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明确产权和自由交换才能充分利用土地
2014-02-24 04:44:39 作者:茅于轼 来源:天则经济研究所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茅于轼:明确产权和自由交换才能充分利用土地
(“城镇化与现代化下的三农问题”系列之四)
茅于轼(资料图)
茅于轼(资料图)
2013年12月23日,著名经济学家、天则经济研究所所长茅于轼在北京大学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与北京京润律师事务所一起举办的“法治与公共政策评论”的座谈会上发表演讲。
茅于轼指出,中国经济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关键是要改善土地和资本的使用效率。财富的来源不是靠劳动,而是靠“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在土地问题上则是靠“地尽其用”。明确产权和自由交换是确保土地能够被充分利用的条件。最后他认为,目前的中国没有粮食危机,而土地则很紧张,设置18亿亩耕地红线的做法妨碍了土地的利用效率,没有必要。
茅于轼,著名经济学家、天则经济研究所创始人。现任天则所理事长、常务理事。同时担任亚洲开发银行注册顾问、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能源工作组中方专家、太平洋经济合作委员会能源组国际顾问组成员、LEAD国际培训项目中国国家理事会成员、China Economic Review顾问编辑、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务。2012年3月,茅于轼获得米尔顿·弗里德曼自由奖。 代表作有: 《择优分配原理》、 《中国人的道德前景》、 《谁妨碍我们致富》、 《生活中的经济学:对美国市场的观察》、 《一个经济学家的良知与思考: 当前社会问题随笔》等。
以下为文字实录:
财富的创造要靠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我想从一般的经济学道理说说我对于土地问题的看法。大家知道最近这两年中国GDP的增长率从12%、11%、10%、9%、8%掉到7.6%,我们是否有办法再涨回去?一个难题在于要素的利用缺乏效率。要素有三种:劳动、资本和自然资源,其中自然资源包括土地。现在我们对劳动的利用比较好,因为劳动者的所有权没有问题,我的劳动是我的。自由交换在中国还算可以,对劳动的限制不太多。但资本和自然资源这两个要素的利用非常有问题。
我就讲资本的利用。现在银行利息很低,但在民间借贷市场上年利息率到30%,银行大企业借款利息百分之六、百分之七点多。同样是借款利息,百分之六、七和百分之三十多,说明对钱的利用有很差的,也有很好的。如果仅仅把全国人民储蓄的使用效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对GDP就是一个百分点,因为我们的GDP是50多万亿,城乡土地少不了多少。这说明我们有巨大的潜力。至于土地问题,很难估计土地有多大的潜力,但我相信土地的浪费比资本的浪费还要大,如果能够改善土地和资本的使用效率,我国的GDP可以恢复到90%甚至于更高,这是完全可能的。
用什么办法来实现?用“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方法。我这两年得出一个结论,给大家做参考:财富的创造不是靠劳动,而是靠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劳动可以创造财富也可以消灭财富,计划经济时的劳动很多是消灭财富,大炼钢铁把钢铁炼出来了,国家更穷了。大量青年人上山下乡去劳动,那个劳动不是创造百富,因为不是人尽其才。所以财富的来源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用经济学的说法是“好的资源配置能创造财富”。金融业怎么创造财富?钱尽其用。我前面说金融业非常糟糕,利用率很低的有,很高的也有,没有钱尽其用。土地问题呢?很简单,地尽其用。
明确产权和自由交换确保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怎么使人尽其才、物尽其用、钱尽其用、地尽其用?经济学里给了我们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第一,明确产权,这个东西、这块地、这个钱是谁的。第二,有自由交换的机会,不受限制。如果能满足这两条,所有的人、所有的物、所有的钱、所有的土地都能跑到最有效的地方去用。为什么?如果我有这块土,有所有权,会关心这块地怎么用更好。如果这块地是别人的,关心也没用。如果这块地是我的,一定会想是种粮食还是盖房子、修公路,还是盖停车场,土地利用有好几百种,会根据土地的具体条件选择最好的使用方法,这就是地尽其用。所以这么复杂的问题变成极其简单的问题,就是产权明晰和自由交换。就土地问题而言是产权不明晰,没有人关心这块地怎么用得最好,这块地有什么可以用上,它的地位、周围条件,每一块地不一样,用场很多,每块地有自己的选择,不同的可能性、不同的选择机会,要选一个产出最高的、能赚最多的钱,这是选择的标准。
当然自由买卖是创造财富的,因为做到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但有例外,如果这个交换产生了外部性,就要受到限制。比如,我把这块地用得最好了,但周围人因为我用这块地而受到伤害,这就是外部性;在这种情况下,这块地就不能自由交换了。那土地交换是不是有外部性?有,因此需要对土地交换加以各种限制,特别是城市的土地规划是要对土地交换有所限制的。我们不能说这块土地是我的,干什么都行,如果弄一个污染厂就不行。但我们也有一些完全不必要的限制妨碍了地尽其用,比如盛洪提出的,为了粮食安全设18亿亩耕地红线,是完全没必要的限定。
我一直反对18亿亩耕地红线,遭到很多人批评,我想在这里解释我的理由。一般人的想法是土地和劳动力越多,粮食产出也会越多,反过来,土地少了,劳动力少了,粮食就减产。可现实是什么状况,最近七、八年,土地在减少,大量的农民进城,劳动力也少了,但粮食不仅没有减产,反而连续7年大丰收。1949年中国人口有5亿,共产党取得政权后最伤脑筋的一件事是怎么养活这么多人口,这个问题一直到1978年没有解决。现在我们养活了13亿人,而且人均粮食消费比1949年增加了60%,而耕地减了9%。大批农民进城不种粮了,而粮食产量却增加了3倍,亩产增加了4倍。所以解决粮食问题不是靠耕地的增加、保护耕地的面积,也不是靠更多的农民投入,而首先要靠科技的发展,有更好的种子、化肥、耕作机械、运输和贮藏。
还有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粮食交换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效率,不仅在国际上,在国内更是这样。改革以前,政府要求每个省粮食自给,有指标,今年是70%,明年到75%,也就是说不要粮食交换,这就使得那些没有种粮的优势地方也得勉强种粮,而有优势的地方都发挥不出来,因为都生产粮食,没有地方去,人家粮食自给。现在中央对各个省粮食自给的要求没有明文放弃实际已经放弃了,国内粮食交换,甘肃省用不着粮食自给100%,有很多具有种粮的优势省,比如河南、吉林,生产的粮食更多,而且成本低,消费的水、土地、劳动比较省,因此整个社会粮食生产的效率就提高了。如果在全世界有粮食交易的话,中国还可以更节省一点,我们是缺水、缺土地的国家,土地和水不能进口,但粮食可以进口,如果我们利用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阿根廷的粮食生产优势,我们减产一点,他们多生产一点,全世界的粮价还能下降,产量还会上升。两个原因:一个是科技,一个是粮食的交换,使得我们不愁粮食。
保护耕地不等于守着十八亿亩红线
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60年过去了,全世界粮食是否更缺了?粮食缺还是多余看什么?看价格。这60年来粮食价格不断下降,差不多降了一半(国际市场的粮价)。我国也一样,上世纪50、60年代国内粮食很贵,现在粮食太便宜了,农民都不愿意种,种粮食都赔钱,这说明粮食太多了,不是粮食危机。所以18亿亩耕地保护完全不必要。说保护耕地没有错,但背后偷换了概念,变成“18亿亩耕地不能减少”,这就完全错了。
还有论调说有一条红线比没有红线好,粮食安全可以多一点保障。这话不错,但提问的方法错了,因为粮食安全不是我们的唯一目标。如果只有粮食安全这一个目标,那就不是18亿亩,19亿亩、20亿亩、21亿亩可能更安全一些。正确的提法还是“地尽其用”,我国的土地很紧张,设一条红线就不能“地尽其用”,而是要把地用好,取消不必要的交换限制。
这次三中全会说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决定性的作用,这句话非常对。但我相信很多人并不真正理解这句话的意思,18亿亩是市场决定的吗?为什么不是19或17亿亩?拿一个证明出来?拿不出来。因为粮食靠耕地和亩产,是什么保证亩产,耕地可以划一条线,亩产多少根本没法控制,18亿亩能产多少粮食?我们现在的高产田是吨粮田,一亩产一吨粮,中国现在需要6吨粮,所以6亿亩就够了,干嘛需要18亿亩?当然我们还有很多低产田,低产田也包括在18亿亩里。尤其可笑的是把18亿亩设成一条红线,这块地拿去开发了,在那儿补一块地还是18亿亩,但拿去的是高产田,拿来的是低产田,怎么保证粮食?完全是自欺欺人的事。所以我们看问题要看到现象的背后,我举18亿亩红线是想说明背后有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