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水利家底,增强水利公共服务能力
2011-01-15 09:45:30 作者:周晓云 来源:衡阳日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摸清水利家底,增强水利公共服务能力
国务院决定于2010年至2012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水利普查,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是水利系统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市水利发展的一次难得机遇。此次水利普查对于夯实我市水利管理基础,摸清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增强水利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全社会水患意识和水资源节约保护意识,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次水利普查的对象是我市境内的所有江河、水利工程、水利机构及重点社会经济取用水户。普查工作内容分八大类:一是河流的基本情况普查,查清河流的数量及其分布,及水文特征状况;二是水利工程基本情况普查,查清各类水利工程的数量与分布、规模与能力及效益等基本情况;三是经济社会用水状况普查;四是河流开发治理保护情况普查;五是水土保持情况普查;六是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普查;七是灌区专项普查,查清灌区的数量及其基本情况(包括灌溉面积、渠道分布及相应建筑物等);八是地下水取水井专项普查,查清地下水取水井的数量、分布、取水状况和管理情况等。
就目前我市的情况来讲,公共水利的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的需求。在水资源配置和调控方面,由于基础设施滞后,工程措施跟不上,调节水资源时空分布和优化配置水资源能力还较低,不能满足公共水利服务各方面的用水需求;在防洪保安方面,全市现有的215条595公里防洪堤还有近380公里低于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主城区至今还没有形成完整的防洪堤防护圈。全市各县城防洪能力普遍偏低,防大洪、抗大灾的能力弱。全市1000多座小型水库病险比例高达70%。全市大部分中小河流行洪、泄洪能力严重降低;湘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接近或超过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人们水资源危机意识和节水意识较差,工农业用水管理粗放,水资源使用效率不高,季节性缺水较为明显;在农村饮水安全方面,我市2006年—2009年,兴建各类供水工程1316处,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59.44万人,但目前仍有85.38万人饮水不安全,相当一部分城镇水源污染严重;水环境不断恶化,水污染比较严重,污水排放量、受污染河段呈增长趋势,此外,还存在水土流失,河流萎缩,部分地区地下水超量开采,造成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等地质问题。
开展水利普查,将对河流开发利用情况开展更为全面、深入的清查,有助于全面准确地掌握河流开发利用的基本情况,更加准确地了解河流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的研究提出河流开发治理与保护对策。在防洪减灾方面,水利普查将摸清每条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是否设防以及达到的设防标准,摸清中小河流治理的治理现状,摸清每条河流的防洪工程的调控能力。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随着水资源供需形势的进一步严峻,每到枯水期,我市湘江流域也出现缺水现象,使全面、准确掌握河流取用水情况变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水利普查,将全面掌握每条河流所承载的经济实体、用水大户及城乡生活、工业、农业、生态环境取水口的数量和分布,进而全面掌握每条河流的取水能力和供用水规模,合理配置水资源,分清轻重缓急解决人们用水需求,从而为科学制定水资源节约和保护政策,合理配置水资源、全面提高用水效率、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奠定基础。水利普查将深入了解每条河流入河排污口的数量和分布,摸清每条河流的入河排污情况,为进一步强化水功能区划提供基础依据。
水利普查既是一项十分光荣而艰巨的重要任务,也是一项极为复杂而浩繁的系统工程。高效优质地完成水利普查任务,既是水利部门的职责,也需要全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支持参与,大力协作配合。我们将按照上级统一部署,按照全市水利普查的总体方案要求,确保水利普查任务圆满完成。
衡阳市水利局局长 周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