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机插秧实用技术100题
2013-04-16 15:26:25 作者:admin 来源:yuanchuang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水稻机插秧实用技术100题
1、适合高性能插秧机使用的秧苗最基本的要求是什么?
答:高性能插秧机所使用的是以营养土为载体的标准化秧苗,简称秧块。秧块的标准长×宽×高尺寸为58厘米×28厘米×2厘米,宽度在27.5厘米~28厘米范围内,四角垂直方正,不缺边缺角。每平方厘米秧块上常规稻需成苗1.5~3株,杂交稻成苗1~1.5株,且苗齐苗匀,根部盘结,提起不散,可整体放入秧箱内,才不会造成卡滞、脱空或漏插。
2、机插秧块的外形尺寸是以什么来控制的?
答:机插育秧的秧块外形尺寸在盘式育秧中,是以特制的长×宽为58厘米×28厘米的专用硬塑盘或软盘的盘边来控制的。在双膜育秧中,则通过栽前切块来保证规定尺寸。
3、机插秧苗的壮秧指标有哪些?
答:机插秧苗的壮秧指标有:秧龄15~20天,株高12~17厘米,叶龄3.5~3.8叶,苗基部茎宽≥2毫米,单株白根量10条以上,地上百株干重≥2.0g,根系盘结好,提起不散。
4、机插秧高产栽培的壮苗形态特征是什么?
答:机插秧苗的壮苗形态特征是苗高适宜,均匀整齐,茎基粗扁,青秀无病,无黑根枯叶。壮秧要求体内碳氮比适当,叶挺有弹性,根基源数目较多,移栽后发根力、抗逆性强,能够早扎根立苗,早活早发。
5、目前常用的水稻机插育秧方式有几种?
答: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水稻机插育秧方式均是在工厂化育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就育秧用垫层而言,常用的有硬盘育秧、软盘育秧和双膜育秧,其中硬盘育秧因投资成本高,使用范围逐年减小;就秧田期水分管理模式而言,可分为湿润育秧和控水育秧,后者更有利于培育出适合机插的健壮秧苗,且秧龄弹性较大。
6、什么叫软盘育秧技术?
答:软盘育秧是采用高压聚乙烯等材料吹塑制成长宽高为58厘米×28厘米×2.5厘米、类似硬塑秧盘的一项育秧技术。它可以衬套在硬塑盘内,在播种流水线上播种后脱盘于秧板立苗绿化,也可以先排在秧板上,后装土播种、育苗。
7、什么叫双膜育秧技术?其优点有那些?
答:双膜育秧是采用带孔的地膜作垫层,直接平铺于秧板上,然后在其上方进行铺土、上水、播种、覆膜增温、育苗,因育秧过程中采用了上下双层薄膜,故称为双膜育秧。双膜育秧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操作简单、管理方便等优点。
8、哪些地块适宜作育秧床土?
答:适宜作床土的有土壤肥沃疏松的菜园地、耕作熟化的旱地或经秋耕、冬翻、春耖的稻田表层土,土壤中应无硬杂质,杂草、病菌少。重粘土、沙土不宜作床土,且不宜在荒草地及当季喷施过除草剂的田块取土。
9、每亩大田在进行机插育秧时,需备合格细土多少公斤?
答:备足合格营养土的数量,应根据土质及育秧方式而定。一般每亩大田需合格营养(拌过肥的)细土100公斤,另需准备25公斤左右未拌过肥的细土用以盖种用。
10、如何进行床土培肥?
答:肥沃疏松的菜园的土壤,过筛后可直接用作床土。其它适宜土壤提倡在冬季完成取土,取土前一般要对取土地块进行施肥,每亩匀施腐熟人畜粪2000kg(禁用草木灰),以及25%氮、磷、钾复合肥60kg~70kg,或硫酸铵30kg、过磷酸钙40kg、氯化钾5kg等无机肥。提倡使用适合当地土壤性状的壮秧剂代替无机肥,在床土加工过筛时每100kg细土匀拌0.5kg~0.8kg旱秧壮秧剂。取土地块PH偏高的可酌情增施过磷酸钙以降低PH(适宜pH值为5.5~7.0)。施后连续机旋耕2遍~3遍,取表土堆制并覆农膜至床土熟化。
11、机插育秧对床土的要求是什么?
答:肥匀土熟、肥水交融。过筛后的细土粒径不大于5 毫米,其中2 ~4 毫米粒径达60%以上;细土含水量掌握在15%左右,达到手捏成团,落地即散的要求。
12、床土准备工作为什么要及早进行?
答:床土提前培肥加工堆闷并把握适宜含水量的目的是促使肥土充分熟化、肥土交融。若培肥过迟或含水量过低,有机肥不能充分腐熟,无机肥不能充分溶解,播种后易形成肥害或肥害死苗。
13、怎样选择育秧床址?
答:育秧床址选择应根据机插大田的位置及育秧的形式而定。若采取集中育秧的,应选择靠近机插大田、排灌分开、运秧方便、便于操作管理的田块作秧田,以便于集中管理和节约移栽时的运秧用工,同时又可防止远距离运输而伤苗。以农户为单位分散育秧的,可利用农户房前屋后阳光充足的空闲地作育秧床址。
14、机插育秧的秧大田比例是多少?
答:机插育秧的秧大田比例应按1:80~100亩留足秧田。
15、标准化育秧的秧床规格尺寸是多少?
答:板面宽1.4~1.5米、板间秧沟宽20~30厘米,深20厘米;四周围沟宽50厘米,深20厘米,同时要开好平水缺。
16、精做秧板的具体操作要求是什么?
答:在播种前10天上水耖田耙地,开沟做板,秧板做好后需排水晾板,使板面沉淀。播前2天铲高补低,填平裂缝,并充分拍实,板面达到“实、平、光、直”。秧田四周开围沟,确保灌排畅通,播种时板面沉实、不发白、不陷脚。
17、如何选择机插水稻品种?
答:选用当地农业部门提供的主栽品种。也可根据不同茬口、品种特性及安全齐穗期,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生育期适宜的优质、高产、稳产的穗粒并重型品种。
18、每亩大田在进行机插育秧时,应备精选稻种多少?
答:每亩大田机插育秧具体备足精选种子的数量,主要根据品种类型而定,一般杂交稻需种子1~1.5公斤,常规稻需3~3.5公斤。此外,双膜育秧由于要切块除边,用种量略高于盘育秧。
19、怎样确定机插水稻播种期?
答:机插育秧与常规育秧有明显的区别:一是播种密度高,二是秧苗根系仅在厚度为2~2.5厘米的薄土层中交织生长,秧龄弹性小,在确定播种期时,必须根据茬口安排,按照15~20天秧龄倒推计算播种期。在适宜播期范围内,栽插面积较大时还应根据机具、劳力和灌溉水等生产条件实施分期播种,以保证秧苗适龄移栽,不超秧龄。
20、常用的选种方法有哪些?采用盐水选种时应注意哪些要求?
答:选种方法为晒种、脱芒、筛种、盐水选种或风选等。采用盐水选种时,选种液的比重粳稻一般应等于或大于1.10,籼稻一般应等于或大于1.06。盐水选种液配制方法:1升水中每加20克食盐,水溶液的比重提高0.01(比重为1.10的选种液测定方法可采用新鲜鸡蛋放入盐水中,浮出水面面积为2分硬币大小。)。盐水选种后应立即用清水淘洗种子,清除谷壳外盐份,避免影响发芽,洗后直接浸种。
杂交稻种子金贵,一般用清水漂选,分浮、沉两部分,分别催芽、播种,可使同一盘秧苗生长相对整齐,以利机插和大田管理。
21、为什么要坚持药剂浸种,常用的浸种药剂及使用方法是什么?
答:坚持药剂浸种的目的主要是杀灭稻种携带的病菌。水稻种子传播的主要病害有恶苗病、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此外还有苗期灰飞虱传播的条纹叶枯病等。目前水稻育秧常用的浸种药剂有“使百克”、“施保克”、“吡虫啉”等。使用方法:浸种时选用“使百克”或“施保克”2毫升加10%“吡虫啉”10克,兑水6~7公斤,浸5 公斤种子,浸种后不必淘洗可直接催芽。
22、种子吸足水份的标准是什么?
答:种子吸足水份的标准是谷壳透明,米粒腹白可见,米粒易折断而无响声。浸种时间长短应随气温而定,一般籼稻种子浸足60℃·日(2天左右),粳稻种子浸足80℃·日(3天左右)。
23、催芽的主要技术要求有哪些?
答:催芽的主要技术要求是:“快、齐、匀、壮”。“快”是指两天内催好芽;“齐”是指要求发芽势达85%以上;“匀”是指芽长整齐一致;“壮”是指幼芽粗壮,根、芽长比例适当;颜色鲜白,气味清香,无酒味。
24、什么叫“破胸”,为什么要高温“破胸”?
答:催芽时,自稻谷上堆至种胚突破谷壳露出时,称为破胸。种子吸足水分后,适宜的温度是破胸快而整齐的主要条件。在38℃的高温上限内(即最高最高温度不得超过38℃),温度越高,种子的生理活动越旺盛,破胸也越迅速而整齐。反之,则破胸慢,且不整齐,播种后易形成大小苗。为此,催芽时若气温较低应采取增温措施。其次,上堆后的稻谷在自身温度上升后要掌握谷堆上下内外温度一致,必要时进行翻拌,使稻种间受热均匀,促进破胸整齐迅速。
25、催好芽的芽谷为什么要摊晾炼芽再播种?
答:由于出芽是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的,这一温度一般要高于当时的气温。摊晾炼芽是增强芽谷播种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提高生命力的重要途径。一般在芽谷催好后,置室内摊晾4~6小时,达到内湿外干即可播种。
26、软盘育秧时,一般每亩大田需备软盘多少张?覆盖用农膜多长?
答:软盘育秧一般每亩大田需育秧软盘25张左右,覆盖用的2米宽幅农膜4.0米长。
27、双膜育秧时,一般每亩大田需有孔底膜、覆盖农膜多少米?
答:双膜育秧每亩机插大田应备带孔1.5米宽幅地膜、覆盖用的2米宽幅农膜各4.0米。
28、每平方米秧床需备干稻草多少公斤?
答:每平方米秧床需备干稻草0.6~0.7公斤。
29、如何冲好底膜孔?适宜的冲孔规格是多少?
答:双膜育秧的底膜冲孔,常用方法是将底膜整齐地卷在长、宽、厚分别为1.5米、15厘米、5厘米的木板上,然后划线冲孔。孔距一般为2.0厘米×2.0厘米或2.0厘米×3.0厘米,孔径0.2~0.3厘米。孔径不宜过大,否则会造成大量秧根穿孔下扎,增加起秧难度,甚至不能形成秧块。
30、铺放软盘的要求是什么?
答:为充分利用秧板和便于起秧,每块秧板横排两行软盘,依次平铺,紧密整齐,盘与盘的飞边要重叠排放,盘底与床面紧密贴合,确保 盘不变形,不翘边翘角。
31、双膜育秧床土铺放的简易方法是什么?
答:在秧板面上平铺带孔底膜后,首先在板面两边(沿秧板沟边)分别固定宽2 ~3厘米,厚2.0厘米,长200厘米左右的木条,而后铺撒底土,并用木尺刮平,铺土厚度与秧板两边固定的木条厚度一致(2.0厘米)。
32、如何进行软盘铺土?
答:软盘铺土为避免盘间厚度不一,应先铺一标准盘,厚度为2.0厘米,而后将标准盘土倒入事先准备好的固定容器确定盛土位置,再按该容器盛土标记装土依次倒入铺放好的软盘中,并用木尺刮平。
33、如何进行床土补水?
答:播种时床土相对含水率应达到85~90%。补水方法:一种是在播种前一天灌平沟水,待铺好的床土(盘土)充分吸湿后迅速排水;一种是在播种前直接用喷壶洒水。
34、机插育秧的适宜播量是多少?
答:为培育适合机插的健壮秧苗,确定机插育秧适宜落谷密度的基本原则是均匀、盘根,即参照大田栽插的每穴苗数,在确保播种均匀与秧苗根系能够盘结的前提下,根据品种、气候等因素可适当降低播量,以提高秧苗素质,增加秧龄弹性。一般杂交稻每盘芽谷的播量为80~100g,常规粳稻的芽谷播量为120~150g。播量过大或过小均不利培育合格的机插秧苗。
35、为什么要坚持匀播?匀播的要求是什么?
答:插秧机是采取切小土块的方式插植秧苗的,每穴栽插株数,也就是每个小秧块上的成苗数。一般要求每平方厘米秧块上常规稻成苗1.5~3株,杂交稻成苗1~1.5株,否则会造成漏插或分株不匀。播种时双膜育秧要求按秧板面积称种,软盘育秧要求按盘数称种,并做到分次细播、匀播。
36、播种后撒盖籽土时应注意哪些哪些问题?
答:播种后要均匀撒盖籽土,土厚0.3~0.5厘米,以盖没芽谷为宜,力求均匀一致,不能过厚。注意要使用未经培肥的过筛细土,不能用拌有壮秧剂的营养土。盖籽土撒好后不可再洒水,以防止表土板结影响出苗。
37、在田间立苗方法中,为什么播种覆土后板面要采取封膜、盖草措施?
答:芽谷播后需经过一定的适温高湿才能达到出苗整齐。一般要求温度在28~35℃,湿度保持在90%左右。为给播后的芽谷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采取农膜覆盖来控温保湿。同时进行膜面盖草,起到夜间保温又可避免晴天中午高温灼伤幼芽的双重作用。
38、封膜盖草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答:为防止盖膜紧贴床土形成闷种烂芽,封膜时首先要沿秧板每隔50~60 厘米放一根芦苇或铺一层薄麦秸草,而后盖膜,并将四周严实。盖草厚度一般以看不见覆膜为宜。若盖草过薄,晴天中午高温易灼伤幼芽,过厚出苗不整齐。
39、怎样才能确保一播全苗?
答:播种后适宜的温度是确保一播全苗的关键,同时床土湿度应保持在90%左右。若出苗期遇雨,易造成床土湿度过大,形成闷种烂芽,影响全苗。采取的措施是:开好秧田排水缺口,预防雨水淹没秧田;雨后及时清除盖膜上的积水,以避免床面局部受压“贴膏药”,保证一播全苗。
40、在什么情况下应采取拱棚立苗?拱棚立苗的主要管理措施是什么?
答:对气温较低的早春育秧或倒春寒多发地区,播种时,最低气温不能稳定通过15℃时,要在封膜的基础上搭建拱棚增温立苗。当幼芽顶出土面后,晴天中午棚内地表温度应控制在35℃以下,遇更高温度时可采用通风或盖草帘降温,以防高温灼伤幼苗。
41、什么时期为最佳揭膜炼苗期?为什么?
答:封膜盖草立苗的最佳揭膜炼苗期为齐苗后,第一完全叶抽出0.8~1.0厘米时,即播后3~5天揭膜炼苗。若覆盖时间过长,遇高温晴好天气,容易烧苗;覆盖时间过短,出苗不整齐,成苗率下降。
42、揭膜的原则是什么?
答:晴天傍晚揭,阴天上午揭,小雨雨前揭,暴雨雨后揭。若遇低温天气,应推迟揭膜,并做到日揭夜盖。
43、机插育秧的秧田期如何管理水分?
答:机插育秧秧田期水分管理,应以床土或盘土湿润管理为主。保持床土(盘土)不发白,晴天中午秧苗不卷叶,缺水补水,做到以水调气,以气促根的目的。补水方法:秧田集中地块可灌平沟水,零散育秧可采取早晚洒水补湿,移栽前2~3天控水炼苗。早春茬秧遇到较强冷空气侵袭时,要灌拦腰水护苗,回暖期换水保苗,防止低温冻害和温差变化过大而造成烂秧和死苗,气温正常后及时排水透气,提高秧苗根系活力。
44、如何确定追施“断奶肥”?
答:断奶肥的施用要根据床土(盘土)肥力、秧龄和天气特点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灵活掌握。一般在秧苗一叶一心期(播后7~8天)施用。若床土肥沃,雨水较多,可免施。麦茬秧为防止秧苗过高,施肥量可适当减少。
45、断奶肥的施用方法是什么?
答:每亩秧池田用腐熟的人粪清500公斤兑水1000公斤,亦可用尿素5公斤兑水500公斤,于傍晚浇施。
46、秧田期常见青(黄)枯死苗的原因、症状及主要预防措施?
答:由于水稻机插育秧较常规手栽稻育秧密度高,秧苗素质相对柔弱,在秧田期,特别是2~3叶期,秧苗正处于离乳期前后,遇低温冷害后,易造成青(黄)枯死苗。青枯死苗是秧苗受低温影响,或暴晴后未及时灌水,造成秧苗出现失水而死的现象,属急性生理病害,通常成片发生。病苗从幼嫩的心叶部分开始萎蔫卷缩呈筒状,然后整株萎蔫死亡,死后叶色呈暗绿色,但秧苗茎部尚未腐烂,手拉秧苗,根部不会脱离,根呈水烫状。
黄枯死苗是秧苗在低温下缓慢受害后所发生的死亡现象,属慢性生理病害,通常一簇一簇发生。发病时从叶尖到叶茎,由外到内,从老叶到嫩叶,逐渐变黄褐色枯死,秧苗基部常因病菌寄生而腐烂,手拉秧苗,根部容易脱离。
主要预防措施:遇低温寒潮时,要灌水保温,若湿冷天气持续时间长,需要在秧田水温和土温、气温差距逐渐缩小时采取勤灌勤排或日灌夜排的方法,以提高水温和供给氧气,防止死苗。冷后暴晴要及时灌深水护苗,缓和温差,后逐渐排水,切忌在天晴时立即排干水,以防秧苗体内水分收支失去平衡,造成生理失水,发生青枯死苗。
此外,也可根据苗情早施“断奶肥”,以增强秧苗的抵抗力。
47、造成秧田期秧苗大小苗现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答:造成秧田期秧苗大小苗现象的原因主要有:①播种覆土时,盖土不匀,土厚的地方易造成闷种,导致出苗相对慢,生长滞后;②覆膜期间遇雨水未能及时清除膜面积水,造成“贴膏药”,影响秧苗生长;③秧板不平,致使板面相对高的地方在上水时洇不到水,秧苗处于水分胁迫状态,生长缓慢。针对上述原因,在育秧时应力求板面平直;播种后盖土均匀,以看不见芽谷为宜;覆膜期间注意根据天气情况保持膜内温度,并在雨后及时清除膜面积水。
48、秧田期的主要虫害有哪些?怎样防治?
答:秧田期的主要虫害有:稻蓟马、灰飞虱、螟虫等。秧田期应密切注意虫情发生动态,及时对症用药防治。对稻蓟马、螟虫的防治,亩秧池田一般用“乐果”、“甲胺磷”等有机磷农药100毫升,加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灰飞虱防治亩秧池田可用“吡虫啉”2克(有效成分)加水80公斤喷粗雾,同时可兼治稻蓟马。
49、什么气候条件秧苗易遭受立枯病的危害?怎样防治?
答:气温较低,温差较大,秧苗极易遭受立枯病的侵袭危害。春茬育秧期,气温较低,应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防治方法。揭膜后在清晨观察秧苗,如局部秧苗叶尖无水珠(吐水)时,应全田防治,每亩秧池田用65%“敌克松”500克兑水600~750 公斤洒施。
50、怎样确定使用助壮剂及使用方法?
答:助壮剂是一种抑制植物细胞拉长的植物生长矮化剂。在同等使用剂量下,气温越高矮化效果越显著,一般情况下机插秧苗不必施用。若育秧期气温较高,雨水偏多,苗生长较快,又不能及时移栽的麦茬秧苗,每亩秧池田可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克(1:2000倍液)兑水喷雾(切忌用量过大,喷雾不匀。如床土培肥已用“旱秧壮秧剂”的不必使用),以延缓秧苗纵向生长速度,促进横向生长,增加秧苗的干物质含量,达到助壮秧苗的效果。
51、如何施好“送嫁肥”?
答:秧苗移栽时体内氮素水平高,发根能力强;碳素水平高,抗植伤能力强。要使移栽时秧苗具有较强的发根能力,又具有较强的抗植伤能力,栽前应看苗施好送嫁肥,促进秧苗根源基发育,叶片挺健清秀。具体施肥时间应根据机插进度分批使用,一般在移栽前3~4天进行;用肥量及施用方法应视苗色而定:叶色褪淡的脱力苗,亩用尿素4~4.5千克兑水500千克于傍晚均匀喷洒或泼浇,施后并洒一次清水以防肥害烧苗;叶色正常、叶挺拔而不下披苗,亩用尿素1~1.5千克兑水100~150千克进行根外喷施;叶色浓绿且叶片下披苗,切勿施肥,应采取控水措施来提高苗质。
52、栽前为何要控水炼苗?怎样把握控水炼苗时间?
答:栽前通过控水炼苗,减少秧苗体内自由水含量、提高碳素水平、增强秧苗抗逆能力,是培育壮秧健苗的一个重要手段,控水时间应根据移栽前的天气情况而定。春茬秧由于早播早插,栽前气温、光照强度、秧苗蒸腾量与麦茬秧比均相对较低,一般在移栽前5天控水炼苗。麦茬秧栽前气温较高,蒸腾量较大,控水时间宜在栽前3天进行。控水方法:晴天保持半沟水,若中午秧苗卷叶时可采取洒水补湿。阴雨天气应排干秧沟积水,特别是在起秧栽插前,雨前要盖膜遮雨,防止床土含水率过高而影响起秧和栽插。
53、为什么要坚持带药移栽?
答:机插秧苗由于苗小体嫩,易遭受稻蓟马、螟虫、稻蟓甲等趋嫩性昆虫为害。栽前进行一次药剂防治工作,可有效地控制本田活棵返青期前后的虫害。
54、如何进行带药移栽?
答:在栽前1~2天亩用2.5%快杀灵乳油30~35毫升兑水40~60千克进行喷雾。在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区,防治时应亩加10%吡虫啉乳油15毫升,控制灰飞虱的带毒传播危害,做到带药移栽,一药兼治。
55、起苗移栽的关键是什么?
答:机插秧苗起苗移栽的关键是轻运、轻放;随运、随栽;减少搬动次数,避免秧块变型。达到四角垂直方正,不缺边缺角。
56、怎样起运秧苗?
答:机插秧的起运移栽应根据不同的育秧方法采取相应措施,软盘秧可随盘平放运往田头,亦可先起盘后卷秧,叠放于运秧车,堆放层数一般2~3层为宜,切勿过多而加大底部压力,造成秧块变形和折断秧苗,运至田头应随即卸下平放,使秧苗自然舒展,利于机插。双膜秧在起秧前,先要将整块秧板的秧苗切成适合机插宽度为27.5~28厘米,长58 厘米左右的标准秧块后再卷秧,并小心叠放于运秧车。
57、机插本田栽前精耕细作的主要作业环节有哪些?
答:水稻大田栽前耕整,是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中一项重要内容,一般包括耕翻、灭茬、晒垡、施肥、碎土、耙地、平整、清除田面漂浮物、化学封杀灭草等九个环节。
58、简述机插本田不同茬口犁田整地方法。
答:春茬田(空白茬):在春耕晒垡的基础上,机插前一周进行旋田整地水耙平。麦、油茬:视留茬高低区别对待,低茬地,应采用旋耕灭茬机灭茬,同时做到边灭茬边埋茬,在上水耙地前坚持干整干平,并根据秧龄长短,在确保适期移栽的基础上,视天气情况可晒垡2~3天,以利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高留茬地,可先直接上水浸泡,再用水田埋茬起浆整地机进行耕整作业。
59、如何施好基肥?
答:可结合旋耕作业,根据土壤地力、茬口等因素施用基肥,并坚持有机肥和无机速效化肥相结合施用的原则。一般移栽前5-10天每亩施粪肥1000-1500公斤或25%复合肥50-80公斤用以培肥地力;中等肥力大田,每亩施35%水稻专用肥30公斤或25%复合肥40公斤或BB肥20公斤作底肥;先施肥再耕翻,以达到全层施肥,土肥交融。
另外,麦茬秸杆还田较多的田块,在插秧前一天,需亩增施碳酸氢铵10~15公斤作面肥,避免秸杆在腐烂过程中形成生物夺氮而造成土壤中速效氮肥暂时亏缺现象。
60、机插秧对田面质量的要求有哪些?
答:插秧机的作业性能和秧苗特点,决定了大田整地要达到以下要求:一是田平如镜,栽秧后寸水棵棵到。二是田面整洁,对秸杆还田且灭茬效果欠佳的田块,务必要在耙地时结合人工踩埋,清除田面残物。三是上细下粗,细而不糊,上烂下实,插秧作业时不陷机不壅泥。四是泥浆沉淀达到泥水分清,沉淀不板结,水清不浑浊。
61、机插前为什么要坚持泥浆沉淀?
答:机插秧均为中小苗移栽,苗高近似于常规手插秧的一半,若不坚持泥浆沉淀,极易造成栽插过深(泥浆沉淀掩埋、插秧机浮舟壅泥塌陷填埋)或漂秧,倒秧率增加。为了提高机插质量,本田耙地后须经一段时间沉实,才能达到理想的机插效果。
62、怎样确定泥浆沉实时间?
答:泥浆沉淀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土质及泥水糊度情况而定。一般砂质土需沉实1天左右,壤土沉实2~3天,粘土需沉实4天左右。若田脚较烂,泥水较糊,沉实时间需更长些。总体的沉实要求是泥水分清,沉实不板结。
63、如何进行栽前化学灭草?
答:栽前化学封杀灭草,应根据前作腾茬时间和秧苗适栽期而定。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对稗草、牛毛草、鸭舌草、野茨菰、球花碱草等浅层杂草发生密度较高的田块可结合泥浆沉实,耙地后亩用60%“丁草胺”乳油100毫升或25%“恶草灵”乳油200毫升拌湿润细土20~25公斤均匀撒施,施后田内保持7~10厘米水层3~4天,进行药剂封杀除草,压低其杂草发生基数。
64、为什么机插秧栽后返青、缓苗期较常规手插秧长?
答:机插水稻适宜移栽的秧龄为15~20天,此时叶龄基本处于四叶期,刚刚进入自养阶段,根源基发育数目相对较少,加之播种密度高,根系盘结紧,机插时根系拉伤重,插后秧苗的抗逆性较常规手插秧弱。为此,与常规手插秧相比,机插秧的返青缓苗期相对较长,活棵返青期迟2~3天,在栽插后7~10天内基本无生长量。
65、为什么说机插本田秧分蘖节位多,分蘖期长?
答:同一水稻品种在同等的栽培条件下,主茎叶龄相对稳定。若移栽秧龄小1个叶龄,本田有效分蘖期就多1个分蘖位。机插秧的秧龄较手插秧小3~3.5个叶龄,但由于机插时植伤较重,返青缓苗期比手插秧长1.0~1.5个叶龄,两者相抵,机插水稻的本田有效分蘖期就相应延长了2个叶位分蘖,约7~10天,因而分蘖节位增多。
66、机插秧为什么会出现成穗率低、穗型变小的现象?
答:机插水稻实现了宽行浅插,植株温光条件优越,发根能力强,这为低节位分蘖创造了有利环境。在缓苗返青后,机插水稻的起始分蘖一般始见于五叶一心期,且具有爆发性,分蘖发生量猛增。再加之分蘖节位低、分蘖期长,群体数量直线上升,够苗期提高,高峰苗容易偏多,从而出现成穗率下降、穗型易偏小的现象。
67、机插水稻高产栽培策略是什么?
答:机插水稻实现了定行、定深、定穴和定苗移栽,满足了高产群体质量栽培中宽行浅栽稀植的要求。在本田生产中应根据机插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采取相应的肥水管理技术措施,促进早发稳长,走“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的高产栽培路线。肥水运筹要实现“前稳、中控、后促”的原则,创造利于早返青、早分蘖的环境条件。同时还要控制高峰苗,形成合理群体,提高光能利用率,以确保大穗足穗,为夺取机插水稻高产稳产打基础。
68、机插水稻活棵分蘖期的栽培目标是什么?
答:水稻活棵分蘖期是长根、叶和分蘖的营养器官生长为主的时期,机插稻这一时期的栽培目标是创造有利于早返青、早分蘖的环境条件,培育足够的壮株大蘖,达到小群体、壮个体,为争足穗、大穗奠定基础。
69、活棵分蘖期的管理技术要点有哪些?
答:根据机插水稻秧龄短、个体小、生长柔弱的特点,在水层管理上,要坚持薄水活棵、分蘖,做到以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气促根,促进秧苗早生快发,形成强大根系。在肥料运筹上要分次施用分蘖肥,同时坚持肥药混用,以达到追肥、治虫、除草的三重效果。
70、活棵分蘖期的具体水层管理方法是什么?
答:坚持薄水移栽,机插结束后,要及时灌水护苗(阴雨天除外),水深以不淹没秧心为宜。插后3~4天进入薄水层管理,切忌长时间深水,造成根系、秧心缺氧,形成水僵苗。活棵后即进入分蘖期,实行浅水勤灌,灌水时以水深达3厘米左右为宜,待自然落干后再上水,如此反复。达到以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气促根、水气协调的目的,促分蘖早生快发,植株嫩壮,根系发达。对一些秸秆还田量大的田块,若田脚较烂,发泡起烘,土壤透气性差,应及时脱水爽田1~2天,促进新根生长,然后实行浅灌。
71、怎样合理追施分蘖肥及栽后化学除草?
答:机插秧由于采用中小苗移栽,插后初期吸肥能力不如手插秧,为此,分蘖肥施用应采取“少吃多餐”的原则进行。如江苏省,一般在移栽后5~7天施一次返青分蘖起始肥,并结合使用小苗除草剂(如53%抛秧星、50%速除、50%抛栽宁、36%水旱灵等)进行化除。方法是每亩用尿素5~7公斤,与稻田小苗除草剂一起匀拌湿润适量细土,堆闷3~5小时后在傍晚田内上水5~7厘米后撒施。施后田间水层保持5~7天,以提高化除效果。同时开好平水缺,以防雨水淹没秧心,造成药僵甚至药害。对栽前已进行药剂封杀灭草的田块,不可再用除草剂,以防连续使用而产生要害;栽后10~12天亩用尿素7~9公斤再施一次肥,以满足机插稻分足蘖的需要;栽后18天左右视苗情施一次平衡肥,一般每亩施尿素3~4 公斤或45%氮、磷、钾复合肥9 ~12 公斤。其它地区的具体施肥时间和数量可根据当地生产实际而定。
72、简述机插本田僵苗现象及其原因。
答:僵苗是机插水稻分蘖期出现的一种不正常的生长状态,主要表现为分蘖生长缓慢、稻丛族立、叶片僵缩、生长停滞、根系生长受阻等现象。导致僵苗的原因比较复杂,类型繁多,主要分为肥僵型、水僵型和药僵型三种。前两种主要是由于用肥过多或秧苗长期处于淹水状态造成的,而药僵苗是在除草过程中,因除草剂用量过多、用药时机不当或喷洒除草剂后没能及时上水护苗造成的。
73、出现僵苗现象怎么补救?
答:机插本田僵苗的补救措施,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肥、水、药等管理调控措施,分别对待。如肥僵苗应采取先灌水洗肥,后排水露田,促进新根生长;水僵苗直接排水露田透气,提高根系活力;药僵苗换水排毒2~3次后,追施速效氮肥。在采取相应的水、肥调控的同时,每亩僵苗田用“惠满丰”15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可促使秧苗快速转化。
74、拔节长穗期的栽培目标是什么?
答:拔节长穗期是水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的时期,也是促壮秆大穗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的栽培目标是在保蘖增穗的基础上,通过搁田控氮,改善根际环境,促进颖花分化,防止颖花退化,以达到壮秆大穗的目的。
75、解释水稻搁田“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术语,搁田目的是什么?
答:“苗到不等时”是指田间总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俗称够苗)时,即开始脱水搁田;“时到不等苗”则是指无论田间总茎蘖数多少,到了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即应开始搁田。搁田的目的是,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减少植株体内不必要的营养消耗,促进根系下扎,提高根系活力,为壮秆大穗提供足够的物质积累。
76、机插稻为什么要提倡分次搁田?怎样搁田?
答:由于机插水稻分蘖节位低,分蘖势强,分蘖期长,够苗期往往来得早,同时由于茎蘖较小,对土壤水分敏感,因此机插稻应特别强调分次轻搁,否则会造成有效分蘖大量死亡,成穗数不足,最终导致产量下降。对肥力水平较高、长势较好的田块,可适当提早至总茎蘖数达预期穗数的70~90%时开始搁田;一般田块的开始搁田期即可遵循“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的原则。经3~4次反复后,便可达到土壤沉实硬板,站人留脚印(不陷脚),叶色褪淡显黄;促进根系下扎,提高根系活力,抑制茎杆基部节间伸长和无效分蘖的目的。
77、追施穗肥的作用何在?
答:在水稻幼穗发育期追施的肥料称为穗肥。穗肥既有利于巩固穗数,又有利于攻取大穗。但要防止叶面积过度增长,以形成配置良好的冠层结构;既可扩“库”,形成较多的总颖花数,又能强“源”畅“流”,形成较高的粒叶比,以利于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穗肥一般分促花肥和保花肥两次施用。
78、如何看苗追施促花肥?
答:促花肥主要是促进稻穗枝梗和颖花的分化,增加每穗颖花数量。一般在穗分化始期,即叶龄余数3.5叶左右施用。具体施用时间及用量要因苗情而定,若叶色正常褪淡,可亩施尿素8~12公斤,若叶色较深不褪淡,可推迟并减少施肥量;若叶色较淡的,可提前3~5天施用促花肥,并适当增加用量;若叶色较深也可不施。
79、怎样确定保花肥的追施适期?如何施用?
答:保花肥一般在出穗前18~20天,即叶龄余数1.5~1.2叶时施用,具体施用期应通过剥查10个以上单茎的叶龄余数确定。当50%的有效茎蘖叶龄余数不超过1.2时为追施保花肥的适期。用量一般为每亩7.5公斤尿素,对叶色浅,群体生长量小的可多施,但每亩不宜超过10公斤;相反,则少施或不施。
80、开花结实期的栽培目标是什么?
答:开花结实期是决定饱粒数的关键时期。栽培的关键目标是养根保叶、防止早衰,以促进籽粒灌浆,达到以根养叶,以叶饱籽的目的。
81、开花结实期田间管理要点是什么?
答:水稻出穗后一般不需再施肥,如叶色明显落黄,可每亩用尿素1公斤或活力素100克,加水50 公斤,进行叶面喷施,以延缓叶片衰老。在水浆管理上,自出穗至其后的20~25天,稻株需水量较大,应以保持浅水层为主,即灌一次浅水后,自然耗干至脚印塘尚有水即再上浅水层。在出穗25天后,根系逐渐衰老,稻株对土壤还原性的适应能力减弱,宜采用间隙灌溉法,即灌一次浅水后,自然落干2~4天再上水(脚印塘无水),且落干期应逐渐加长,灌水量逐渐减少,直至成熟,以达到延缓根系衰老,提高稻株抗逆性、结实率与千粒重的目的。
82、机插稻前期常发性的害虫有哪些?怎样防治?
答:机插稻由于移栽时苗小体嫩,前期生长缓慢,易遭受稻蓟马、稻蟓甲危害。稻蓟马可用乐果、甲胺磷等有机磷农药防治,亩用40%乐果乳油100毫升加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稻蟓甲的防治用菊脂类农药,亩用2.5%敌杀死或20%速灭杀丁乳剂20~30 毫升,加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此外,应特别注意防治灰飞虱,以控制稻条纹枯病的发生和蔓延,防治方法是亩用吡虫啉(有效成份)2克,兑水80~100公斤喷粗雾,可同时兼治稻蓟马。
83、分蘖至拔节孕穗期常发性的病虫有哪些?怎样防治?
答:分蘖至拔节孕穗期常发性的病虫有: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纹枯病等。虫害的防治:具体药防时间应根据当地病虫测报情况进行,对螟虫的防治一般每亩用40%三唑磷100 ml或5%锐劲特50毫升兑水50~60 公斤喷施,并可兼治纵卷叶螟,若加阿维菌素混喷,防效更好。防治稻飞虱一般每亩用50%扑虱灵40 克或吡虫啉1.5 ~2.0 克(有效成份)兑水80 ~100 公斤,喷粗雾于植株中下部即可。对纹枯病在大田分蘖末期,当穴发病率达到5%或孕穗期穴发病率达10%时就应防治,一般亩用井冈霉素水剂100 ~150毫升或12.5%纹霉清水剂100 ~200 毫升加水60 ~80公斤喷施于植株中下部,而后视病情再次用药。
84、抽穗结实期常发病虫有哪些?怎样防治?
答:由于机插水稻出穗期偏迟,极易遭受三代三化螟的危害,若抽穗前后遇连续阴雨天,更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特别是沿海稻区更应注意防治。防治三化螟可每亩用40%三唑磷100 毫升兑水50~60 公斤喷施;防治稻瘟病,一般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或40%富士1号乳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1~2次,即可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85、同为机插、同等栽培条件下为什么产量相差较大?
答:江苏省盐城某地有黄、田两家相邻两块机插秧田,品种相同,且同期落谷、机插,但黄家产量较田家高140公斤/亩。经调查,两家的机插品种为武育粳3号,2003年5月18日落谷,6月6日机插。栽前秧苗素质及机插质量均较好,且栽插密度基本一致,均未施基肥。造成其产量差异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大田肥水管理的不同。
黄家在肥水运筹上主要是针对机插稻生长发育特点进行的,做到了适时、适量施用分蘖肥和穗肥,并及时进行了适度搁田,群、个体间得到了协调发展,产量较高。而田家因肥料施用时机有些欠妥,致使其虽然穗数有一定优势,但穗型小,实粒数少。此外田家在封行后即采取保水5天,脱水10天的水分管理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质量群体的建成,致使产量不高。
86、水稻插秧机为什么一定要插规格化的秧苗?
答:常规拔洗秧苗,秧苗粗细、长短差别较大,插秧机栽插时勾秧、伤秧多,漏插率高,达不到栽插质量的要求。育成规格化、整齐划一的带土盘秧,插秧机可针对这种秧苗精心设计,从而得到较好的栽插质量。因此,规格化秧苗是保持栽插质量的前提,常规拔洗苗不适合机器插秧。
87、插秧机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插秧机的设计是采用对秧块进行均匀切块的原理来实现分秧与插秧,达到定行、定深、定穴和定苗栽插的目的。只要盘苗上秧苗分布均匀,秧针切下的定量面积土块上的秧苗,即每穴秧苗的数量是较为均匀的,由于秧针主要是分离秧块,不是针对有生命的秧苗,伤苗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插秧机工作时,秧针插入带土秧块后抓取定量秧块,并下移,当移至设定的栽插深度时,插秧机构中的插植叉将秧苗从秧针上顶出,插入土中,完成一个栽插过程。同时,通过浮板和液压系统,控制浮板与秧针的相对位置,从而保持基本一致的插秧深度。
88、插秧机的栽插密度是如何调节的?
答:插秧机通过改变株距来调节栽插密度。PF455S插秧机株距调节可通过单触点操作手柄选择70、80、90三个档位。调整时,先起动发动机,而后边低速旋转插植臂边调节株距。
89、插秧机栽插的每穴株数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影响机插每穴株数的因素主要有秧块的播种量、播种均匀度、秧块的含水率及插秧机秧针的取秧量等。
90、如何调节每穴株数?
答:插秧机是通过调节纵向取秧量及横向送秧量来调节秧针取秧面积,从而改变每穴株数。如手扶步行式PF455S插秧机的纵向取秧量调节范围在8—17毫米,共10个档位,每调整一档变化1毫米,手柄向左调,取秧量增多,向右调,取秧量减少。“标准”位置时取苗量为11毫米,需要用取苗卡规来调整。横向送秧调节装置设在插植部支架上的圆盘上,标有“26、24、20”三个位置,分别表示秧箱移动10.8 毫米、11.7 毫米和14毫米。横向与纵向的匹配调整可形成30种不同的小秧块面积,最小取秧面积为0.86平方厘米,最大为2.38平方厘米。一般情况下先固定横向送秧的档位,后用手柄改变纵向取秧量。根据这一原理,就可以针对秧苗密度调整取秧量,以保证每穴合理的苗数。
91、插秧机的主离合器接上后,机器不行走,怎么办?
答:插秧机的主离合器合上后,机器不行走,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1)是主离合器拉线过松导致皮带打滑,或者是由于张紧皮带过度磨损松脱所致。应停机检查,调整拉线张紧度或更换皮带;(2)是株距换档手柄没有接上档位。应检查后重新挂档。
92、手扶步行式PF455S插秧机液压钢丝调整的要求是什么?
答:液压钢丝调整时有三个位置,分别为“上升”、“固定”、“下降”。调整过程中,液压手柄在“上升”位置时,液压泵阀应紧靠在“上升”的位置,即后边10毫米凸台;手柄在“固定”位置时,液压泵阀对应在两个10毫米凸台中间位置;在“下降”位置时,液压泵阀应对应在“下降”位置,即紧靠前边10毫米凸台。通常以“上升”、“下降”位置作为调整标准。如钢丝过紧则导致下降缓慢,且停机后有时会自动下降;如钢丝过松则导致难以上升或上升缓慢,且机身自动下降。
93、步行式PF455S插秧机转向离合器手柄调整的要求是什么?
答:转向离合器手柄间隙标准为0-1毫米,手柄起作用的握力在1.8公斤以内。为达到标准留隙,调整时应边拧紧转向离合器钢丝的调节螺栓,边进行调整。调整完毕后一定要拧紧锁母。
94、插秧机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更换秧针、插植叉?
答:插秧机在长期作业时,秧针和插植叉会有弯曲或磨损现象。秧针和插植叉的间隙变大时栽插姿势恶化,有卡苗等现象,应随时检查,如有弯曲或磨损现象,应及时校正或者更换。
95、在调节插秧机纵取苗量调节杆时应注意什么?
答:以步行式插秧机PF455S为例,当纵向取苗量调节手柄放置在“标准”位置时,四个秧针对准取苗卡规,即从下数第二道线。当纵向取苗量调节手柄拨向“少”时,苗箱导轨相对秧针上升;纵向取苗量调节手柄拨向“多”时,苗箱下降,注意苗箱下降后,在最大取苗深度时秧针与苗箱不得碰擦。当有碰擦时,应松开孔板的两个螺钉,孔板移动到秧针与苗箱有>1毫米的间隙。
96、试述取苗卡规调整插秧机栽插部分的方法?
答:在插秧机的4个插植臂中,某个插植臂的穴株数出现多或者少的现象时,按下列要领用取苗卡规调节取苗量:(1)将插秧离合器手柄、主离合器手柄均拨到“断开”位置,将液压操作手柄拨到“下降”位置,然后熄灭发动机;(2)在导轨的取苗部位对准取苗卡规;(3)将变速杆拨至“中立”位置,插秧离合器手柄、主离合器手柄均拨到“连接”位置,然后缓慢地将反冲式起动器拉动到秧针前端,轻轻地对准取苗卡规为止;(4)调节中央部位2个插植臂时,松开紧固在插植臂摇动曲柄上的M10螺母后,在长孔内调节到相同的位置,调节后紧固螺母M10。左右外侧的插植臂是取苗基准,因此不能任意调节。
97、以步行式插秧机PF455S为例,试述插秧机苗移送支架上的3个销钉孔与纵向取苗量的调节关系?
答:3个销钉孔与纵向取苗量的调节关系见下表:
答:高性能插秧机所使用的是以营养土为载体的标准化秧苗,简称秧块。秧块的标准长×宽×高尺寸为58厘米×28厘米×2厘米,宽度在27.5厘米~28厘米范围内,四角垂直方正,不缺边缺角。每平方厘米秧块上常规稻需成苗1.5~3株,杂交稻成苗1~1.5株,且苗齐苗匀,根部盘结,提起不散,可整体放入秧箱内,才不会造成卡滞、脱空或漏插。
2、机插秧块的外形尺寸是以什么来控制的?
答:机插育秧的秧块外形尺寸在盘式育秧中,是以特制的长×宽为58厘米×28厘米的专用硬塑盘或软盘的盘边来控制的。在双膜育秧中,则通过栽前切块来保证规定尺寸。
3、机插秧苗的壮秧指标有哪些?
答:机插秧苗的壮秧指标有:秧龄15~20天,株高12~17厘米,叶龄3.5~3.8叶,苗基部茎宽≥2毫米,单株白根量10条以上,地上百株干重≥2.0g,根系盘结好,提起不散。
4、机插秧高产栽培的壮苗形态特征是什么?
答:机插秧苗的壮苗形态特征是苗高适宜,均匀整齐,茎基粗扁,青秀无病,无黑根枯叶。壮秧要求体内碳氮比适当,叶挺有弹性,根基源数目较多,移栽后发根力、抗逆性强,能够早扎根立苗,早活早发。
5、目前常用的水稻机插育秧方式有几种?
答:近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水稻机插育秧方式均是在工厂化育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就育秧用垫层而言,常用的有硬盘育秧、软盘育秧和双膜育秧,其中硬盘育秧因投资成本高,使用范围逐年减小;就秧田期水分管理模式而言,可分为湿润育秧和控水育秧,后者更有利于培育出适合机插的健壮秧苗,且秧龄弹性较大。
6、什么叫软盘育秧技术?
答:软盘育秧是采用高压聚乙烯等材料吹塑制成长宽高为58厘米×28厘米×2.5厘米、类似硬塑秧盘的一项育秧技术。它可以衬套在硬塑盘内,在播种流水线上播种后脱盘于秧板立苗绿化,也可以先排在秧板上,后装土播种、育苗。
7、什么叫双膜育秧技术?其优点有那些?
答:双膜育秧是采用带孔的地膜作垫层,直接平铺于秧板上,然后在其上方进行铺土、上水、播种、覆膜增温、育苗,因育秧过程中采用了上下双层薄膜,故称为双膜育秧。双膜育秧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操作简单、管理方便等优点。
8、哪些地块适宜作育秧床土?
答:适宜作床土的有土壤肥沃疏松的菜园地、耕作熟化的旱地或经秋耕、冬翻、春耖的稻田表层土,土壤中应无硬杂质,杂草、病菌少。重粘土、沙土不宜作床土,且不宜在荒草地及当季喷施过除草剂的田块取土。
9、每亩大田在进行机插育秧时,需备合格细土多少公斤?
答:备足合格营养土的数量,应根据土质及育秧方式而定。一般每亩大田需合格营养(拌过肥的)细土100公斤,另需准备25公斤左右未拌过肥的细土用以盖种用。
10、如何进行床土培肥?
答:肥沃疏松的菜园的土壤,过筛后可直接用作床土。其它适宜土壤提倡在冬季完成取土,取土前一般要对取土地块进行施肥,每亩匀施腐熟人畜粪2000kg(禁用草木灰),以及25%氮、磷、钾复合肥60kg~70kg,或硫酸铵30kg、过磷酸钙40kg、氯化钾5kg等无机肥。提倡使用适合当地土壤性状的壮秧剂代替无机肥,在床土加工过筛时每100kg细土匀拌0.5kg~0.8kg旱秧壮秧剂。取土地块PH偏高的可酌情增施过磷酸钙以降低PH(适宜pH值为5.5~7.0)。施后连续机旋耕2遍~3遍,取表土堆制并覆农膜至床土熟化。
11、机插育秧对床土的要求是什么?
答:肥匀土熟、肥水交融。过筛后的细土粒径不大于5 毫米,其中2 ~4 毫米粒径达60%以上;细土含水量掌握在15%左右,达到手捏成团,落地即散的要求。
12、床土准备工作为什么要及早进行?
答:床土提前培肥加工堆闷并把握适宜含水量的目的是促使肥土充分熟化、肥土交融。若培肥过迟或含水量过低,有机肥不能充分腐熟,无机肥不能充分溶解,播种后易形成肥害或肥害死苗。
13、怎样选择育秧床址?
答:育秧床址选择应根据机插大田的位置及育秧的形式而定。若采取集中育秧的,应选择靠近机插大田、排灌分开、运秧方便、便于操作管理的田块作秧田,以便于集中管理和节约移栽时的运秧用工,同时又可防止远距离运输而伤苗。以农户为单位分散育秧的,可利用农户房前屋后阳光充足的空闲地作育秧床址。
14、机插育秧的秧大田比例是多少?
答:机插育秧的秧大田比例应按1:80~100亩留足秧田。
15、标准化育秧的秧床规格尺寸是多少?
答:板面宽1.4~1.5米、板间秧沟宽20~30厘米,深20厘米;四周围沟宽50厘米,深20厘米,同时要开好平水缺。
16、精做秧板的具体操作要求是什么?
答:在播种前10天上水耖田耙地,开沟做板,秧板做好后需排水晾板,使板面沉淀。播前2天铲高补低,填平裂缝,并充分拍实,板面达到“实、平、光、直”。秧田四周开围沟,确保灌排畅通,播种时板面沉实、不发白、不陷脚。
17、如何选择机插水稻品种?
答:选用当地农业部门提供的主栽品种。也可根据不同茬口、品种特性及安全齐穗期,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生育期适宜的优质、高产、稳产的穗粒并重型品种。
18、每亩大田在进行机插育秧时,应备精选稻种多少?
答:每亩大田机插育秧具体备足精选种子的数量,主要根据品种类型而定,一般杂交稻需种子1~1.5公斤,常规稻需3~3.5公斤。此外,双膜育秧由于要切块除边,用种量略高于盘育秧。
19、怎样确定机插水稻播种期?
答:机插育秧与常规育秧有明显的区别:一是播种密度高,二是秧苗根系仅在厚度为2~2.5厘米的薄土层中交织生长,秧龄弹性小,在确定播种期时,必须根据茬口安排,按照15~20天秧龄倒推计算播种期。在适宜播期范围内,栽插面积较大时还应根据机具、劳力和灌溉水等生产条件实施分期播种,以保证秧苗适龄移栽,不超秧龄。
20、常用的选种方法有哪些?采用盐水选种时应注意哪些要求?
答:选种方法为晒种、脱芒、筛种、盐水选种或风选等。采用盐水选种时,选种液的比重粳稻一般应等于或大于1.10,籼稻一般应等于或大于1.06。盐水选种液配制方法:1升水中每加20克食盐,水溶液的比重提高0.01(比重为1.10的选种液测定方法可采用新鲜鸡蛋放入盐水中,浮出水面面积为2分硬币大小。)。盐水选种后应立即用清水淘洗种子,清除谷壳外盐份,避免影响发芽,洗后直接浸种。
杂交稻种子金贵,一般用清水漂选,分浮、沉两部分,分别催芽、播种,可使同一盘秧苗生长相对整齐,以利机插和大田管理。
21、为什么要坚持药剂浸种,常用的浸种药剂及使用方法是什么?
答:坚持药剂浸种的目的主要是杀灭稻种携带的病菌。水稻种子传播的主要病害有恶苗病、稻瘟病、稻曲病、白叶枯病,此外还有苗期灰飞虱传播的条纹叶枯病等。目前水稻育秧常用的浸种药剂有“使百克”、“施保克”、“吡虫啉”等。使用方法:浸种时选用“使百克”或“施保克”2毫升加10%“吡虫啉”10克,兑水6~7公斤,浸5 公斤种子,浸种后不必淘洗可直接催芽。
22、种子吸足水份的标准是什么?
答:种子吸足水份的标准是谷壳透明,米粒腹白可见,米粒易折断而无响声。浸种时间长短应随气温而定,一般籼稻种子浸足60℃·日(2天左右),粳稻种子浸足80℃·日(3天左右)。
23、催芽的主要技术要求有哪些?
答:催芽的主要技术要求是:“快、齐、匀、壮”。“快”是指两天内催好芽;“齐”是指要求发芽势达85%以上;“匀”是指芽长整齐一致;“壮”是指幼芽粗壮,根、芽长比例适当;颜色鲜白,气味清香,无酒味。
24、什么叫“破胸”,为什么要高温“破胸”?
答:催芽时,自稻谷上堆至种胚突破谷壳露出时,称为破胸。种子吸足水分后,适宜的温度是破胸快而整齐的主要条件。在38℃的高温上限内(即最高最高温度不得超过38℃),温度越高,种子的生理活动越旺盛,破胸也越迅速而整齐。反之,则破胸慢,且不整齐,播种后易形成大小苗。为此,催芽时若气温较低应采取增温措施。其次,上堆后的稻谷在自身温度上升后要掌握谷堆上下内外温度一致,必要时进行翻拌,使稻种间受热均匀,促进破胸整齐迅速。
25、催好芽的芽谷为什么要摊晾炼芽再播种?
答:由于出芽是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的,这一温度一般要高于当时的气温。摊晾炼芽是增强芽谷播种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提高生命力的重要途径。一般在芽谷催好后,置室内摊晾4~6小时,达到内湿外干即可播种。
26、软盘育秧时,一般每亩大田需备软盘多少张?覆盖用农膜多长?
答:软盘育秧一般每亩大田需育秧软盘25张左右,覆盖用的2米宽幅农膜4.0米长。
27、双膜育秧时,一般每亩大田需有孔底膜、覆盖农膜多少米?
答:双膜育秧每亩机插大田应备带孔1.5米宽幅地膜、覆盖用的2米宽幅农膜各4.0米。
28、每平方米秧床需备干稻草多少公斤?
答:每平方米秧床需备干稻草0.6~0.7公斤。
29、如何冲好底膜孔?适宜的冲孔规格是多少?
答:双膜育秧的底膜冲孔,常用方法是将底膜整齐地卷在长、宽、厚分别为1.5米、15厘米、5厘米的木板上,然后划线冲孔。孔距一般为2.0厘米×2.0厘米或2.0厘米×3.0厘米,孔径0.2~0.3厘米。孔径不宜过大,否则会造成大量秧根穿孔下扎,增加起秧难度,甚至不能形成秧块。
30、铺放软盘的要求是什么?
答:为充分利用秧板和便于起秧,每块秧板横排两行软盘,依次平铺,紧密整齐,盘与盘的飞边要重叠排放,盘底与床面紧密贴合,确保 盘不变形,不翘边翘角。
31、双膜育秧床土铺放的简易方法是什么?
答:在秧板面上平铺带孔底膜后,首先在板面两边(沿秧板沟边)分别固定宽2 ~3厘米,厚2.0厘米,长200厘米左右的木条,而后铺撒底土,并用木尺刮平,铺土厚度与秧板两边固定的木条厚度一致(2.0厘米)。
32、如何进行软盘铺土?
答:软盘铺土为避免盘间厚度不一,应先铺一标准盘,厚度为2.0厘米,而后将标准盘土倒入事先准备好的固定容器确定盛土位置,再按该容器盛土标记装土依次倒入铺放好的软盘中,并用木尺刮平。
33、如何进行床土补水?
答:播种时床土相对含水率应达到85~90%。补水方法:一种是在播种前一天灌平沟水,待铺好的床土(盘土)充分吸湿后迅速排水;一种是在播种前直接用喷壶洒水。
34、机插育秧的适宜播量是多少?
答:为培育适合机插的健壮秧苗,确定机插育秧适宜落谷密度的基本原则是均匀、盘根,即参照大田栽插的每穴苗数,在确保播种均匀与秧苗根系能够盘结的前提下,根据品种、气候等因素可适当降低播量,以提高秧苗素质,增加秧龄弹性。一般杂交稻每盘芽谷的播量为80~100g,常规粳稻的芽谷播量为120~150g。播量过大或过小均不利培育合格的机插秧苗。
35、为什么要坚持匀播?匀播的要求是什么?
答:插秧机是采取切小土块的方式插植秧苗的,每穴栽插株数,也就是每个小秧块上的成苗数。一般要求每平方厘米秧块上常规稻成苗1.5~3株,杂交稻成苗1~1.5株,否则会造成漏插或分株不匀。播种时双膜育秧要求按秧板面积称种,软盘育秧要求按盘数称种,并做到分次细播、匀播。
36、播种后撒盖籽土时应注意哪些哪些问题?
答:播种后要均匀撒盖籽土,土厚0.3~0.5厘米,以盖没芽谷为宜,力求均匀一致,不能过厚。注意要使用未经培肥的过筛细土,不能用拌有壮秧剂的营养土。盖籽土撒好后不可再洒水,以防止表土板结影响出苗。
37、在田间立苗方法中,为什么播种覆土后板面要采取封膜、盖草措施?
答:芽谷播后需经过一定的适温高湿才能达到出苗整齐。一般要求温度在28~35℃,湿度保持在90%左右。为给播后的芽谷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采取农膜覆盖来控温保湿。同时进行膜面盖草,起到夜间保温又可避免晴天中午高温灼伤幼芽的双重作用。
38、封膜盖草的关键技术有哪些?
答:为防止盖膜紧贴床土形成闷种烂芽,封膜时首先要沿秧板每隔50~60 厘米放一根芦苇或铺一层薄麦秸草,而后盖膜,并将四周严实。盖草厚度一般以看不见覆膜为宜。若盖草过薄,晴天中午高温易灼伤幼芽,过厚出苗不整齐。
39、怎样才能确保一播全苗?
答:播种后适宜的温度是确保一播全苗的关键,同时床土湿度应保持在90%左右。若出苗期遇雨,易造成床土湿度过大,形成闷种烂芽,影响全苗。采取的措施是:开好秧田排水缺口,预防雨水淹没秧田;雨后及时清除盖膜上的积水,以避免床面局部受压“贴膏药”,保证一播全苗。
40、在什么情况下应采取拱棚立苗?拱棚立苗的主要管理措施是什么?
答:对气温较低的早春育秧或倒春寒多发地区,播种时,最低气温不能稳定通过15℃时,要在封膜的基础上搭建拱棚增温立苗。当幼芽顶出土面后,晴天中午棚内地表温度应控制在35℃以下,遇更高温度时可采用通风或盖草帘降温,以防高温灼伤幼苗。
41、什么时期为最佳揭膜炼苗期?为什么?
答:封膜盖草立苗的最佳揭膜炼苗期为齐苗后,第一完全叶抽出0.8~1.0厘米时,即播后3~5天揭膜炼苗。若覆盖时间过长,遇高温晴好天气,容易烧苗;覆盖时间过短,出苗不整齐,成苗率下降。
42、揭膜的原则是什么?
答:晴天傍晚揭,阴天上午揭,小雨雨前揭,暴雨雨后揭。若遇低温天气,应推迟揭膜,并做到日揭夜盖。
43、机插育秧的秧田期如何管理水分?
答:机插育秧秧田期水分管理,应以床土或盘土湿润管理为主。保持床土(盘土)不发白,晴天中午秧苗不卷叶,缺水补水,做到以水调气,以气促根的目的。补水方法:秧田集中地块可灌平沟水,零散育秧可采取早晚洒水补湿,移栽前2~3天控水炼苗。早春茬秧遇到较强冷空气侵袭时,要灌拦腰水护苗,回暖期换水保苗,防止低温冻害和温差变化过大而造成烂秧和死苗,气温正常后及时排水透气,提高秧苗根系活力。
44、如何确定追施“断奶肥”?
答:断奶肥的施用要根据床土(盘土)肥力、秧龄和天气特点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灵活掌握。一般在秧苗一叶一心期(播后7~8天)施用。若床土肥沃,雨水较多,可免施。麦茬秧为防止秧苗过高,施肥量可适当减少。
45、断奶肥的施用方法是什么?
答:每亩秧池田用腐熟的人粪清500公斤兑水1000公斤,亦可用尿素5公斤兑水500公斤,于傍晚浇施。
46、秧田期常见青(黄)枯死苗的原因、症状及主要预防措施?
答:由于水稻机插育秧较常规手栽稻育秧密度高,秧苗素质相对柔弱,在秧田期,特别是2~3叶期,秧苗正处于离乳期前后,遇低温冷害后,易造成青(黄)枯死苗。青枯死苗是秧苗受低温影响,或暴晴后未及时灌水,造成秧苗出现失水而死的现象,属急性生理病害,通常成片发生。病苗从幼嫩的心叶部分开始萎蔫卷缩呈筒状,然后整株萎蔫死亡,死后叶色呈暗绿色,但秧苗茎部尚未腐烂,手拉秧苗,根部不会脱离,根呈水烫状。
黄枯死苗是秧苗在低温下缓慢受害后所发生的死亡现象,属慢性生理病害,通常一簇一簇发生。发病时从叶尖到叶茎,由外到内,从老叶到嫩叶,逐渐变黄褐色枯死,秧苗基部常因病菌寄生而腐烂,手拉秧苗,根部容易脱离。
主要预防措施:遇低温寒潮时,要灌水保温,若湿冷天气持续时间长,需要在秧田水温和土温、气温差距逐渐缩小时采取勤灌勤排或日灌夜排的方法,以提高水温和供给氧气,防止死苗。冷后暴晴要及时灌深水护苗,缓和温差,后逐渐排水,切忌在天晴时立即排干水,以防秧苗体内水分收支失去平衡,造成生理失水,发生青枯死苗。
此外,也可根据苗情早施“断奶肥”,以增强秧苗的抵抗力。
47、造成秧田期秧苗大小苗现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答:造成秧田期秧苗大小苗现象的原因主要有:①播种覆土时,盖土不匀,土厚的地方易造成闷种,导致出苗相对慢,生长滞后;②覆膜期间遇雨水未能及时清除膜面积水,造成“贴膏药”,影响秧苗生长;③秧板不平,致使板面相对高的地方在上水时洇不到水,秧苗处于水分胁迫状态,生长缓慢。针对上述原因,在育秧时应力求板面平直;播种后盖土均匀,以看不见芽谷为宜;覆膜期间注意根据天气情况保持膜内温度,并在雨后及时清除膜面积水。
48、秧田期的主要虫害有哪些?怎样防治?
答:秧田期的主要虫害有:稻蓟马、灰飞虱、螟虫等。秧田期应密切注意虫情发生动态,及时对症用药防治。对稻蓟马、螟虫的防治,亩秧池田一般用“乐果”、“甲胺磷”等有机磷农药100毫升,加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灰飞虱防治亩秧池田可用“吡虫啉”2克(有效成分)加水80公斤喷粗雾,同时可兼治稻蓟马。
49、什么气候条件秧苗易遭受立枯病的危害?怎样防治?
答:气温较低,温差较大,秧苗极易遭受立枯病的侵袭危害。春茬育秧期,气温较低,应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防治方法。揭膜后在清晨观察秧苗,如局部秧苗叶尖无水珠(吐水)时,应全田防治,每亩秧池田用65%“敌克松”500克兑水600~750 公斤洒施。
50、怎样确定使用助壮剂及使用方法?
答:助壮剂是一种抑制植物细胞拉长的植物生长矮化剂。在同等使用剂量下,气温越高矮化效果越显著,一般情况下机插秧苗不必施用。若育秧期气温较高,雨水偏多,苗生长较快,又不能及时移栽的麦茬秧苗,每亩秧池田可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克(1:2000倍液)兑水喷雾(切忌用量过大,喷雾不匀。如床土培肥已用“旱秧壮秧剂”的不必使用),以延缓秧苗纵向生长速度,促进横向生长,增加秧苗的干物质含量,达到助壮秧苗的效果。
51、如何施好“送嫁肥”?
答:秧苗移栽时体内氮素水平高,发根能力强;碳素水平高,抗植伤能力强。要使移栽时秧苗具有较强的发根能力,又具有较强的抗植伤能力,栽前应看苗施好送嫁肥,促进秧苗根源基发育,叶片挺健清秀。具体施肥时间应根据机插进度分批使用,一般在移栽前3~4天进行;用肥量及施用方法应视苗色而定:叶色褪淡的脱力苗,亩用尿素4~4.5千克兑水500千克于傍晚均匀喷洒或泼浇,施后并洒一次清水以防肥害烧苗;叶色正常、叶挺拔而不下披苗,亩用尿素1~1.5千克兑水100~150千克进行根外喷施;叶色浓绿且叶片下披苗,切勿施肥,应采取控水措施来提高苗质。
52、栽前为何要控水炼苗?怎样把握控水炼苗时间?
答:栽前通过控水炼苗,减少秧苗体内自由水含量、提高碳素水平、增强秧苗抗逆能力,是培育壮秧健苗的一个重要手段,控水时间应根据移栽前的天气情况而定。春茬秧由于早播早插,栽前气温、光照强度、秧苗蒸腾量与麦茬秧比均相对较低,一般在移栽前5天控水炼苗。麦茬秧栽前气温较高,蒸腾量较大,控水时间宜在栽前3天进行。控水方法:晴天保持半沟水,若中午秧苗卷叶时可采取洒水补湿。阴雨天气应排干秧沟积水,特别是在起秧栽插前,雨前要盖膜遮雨,防止床土含水率过高而影响起秧和栽插。
53、为什么要坚持带药移栽?
答:机插秧苗由于苗小体嫩,易遭受稻蓟马、螟虫、稻蟓甲等趋嫩性昆虫为害。栽前进行一次药剂防治工作,可有效地控制本田活棵返青期前后的虫害。
54、如何进行带药移栽?
答:在栽前1~2天亩用2.5%快杀灵乳油30~35毫升兑水40~60千克进行喷雾。在稻条纹叶枯病发生区,防治时应亩加10%吡虫啉乳油15毫升,控制灰飞虱的带毒传播危害,做到带药移栽,一药兼治。
55、起苗移栽的关键是什么?
答:机插秧苗起苗移栽的关键是轻运、轻放;随运、随栽;减少搬动次数,避免秧块变型。达到四角垂直方正,不缺边缺角。
56、怎样起运秧苗?
答:机插秧的起运移栽应根据不同的育秧方法采取相应措施,软盘秧可随盘平放运往田头,亦可先起盘后卷秧,叠放于运秧车,堆放层数一般2~3层为宜,切勿过多而加大底部压力,造成秧块变形和折断秧苗,运至田头应随即卸下平放,使秧苗自然舒展,利于机插。双膜秧在起秧前,先要将整块秧板的秧苗切成适合机插宽度为27.5~28厘米,长58 厘米左右的标准秧块后再卷秧,并小心叠放于运秧车。
57、机插本田栽前精耕细作的主要作业环节有哪些?
答:水稻大田栽前耕整,是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中一项重要内容,一般包括耕翻、灭茬、晒垡、施肥、碎土、耙地、平整、清除田面漂浮物、化学封杀灭草等九个环节。
58、简述机插本田不同茬口犁田整地方法。
答:春茬田(空白茬):在春耕晒垡的基础上,机插前一周进行旋田整地水耙平。麦、油茬:视留茬高低区别对待,低茬地,应采用旋耕灭茬机灭茬,同时做到边灭茬边埋茬,在上水耙地前坚持干整干平,并根据秧龄长短,在确保适期移栽的基础上,视天气情况可晒垡2~3天,以利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高留茬地,可先直接上水浸泡,再用水田埋茬起浆整地机进行耕整作业。
59、如何施好基肥?
答:可结合旋耕作业,根据土壤地力、茬口等因素施用基肥,并坚持有机肥和无机速效化肥相结合施用的原则。一般移栽前5-10天每亩施粪肥1000-1500公斤或25%复合肥50-80公斤用以培肥地力;中等肥力大田,每亩施35%水稻专用肥30公斤或25%复合肥40公斤或BB肥20公斤作底肥;先施肥再耕翻,以达到全层施肥,土肥交融。
另外,麦茬秸杆还田较多的田块,在插秧前一天,需亩增施碳酸氢铵10~15公斤作面肥,避免秸杆在腐烂过程中形成生物夺氮而造成土壤中速效氮肥暂时亏缺现象。
60、机插秧对田面质量的要求有哪些?
答:插秧机的作业性能和秧苗特点,决定了大田整地要达到以下要求:一是田平如镜,栽秧后寸水棵棵到。二是田面整洁,对秸杆还田且灭茬效果欠佳的田块,务必要在耙地时结合人工踩埋,清除田面残物。三是上细下粗,细而不糊,上烂下实,插秧作业时不陷机不壅泥。四是泥浆沉淀达到泥水分清,沉淀不板结,水清不浑浊。
61、机插前为什么要坚持泥浆沉淀?
答:机插秧均为中小苗移栽,苗高近似于常规手插秧的一半,若不坚持泥浆沉淀,极易造成栽插过深(泥浆沉淀掩埋、插秧机浮舟壅泥塌陷填埋)或漂秧,倒秧率增加。为了提高机插质量,本田耙地后须经一段时间沉实,才能达到理想的机插效果。
62、怎样确定泥浆沉实时间?
答:泥浆沉淀时间的长短,应根据土质及泥水糊度情况而定。一般砂质土需沉实1天左右,壤土沉实2~3天,粘土需沉实4天左右。若田脚较烂,泥水较糊,沉实时间需更长些。总体的沉实要求是泥水分清,沉实不板结。
63、如何进行栽前化学灭草?
答:栽前化学封杀灭草,应根据前作腾茬时间和秧苗适栽期而定。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对稗草、牛毛草、鸭舌草、野茨菰、球花碱草等浅层杂草发生密度较高的田块可结合泥浆沉实,耙地后亩用60%“丁草胺”乳油100毫升或25%“恶草灵”乳油200毫升拌湿润细土20~25公斤均匀撒施,施后田内保持7~10厘米水层3~4天,进行药剂封杀除草,压低其杂草发生基数。
64、为什么机插秧栽后返青、缓苗期较常规手插秧长?
答:机插水稻适宜移栽的秧龄为15~20天,此时叶龄基本处于四叶期,刚刚进入自养阶段,根源基发育数目相对较少,加之播种密度高,根系盘结紧,机插时根系拉伤重,插后秧苗的抗逆性较常规手插秧弱。为此,与常规手插秧相比,机插秧的返青缓苗期相对较长,活棵返青期迟2~3天,在栽插后7~10天内基本无生长量。
65、为什么说机插本田秧分蘖节位多,分蘖期长?
答:同一水稻品种在同等的栽培条件下,主茎叶龄相对稳定。若移栽秧龄小1个叶龄,本田有效分蘖期就多1个分蘖位。机插秧的秧龄较手插秧小3~3.5个叶龄,但由于机插时植伤较重,返青缓苗期比手插秧长1.0~1.5个叶龄,两者相抵,机插水稻的本田有效分蘖期就相应延长了2个叶位分蘖,约7~10天,因而分蘖节位增多。
66、机插秧为什么会出现成穗率低、穗型变小的现象?
答:机插水稻实现了宽行浅插,植株温光条件优越,发根能力强,这为低节位分蘖创造了有利环境。在缓苗返青后,机插水稻的起始分蘖一般始见于五叶一心期,且具有爆发性,分蘖发生量猛增。再加之分蘖节位低、分蘖期长,群体数量直线上升,够苗期提高,高峰苗容易偏多,从而出现成穗率下降、穗型易偏小的现象。
67、机插水稻高产栽培策略是什么?
答:机插水稻实现了定行、定深、定穴和定苗移栽,满足了高产群体质量栽培中宽行浅栽稀植的要求。在本田生产中应根据机插水稻的生长发育规律,采取相应的肥水管理技术措施,促进早发稳长,走“小群体、壮个体、高积累”的高产栽培路线。肥水运筹要实现“前稳、中控、后促”的原则,创造利于早返青、早分蘖的环境条件。同时还要控制高峰苗,形成合理群体,提高光能利用率,以确保大穗足穗,为夺取机插水稻高产稳产打基础。
68、机插水稻活棵分蘖期的栽培目标是什么?
答:水稻活棵分蘖期是长根、叶和分蘖的营养器官生长为主的时期,机插稻这一时期的栽培目标是创造有利于早返青、早分蘖的环境条件,培育足够的壮株大蘖,达到小群体、壮个体,为争足穗、大穗奠定基础。
69、活棵分蘖期的管理技术要点有哪些?
答:根据机插水稻秧龄短、个体小、生长柔弱的特点,在水层管理上,要坚持薄水活棵、分蘖,做到以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气促根,促进秧苗早生快发,形成强大根系。在肥料运筹上要分次施用分蘖肥,同时坚持肥药混用,以达到追肥、治虫、除草的三重效果。
70、活棵分蘖期的具体水层管理方法是什么?
答:坚持薄水移栽,机插结束后,要及时灌水护苗(阴雨天除外),水深以不淹没秧心为宜。插后3~4天进入薄水层管理,切忌长时间深水,造成根系、秧心缺氧,形成水僵苗。活棵后即进入分蘖期,实行浅水勤灌,灌水时以水深达3厘米左右为宜,待自然落干后再上水,如此反复。达到以水调肥、以水调气、以气促根、水气协调的目的,促分蘖早生快发,植株嫩壮,根系发达。对一些秸秆还田量大的田块,若田脚较烂,发泡起烘,土壤透气性差,应及时脱水爽田1~2天,促进新根生长,然后实行浅灌。
71、怎样合理追施分蘖肥及栽后化学除草?
答:机插秧由于采用中小苗移栽,插后初期吸肥能力不如手插秧,为此,分蘖肥施用应采取“少吃多餐”的原则进行。如江苏省,一般在移栽后5~7天施一次返青分蘖起始肥,并结合使用小苗除草剂(如53%抛秧星、50%速除、50%抛栽宁、36%水旱灵等)进行化除。方法是每亩用尿素5~7公斤,与稻田小苗除草剂一起匀拌湿润适量细土,堆闷3~5小时后在傍晚田内上水5~7厘米后撒施。施后田间水层保持5~7天,以提高化除效果。同时开好平水缺,以防雨水淹没秧心,造成药僵甚至药害。对栽前已进行药剂封杀灭草的田块,不可再用除草剂,以防连续使用而产生要害;栽后10~12天亩用尿素7~9公斤再施一次肥,以满足机插稻分足蘖的需要;栽后18天左右视苗情施一次平衡肥,一般每亩施尿素3~4 公斤或45%氮、磷、钾复合肥9 ~12 公斤。其它地区的具体施肥时间和数量可根据当地生产实际而定。
72、简述机插本田僵苗现象及其原因。
答:僵苗是机插水稻分蘖期出现的一种不正常的生长状态,主要表现为分蘖生长缓慢、稻丛族立、叶片僵缩、生长停滞、根系生长受阻等现象。导致僵苗的原因比较复杂,类型繁多,主要分为肥僵型、水僵型和药僵型三种。前两种主要是由于用肥过多或秧苗长期处于淹水状态造成的,而药僵苗是在除草过程中,因除草剂用量过多、用药时机不当或喷洒除草剂后没能及时上水护苗造成的。
73、出现僵苗现象怎么补救?
答:机插本田僵苗的补救措施,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肥、水、药等管理调控措施,分别对待。如肥僵苗应采取先灌水洗肥,后排水露田,促进新根生长;水僵苗直接排水露田透气,提高根系活力;药僵苗换水排毒2~3次后,追施速效氮肥。在采取相应的水、肥调控的同时,每亩僵苗田用“惠满丰”15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可促使秧苗快速转化。
74、拔节长穗期的栽培目标是什么?
答:拔节长穗期是水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的时期,也是促壮秆大穗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的栽培目标是在保蘖增穗的基础上,通过搁田控氮,改善根际环境,促进颖花分化,防止颖花退化,以达到壮秆大穗的目的。
75、解释水稻搁田“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术语,搁田目的是什么?
答:“苗到不等时”是指田间总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俗称够苗)时,即开始脱水搁田;“时到不等苗”则是指无论田间总茎蘖数多少,到了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即应开始搁田。搁田的目的是,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减少植株体内不必要的营养消耗,促进根系下扎,提高根系活力,为壮秆大穗提供足够的物质积累。
76、机插稻为什么要提倡分次搁田?怎样搁田?
答:由于机插水稻分蘖节位低,分蘖势强,分蘖期长,够苗期往往来得早,同时由于茎蘖较小,对土壤水分敏感,因此机插稻应特别强调分次轻搁,否则会造成有效分蘖大量死亡,成穗数不足,最终导致产量下降。对肥力水平较高、长势较好的田块,可适当提早至总茎蘖数达预期穗数的70~90%时开始搁田;一般田块的开始搁田期即可遵循“苗到不等时,时到不等苗”的原则。经3~4次反复后,便可达到土壤沉实硬板,站人留脚印(不陷脚),叶色褪淡显黄;促进根系下扎,提高根系活力,抑制茎杆基部节间伸长和无效分蘖的目的。
77、追施穗肥的作用何在?
答:在水稻幼穗发育期追施的肥料称为穗肥。穗肥既有利于巩固穗数,又有利于攻取大穗。但要防止叶面积过度增长,以形成配置良好的冠层结构;既可扩“库”,形成较多的总颖花数,又能强“源”畅“流”,形成较高的粒叶比,以利于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穗肥一般分促花肥和保花肥两次施用。
78、如何看苗追施促花肥?
答:促花肥主要是促进稻穗枝梗和颖花的分化,增加每穗颖花数量。一般在穗分化始期,即叶龄余数3.5叶左右施用。具体施用时间及用量要因苗情而定,若叶色正常褪淡,可亩施尿素8~12公斤,若叶色较深不褪淡,可推迟并减少施肥量;若叶色较淡的,可提前3~5天施用促花肥,并适当增加用量;若叶色较深也可不施。
79、怎样确定保花肥的追施适期?如何施用?
答:保花肥一般在出穗前18~20天,即叶龄余数1.5~1.2叶时施用,具体施用期应通过剥查10个以上单茎的叶龄余数确定。当50%的有效茎蘖叶龄余数不超过1.2时为追施保花肥的适期。用量一般为每亩7.5公斤尿素,对叶色浅,群体生长量小的可多施,但每亩不宜超过10公斤;相反,则少施或不施。
80、开花结实期的栽培目标是什么?
答:开花结实期是决定饱粒数的关键时期。栽培的关键目标是养根保叶、防止早衰,以促进籽粒灌浆,达到以根养叶,以叶饱籽的目的。
81、开花结实期田间管理要点是什么?
答:水稻出穗后一般不需再施肥,如叶色明显落黄,可每亩用尿素1公斤或活力素100克,加水50 公斤,进行叶面喷施,以延缓叶片衰老。在水浆管理上,自出穗至其后的20~25天,稻株需水量较大,应以保持浅水层为主,即灌一次浅水后,自然耗干至脚印塘尚有水即再上浅水层。在出穗25天后,根系逐渐衰老,稻株对土壤还原性的适应能力减弱,宜采用间隙灌溉法,即灌一次浅水后,自然落干2~4天再上水(脚印塘无水),且落干期应逐渐加长,灌水量逐渐减少,直至成熟,以达到延缓根系衰老,提高稻株抗逆性、结实率与千粒重的目的。
82、机插稻前期常发性的害虫有哪些?怎样防治?
答:机插稻由于移栽时苗小体嫩,前期生长缓慢,易遭受稻蓟马、稻蟓甲危害。稻蓟马可用乐果、甲胺磷等有机磷农药防治,亩用40%乐果乳油100毫升加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稻蟓甲的防治用菊脂类农药,亩用2.5%敌杀死或20%速灭杀丁乳剂20~30 毫升,加水30~40公斤均匀喷雾。此外,应特别注意防治灰飞虱,以控制稻条纹枯病的发生和蔓延,防治方法是亩用吡虫啉(有效成份)2克,兑水80~100公斤喷粗雾,可同时兼治稻蓟马。
83、分蘖至拔节孕穗期常发性的病虫有哪些?怎样防治?
答:分蘖至拔节孕穗期常发性的病虫有: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纹枯病等。虫害的防治:具体药防时间应根据当地病虫测报情况进行,对螟虫的防治一般每亩用40%三唑磷100 ml或5%锐劲特50毫升兑水50~60 公斤喷施,并可兼治纵卷叶螟,若加阿维菌素混喷,防效更好。防治稻飞虱一般每亩用50%扑虱灵40 克或吡虫啉1.5 ~2.0 克(有效成份)兑水80 ~100 公斤,喷粗雾于植株中下部即可。对纹枯病在大田分蘖末期,当穴发病率达到5%或孕穗期穴发病率达10%时就应防治,一般亩用井冈霉素水剂100 ~150毫升或12.5%纹霉清水剂100 ~200 毫升加水60 ~80公斤喷施于植株中下部,而后视病情再次用药。
84、抽穗结实期常发病虫有哪些?怎样防治?
答:由于机插水稻出穗期偏迟,极易遭受三代三化螟的危害,若抽穗前后遇连续阴雨天,更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特别是沿海稻区更应注意防治。防治三化螟可每亩用40%三唑磷100 毫升兑水50~60 公斤喷施;防治稻瘟病,一般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或40%富士1号乳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1~2次,即可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85、同为机插、同等栽培条件下为什么产量相差较大?
答:江苏省盐城某地有黄、田两家相邻两块机插秧田,品种相同,且同期落谷、机插,但黄家产量较田家高140公斤/亩。经调查,两家的机插品种为武育粳3号,2003年5月18日落谷,6月6日机插。栽前秧苗素质及机插质量均较好,且栽插密度基本一致,均未施基肥。造成其产量差异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大田肥水管理的不同。
黄家在肥水运筹上主要是针对机插稻生长发育特点进行的,做到了适时、适量施用分蘖肥和穗肥,并及时进行了适度搁田,群、个体间得到了协调发展,产量较高。而田家因肥料施用时机有些欠妥,致使其虽然穗数有一定优势,但穗型小,实粒数少。此外田家在封行后即采取保水5天,脱水10天的水分管理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质量群体的建成,致使产量不高。
86、水稻插秧机为什么一定要插规格化的秧苗?
答:常规拔洗秧苗,秧苗粗细、长短差别较大,插秧机栽插时勾秧、伤秧多,漏插率高,达不到栽插质量的要求。育成规格化、整齐划一的带土盘秧,插秧机可针对这种秧苗精心设计,从而得到较好的栽插质量。因此,规格化秧苗是保持栽插质量的前提,常规拔洗苗不适合机器插秧。
87、插秧机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什么?
答:插秧机的设计是采用对秧块进行均匀切块的原理来实现分秧与插秧,达到定行、定深、定穴和定苗栽插的目的。只要盘苗上秧苗分布均匀,秧针切下的定量面积土块上的秧苗,即每穴秧苗的数量是较为均匀的,由于秧针主要是分离秧块,不是针对有生命的秧苗,伤苗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插秧机工作时,秧针插入带土秧块后抓取定量秧块,并下移,当移至设定的栽插深度时,插秧机构中的插植叉将秧苗从秧针上顶出,插入土中,完成一个栽插过程。同时,通过浮板和液压系统,控制浮板与秧针的相对位置,从而保持基本一致的插秧深度。
88、插秧机的栽插密度是如何调节的?
答:插秧机通过改变株距来调节栽插密度。PF455S插秧机株距调节可通过单触点操作手柄选择70、80、90三个档位。调整时,先起动发动机,而后边低速旋转插植臂边调节株距。
89、插秧机栽插的每穴株数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影响机插每穴株数的因素主要有秧块的播种量、播种均匀度、秧块的含水率及插秧机秧针的取秧量等。
90、如何调节每穴株数?
答:插秧机是通过调节纵向取秧量及横向送秧量来调节秧针取秧面积,从而改变每穴株数。如手扶步行式PF455S插秧机的纵向取秧量调节范围在8—17毫米,共10个档位,每调整一档变化1毫米,手柄向左调,取秧量增多,向右调,取秧量减少。“标准”位置时取苗量为11毫米,需要用取苗卡规来调整。横向送秧调节装置设在插植部支架上的圆盘上,标有“26、24、20”三个位置,分别表示秧箱移动10.8 毫米、11.7 毫米和14毫米。横向与纵向的匹配调整可形成30种不同的小秧块面积,最小取秧面积为0.86平方厘米,最大为2.38平方厘米。一般情况下先固定横向送秧的档位,后用手柄改变纵向取秧量。根据这一原理,就可以针对秧苗密度调整取秧量,以保证每穴合理的苗数。
91、插秧机的主离合器接上后,机器不行走,怎么办?
答:插秧机的主离合器合上后,机器不行走,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1)是主离合器拉线过松导致皮带打滑,或者是由于张紧皮带过度磨损松脱所致。应停机检查,调整拉线张紧度或更换皮带;(2)是株距换档手柄没有接上档位。应检查后重新挂档。
92、手扶步行式PF455S插秧机液压钢丝调整的要求是什么?
答:液压钢丝调整时有三个位置,分别为“上升”、“固定”、“下降”。调整过程中,液压手柄在“上升”位置时,液压泵阀应紧靠在“上升”的位置,即后边10毫米凸台;手柄在“固定”位置时,液压泵阀对应在两个10毫米凸台中间位置;在“下降”位置时,液压泵阀应对应在“下降”位置,即紧靠前边10毫米凸台。通常以“上升”、“下降”位置作为调整标准。如钢丝过紧则导致下降缓慢,且停机后有时会自动下降;如钢丝过松则导致难以上升或上升缓慢,且机身自动下降。
93、步行式PF455S插秧机转向离合器手柄调整的要求是什么?
答:转向离合器手柄间隙标准为0-1毫米,手柄起作用的握力在1.8公斤以内。为达到标准留隙,调整时应边拧紧转向离合器钢丝的调节螺栓,边进行调整。调整完毕后一定要拧紧锁母。
94、插秧机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更换秧针、插植叉?
答:插秧机在长期作业时,秧针和插植叉会有弯曲或磨损现象。秧针和插植叉的间隙变大时栽插姿势恶化,有卡苗等现象,应随时检查,如有弯曲或磨损现象,应及时校正或者更换。
95、在调节插秧机纵取苗量调节杆时应注意什么?
答:以步行式插秧机PF455S为例,当纵向取苗量调节手柄放置在“标准”位置时,四个秧针对准取苗卡规,即从下数第二道线。当纵向取苗量调节手柄拨向“少”时,苗箱导轨相对秧针上升;纵向取苗量调节手柄拨向“多”时,苗箱下降,注意苗箱下降后,在最大取苗深度时秧针与苗箱不得碰擦。当有碰擦时,应松开孔板的两个螺钉,孔板移动到秧针与苗箱有>1毫米的间隙。
96、试述取苗卡规调整插秧机栽插部分的方法?
答:在插秧机的4个插植臂中,某个插植臂的穴株数出现多或者少的现象时,按下列要领用取苗卡规调节取苗量:(1)将插秧离合器手柄、主离合器手柄均拨到“断开”位置,将液压操作手柄拨到“下降”位置,然后熄灭发动机;(2)在导轨的取苗部位对准取苗卡规;(3)将变速杆拨至“中立”位置,插秧离合器手柄、主离合器手柄均拨到“连接”位置,然后缓慢地将反冲式起动器拉动到秧针前端,轻轻地对准取苗卡规为止;(4)调节中央部位2个插植臂时,松开紧固在插植臂摇动曲柄上的M10螺母后,在长孔内调节到相同的位置,调节后紧固螺母M10。左右外侧的插植臂是取苗基准,因此不能任意调节。
97、以步行式插秧机PF455S为例,试述插秧机苗移送支架上的3个销钉孔与纵向取苗量的调节关系?
答:3个销钉孔与纵向取苗量的调节关系见下表:
取苗量
|
纵取苗量调节杆
|
销钉孔
|
苗移送量
|
少
|
① 区间
|
1位置
|
8毫米
|
中
|
② 区间
|
2位置
|
11毫米
|
多
|
③ 区间
|
3位置
|
17毫米
|
98、插秧机栽插深度的要求是什么?
答:插秧机的栽插深度按农艺生产要求而定,一般情况为“不漂不倒,越浅越好”。插秧深度可通过改变插深调节手柄的位置来实现适宜的栽插深度。此外,部分插秧机还可通过换装浮板后部安装板孔位来调节。
99、插秧机工作时有没有安全装置?如何判断?采取什么措施?
答:插秧机的栽插深度按农艺生产要求而定,一般情况为“不漂不倒,越浅越好”。插秧深度可通过改变插深调节手柄的位置来实现适宜的栽插深度。此外,部分插秧机还可通过换装浮板后部安装板孔位来调节。
99、插秧机工作时有没有安全装置?如何判断?采取什么措施?
答:插秧机上装有安全离合器,是插植部分受到过分力而切断动力的装置,从而保护机件不受损坏。发出“卡”、“卡”的声音,那就说明安全离合器在动作。这时应采取如下措施:(1)迅速切断主离合器手柄;(2)然后熄灭发动机;(3)确认取苗口与秧针间、插植臂与浮板间是否夹着石子,如果有及时清除;(4)秧针变形时,校直或者及时更换;(5)如秧门口没有卡滞现象,则要进一步在插植部查明故障原因;(6)通过拉动反冲式起动器,确认秧针是否旋转自如,排除故障后才能重新启动。
100、如发现秧针经常打断,而机器没有任何反应时,如何处理?
答:发现插秧机秧针经常打断,而机器没有任何反应,这说明安全离合器没有作用。应打开安全离合器罩,检查安全离合器不起作用的原因,予以排除。
100、如发现秧针经常打断,而机器没有任何反应时,如何处理?
答:发现插秧机秧针经常打断,而机器没有任何反应,这说明安全离合器没有作用。应打开安全离合器罩,检查安全离合器不起作用的原因,予以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