地近期调查,平均有蚜株率分别为16%、50.8%和63.9%,与上年同期大致相当;平均百株蚜量分别为125头、510头和1832头,比上年同期低301.5头、36头和648头。随着气温逐步回升,川南、川中部分地方田间蚜量增殖加快。
  
  4、气象条件。据四川省农业气象中心分析:春季(3~4月)全省气温以偏高为主,降水量以偏少为主。全省大部气温较常年均值偏高0.5~1.0℃;川西高原北部降水量较常年均值偏多1~2成,省内其余地方较常年均值偏少1~2成。气象条件对小麦蚜虫、油菜蚜虫等虫害的发生为害有利。3月份有4次比较集中的降雨天气过程,田间温湿环境有利于小麦条锈病、白粉病、油菜菌核病等病害的发生。小麦抽穗扬花期遇连阴雨天气过程概率较高,有利赤霉病的发生。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