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农业局关于做好稻飞虱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
2013-07-26 11:09:55 作者:唐春生 李颖丽 李勇峰 来源:衡阳市农业局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衡阳市农业局
关于预防水稻高温热害及做好稻飞虱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
各县市区农业局:
今年水稻生产正面临两方面不利形势:一是高温热害。进入7月份以来,我市高温持续时间长,降水严重偏少,连续50多天无有效降水,全市大部分县市区受中度或严重干旱侵袭,其中衡阳县、耒阳市、衡南县和祁东县等部分地区已出现严重干旱,6月至7月15日全市出现大于35℃的高温日数平均为18.8天(历年同期6.3天)。据气象部门预报,7月下旬至8月,我市高温日数较历年同期偏多,最高温度可达40℃左右,将出现严重的夏秋连旱。目前,我市一季稻将于7月底8月上旬进入孕穗抽穗期。水稻在抽穗杨花期,如遇日平均气温≥ 30℃、最高气温≥ 35℃、且连续3天以上,即可形成高温热害,造成水稻“花而不实”、甚至绝收。二是稻飞虱、纹枯病危害。据各县市区植保站系统调查,①干旱影响了防治进度。常宁市植保站调查,稻飞虱未防治稻田加平百蔸虫量3200头,未防治面积达80%。衡山县植保站调查,未防治稻田加平百蔸虫量2000头,占总面积的85%。大部分农户未防治主要是因为目前农田严重缺水,部分农户担心旱情无法缓解,浪费农药,目前防治进展较慢。②干旱影响了防治效果。据衡阳市植保植检站7月21日调查,在一些干旱田块,用水量不足直接影响对稻飞虱防效。③基数大、来势猛、成灾势头难遏制。据衡东县植保站调查,肥水管理不当及防治不好的中稻田稻飞虱暴发成灾,个别丘块出现“穿顶”,百蔸虫量在3000-15000头,发生面积比例占总面积5%-10%。④三代稻飞虱大发生,抗旱减灾任务非常艰巨。7-8月有较长的干旱时期,这对稻飞虱的迁入、繁殖、扩散十分有利,综合气候、水稻品种和长势、虫口密度等因素分析,稻飞虱在我市一季稻生长中后期大发生趋势明显,防治形势十分严峻。为了确保全年粮食生产目标任务的完成,加强高温热害预防、提高稻飞虱和纹枯病防治效果,降低危害程度,是水稻稳产增收一项重要举措。为此,特作如下紧急通知:
一、切实加强领导,启动抗旱减灾三级响应。市、县两级农业有害生物防控指挥部办公室要按照市委、市政府抗旱减灾的统一部署,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抗旱减灾作为当前农村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强化领导责任和工作责任的落实,严格责任追究,加强部门服务和病虫害防治,密切关注旱情和病虫情况变化动态,科学调水优化灌溉,千方百计虫口夺粮。
二、全面落实责任、落实信息及时汇报制度。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农村第一线,了解旱情和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实行县、镇、村干部防治工作责任制,重点抓好高温热害预防、稻飞虱和纹枯病防治技术宣传发动、培训与指导、防治效果调查和相关信息收集等工作。各级各部门应高度重视,认真落实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农业工作负责人具体抓防治措施,责任到位,确保高温热害预防、稻飞虱和纹枯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各村民小组以纸质、电话或邮件形式汇报高温热害预防、稻飞虱和纹枯病防治进度情况。镇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专人收集防治信息,并按县、市农业局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及时上报信息,抗旱减灾信息上报要求快捷、明了和及时畅通。
三、强化技术指导,开展督查确保防效。各县市区农业部门根据当前的旱情和病虫情况,制定技术方案,深入田间地头调查研究,现场指导专业合作社、种田大户和广大农民,及时科学开展防治。一是抗旱灌溉。对已经断水的稻田立即组织抗旱灌水,确保进入孕穗期中后期、抽穗扬花期的水稻田保持深水5-8厘米,保证水稻生长对水分的需要,改善田间局部气候条件,降低穗层温度,增加田间湿度。二是根外喷施叶面肥和“旱立停”。目前所有一季稻品种都可结合病虫害防治,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和“旱立停”,以增强水稻植株对高温的抗性,减轻高温热害。三是做到适期防治。凡每百丛成虫、若虫800-1000头以上的田块应立即进行防治。四是做到科学用药。选用内吸性强、高含量的噻嗪酮类单剂(如扑虱灵等)、吡蚜酮、毒死蜱、敌敌畏等药剂,2次以上施药时应注意交替选用农药品种,并做到田间保持5厘米左右水层,以提高防治效果。另外,药液用量要足,每亩喷药液50-75公斤,采用机动喷雾器高压喷头,药液应尽量喷到水稻植株基部。市农业局组织各县市区分管领导对防治效果开展交叉检查,对发现因防治措施不利,造成大面积倒禾减产的,追究相关单位和相关人的责任。
2013年7月22日
走访重旱区
仅存的“果实”
两个月滴雨未下,祁东境内一条河的河床已经裸露出来
成片枯黄的玉米地,已经达到一点即燃的效果了
走访重旱区三四百平米的池塘完全干涸开裂
祁东县城连墟乡已有70多天未见雨,成片干死的作物一点即燃。针对这个旱情的“重灾区”,该县已特地制定抗旱计划;而全乡的打井抗旱工作正加紧开展,盼望尽快找到水源
■文/本报记者 唐欧
实 习 生 付裕 索果 苏春兰
图/见习记者 罗盟
城连墟乡绵竹村,村民匡治顶着日头望着自家田头18亩的农作物,一筹莫展。
他用锄头捣着生姜地的土,土地泛着白花花的光,老匡说“用土再压压。”虽然所有的作物都已被判了“绝收”,可他仿佛还想通过这一小块生姜地挽回点什么。
老匡家的境况成了整个城连墟乡今年旱情的真实写照。作为一个以农作物种植为主的乡镇,城连墟乡已连续70多天未见雨,成为祁东旱情的重灾区。目前该乡40%的早稻和80%的一季稻已绝收,整个乡镇的玉米地一眼望去全是毫无生气的枯黄色,萧条如同深秋时节。
55岁的老匡感叹,他从来没见过这样的旱情,“什么都干死了”。
枯死的水稻叶、玉米叶火一点就着
城连墟乡主要生产水稻、香芋、生姜、玉米等,今年的旱情对其无疑是个沉重打击。
距乡政府约2公里的绵竹村,30多口山平塘都已干涸,500亩水稻田也面临绝收,玉米、香芋、生姜等也均未能幸免于难。
老匡18亩田地中,水稻就占了16亩。他的水稻田已发白开裂,水稻叶卷曲发黄,毫无生气。老匡捻开一株稻穗,里面空瘪不见米粒。“今年的干旱太长、太狠了,全绝收了。”
老匡告诉记者,往年自己这18亩作物能净赚近3万元,今年连平常吃的米都要买了。
而石板卜村的旱情尤甚。
这个时候,其他村的中稻虽然也是奄奄一息,但多少还能看到发瘪的稻穗,但石板卜村的中稻还没抽出穗子就遭受了旱灾的严重打击,所有稻田一片枯黄,远看还以为是即将收割的稻子。城连墟乡党委书记陈善东说,干成这样,即使马上有水也救不了了。
在城连墟乡和太和堂镇共有的一片总面积超过1万亩的“祁东县2013年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片”地,记者看到所有的玉米已枯黄绝收,而它原来的产量目标是亩产630公斤。
陈善东说,这样的水稻和玉米,火一点就能着,已经完全成了“干柴”。
据悉,城连墟乡近1万7千亩稻田,其中6千亩早稻超过40%已绝收,1万1千亩一季稻的绝收面积则达到了80%。
塘里40%的鱼都被热死了
陈善东在乡镇工作20年,今年5月底刚调到城连墟乡,他称,自己从未见过这样的旱情。
城连墟乡何以干旱至此?
陈善东忧心忡忡:除了这70多天完全没下雨,目前整个城连墟乡基本无水可来。
该乡的茶园冲水库前年和去年开始进行除险加固,本来今年4月28日已可蓄水,怎奈一直没雨,水库硬是没蓄上一滴水。
其实除了这个小型水库,城连墟乡还和太和堂镇、蒋家桥镇共用一个中型水库——江口水库。但城连墟乡位于水库尾灌区,距离水库有30公里,在全县用水紧张的情况下,水库的水根本到不了城连墟乡。
城连墟乡境内原有一条流经全乡七八个村的祁水,在7月初已全部干涸。乡里还有2418口山平塘,但现在除部分塘内仅存养鱼的水无法抽取外,其他的塘口全部干涸。
陈善东说,现在塘里40%的鱼都死了,它们还不是干死的,而是水太浅被热死的。
整个乡将启动打井抗旱,县财政予以补贴
从6月20日开始,城连墟乡组织所有干部下村抗旱。陈善东要求干部“有水的地方用水去抗旱,没水的地方用心去抗旱。”意即下村干部要指导有水的村庄合理用水,对没水的村庄则好做好解释疏导工作,并想办法争取县、市支持。
城连墟乡的旱情也引起了祁东县领导的重视,祁东县委书记雷高飞、县长杨龙金以及县领导几次来到城连墟乡,指导抗旱救灾工作。
县里为城连墟乡制定了抗旱计划:千方百计引江口水库的水来;在全乡范围内指导百姓打井抗旱,县财政予以资金补助;安排农机部门对电排站进行全面修复,一旦来雨就能灌溉地势较高的地区。
7月20日这天,县里还安排在城连墟乡实施人工降雨,但连放了三炮都未见雨的踪影。
为了引江口水库的水入城连墟乡,所有的乡干部都被安排在渠道口蹲守,以防水渠不畅。陈善东在渠道边连续蹲守了两天,每天从早上八点开始到凌晨一点才回,午餐和晚饭靠饼干和矿泉水就解决了。
但由于上游乡镇同样干渴,来自江口水库的水,城连墟乡只用了3天,而且只有位于上游的杨梅冲村、界牌村受益。
陈善东也越来越担忧:如果再持续半个月不下雨,可能连村民的生活用水都会成问题。他准备再去江口水库看看,如果可以的话,再安排干部蹲守各渠道引水到乡里。他也透露,目前全乡的打井抗旱工作将全面展开,希望能找到些水源缓解燃眉之急。
今夏我市迎来史上最热7月!
◆目前已连烤24天,打破有记录以来的历史最长高温纪录,仍无降温趋势
◆7月至今,城区、衡阳县7月降雨量“交白卷”,整体降雨量跌九成
◆全市中小河流断流56条,78万亩农作物受旱,局地已达重度干旱
■本报记者 胡亚华 谢小青
通讯员 罗常存
实习生 蒋京桥 肖炜 唐芳
本报讯 “小暑接大暑,热得无处躲。”眼下已进入大暑节气,迎来三伏天的“中伏”,意味着全年最热时段正式到来,高温桑拿天挨个登场。气象部门预计,“热”日子还要继续,高温依旧“坚挺”,大部分地区最高温仍将达35℃以上,局地近40℃。
“连烤”24天,打破我市高温记录
自7月1日以来,蒸湘大地被高温模式牢牢“锁定”,截至昨日,衡阳已连续24天出现35℃以上的高温,其中绝大部分天数最高气温近37℃。“自1951年有完整的气象记录以来,我市连续高温日数最长为22天,出现在2003年及1956年。”市气象台专家称,今年迎来有史以来最热的七月,堪称名符其实的“流火七月”;连烤24天,打破历史最长高温纪录,且丝毫没有降温的迹象。
城区及衡阳县七月滴雨未下
气象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4日,7月份城区及衡阳县降雨量交了“白卷”,即使有些地方天上掉下了点滴雨星,不待落到地面早已蒸发得无影无踪了。
进入今年以来,我市降水整体偏少。1月1日~7月24日全市平均降水量为682.7mm(历年同期956.1mm),较历年同期偏少28.7%;其中1、2、6月偏少明显(-59.3%、-53.9%、-42.5%)。据最新资料统计:今年7月1日~7月24日全市平均降水量仅为9.0mm(历史同期89.7mm),较历年偏少达89.7%,其中衡阳城区和衡阳县滴雨未下,旱情发展迅猛。
据历史资料统计:2013年1月1日~7月24日全市平均降水量与历史同期比较,相似年份有1963年、1969年、1987年,2011年;而6月1日~7月24日全市平均降水量与历史同期比较,相似年份仅有1960年、1980年;7月1日~7月24日全市平均降水与历史同期比较,相似年份有1964年,1965年,2003年。
截至昨天,气象部门已连续6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气象部门预计,8月2日之前,全市高温依旧“坚挺”,大部分地区最高温将达35℃以上,局地近40℃!
酷暑天气属于极端高温事件
今年上半年(1月1日~7月24日)我市日平均气温为18.6℃,较历年同期偏高1.3℃,历史排序为第二(仅次于2007年18.9℃,平于2002年18.6℃);全市大于35度高温日数平均为33天(历史同期为16.5天),较历年同期偏多16.5天,今年出现高温日数最多的是衡山县(39天)。尤其是进入7月份以来,气温偏高更为显著,7月1日~24日日平均气温为31.9℃,较历年同期偏高2.1℃。高温日数较历年同期偏多79.1%;截至目前为止,我市最高气温为40.1℃(7月13日出现在衡南)。
综上所述,我市今年以来出现的高温酷暑天气主要表现为三个特点:1、整体气温高;2、高温日数多;3、高温强度强,属于极端高温事件。
降雨少蒸发大助长高温气焰
气象专家分析称,今年的降雨量较历年同期偏少了四成左右,加之蒸发量大,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高温气焰,拉长了高温天数,今夏高温历史罕见,蒸发量大,来势汹汹,持续时间长,今年7月,副热带高压早早坐镇盘踞我市,高温模式牢牢掌控“锁定”天气舞台,致使高温不退让。
统计显示,今年1月1日~7月24日,我市日照时数为858.5小时,较历年同期偏多18.5%,7月1日~24日日照时数为232.5小时,较历史同期偏多29.3%。1月1日~7月24日全市平均蒸发量为912.9mm,较历年同期偏多23.5%,明显偏大。特别是7月份以后,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蒸发量增幅更加明显,7月1日~24日,蒸发量达277.1mm,较历年同期偏多49.0%。
部分区域已出现特大干旱
因持续高温,蒸发量加大,农作物需水量陡增,各类水利工程全部开闸放水灌溉,全市水利工程蓄水急剧减少。至7月24日,全市水利工程蓄水7.28亿立方米,占应蓄水的45%,较去年同期偏少25%,比6月底蓄水减少31%。按目前放水流量,全市中型水库大部分只支撑15—25天。
目前,大部分县(市)区已由轻度干旱发展到中度干旱,其中衡阳县西部、衡阳市区、衡南县大部、衡东县西部、祁东县南部、常宁市东部及耒阳市南部区域严重干旱,其中有部分区域达到重度干旱。全市中小河流断流56条,山平塘干涸7800多座,受旱农作物78万亩,轻度干旱62万亩,重度干旱14.5万亩。农作物脱水23亩开坼15万亩,绝收3.5万亩。因旱造成饮水困难4.5万人。
面对正在蔓延的旱情,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于7月22日启动全市抗旱三级应急响应,动员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抗大旱。各级水利部门积极行动,按照“先下游后上游,先活水后死水,先地表后地下”科学调度水资源。目前,所有中型水库除结合灌溉的发电外已全部停止发电,全力开闸放水保抗旱。据统计,全市共抗旱放水2.1亿方,抗旱浇灌360万亩次。
今起三天午后或有阵雨
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今起未来2到3天,副热带高压有所北抬,我市处于副高南侧偏东气流控制中,今天到28日,受副高边缘偏东气流及南部热带季风扰动影响,午后到傍晚前后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阵雨发生,但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局部有中雨,高温强度有所减弱,但阵雨难以抵挡“流火”蒸烤,最高气温仍将维持在35℃以上。
29日到8月1日副高依旧控制我市,晴热天气维持,预计8月初有一个热带风暴影响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受其外围云系影响,我市将出现一次降雨天气过程。
本版制图 廖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