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足奔忙在田埂上 ——记市农业局植保植检站站长唐春生
2010-12-06 18:18:58 作者: 陈书云 来源:衡阳日报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赤足奔忙在田埂上
——记市农业局植保植检站站长唐春生
晚稻抽穗时节,凉爽的气候让人感到十分舒适,而在常宁市,许多农民忧心忡忡。洋泉镇东山村农民周光亮就是其中之一。他说,当地很多农户的水稻出现矮小不抽穗的现象,不知何因,便致电科技热线“12396”想请专家现场指导。
“12396”科技热线负责人获悉此情况后当即联系植保植检站站长唐春生。唐春生二话没说,立即前往。
赤脚走进东山村新场组的田间,唐春生发现每块稻田都有矮小的稻株,他扯出两株不抽穗的稻子,见叶面有凸凹不平的皱折,叶片扭曲,短小而僵直,茎部有倒生气生根、蜡泪痕。经仔细分辨后,唐春生确定导致这种症状的为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并为当地农民提出建议:防治白背飞虱控制矮缩病。凡染病的水稻要及时拔除病株,就地深埋,防止病毒传染;同时,加强水肥管理,增施磷、钾肥,提高水稻的抵抗能力,选用抗飞虱、抗病毒病的品种,以达到来年防控病毒的目的。
有人说,唐春生是“庄稼医生”,经常下乡“出诊”,解除不少“疑难杂症”。
今年53岁的唐春生,1988年从中国农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后一直在市农业局工作。他长年奔忙在田间地头,曾获市政府颁发的“科技兴衡奖”,市学科带头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两获“全国植保技术与推广先进工作者”称号,被农民群众称为“植保卫士”。
2009年6月5日,珠晖区百余亩葡萄一夜落果,区政府、农业部门领导邀请专家组前往会诊。唐春生带领专家组火速赶到珠晖区酃湖乡凌塘、胜利、光明三个村,调查58户农户,141.4亩葡萄果实出现黑斑、果皮凹陷等症状。经查明,该村村民使用了福建新农大正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十三吗啉,防治葡萄炭疽病、白腐病,然而厂家未经农业部门进行田间药效试验,擅自扩大了药剂的使用范围,加大药剂的使用浓度,从而造成药害。为了保护果农的利益,市、区农业行政执法部门依据专家鉴定意见,责成农药生产商补偿农民损失6 .9万元。
有人说,唐春生是“救火队员”,哪里出现虫灾疫情,他就奔向哪里。
2010年国庆前夕,衡阳县西渡镇英南村发生一种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棉田,繁殖扩展速度快,威胁着该县棉花、蔬菜、花卉苗木生产的安全。衡阳县农业局迅速将这一植物疫情上报到市农业局。疫情就是命令,来自全市12个县(市、区)植保植检站站长在唐春生的带领下,风尘仆仆赶赴现场。经确认这种外来有害生物叫扶桑绵粉蚧,立即采取烧毁、喷药措施。随着衡阳县副县长杨秋良一声令下,经过一小时激战告捷,扶桑绵粉蚧被扑灭,确保了农业生产安全。
2006年8月2日中午,珠晖区和平乡新华村村民反映,“碧利斯”台风过后,一种不知名的虫子爬满了该村决堤淹水后的稻田、蔬菜地、道路、房前屋后,老百姓束手无策。唐春生马上赶赴现场,确认为斜纹夜蛾,并带领村民用“强敌”和“万灵”两种农药混用,将这种突发性害虫制服住,及时消除了老百姓的恐慌心理。
2009年7月,受高温气候的影响,西渡镇新化村村民种植的200多亩辣椒出现了顶部溃烂、枯萎死亡的病症。市“星火科技12396”服务中心迅速组建以市植保植检站唐春生站长为首的辣椒病虫害防治专家队伍,赶赴新化村开展辣椒病虫害防治工作。唐春生细心察看症状,诊断为辣椒疫病、软腐病、炭疽病三种病害,并开具农用链霉素600倍液、75%百菌清600倍液和43%好力克2000倍液混合喷雾的处方,村民按照专家们的指导进行喷药,辣椒病虫害得到了有效控制,长势一天比一天好。
有人说,唐春生是“植保卫士”,深入基层传授技术,帮助农民防病治虫。
近年来,常有农民朋友感叹“治虫难,治虫成本高。”为解决这个问题,唐春生自费2万元办了网站,及时解答农民的提问,免费为农民服务。今年自然灾害和生物灾害频繁发生,他多次与衡阳电视台合作,就解决水稻烂秧、香瓜死苗、葡萄落果、辣椒掉叶、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扶桑绵粉蚧防控等问题,开展技术讲座,科技下乡160余次。为了指导农民群众防病治虫,唐春生作为科技特派员深入衡东县霞流镇李花村,和当地植保人员一道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选购器具,培训机手,配制农药,当年完成统防统治300亩,收到“三个减少”、“三个提高”的效果,即减少农药用量、减少成本、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工效、提高防效、提高经济效益。据测算,这项先进的技术在田间应用后,每亩稻田平均增收100元以上,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
20多年来,唐春生一直在植保领域里探索着,为了大地的丰收,他把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他钟爱的事业——植物保护。他针对生产难题攻关,获得多项成果。先后发表论文35篇,获奖18篇;先后主持参与18项科技成果的研究、开发和应用,12次获科技成果奖。他赤足走在田埂上,长年累月默默无闻地耕耘,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只为了心中坚守的信念,以科技创新、植保服务让农业增效、让农民增收。
本报记者 陈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