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抓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工作
2013-05-20 15:15:44 作者:李颖丽 李勇峰 唐春生 来源:衡阳市植保植检站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认真抓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工作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是由白背飞虱传播的一种病毒性病害,该病具有突发性、暴发性强,扩散蔓延快,危害损失大的特点。主要危害水稻等大宗粮食作物,已成为制约我市水稻安全生产的重大新病害,严重影响粮食安全。为保障我市水稻生产安全,应认真抓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控工作。
一、充分认识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危害的严峻复杂形势。我市常年发生严重的迁飞性害虫白背飞虱是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主要传毒媒介,白背飞虱一旦感染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病毒,终生带毒,持久传毒。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水稻各生育期均可感病,发病症状因染病时期不同而异。秧苗期感病的稻株严重矮缩不能拔节,重病株早枯死亡;大田初期感病的稻株明显矮缩不抽穗或仅抽包颈穗;拔节期感病的稻株矮缩不明显,能抽穗,但穗型小、实粒少、粒重轻。水稻苗期、分蘖前期感染发病后基本绝收,拔节期和孕穗期发病产量因侵染时期先后造成损失在10%~30%。据各县市4月底至5月初系统调查,稻飞虱百蔸虫量2头,最高50头,衡山县开云、长江两镇调查早稻田加平百蔸稻飞虱2.8头。由此可见,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具有突发暴发性强、危害损失大、预警难度大的特点,若不加强防控,今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极有可能在全市大流行。各级植保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从保障粮食安全、维护广大农民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的政治高度,切实做好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工作,严防大面积成灾。
二、切实加强监测预警。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传毒介体主要是白背飞虱,在中、晚稻秧苗期、分蘖期是高发感染期。各地植保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按照省站下发的《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治技术方案》的要求,做好防治关键期内系统监测、大面积普查及传毒媒介带毒率测定,准确掌握白背飞虱消长动态、带毒率情况,收集、整理和反馈监测信息,及时发布预报和防治警报,为大面积“控虱防矮”提供依据,从早稻开始科学指导广大农户开展防控工作。
三、认真落实重大防治措施。通过近几年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生特点和发生规律的观察研究,省植保站总结出了“治虱防矮”为主的综合防控技术,各县市区植保站要按照衡阳市2013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具体要求,广泛宣传、层层培训,提高防治技术入户率。实行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治虱防矮”为重点的防治策略。在做好药剂拌种的基础上,抓住水稻7叶期前这一关键时期,做好单季稻和双季晚稻秧田和本田初期稻飞虱防治;对已发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病田,根据田间发病程度分别采取不同的应急补救措施。
(一)、推行农业防治
1、选育抗病品种。目前应注意避免种植本地区上年度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重发品种。
2、推广合理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等水稻健身栽培措施。
3、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重发地区,应适当加大播种量,合理密植,或预留备用苗,以备水稻分蘖期田间发病时“掰蘖补苗”之需。
4、推行集中育秧,统一病虫防治管理,培育无病壮秧。
(二)、治虱防矮
1、种子拌种处理。拌种处理要求在种子催芽露白后用60%吡虫啉种衣悬浮剂(高巧、优拌)有效成份6g,先与少量清水混匀,再均匀拌干种子3kg(杂交稻)或干种子5Kg(常规稻),凉干4-10小时即可播种。
2、秧苗期治虱防矮。要根据田间稻飞虱虫情监测情况,适时进行防治。经过上述药剂拌种的,秧苗移栽前一周要施药1次;没有经过拌种的,要施药2次,即秧苗二叶一心喷药1次,第二次在抛栽前3天,喷施“送嫁药”,施药时秧田附近杂草必须同时施药。
3、抓好本田期防治,把好再次传毒关。对于早稻,在分蘖期统筹兼顾安排好飞虱和其它害虫的防治,以减少当代白背飞虱带毒成虫的数量。6月中旬,白背飞虱若虫盛发期做好大面积飞虱防治,努力压低白背飞虱迁移到中稻和晚稻秧田的虫口基数。对于中、晚稻,在移栽后7-10天禾苗返青时,喷施防治白背飞虱药剂一次。其后飞虱防治按照常规防治策略进行。
4、合理选用农药。大田防治飞虱应选用高效对口单剂,如吡蚜酮、高含量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等药剂,要用足药剂量及药液量,确保防治效果。要交替用药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三)、适时采取应急补救措施
一是对发病秧田,要及时剔除病株。二是对大田分蘖期发病株,及时直接踩入泥中,然后从健丛中掰蘖补苗,同时要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早发。三是对发病特别严重的丘块,建议及时翻耕改种下茬水稻或其它作物。
四、进一步加强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技术的研究。各县市区植保站要结合气象因素、水稻品种抗性、播种时间等因子进一步研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发病规律,为指导大面积病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