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设“绿色湖南”上的认识与实践
2011-08-31 11:08:56 作者:admin 来源:yuanchuang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绿水青山是最大的优势和吸引力
——在建设“绿色湖南”上的认识与实践
科学发展观在湖南的认识与实践
绿色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新潮流,也是关系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顺应世界趋势,推进绿色发展。党的十七大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后,十七届五中全会又提出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新要求。为了贯彻中央精神,省委、省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生态文明水平为目标,以推进“两型社会”建设为契机,从绿水青山是湖南最大优势和吸引力出发,作出了建设“绿色湖南”的重大决策。目前,建设“绿色湖南”的热潮正在全省兴起,在推进“四化两型”、加快富民强省中产生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绿色是实现湖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点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绿色发展。2006年初,我省提出了建设“生态湖南”的奋斗目标。同年底召开的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科学发展必须坚守的一条重要底线。2010年8月,省委、省政府根据转方式、促“两型”的新形势,作出了打造“绿色湖南”新名片的重大决策。2011年1月,我省“十二五”规划纲要对建设“绿色湖南”作出了具体部署。为了推动形成“绿色湖南”建设热潮,省委、省政府着力从三个方面引导干部群众提升认识。
——绿色是湖南发展的最大优势。当今世界,绿色革命的浪潮迅速兴起,绿色发展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潮流。湖南如何在这种迅猛而来的绿色大潮中勇立潮头?省委、省政府分析认为,绿色是湖南的最有吸引力的“本色”,是湖南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潜力。湖南有林地和湿地面积1.94亿亩,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05%;森林覆盖率达57%,超出全国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有国家级生态示范区3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22个,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处于全国领先水平。但湖南生态资源的优势还未有效转化为经济发展的优势。因此,只有推进“绿色湖南”建设,才能主动迎接和融入世界绿色发展的大潮,争取绿色发展的主动权;才能充分发挥湖南生态良好的自然优势,把湖南特有的绿色资源变成得天独厚的绿色资本;才能打造“绿色”这一湖南走向世界的“金字招牌”,让绿色发展成为当今湖南最为生动的吸引力。
——绿色是湖南发展的最大竞争力。当今时代,生态环境对经济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广泛和深刻,经济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没有硝烟的绿色竞争。面对新形势,湖南如何提高发展竞争力?省委、省政府分析认为,绿色是湖南最具竞争力的特色资源,是湖南争当科学发展排头兵的重要武器。这是因为,无论是转方式,还是建“两型”,都需要绿色发展作支撑、来推进。这些年,湖南通过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强“两型社会”建设,绿色发展已具备良好基础。但是,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未根本改变,资源环境压力仍未根本消除。因此,只有推进“绿色湖南”建设,才能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让绿色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才能适应纵深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需要,抢占新一轮经济竞争的制高点;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不断提升湖南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绿色是衡量发展的最大政绩。当今中国,绿色不仅成为衡量一个地方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而且成为衡量一个地方发展政绩大小的重要标准。过去,评价一个地区的发展政绩,主要看发展速度,结果形成GDP冲动,一些地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做了许多“吃子孙饭”、“断子孙路”的蠢事。省委、省政府分析认为,在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突出的当代,绿色是最大的“本钱”,而且是越来越珍贵的“本钱”,一定要把保护好生态环境作为必须坚守的底线,作为衡量发展最大的政绩。因此,追求发展,不仅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评价发展,不仅要重数字GDP,更要重绿色GDP;考核发展政绩,不仅要看发展速度,更要看老百姓的幸福指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万代。
多管齐下使湖南的水更绿山更青天更蓝
为了推进“绿色湖南”建设,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绿色湖南”建设总的目标,这就是: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以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和发展绿色经济为核心,依靠科技创新推进绿色产业发展,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使湖南成为绿色经济发展、自然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的绿色家园。根据这一目标,提出了“三个坚持”的总体要求:坚持开发与节约并举、节约优先的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提高各类资源的保障程度,有效缓解能源紧缺的矛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整治的原则,从源头上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环境污染问题,有效改善环境质量;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原则,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重塑秀美山川。按照这个目标和要求,我省着力在四个方面下功夫,夯实“绿色湖南”建设的基础。
——发展绿色产业,构筑“绿色湖南”的物质基础。绿色产业是低消耗、低污染、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高的新兴产业。如果说青山绿水是“绿色湖南”的“靓照”,那么绿色产业就是“绿色湖南”的“心脏”。省委、省政府强调,大力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努力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在实践中,着力发展“四大产业”:着力发展以绿色核心科技为支撑的先进制造业,打造电动汽车、风力发电、轨道交通等领先全国的品牌;着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生产基地,积极推进优势农产品生态化,打造“湘”字品牌;着力发展环保型产业,按照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市场主导和引领发展的要求,推动资源再生、污染治理、新能源等产业发展;着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贸流通、湘菜、旅游、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形成功能齐全、结构优化、特色突出、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保护绿色生态,美化“绿色湖南”的秀丽山川。绿色生态是“绿色湖南”的气质表现,完善的生态体系能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省委、省政府强调,要像爱护人的眼睛一样,呵护湖南的生态环境,把绿色生态资源作为核心资源优先保护。在实践中,着力抓好“三大创建”:创建绿色生态资源保护和补偿机制,探索建立流域、区域统筹的生态补偿办法,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生态工程建设,加大对林地、湿地、风景名胜区及生态脆弱地区的保护和修复力度,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的多样性;创建绿色生态示范区,把昭山建成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绿心”,打造成东方的“维也纳森林”,把湘江打造成东方的“莱茵河”,把长沙建成显山、露水、见秀的山水文化型城市;创建城乡一体化的绿色生态网络,推进城市景观林、城区公共绿地、环城绿带建设,把生态网络从城市拓展到城市郊区和山区森林、农田果园、江河湖泊等。通过保护绿色生态,使湖南成为一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持续繁荣的生态宝地。
——推广绿色技术,形成“绿色湖南”的科技支撑。绿色技术是支撑“绿色湖南”崛起的核心推动力。省委、省政府强调,大力发展绿色技术,为实现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实践中,注重建立“三大体系”:建立绿色技术研发体系,加强低碳、清洁生产、高效节能、污染治理等绿色技术的研发,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开辟绿色发展新路;建立绿色技术应用体系,加强共性、关键和前沿性新技术的应用,推进工业节能、建筑与生活节能、绿色再制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培育等8大工程,加快形成企业循环经济联合体,重点发展节能产业、资源循环利用产业、环境治理产业等3大产业;建立绿色技术市场开发体系,以大型节能环保产品和技术服务带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积极培育节能和环保服务市场,有序推进合同能源管理。
——倡导绿色消费,建立“绿色湖南”的生活方式。绿色消费不仅是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而且是推动绿色发展的直接动力。省委、省政府强调,大力启动绿色消费内需,积极形成绿色消费模式。在实践中,努力从四个方面倡导绿色消费:大力生产绿色食品,加紧绿色食品研发,建设无公害蔬菜基地,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监控;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加快可再生能源和低能耗技术与产品在建筑中的应用;大力开展宜居创建活动,继续开展“宜居城市”、“宜居城镇”、“宜居村庄”创建活动,使湖南成为中部乃至全国最适宜居住的地区;大力推广绿色交通,打造高速立体交通网络,加速推进城市综合交通节能体系建设。省长徐守盛7月6日在株洲骑自行车出行,用实际行动支持绿色交通建设,产生了积极示范作用。、
以更有力的措施推进“绿色湖南”建设、
建设“绿色湖南”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省委、省政府强调,要树立打持久战的思想,进一步加强“绿色湖南”的科学规划,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的执法监督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探索建立促进“绿色湖南”建设的考核体系,进一步形成公众参与“绿色湖南”建设的氛围,以更加有力的措施推进“绿色湖南”建设,确保湖南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环境良好的科学发展新路。、
——坚持科学布局,使绿色湖南建设优起来。推进“绿色湖南”建设,首先要做好长远规划,搞好整体布局。为此,我省借鉴国内外绿色发展的成功经验,着重从三个方面制定规划,优化布局:优化绿色空间布局,按照生态学原理,加强城市规划设计,合理确定全省经济功能和绿色资源配置,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推进绿色城市建设,提高绿色覆盖水平;优化城乡一体布局,加强城镇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系统保护,扩大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文化氛围,特别是加强长株潭、张家界、湘西等地原有地形植被和景观保护,充分发挥其生态价值和人文价值,提高绿色人文水平;优化绿色区域布局,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保护与管理,增强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能力,构建以洞庭湖为中心,以湘资沅澧四水为脉络,以武陵—雪峰、南岭、罗霄—幕阜山脉为自然屏障的“一湖三山四水”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形成区域布局合理,功能定位清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开发格局,提高生态安全水平。、
——强化节能减排,使“绿色湖南”建设硬起来。节能减排是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的“攻坚战”和“持久战”。把节能减排作为建设“绿色湖南”的重要抓手,是湖南破解资源与环境双重约束,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的必由之路。为此,我省采取“一二三四”的硬措施,强力推进节能减排:“一”,是实行“一票否决”,对没有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一律取消评先评优资格,并实行问责制;“二”,是抓好“两级试点”,这就是6个国家级和24个省级循环经济试点;“三”,是健全“三个机制”,这就是节能减排激励约束机制、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节能减排价格机制;“四”,是做到“四个严控”,这就是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低水平扩张和重复建设,严控水体污染,严控大气污染,严控固体废弃物污染。通过这些措施,确保到2015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累计减少8%,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5%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完善运行机制,使“绿色湖南”建设实起来。科学的运行机制是建设“绿色湖南”的“推进器”和“指挥棒”。为此,我省通过完善三个机制来推进“绿色湖南”建设:建立绿色增长机制,完善以资源有偿使用、生态环境补偿、节能减排约束、循环经济统计评价、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为重点的绿色发展保障机制;建立绿色考评机制,构建包括节能减排、生态环境、民生民本等指标的政绩考评体系,严格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强化总量控制指标考核,健全重大环境事件和污染事件责任追究制度;建立绿色投入机制,充分发挥财政杠杆的引导和推动作用,实行政府投资向绿色增长倾斜,建设一批绿色经济发展示范区,形成绿色发展先导效应。
——动员公众参与,使“绿色湖南”建设热起来。“绿色湖南”建设既是为全社会造福的幸福工程,又是需要公众积极参与的全民行动。为此,我省广泛动员公众参与,从三个方面掀起“绿色湖南”建设热潮:注重宣传发动,开展多形式、全方位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推进“绿色湖南”建设的良好氛围;注重制度推动,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开展环境违法有奖举报活动,推动国家园林城市、森林城市、文明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打造“绿色湖南”建设坚实的群众基础;注重上下联动,充分发挥党政机关在推进“绿色湖南”建设的先导作用,积极抓好宾馆、商场、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绿色创建工作,增强全体公民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形成全社会建设“绿色湖南”的强大合力。
绿色是湖南先天形成的“本色”,也是湖南科学发展的“本钱”。在素有“绿色天堂”之称的三湘大地,随着“绿色湖南”建设的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将越来越充满生机和活力,水更秀、山更青、天更蓝的绿色愿景,必将走进人们的现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