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副市长蒋勋功在第四届湖湘三农论坛开幕式上的发言

2011-06-30 21:28:46 作者:蒋勋功 来源:衡阳市人民政府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衡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蒋勋功在第四届湖湘三农论坛开幕式上的发言
 
作者: 蒋勋功    
 
 
——在第四届湖湘三农论坛开幕式上的发言
 
   (2011年5月14日) 
 

\

衡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蒋勋功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朋友们:
 
根据论坛组委会的安排,我汇报衡阳市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情况。
 
衡阳正在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新农村建设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是产业发展出现新趋势。目前,粮食、生猪、家禽、油茶占全省重要份额,有7个全国产粮大县、6个全国生猪调出大县、4个全国油茶重点县,全市拥有“一乡一品”专业乡镇69个、专业村493个。二是农民生活实现新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幅,2010年达到7220元。三是村容村貌呈现新气象。五年来,全市新建沼气池l2.37万户,3311个村实施了“乡村清洁”工程,“三清"率达89%以上,2570个村实现了农村垃圾集中处理。四是乡风文明渐成新风尚。涌现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五是民主管理形成新机制。全面推行了村务财务公开,完善了村民自治机制,提高了基层民主管理水平。我们的做法是:
 
一、坚持以镇村共建为切入点,促进城乡一体协调发展
 
探索并坚持了“城乡一体、镇村共建”新农村建设思路,形成了以镇带村、镇村协调发展的新格局。首先是强化规划引领作用。坚持把科学编制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龙头,实行镇村规划共同编制,广泛听取农民群众意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完成了225个示范村和19个示范片的规划制订。同时,建立健全了市、县、乡、村四级一体的规划体系,并于2011年在全市所有乡镇建立乡镇规划站。其次是增强小城镇承载能力。依托19个示范片所在的中心集镇为圆心,实行镇村环境共同治理、产业共同发展、文明共同创建,辐射集镇周边村庄集群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有效衔接、协同发展。201O年,全市各级财政共投入中心集镇建设资金2300万元,重点建设了列入第一批中心集镇的24个小城镇,小城镇承载能力逐步增强。再次是扩大办点示范效应。建立了以白云一太平、耒阳大金村、衡阳库宗、祁东官山、雁峰兴隆为代表的19个“城乡一体、镇村共建"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涉及全市21个乡镇94个村,实现了从分散办点到连片示范、从村庄整治到镇村共建的转变。今年,已经启动雨母山城乡统筹发展核心示范片的工作。全市9个示范村通过了省级验收,白云一太平示范片被评为新农村建设省级精品工程,耒阳市大金村探索的企业联村模式在全省被推介。
 
二、坚持以产业发展为支撑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一方面,调优产业结构。大力扶持“十大基地”,重点建设了十大优势产业,全市拥有“一乡一品”的优质稻生产基地90个乡镇、优质油茶生产基地44个乡镇、万头牲猪养殖基地69个、1O万羽家禽养殖基地47个。以村为点、沿路成线、联线成片,推进特色产品向优势区域集中,提高了农业的集约化和专业化程度。另一方面,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重点培植了金雁、绿海、金拓天、南天、天福、爱平集团、京湘藤茶、东方牧业、湘旗牧业、逢缘草艺等一批年产值过亿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全市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3969家,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48多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省级龙头企业21家,享受省级龙头企业待遇的6家。2010年,全市实现农产品加工销售收入108亿元。第三,发展品牌农业。我市现有省级品牌65个,有机食品18件,绿色食品93件,无公害食品330件。“天天见”牌梳篦、“金雁”牌优质米、“金拓天”牌山茶油、怡绿”牌云雾茶、“老木坊”家具、“康洁”牌食品等名优产品,畅销海内外。特别是绿海粮油的“飘洋"牌大米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礼品用米。
 
三、坚持以群众满意为着力点,构建富裕宜居和谐新村
 
我市牢固树立群众工作理念,坚持谋划发展为了群众,工作推动依靠群众,发展成果惠及群众。一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五年来,完成了77公里防洪堤加固和27座中型、45座小一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对122座小(二)型水库进行了应急处理,完成186个乡镇、4507个行政村通水泥(油)路任务,实现100%的乡镇和92%的行政村通水泥(油)路,85%的行政村完成了电网改造,35KV及以下农配网基本覆盖全地区。二是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创富能力。五年来,共举办各类农民职业技术培训班1000期,培训农民30万多人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45万人,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0万人以上。三是通过“三清五改”美化农村人居环境。近年来,全市县乡两级共投入资金约4000万元用于“三清五改”、乡村清洁工程,成立专业保洁队伍178支,建设垃圾焚烧炉67个、垃圾中转站152个,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环境“脏、乱、差”的局面。四是通过创建活动扩大公共服务覆盖面。广泛开展了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五年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45万人,参合率达98%以上,农村参加低保15万人,农村养老保险试点登记参保68.2万人,解决了137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
 
四、坚持以深化改革为突破点,推进农村体制机制创新
 
近几年来,我市不断推进农业农村改革,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我们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市县乡三级党政“一把手”工程来抓,强化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了政府主导的多元投入机制,五年来,市县两级安排的专项资金逐年大幅增加,累计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约30亿元;完善了资源整合机制,以县市区为平台,集中整合各类涉农项目到新农村示范片,近五年来,市本级每年整合涉农资金1亿多元,各县市区累计整合涉农资金20亿元。二是稳妥推进农村改革。通过农村资源资本化运作、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水管体制改革等全面深化,突破了农业农村发展的资金瓶颈。常宁、耒阳通过搭建林权交易平台,探索林权抵押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的办法,全市林权抵押贷款达到1亿元以上。湖南安邦公司、新五丰集团、常宁江山公司、耒阳神龙公司等大批农业龙头企业不断探索创新经营模式,促进了农村体制机制创新。三是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强力推进了“五小’’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2400万元,改善了175个乡镇机关办公和生活条件。同时,确保了每年每村4万元的基层组织经费保障到位。建立了村民代表大会、村民议事会、理事会等制度,健全了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机制。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虽然前段我市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农民增收空间狭窄,城乡居民收入不断扩大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三农’’资金、资源整合难度较大,资金聚合效应难以发挥;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我们将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学习外地成功作法,充分吸收、运用论坛成果,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谢谢大家!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