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晚稻和中稻病虫发生趋势分析
2011-07-26 10:05:11 作者:王纬华 李勇峰 唐春生 来源:衡阳市农业局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病虫情报
第12期
衡阳市植保植检站 2011年7月21日
2011年晚稻和中稻病虫发生趋势分析
根据早稻病虫发生实况和中稻本田调查情况,结合气象、栽培等因素及历年病虫资料综合分析,预测我市晚稻及中稻病虫害偏重发生。其中:二化螟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10万亩次;稻飞虱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25万亩次;稻纵卷叶螟偏重发生,发生面积403万亩次;纹枯病大发生,发生面积328万亩次;稻曲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92万亩次;稻瘟病中等发生,发生面积25万亩次,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22万亩次;稻蓟马、细条病、稻象甲等在局部地方将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其主要依据是:
一、病虫基数
1、纹枯病:据各县(市)植保站7月初调查,早稻纹枯病平均病蔸率28.8%,病株率9.3%,病指2.74。早稻纹枯病大发生,且田间纹枯病菌核广泛存在,为晚稻纹枯病的发生奠定了基础。
2、稻飞虱:早稻目前百蔸飞虱296.1只,随着早稻的收割,稻飞虱将大量迁入中稻、晚稻田为害。
3、稻纵卷叶螟:目前三代卷叶螟前期蛾量很大,目前已开始进入卵孵高峰期,预计在中稻上发生严重。
4、二化螟:据各县植保站7月上旬调查,中稻亩平幼虫633条,螟害株率1.58%。
5、稻曲病:去年我市中、晚稻稻曲病发生普遍,发生面积69.58万亩。今年我市中、晚稻稻曲病感病品种仍有一定的种植面积。
6、稻瘟病:上半年发生面积21.82万亩次,较去年同期发生面积大,局部地方发生较重。
7、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显症早,传毒媒介虫量大,带毒率高,暴发潜在危险大。
二、栽培因素
1、中稻有一定的种植面积,插期不一,易形成桥梁田,有利于害虫辗转为害。
2、晚稻免耕面积大,稻草还田多,有利于病虫直接移入晚稻本田为害。
3、中稻和晚稻优质品种比例大,而大多数优质稻抗耐病能力差,易感稻瘟病、稻曲病。
4、农民习惯偏施氮肥,轻磷、钾肥,有机肥严重缺乏,易导致晚稻前期禾苗早生快发和后期贪青晚熟,为各种病虫尤其是纹枯病和卷叶螟的侵入为害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条件。
三、气象因素
据气象部门预测,7月份双季早稻处于灌浆成熟期,适宜的天气条件既有利于病虫害的暴发,又有利于增加千粒重,增加产量。此期正值双季晚稻移栽、返青、分蘖期,是形成大田基本苗数的关键时期。全市逐渐进入高温少雨天气,有利于各种主要病虫害的发生,应加强对稻纵卷叶螟、稻飞虱、二化螟的防治,同时预防南方黑条矮缩病、纹枯病、稻曲病、稻瘟病等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