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二化螟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2-06-07 06:50:36 作者:谢炜 李伟兵 黄守行 来源:课题组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水稻二化螟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
喜获衡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喜获衡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获奖项目名称:水稻二化螟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
主要完成单位:衡南县植保植检站、衡阳市植保植检站
主要完成人:谢 炜、李伟兵、黄守行、李勇峰、谢瑞林、陆细亮、贺文军、谢小杏、陈天忠、何兴香
项目简介:二化螟是我地及南方稻区的水稻重大生物灾害。受气候、耕作、栽培等因素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我市二化螟呈现出发生早、数量大、盛期长、抗性强、防治难、危害重、损失大的特点,对粮食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原有的防治方法和措施已不能满足防治需要。鉴于上述原因,从2002年起,在湖南省植保植检站的支持下,由衡阳市学科带头人、植保高级农艺师谢炜同志牵头,组织衡南县植保植检站、衡阳市植保植检站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成立了《水稻二化螟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组,开展水稻二化螟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攻关与示范推广。经过近10年的研究攻关,全面阐述了衡阳二化螟的发生历史演变和危害规律;研究了调整水稻种植结构,冬耕和提早春耕、灌深水灭蛹,健身栽培等传统控螟措施及频振式杀虫灯、二化螟性诱剂等物理、生物防控措施的控螟效应;开展了30余次田间试验、示范,筛选了一系列二化螟防治优秀药剂;开展了二化螟对氟虫腈、三唑磷、杀虫单、阿维菌素、毒死蜱的抗性水平检测;形成了二化螟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制定了技术规范,并在省、部级刊物上发表了两篇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在此基础上边研究边示范,采取了签订治螟协议、专业化统防统治等工作思路对上述组装措施进行了大面积示范。示范区比非示范区每亩防治次数减少1.5-1.8次,节省农药投入16.1-20.9元,挽回稻谷损失57.57-75.2公斤,新增产值96.90-121.44元,每亩合计新增效益131.20-155.44元,2006-2011年全市累计示范应用面积744.5万亩,仅此一项累计新增效益105188.66 万元;有效破解了二化螟防治难的问题,同时生态环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了保障,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国家一级科技查新咨询单位查新机构——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查新中心检索了国内文献资料,同时衡阳市科技局组织了相关专家进行了现场鉴定,一致认定该研究为解决南方水稻产区二化螟科学治理难题提供了配套技术,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居国内同类研究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