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内陆地区越要发展开放型经济
2011-09-08 10:42:01 作者:admin 来源:yuanchuang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越是内陆地区越要发展开放型经济
——在开放发展上的认识与实践
科学发展观在湖南的认识与实践
扩大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在推动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过程中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开放合作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时代潮流,扩大开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越是内陆地区越要发展开放型经济。在实践中,坚持把扩大开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探索了一条内陆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新路子。
实现后发赶超必须走开放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湖南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取得了可喜成绩。进入“十二五”,省委、省政府认真分析面临的形势,认为湖南仍然处在负重爬坡、后发赶超的关键时期。怎样实现后发赶超?省委、省政府认为,“十二五”时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扩大对外开放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时期,湖南要实现后发赶超,必须走开放发展之路。
——只有大开放才能抓住大机遇。抓发展,首先必须善于抓机遇。如何才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呢?省委、省政府认为,只有实行大开放,才能抓住大机遇。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世界经济结构的深刻调整,国外优势企业和资本纷纷在寻找投资机会;在国内,沿海地区日益受到发展空间、土地供给、要素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产业内移有加快之势。面对接踵而至的国际国内机遇,省委、省政府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更加自觉树立“在开放中抓机遇”的意识,努力抓住中央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机遇,抓住世界范围内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孕育新突破的机遇,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加速的机遇,抓住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机遇,抓住国家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机遇,努力用好这些机遇,扩大开放,促进发展。
——只有大开放才能促进大转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场深刻革命,既需要“内动力”,也需要“外驱力”。因此,要加快转变,必须扩大开放。长期以来,外向度不高一直是我省经济结构中的一条“短腿”,特别是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满足发展对资本、技术、资源需求的任务越来越紧迫。要拉长“短腿”,就必须走大开放之路。省委、省政府分析认为,坚持大开放,就能通过出口奖励、税收返还、转移支付等手段,用少量的财政资金,撬动省内外、境内外社会资金投入“四化两型”建设;坚持大开放,就能通过建设对外贸易科技创新基地,扩大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的进口,支持企业技术更新;坚持大开放,就能通过加快建设对外投资服务体系,培育跨国公司,促进我省企业与产品走出湖南、走俏中国、走向世界,促进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只有大开放才能实现大跨越。国际国内的发展经验表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缩小差距、后发赶超的一条成功经验,就是坚持对外开放战略,以大开放促进大赶超。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省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沿海发达地区相比,开放型经济发展还不充分,对外开放的规模亟待扩大,结构亟待优化,主体亟待增强,产业水平亟待提升。省委、省政府分析认为,实现后发赶超,必须进一步实施大开放战略,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只有这样,才能广辟发展空间,增强发展动力,提高竞争实力;才能有效参与国际国内经济技术的竞争,抢占发展先机,分享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成果;才能加快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实现后来居上。
更好更大更快地打开“开放”大门
走开放发展之路,对于湖南这样的内陆地区而言,任务尤为艰巨。为了更好更大更快地打开湖南开放的“大门”,省委、省政府在认真分析省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基本思路:以环长株潭城市群、大湘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大湘西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为重点,以县域开放型经济为基础,以产业园区为主阵地,进一步拓展开放空间,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环境,提高开放水平,走一条有湖南特色的开放之路。按照这一思路,目前,全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对外开放工作正在由规模扩张为主向扩大规模与提高开放质量并重转变,招商引资开始从单纯的引资到择优选资、择优选技转变,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已经逐步形成。
——通过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促开放。“走出去”是充分利用境外资源和市场的重要途径,是对外开放的“重头戏”。为了更加积极地实施“走出去”战略,我省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通过以工程带出口、以境外投资带出口、以援外带出口等形式,形成以境外工业园区为平台的“走出去”新格局;通过加强国外经济形势分析,为企业提供法律、政策、国情、商机和预警等资讯服务,健全“走出去”服务支持体系;通过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的项目信息、政策咨询、法律支持、金融保障等综合服务,建立“走出去”风险防范机制;通过积极鼓励企业集群“走出去”,着力培育一批具有全球视野、立足全球市场、配置全球资源的本土跨国公司。到“十一五”末,全省企业境外投资国家或地区达到50多个,对外投资设立境外企业424家,5年增长6.3倍。特别是华菱集团收购澳大利亚FMG公司股权,三一重工在德国、美国建设研发中心及制造基地,中联重科并购意大利CIFA公司等,极大提升了我省产业开放度和国际化水平。
——通过健全政策优化环境促开放。良好的环境是开放发展的第一竞争力。长期以来,我省部分地区存在着“鸡头凤尾”意识、“肥水外流”顾虑、“关门宰客”陋习等不利于开放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为此,我省坚持优化软硬环境,注重完善开放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努力营造高效率、低成本、无障碍的开放环境。在优化硬环境方面,坚持以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为先导,加快构建货畅其流的立体交通体系、现代物流体系和口岸大通关体系。在优化社会环境方面,坚持以“法治湖南”建设为总揽,大力加强法治环境、政务环境、市场环境、工作生活环境建设,增强对外开放的吸引力。在优化政策环境方面,坚持推动政策措施创新,着重完善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政策支持体系,努力破解融资、土地、用工等瓶颈问题。在优化人文环境方面,大力宣传我省扩大开放的政策举措和重要进展,积极树立开放发展新观念,推动形成全社会积极关注、支持和参与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随着政策体系的完善和开放环境的优化,湖南吸引项目、人才的“洼地”效应逐步显现,对外开放的引力不断增强,正在成为国内外客商纷至沓来的投资热土。“十一五”期间,全省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9.5%,与湖南省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94个。
——通过创新招商引资模式促开放。招商引资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中之重。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湖南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形成了龙头招商、勤俭招商、换位招商、理性招商等具有湖南特色的招商引资模式。坚持龙头招商,联大引强、靠大做强,积极主动对接央企与美国、日本、德国等重点地区的战略投资者,引进了2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湘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55家,与68户央企对接合作项目223个,投资总额达7000多亿元。坚持勤俭招商,按市场规律办事,想方设法降低招商成本,做到可搞可不搞的活动坚决不搞,形式好看、效果不佳的活动坚决不做。坚持换位招商,加强对已签约项目和已引进战略投资者的跟踪落实和服务,及时组织“回头看”,对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帮助协调解决。坚持理性招商,彻底改变以前“见商就招”的状况,切实纠正竞相压价、恶性竞争,甚至“赔本赚吆喝”的做法,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
——通过深度参与区域竞争与合作促开放。湖南地处中部腹地,北靠长江,南接两广,邻近港澳,区位优势明显。根据这一特点,湖南敞开省门,广结良缘,积极参与区域经济的深度协作,坚持把实现共生发展、共生崛起作为扩大开放型经济的重要理念,不但进一步深化与东亚、东盟和欧盟各国的经贸合作,而且进一步加强与泛珠三角、北部湾经济区、长三角、中部地区等区域合作。目前已与10多个兄弟省市区签订了政府合作框架协议,成功举办或参与了港洽周、沪洽周、中博会、泛珠论坛等重大经贸活动。同时,大力推动跨省产业合作园区建设,积极加强与环渤海地区、北部湾经济区等地区的联系合作,构建全方位开放合作格局。
——通过建立平台体系促开放。平台的作用在于示范带动。拥有良好的开放平台和载体,是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重要基础。早在“十一五”初期,我省就积极整合教育、文化等资源,充分发挥它们在对外交流交往、发展开放型经济中的作用。近年来,我省进一步加强开放平台的建设,坚持把环长株潭(“3+5”)城市群作为开放平台建设的重点,着力把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成为全省扩大开放的先导区、示范区。2010年,长株潭投资占全省的50.1%,经济总量占全省的43%,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成为带动全省“两型社会”建设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
把促转变作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着力点
发展开放型经济,根本目的在于促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此,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必须把发展开放型经济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努力使开放型经济成为推动转方式的强大动力。
——把思想观念转变作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先导。观念一变天地宽。针对湖南地处内陆腹地、位居中部的实际情况,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地处内陆,不能为内陆意识所缚;位居中部,不能甘居中游”的思想,积极倡导用世界眼光看待问题、用全球思维分析问题。2008年在全省解放思想大讨论中,重点围绕如何树立“开放”意识,引导干部群众进一步树立开拓创新的新观念,克服封闭保守的旧观念;树立开明包容的新观念,克服小肚鸡肠的旧观念;树立互利共赢的新观念,克服斤斤计较的旧观念。通过这些工作,进一步增强了接触外部事物的气量、接收外部经验的度量、接纳外部人才的容量,形成了开放崛起的共识。
——把承接产业转移作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抓手。产业转移既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大机遇,也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湖南科学制定承接产业转移规划,着力承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符合国家节能减排要求,有市场、有规模、有效益的产业,引导外来资金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极大地促进了我省产业的合理布局。同时,进一步发挥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省级重点承接县、试点县和示范园区的作用,积极打造湘南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长株潭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群,提升了我省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和集聚力。
——把外贸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主要任务。对外贸易是开放型经济的基础。外贸发展方式是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加工贸易进出口比重偏小、出口产品结构不优等问题,我省着力把优化外贸结构作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切实提高外贸质量,推动一般性的对外贸易从资源性产品向加工型产品转变,从粗加工产品向精加工产品转变,从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变。这些转变,不但促进了外贸主体结构进一步优化,扶持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出口品牌的大型外贸集团,培育了一批“专、精、新、特”的中小型外贸企业,而且促进了外贸商品结构和外贸市场结构的进一步优化。目前,我省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品牌竞争力不断提高,传统市场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扩大,新兴市场的占有额逐年提高。
——把政府职能转变作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保证。实践表明,正确发挥政府这只“有形的手”的保驾护航作用,是实现经济尤其是开放型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条件。为此,湖南高度重视政府职能的转变。一方面,建立了对外招商统一平台和协调机制,切实加强统筹协调,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引导海内外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参与“四化两型”与“四个湖南”建设,不断形成强大的开放合力。另一方面,积极加快推进政事分开、政资分开、事企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管办分离,在加强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更加突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提高行政效能和公务活动透明度,不断优化开放环境。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按照中央要求,湖南正在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优化发展环境,加快发展步伐,有湖南特色的开放之路将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