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民建创始人王恢端百年传奇人生

2012-03-23 12:38:26 作者:易成章 来源:衡阳日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君在天堂,人间还有你的传说

——“党的诤友”王恢端百年传奇人生
 
本报记者 易成章
 
 
   见证清朝、民国、新中国三代更替,王恢端的故事无需“剪辑”,就是一部传奇。
 
 他的一生始于多彩绚烂的季节,也终于多彩绚烂的季节,犹如他同样多彩绚烂的106圈生命年轮。青年时,贫穷离家,拼得衣锦还乡;中年时,为党为国,散尽万贯家财;老年时,余热不息,传递统战薪火……
 
 衡阳民建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衡阳工商联主要筹建者之一,政协衡阳市第一届委员会的副主席之一,全省两位受邀进京参加国庆观礼的工商业劳模代表之一……有人说,衡阳市政协63年历史,如果要选一个划时代意义的人物,非王恢端莫属。
 
 2012年春天,这位106岁的老人,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中共地下党员,平静地驾鹤西去,“时代符号”在人间定格。
 
 61年前,王恢端面临或许是他一生最为纠结的选择:留党,抑或是退党。前者是他内心所向,后者则是工作所需。虽颇为不愿,王恢端还是选择了服从党的安排,到党外去——这被他引以为生平最大遗憾。此去经年,牵挂愈炽。
 
 “我相信党,跟党走没错!”22年“右派帽子”,10年农村“下放”,没有动摇他对党的这个赤诚信念。在他亲自执笔但未付梓的自传中,对党的感恩之情频频流露。
 
 “王老生前为党为国立下汗马功劳,其事迹可谓可歌可泣!”惊闻老人离世,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曾仁忠如是慨叹。


 

 \
  1951年,王恢端受邀进京国庆观礼,并受到毛泽东宴请。这张以毛泽东名义
下发的请谏被他特别保护、珍藏一生。
 
\
 衡阳民建最重要的创始人,这是王恢端一生传奇亮点之一。
1952年9月,衡阳民建筹委会成立,王恢端(左七)与其他成员合影。
  
 \
  王恢端(前排左一)与其入党介绍人、中共地下党员张铭山(左二)在80年代重新聚首。
 
\
  1951年国庆观礼前夕,毛泽东接见了全国100名工商界劳模代表。
王恢端正是其中之一,这被他认为是人生最辉煌时刻。



 
  青年传奇:
 
 佃农奋斗,富贵还家乡
 
  由一大龄学徒,到衡阳商界大佬,王恢端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商业天赋:聪明好学、眼光独到、胆识过人。再加上仗义疏财、与人为善的性格,使得他声望独著,成为配合共产党稳定衡阳局势的基础。
 
 1928年正月,21岁的王恢端离开衡南县黄竹乡,由一个佃农变身为衡阳市一家布店的学徒。
 
 这是王恢端迈出的人生路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一步。只是那时的他不可能意识到,由农转商这个小小变化,对他将来意味着什么。直到53年后,刚刚历经完磨难的王恢端亲自执笔撰写自传,并在其中第一次点名道姓感谢自己的引路人——“饮水思源,(我)应该感激他的帮助不浅。”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九河源布店老板王玉衡成就了王恢端。他慧眼识珠,认定族中这个小伙子是可造之材。
 
 王恢端的母亲和哥哥开始是持反对意见的。彼时,王恢端的父、祖已先后相继离世,两个哥哥在外面当学徒糊口,而他从16岁开始就成为家中的主劳力。他的家庭极其贫穷,债台高筑,甚至最小的妹妹在6岁时因为患病却无钱医治而早夭。
 
 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一直埋藏在王恢端的内心深处,并因此成为他亲近共产党最朴素的缘由。
 
 幸运的是,王玉衡极力说服了王恢端的母亲和哥哥,成就了未来衡商中的一位大佬和政治风云人物。
 
 做学徒之初,王恢端是尴尬的。他的年龄已经严重偏大——比店中同等身份者大了好几岁。但他也展露了聪明好学的一面,很快在众人中脱颖而出。仅仅两年半以后,王恢端被店主派往长沙驻庄独当一面。
 
 初出茅庐的王恢端很快证明自己当得起老板的信任。一次,他敏锐捕捉到了市场行情,在未向老板征询意见的情况下,大胆抢购棉纱100多件,继而纱价大涨。而长沙同行大多错失良机。
 之后,九河源与人合伙在郴州临武香花岭筹建集生锡庄。未料,派驻的驻庄人员不得力,九河源陷入不良资产的泥潭,多有亏损,进退两难。在多次换将不见成效后,老板启用王恢端。
 
 在那个偏僻却情况异常复杂的地方,王恢端必须保持万分警惕,虚与委蛇。他尽显长袖善舞、机警果敢之能,不但收回数万银元外债,且为九河源获利甚多。
 
 1937年底,抗日烽火已燃起。王恢端和老板在经营理念上产生了重大分歧,二者因此分道扬镳。第二年初,王恢端借款400银元,开始单干经营大生昌商店。
 
 虽冒着战火风险,但在倒卖锡矿和布匹的生意中,王恢端获利甚丰,挖到人生的第一桶金。这被他自己看做是一生事业的基础。
 
 1940年,王恢端结束在香花岭的业务,回到衡阳市,与人合伙筹建协记布庄,生意颇顺。第二年,协记改组,取名森记,王为经理。
 
 正如王恢端的女儿王小玉女士评价的,他似乎天生就有经商的潜质。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尽管全国大多数地方已经动荡不堪,但凭借惊人的判断力和过人胆识,王恢端的生意虽偶有小挫,但总体顺风顺水。
 
 1944年正月,日军寇长沙后虽按兵未动,但王恢端根据局势,敏锐地意识到日军有打通粤汉铁路的企图,决定放弃衡阳商业点,全店迁至衡南冠市镇。是年夏,日军围攻衡阳。
 
 由于未雨绸缪,王恢端的财产免受灭顶之灾。但战火之下,他显然很难成为赢家——战争过后,他的流动资金几乎损失殆尽。甚至,店子的原班人马想重新聚集都相当困难。
 
 抗战胜利后,王恢端与胞弟王颂祯、族弟王颂涛各筹集法币100万元,另集外股500万元重整旗鼓,开设泰康纱布店。虽起步艰难,然因为经营得法,王恢端的生意再次兴隆。到1948年,王恢端以400匹士林兰布的代价,于中山南路中心地带购得铺屋一栋,正式拥有属于自己的基业。
 
 1949年10月,衡阳解放,王恢端的泰康已是衡阳首屈一指的行业名店。
 
 至此,王恢端的商业成就达到巅峰——但他一生真正的传奇,才刚刚开始!就个人财富而言,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衡阳,王恢端依然算不得最顶尖的富翁。但这并不影响他成为衡阳商界大佬。
 
 早在1938年,挣到人生第一桶金后,王恢端衣锦还乡。他力排众议,拿出数千银元新建祖屋,同时将一些房屋赠予同村居民。在合伙经营店铺时,年底王恢端乐于自降薪红,用以分给大家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1946年,王恢端更与王玉衡等人出资,创办培元高级小学,回馈乡里。
 
 类似仗义疏财、与人为善的性格,使得他在衡阳商界中威望日盛,号召力出类拔萃。这也为王恢端在衡阳解放后,配合共产党稳定局势奠定人脉基础。
 
  中年传奇:
 
 万金散尽,但为党和国
 
 入党退党都为革命事业;万贯家财主动“裸捐”交公;先后筹建衡阳市工商联、衡阳民建;作为全省两名工商业模范代表之一,受邀进京参加国庆观礼……这些震撼人心的事迹,组成了王恢端中年传奇的主体,也无疑是其一生传奇的巅峰。
 
 1949年4月,衡阳已有风雨欲来之势。是月,解放军渡江作战成功,解放南京。随后,一路势如破竹。
 
 此时,衡阳大批商人携资逃往西南,王恢端选择留守迎接解放大军。他的特殊方式是:泰康开业如旧。
 
 衡阳解放之初,商人们惊恐之下,选择闭门休市。王恢端反其道行之——这算得上王恢端首次公开配合党稳定衡阳局势。在他的带动下,效果明显,“那时一般商人受国民党反动宣传,视我党为洪水猛兽,不敢露面经营。后来看到我店的动作,消除恐惧之心,逐步开门营业。”王恢端如是记录当时的情况。衡阳市场为之恢复,经济上也因此实现平稳过渡。
 
 之后,王恢端跟随党的脚步“亦步亦趋”,“隐性功劳”无以言表。
 
 1950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全市工商界捐献支前物资,王恢端的贡献占纱布行业的一半。
 
 1950年冬,农村土改。王恢端将老家所有存谷、衣饰、家具、房屋田契全部主动交给农会。
 
 1951年,私私合营。王恢端联合7家私营商店,组建衡峰染织厂,成为全市首批后来者的样板之一。
 
 同年,国家开始尝试公私合营。当其他工商业者尚处在无所适从状态下时,王恢端主动将自己的全部资产交公——或许,这是当下备受关注的“裸捐”形式之鼻祖。
 
 2009921,时任衡阳市委书记张文雄专程看望王恢端,并送上“大有大无、德高望重”的评语——家财万贯本是“大有”,为支持革命事业而悉数捐献,“大有”变成“大无”;身无钱财是“大无”,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为衡阳的改革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却是更高境界的“大有”!
 
 事实上,为党为国捐献家财,这并非王恢端的第一次。
 
 1944年的夏天, 衡阳保卫战爆发,王恢端捐资倾力支持抗战。至衡阳最终沦陷,王恢端将部分老百姓疏散到农村老家避难,设宴招待。
 
 是否因为此间表现,而吸引了中共地下党的注意,我们已经不得而知。1947年底,王恢端开始与地下党有接触。随着双方关系趋密,王恢端的老家成为衡阳地下党支部的办公地点。除了在经济上支持地下党员活动,王恢端之妻常常为支部会议站岗放哨。会后,文件则转移到王妻娘家。
 
 1949年6月,由党员张铭山、黄春晖介绍,王恢端正式加入中共。
 
 对于何以在当时局势未明朗的情况下,就敢于向共产党靠拢,王恢端曾向人透露一些缘由。首先,王恢端及其家庭曾饱受旧社会之苦;其次,一直与人为善,手头没有血债;第三,在解放战争之初,王恢端已不看好民心背离的国民党;第四,则是共产党的方针路线甚得他的赞赏。由此,王恢端得出结论:“我相信党,跟党走没错!”之后,这成为他至死不渝的信念。
 
 除了在经济上有散尽万贯家财的壮举,王恢端在政治上的贡献同样不遑多让。
 
 解放之初,王恢端成为衡阳工商联的主要筹建者之一,并担任副主席之职。其多年在衡阳商界积累的威望,在配合很多党的方针政策执行时,往往事半功倍。得益于王恢端的影响,包括稳定市场、纳税支前、推动私私合营、促进公私合营等重大工作,衡阳工商界的表现一直优于全省。甚至,全国工商联筹建,王恢端也是100名发起人之一。
 
 但最让王恢端引为得意之作的,是其直接领导下的企业公司。这个公司下辖6个工厂,覆盖各行各业,起步资金仅有10万元。从1951年担任公司主要负责人开始,王恢端将自己积累的商业经验发挥得淋漓尽致。当全省其他企业公司全部亏损的时候,衡阳企业公司一枝独秀,年年有丰厚获利。5年后,企业公司由市工业局接管,资金已壮大10倍变为100多万元,成为全省上缴税收最多的企业。
 
 1950年,衡阳民建纳入筹备,王恢端第一次为党的安排纠结起来。作为党看好的最重要筹建和创始人选,他内心并不愿意放弃中共党员资格。
 
 时任市委书记毛远耀的一番话,最终打消了王恢端的荣誉和得失权衡。“民建主委要非党人士,你的地位、身份很相称。现在党的重心是废除私有制度,你要起到党员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必须服从党的安排。”
 1951年10月,王恢端加入长沙民建,正式成为衡阳民建创始人之一。两年后,衡阳民建成立,王任主委。
 
 这些成绩加重了王恢端的政治分量。1955年5月,政协衡阳市第一届委员会召开,他当选为副主席。
 
 相比这些成绩和荣誉,1951年受邀参加国庆观礼,并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接见,更被王恢端视为人生最辉煌时刻。
 
 时值国庆三周年,全国工商界受邀观礼代表100人——这批代表后被毛泽东赞为“红色资本家”。王恢端正是其中之一,全湖南省也不过两人而已。
 
 国庆前夕,毛泽东于怀仁堂设宴招待观礼代表。周恩来、朱德等中央领导更是在门外欢迎,与代表们一一握手,王恢端“心情激动无法形容”。他回忆:酒席上,毛主席作祝酒词,全场鼓舞,掌声如雷,“胥不知酒菜何味何名”,此情此景,“殊为毕生难忘的光荣”。
 
 在多年动乱中,王恢端的其他物品几乎遗失殆尽,但以毛泽东名义下发的宴会请帖,受到他特殊保护,这张红纸金字的请帖与周恩来发给他的委任状一起珍藏至今。
 
 此后,1952年、1953年、1954年、1956年,王恢端因全国工商联筹备会、全国工商联第一次代表大会、中国民建第一次代表大会、全国工商联第二次代表大会先后四次进京,亦多次受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接见。这些构成他人生巅峰传奇的重要部分。
 
  老年传奇:
 
 赤诚不改,宠辱若等闲
 
  22年“右派”,10年农村下放,王恢端泰然视之;逾8旬高龄,为恢复政协、民建等工作的正常运转,其承前启后、传教帮带的作用无可替代;晚年离休后,未向各级组织提出任何待遇要求,只是助人为乐的本色依旧……
 
 荣耀过后,磨难很快来临。
 
 1958年,王恢端接受“民族资产阶级改造”,前一年,他被划为“右派”,直至1979年获得平反。
 
 除了工作上积极主动,王恢端敢于仗义执言向党“进谏”,同样在当时政界闻名。这一表现,为他赢得了“党的诤友”之名,也成为他后来22年“蒙冤”的引子之一。
 
 与其他改造对象苦闷难受挂在脸上相比,王恢端宠辱不惊的表现颇显“另类”。他“安心工作和学习,加强自我改造,心情舒畅,不把‘右派’作包袱”,被批评为“不像一个‘右派’的样子”。甚至由于他安心埋头劳动,种出来的蔬菜在检查评比中受奖。但这一切不过是他人生波折的开始。
 
 1969年,受文革波及,王恢端被下放原籍农村。30年前在乡里种下的善举,让他如今收获善果——农民们不但没有刻意刁难,甚至多有照拂。
 
 农村和农活,对王恢端来说并不陌生——他说,那是一种熟悉的地方和感觉。开荒种菜、挖渠修塘,无论寒暑,一切农活都干得怡然自乐。
 
 王恢端一生得享106岁高寿,五代同堂。每每被问及长寿秘诀时,答曰:不抽烟、不喝酒;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行其乐;多运动、放宽心、勤学习。可谓一生行事写照。
 
 1983年开始,王恢端陆续恢复衡阳民建主委、工商联副主席、市政协副主席等职务,直至1993年正式离休。这其中意义,不仅仅在于其个人政治待遇得到落实。
 
 市政协一位领导透露,十年浩劫过后,政协工作、统战工作、民建工作等均遭到彻底破坏。而王恢端恰恰在恢复政协、民建等工作的正常运转时,发挥了承前启后、传教帮带的作用,这份“余热”是无可替代的。
 
 纵览王恢端的一生,“其在市政协工作、统战工作以及民主党派工作方面,无疑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把“失去”的时间追回来,王恢端在恢复职务后,一度积极创办建联学校、为企业培训人才、学习上海经验创办爱国建设公司等。以其近九旬高龄,可谓建树甚多。
 
 2009年10月,103岁的王恢端收获殊荣——湖南省政协“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人民政协成立六十周年”60位新闻人物之一。
 
 离休后的王恢端低调地生活,没有向各级组织提出任何待遇要求。甚至从1990年代初开始,他一直住在仅有70多平方米的房子内。
 
 只是,助人为乐的本色依旧。读书看报是他晚年生活的“必修课”,直到去世前10来天。上至国家大事,小到百姓难事,都是他的关注范围。由此,各种捐款经常少不了他的一份:2006年5月,衡阳重修 石鼓书院 ,他捐款1000元;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他先后两次捐款,每次1000元;媒体报道的一些遭遇危难者,他会通过晚辈们,悄悄伸出援手……
 
 多年来,在全国上下各级领导看望王恢端时,总会问及他有什么要求。他一贯表示:没有。
 
 但在2009年,老人第一次打破了“常规”:“我只提一个要求,就是政协在开发区的房子能不能再建得快一点?我早听说开发区建得很漂亮,真希望早点搬过去看一看啊!”彼时,看望他的张文雄唏嘘不已:“您这不算是个人要求啊,但我们一定会加快进度,保证年底竣工!”
 
 如今,市政协的家属房早已建好,但老人终究没来得及住进去,看一眼漂亮的衡阳新貌!但以其豁达性格,有理由相信,已在天堂的老人对此并不会在意。
 
 316上午,老人的追悼会现场,上百花圈堆满灵堂,政要云集。
 
 一巨幅挽联分外抢眼:“百岁老人为党效忠为国尽瘁为民造福一生赤诚誉蒸湘,千古流芳高风亮节高誉更谦高龄乘鹤五代同堂敬楷模”。王恢端传奇一生,尽在其中。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