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狠抓粮食生产,掀起春耕备耕热潮
2011-04-07 18:30:13 作者:唐春生 来源:湖南政协新闻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衡阳市狠抓粮食生产,掀起春耕备耕热潮
2011-03-31 10:42:42 来源:湖南政协新闻网 作者:唐春生 【大 中 小】评论:0条
衡阳市是农业大市、产粮大市,全市耕地面积567万亩,其中水田面积464万亩。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856万亩,粮食总产333.6万吨,位居全省前列。据今年3月份调查,我市春耕备耕存在种田成本高、劳力缺、条件差、风险大、农民积极性不高,急在上头,冷在下面等现象。当前尿素、碳胺、磷肥、40%复合肥分别达到了2200元/吨、680元/吨、520元/吨、2200元/吨,比去年同期分别上涨了15%、3%、5%、14%;种子价格普遍比去年同期上涨2-8元/公斤,当家早稻组合汕优402、金优402分别为28元/公斤,24元/公斤,分别比去年上涨了16%和20%,部分专有组合如Ⅱ优航1号、冈优188、Ⅱ优5号高达50-60元/公斤,较去年上涨了8元/公斤,涨幅20%;进口农药如康宽、福戈价格上涨12.5%;国产有机磷农药价格上涨15%以上;柴油7.2元/升,上涨了30%。全市236万农村劳动力中,外出务工的人数高达132万人,占56%。大量青壮劳力外出务工,导致了种粮大户雇工难、用工成本高的现象十分突出。用工成本由去年的80元/天,上涨到今年的100元/天。由此测算,今年我市早稻每亩生产成本将上升50-60元。我市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老化、损毁现象十分严重,渠系不通,淤塞严重;加之近年来极端天气呈频发重发态势,种植双季稻面临着倒春寒、春夏涝、秋旱等多重自然灾害的考验,风险大。种粮大户受丘陵地区地形影响,机械化作业不便,种植规模化程度受到制约。当前春耕生产所需的化肥、种子、农药、柴油、劳动力等生产成本均呈上升趋势,严重挫伤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导致部分地区农资入户率同比有所下降。在我市农村一方面是各级干部千方百计抓粮食生产,保供给,保民生,急不可待;另一方面是农民种田平均年龄偏大,劳力缺乏,效益偏低,积极性不高,种多种少无所谓。因此,遏制双改单、杜绝抛荒的形势十分严峻。
面对“三农”新形势,衡阳市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认真贯彻中央、省粮食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转方式、控通胀、保民生的基础工作来抓,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立足早动员、早部署、早行动、早落实,抓好发展粮食生产的关键环节,力争扩大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2011年全市计划粮食播种面积871万亩,比上年增加14万亩,其中早稻面积367万亩,比上年增加15万亩。并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强化行政推动,技术服务到位,科技兴农,确保全年粮食生产任务的完成。
一是各级政府均成立了以市、县长为组长的粮食生产领导小组,实行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层层签订了《发展粮食生产责任状》;二是根据省粮食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市委、市政府将各县市区,各县市区将所辖乡镇的粮食生产列入2011年度重点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并加大问责力度,提高考核所占分值。如衡阳县提高到8分;衡山、祁东县实行一票否决,受到否决的的乡镇不得评先评优,党政主要领导干部不得提拔重用。常宁市把粮食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同各级干部的津补贴、年度工作绩效考核挂钩;三是财政投入继续加大,2011年全市县级财政计划共投入发展粮食生产资金4392.6万元。其中衡山县300万元;祁东县800万元;衡东县500万元;衡南县827.2万元;衡阳县1232.4万元(已到位497.4万元);常宁市财政预算安排粮食生产专项资金183万元,并明确产粮大县奖励资金新增部分全部用于发展粮食生产,减免种植农户水费;耒阳450万元;珠晖、雁峰、蒸湘、石鼓、南岳5个区共计投入100万元,用于发展粮食生产;四是设立粮食生产奖励经费。市县两级实行了粮食生产奖励措施,市财政安排120万元对20个先进乡镇、10个种植大户、10个专业合作社及发展粮食生产先进个人进行奖励,各县市区也制定了相应奖励办法,奖励方案由过去的面积型转为双季稻种植型;五是明确“谁种粮,补贴谁,种多少,补多少,种一季,补一季,种双季,补全额”的补贴政策,提出粮油大县要拿出35%以上粮食奖励资金和50%以上油料奖励资金用于发展粮食生产等措施,为发展粮食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六是技术服务进一步加强。7个县市均成立了粮食生产技术服务队,进村入户,开展春耕备耕工作培训,指导农民落实各项技术措施。如衡阳县成立了6个技术服务小组,由县农业局党组成员带头,分驻各办点乡镇,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点问题;七是责任落实到干部。各县市均实行干部包乡镇、村组责任制,面积落实到丘块,对粮食生产实行台账管理。
为了掀起春耕备耕热潮,衡阳市十万干部下农村,切实转变干部作风,深入基层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粮食要上去,干部要下去”已成为当前“三农”工作的热点问题。市委、市政府要求每个工作队自带费用、自带铺盖、自带资料、自带工具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解难题、办实事;3月份下乡住村时间不得少于10天,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全市上下形成狠抓粮食生产的良好氛围,衡州大地处处涌动春耕备耕的滚滚热潮。
一是领导重视亲自抓。具体表现在各级党政领导一把手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全省粮食工作会议以后,2月20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部署粮食生产。市委、市政府以(衡办发[2011]1号)文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的意见》。各县市区积极行动,相继出台了本县市2011年发展粮食生产意见,并召开了常委会,研究粮食生产工作。如衡阳县委书记肖顺生在研究粮食生产的常委会上表示,各部门必须按方案抓好面积落实、农资准备、资金支持,不折不扣完成粮食生产计划面积。衡南、衡山、衡东、祁东、常宁、耒阳主要领导也召开专题常委会,研究粮食生产工作方案,明确发展粮食生产在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扶持。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按照工作方案,深入基层调研,积极协调各级各部门,解决发展双季稻生产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祁东县彭建元副县长,带领农业、农机、水利等部门负责人,在灵官镇高产创建示范片亲自调度早稻生产工作;衡阳县委副书记熊超群,常务副县长杨秋良3月1日分赴三湖、台源、渣江等乡镇调研,当场拍板解决机埠7座,保障双季稻种植用水需要。
二是部门配合协调抓。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配合,开展春耕备耕工作调研,形成发展粮食生产合力。由市农办、农业局、农机局等相关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于2月28日-3月2日分赴衡阳、常宁、祁东等县市及部分乡镇,走访了部分农户和农资经营企业,对春耕备耕情况进行了调研,市政府将调研情况在全市进行了通报,提出了具体要求,掀起春耕备耕高潮。市、县农业局上下联动开展了“千村万户大走访、大宣传、大发动、大调研”活动,市农业局由局级领导带队,分为12个组,3月10日上午组织开展了农业局系统“千村万户大调研”启动仪式。从3月10日起,全局近百名干部进村入户,宣传中央1号文件和强农惠农政策,动员群众积极备耕,制订1万份农民问卷调查表,带去慰问金4万元,慰问困难群众180多人。各县市区农业、农机、水利、保险等部门均以主人翁姿态,争当排头兵,积极投身于发展粮食生产工作之中。如衡阳县农机局安排5台翻耕设备,由农业局调度,抢抓秧田翻耕;祁东、衡山农业保险办公室将种粮大户作为水稻保险的重点对象,对种植双季稻3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应保尽保;常宁市水利部门优先对双季稻区的水塘、沟渠进行清理、疏通。
三是及早部署主动抓。①、宣传发动早。祁东县已发放各类资料4万余份,举办培训班4期;衡阳县在经济工作会议后第二天召开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发放了《致全县农民朋友的公开信》;耒阳、常宁市两市在经济工作会议上,书记、市长专门就粮食生产、春耕备耕工作进行了发动。衡东、衡南、衡山等县均召开了全县粮食工作会议。②、方案出台早。衡阳县年前出台了《衡阳县发展粮食生产实施方案》(蒸办[2011]1号)文件;常宁市2月13日下发了《2011年全市粮食生产工作实施方案》和《2011年水稻种植面积指导性计划》;祁东县年初就制定了《关于祁东县2011年进一步推进粮食生产工作意见》、《祁东县发展粮食生产六大举措》;衡南县3月3日下发了《关于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实施意见》;耒阳1月18日下发了《关于扩大双季早稻种植面积的通知》。③、物资准备早。各县市年前对春耕所需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进行调运储备。农资供应充足,储备同比略有增加。据调查,七个产粮大县(市)化肥储量比去年同期增加4.3%左右。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已储备尿素24万吨,磷肥12万吨,钾肥3.8万吨,复合肥1.8万吨;农药储备与去年基本持平,已调拨种子总量达到800多万公斤,种子供需平衡,能满足农民用种需要。④、规划布局早。对2011年粮食生产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布局。衡阳县提出突出抓好“七条线,五个万亩示范片”;祁东县提出打造300里双季稻高产示范长廊;常宁市提出建好“三区五线粮食高产示范带”;衡南县提出抓好“四个示范片和八条示范线”的工作举措,粮食生产已成为各级政府抓农业生产的“重头戏”。
四是培植大户重点抓。农村土地流转的加快推进,促使全市种粮大户和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的数量、承包面积、种植双季稻比例大幅增多。2011年,全市种粮大户已达18674户。随着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的进一步落实,以及各县市已出台的相关配套补贴,鼓励着农民自购农机具。种田大户、合作组织拥有农机具数量迅速增加,农业机械化程度提升。全市重点培植种田大户机耕、机插、机防、机收操作技术,全市机耕率在90%以上,机防率在25.9%以上,机收率在85%以上。但机插比例仍然较低,在2%以内。
五是办点示范专人抓。全市共创办部级水稻万亩示范片16个,示范面积19.5万亩。常宁、耒阳虽未列入部级示范片项目,仍自办万亩示范1个,每个示范片制定了实施方案,都有一个县级领导挂帅,确保专人负责,统一标牌标识,品种布局,集成和推广优良品种、规范化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测土配方施肥、生产全程机械化等高产高效技术,示范标准高、科技含量高。目前,种子、农资、人员全部准备就绪,同时湘米工程在我市蓬勃开展,七个县市均按照本县《做大做强湘米产业工程工作实施方案》稳步实施、整体推进。
六是集中育秧突击抓。以农户分散育秧为主,政府集中育秧为辅,每个乡镇育好一定备用秧,以保障早稻生产用秧需要。全市计划落实集中育秧面积40770亩,县乡财政共投入育秧资金1533万元,其中机插秧350亩,软盘抛秧10000亩,旱育保姆及湿润育秧30420亩,所有育秧方式全部实行地膜覆盖。如衡东县成立集中育秧工作小组,将5000亩集中育秧任务分配到各乡镇,由乡镇长亲自负责实施。目前集中育秧秧田整理正在进行,所需种子、地膜、软盘、化肥等生产物资全部到位。
七是检查督导着力抓。加大督查力度,督促发展粮食生产措施落实。全市组成强有力的9个督查组,根据农事需要,全年不定期督查6次。特别在早稻浸种育秧、早稻插秧等关键时期开展定期和不定期专项督促检查,实行面对面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各关键环节、关键措施落到实处。
(作者 唐春生 民建衡阳市委副主委,衡阳市政协常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