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粮食安全与现代植保的战略思考与对策
2010-09-16 22:28:43 作者: admin 来源:原创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衡阳市粮食安全与现代植保的战略思考与对策
唐春生1 黄守行1 李勇峰1 席小平2 肖伟生2
(1衡阳市植保植检站 衡阳 421001 2衡阳市园林处 衡阳 421001)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安天下、系民生的战略物资,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关系到国家的安全。粮食生产不仅是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政治问题。我国农业已连续六年丰收,粮棉油肉糖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稳步增长,市场供求总体平衡。去年入冬以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部分农产品生产受到一定影响。目前,我国粮食产量约为5000亿千克,需求为5200亿千克,出现了200亿千克的缺口,我国人均年粮食占有量在400千克上下,快接近世界粮食危机线人均年粮食占有量370千克水平。但从中长期看,我国人增地减的趋势不会改变,粮食问题始终是必须高度重视的大事。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强调,在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要确保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国家近期将拿出3000亿元启动新增500亿千克粮食生产能力规划,湖南是国家确定的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要新增23亿千克粮食,衡阳市又是湖南产粮大市,粮、棉、油、菜、果、茶、烟等主要农产品面积和产量名列全省前茅,要新增2、5亿千克粮食,既是压力,又是责任,更是使命。同时,衡阳也是病虫灾害多发地区,特别是螟虫、蝗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迁飞性、流行性重大病虫呈加重发生态势,严重威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据统计,1996—2005年10年我市农业生物灾害(种植业病虫害)年均受灾面积157.788万亩,成灾面积23.097万亩,因病虫害年均减产粮食26020.7吨;其中农业生物灾害发生面积占农业灾害发生面积35.44%;农业生物灾害减产粮食占农业灾害减产粮食的13.79%。由于受异常气候和农业生态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今后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形势将更加严峻。因此,从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全面分析我市农作物病虫害与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防治工作面临新形势,建立现代植保体系,不断增强防灾抗灾能力,将农业生物灾害对粮食生产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这对于确保我市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促进农产品出口贸易、减少环境污染、保障人民健康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1、造成粮食生产潜在危机的八大因素
衡阳市是农业大市,2006年总人口726.5万,粮食总产量326.54万吨,人均年粮食占有量450千克左右,目前总体上粮食供求平衡,市场稳定。但是,造成粮食生产潜在危机的因素依然存在。
1.1 病虫监控预警体系不健全,监测防控任务日益艰巨。气候条件和农业耕作方式变化,使病虫发生规律更加复杂。现有的病虫监测、抗性监测和检疫监测设施落后,病虫监测预警能力总体水平不能适应抗灾减灾工作需要。如近年来湘北发生的稻水象甲随时会给我市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威胁,稻曲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次要病虫害上升为主要病虫害。2004年,稻曲病在我市普遍发生危害严重,也是监测体系滞后的表现。福寿螺、柑橘溃疡病、水稻细条病、美洲斑潜蝇、扶桑绵粉蚧等重大检疫性和危险性病虫传播蔓延。稻瘟病、小麦赤霉病呈加重流行态势,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虫源基地及其迁飞路径发生新的变化;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致使监测防控任务更加艰巨。
1.2 对常发性病虫突发的应急反应能力脆弱,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的任务更加繁重。近年来,我市常发性病虫大发生频率加快,危害加剧。稻飞虱在1991—2004年的14年中有8年大发生。水稻二化螟从2000年以来几乎年年大发生,局部地方形成严重灾害。水稻稻瘟病在一些感病品种造成了较大为害。蝗虫、福寿螺发生面积从过去的几万亩扩大到现在的30多万亩。稻曲病2004年在中、晚稻上发生174万亩,严重的感病品种红莲优6号病穗率在67%以上。随着一些超高产品种的推广、高复种指数、高密度种植,农作物病虫严重发生的风险越来越高,有效防控的难度越来越大。在自然灾害多发和单产提高的情况下,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的任务更加繁重。
1.3 危险性病虫检疫防疫能力差,国内外植物疫情传入、扩散风险进一步加大。由于检疫检验设备和田间监测手段落后,资金投入又严重不足,很难形成强有力的封锁、防控体系。福寿螺是我市祁东县上世纪90年代部分农户引进的作为食用螺养殖的贝壳类动物。引进之初,由于引进户对福寿螺的危害及繁殖能力认识不深,导致目前福寿螺已在祁东县稻区迅速扩散蔓延,并发展成了螺害。据2009年6月份祁东县调查统计,全县23个乡镇都有福寿螺踪迹,有螺水田面积15万亩以上,受灾水田面积超过5.5万亩。随着今后国际、国内农产品贸易的进一步增长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外植物疫情传入、扩散风险令人担忧。
1.4 植保施药机械和手段十分落后,创新植保服务方式势在必行。我市现有工农-16型手动喷雾器50多万台,这类药械农药利用率不到30%(发达国家达到70%左右),跑、冒、漏、滴十分严重。衡阳市每年农药使用量达6000多吨,每年造成农药浪费惊人,对农业生态环境污染和人民健康影响极大。因此,提高农药利用率不仅是一个严重的植保问题,已成为重大的环保和社会问题。目前,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土地流转政策的推行,促进了农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并涌现出大批种田大户,使原来一家一户分散的病虫害防治趋向于专业化的统防统治。特别在农产品农药残留隐患突出的地方,改变传统分散的病虫害防治方式日益紧迫,创新植保服务方式势在必行。
1.5 农资价格上涨过快,种粮比较效益持续下降,影响了农民防病治虫积极性。近年来,化肥、农药、农机等农资价格上涨过快过猛。据调查,2008年年初肥料价格全部上扬,钾肥涨价45%,复合肥涨价58%,尿素涨价15.8%,碳铵涨价45%,磷肥涨价70%,草甘膦涨价15.8%,常规农药涨价15%左右,机械作业费用上涨25%,雇工费用上涨20%。种田成本增加,种1亩双季稻需投入成本884元,亩产值1445元,除去物化成本,每亩双季稻收益561元。农资价格上涨促使种粮成本增加,但是粮价却没有随着物价合理上涨,近几年一直维持在95元/50千克的最低收购价水平,种田效益偏低,影响了农民防病治虫积极性。在双季稻主产区出现了“双改单”现象,各地抛荒开始露头。
1.6 粮食补贴政策不合理,对粮食生产的促进作用下降。近几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补贴政策对刺激农民种粮积极性发挥了一定的作用。2006年,我市直接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成品油价格改革综合补贴1.49亿元。2008年双季稻3项补贴每亩达109.5元,比上年每亩增加47.2元。2010年,双季晚稻每亩增加11元农用物资补贴。但是,各地按农户计税面积平均发放补贴资金和物资,即种粮与不种粮都可享受补贴政策,补贴政策对粮食生产的促进作用下降。
1.7 粮农年龄结构不合理,文化科技等整体素质下降。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进城务工或从事非农产业,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在家种田的是儿童、妇女和老人,农业劳动力呈现结构性素质下降和老龄化趋势。据衡阳市市农业局对1717名劳动力调查,女性劳动力占57.6%,46岁以上的中老年劳动力占48.5%,30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动力仅占13.6%。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大专以上文化的7人,占0.41%;高中或中专文化的133人,占7.75%;初中文化的1143人,占66.56%;初中以下文化的434人,占25.28%。从劳动力培训看,农业劳动力受过专业培训的人数仅占11.3%。由此可见,农村种田的人越来越少,会种田的人将更少,加大了植保技术的推广难度。
1.8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现有的农业服务体系,农技队伍不稳,报酬没有解决好,无心指导农业,制约了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据调查,衡南县乡镇农技站有农技人员312人,全年财政拨款为159万元,人均只有5096元,是公、检、法部门人员经费的五分之一,是行政人员经费的四分之一、是乡镇财政人员经费的三分之一,不到县平均人头经费的二分之一。如此拮据的经济状况,迫使农技人员不得不放弃农业技术的推广而去从事农业生产资料的经营和外出打工。312人中有118人外出打工,占37.8%,剩余的就在家经营农业生产资料,来弥补经费的不足,更没有经费从事农业技术的推广,农技推广体系已经是网破、线断、人散。一些能够提高粮食单产和品质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没法推广,科技成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
2、确保粮食安全、建立现代植保体系的战略思考与对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生产是各级政府的头等大事。中国有13亿人口,衡阳是一个拥有730万人口的农业大市,粮食生产安全应靠自己。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粮食生产。衡阳市粮食生产安全包括三个战略目标:一是确保耕地总面积稳定在450万亩左右;二是最大限度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800万亩左右;三是到2015年我市人口将增至768万,粮食需求预计为34、5亿千克左右;2020年,我市人口将增至800万,粮食需求预计为36亿千克左右。为了实现我市粮食生产安全,应建立现代植保体系,着重采取以下对策和措施。
2.1 强化公共植保理念,确立政府主导的公共植保体制。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牢固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全市成立以政府主管领导挂帅的病虫防控指挥机构,病虫防控工作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在公共植保理念引领下,全市认真贯彻落实《湖南省植物保护条例》,依法确定植保公共职能。各县市区实行参照公务员管理,植保机构成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有效稳定全市植保队伍。
2.2 建立完善应急控防协调机制,抓好病虫治理的属地管理和联防联控。按照“政府主导、属地管理、联防联控”要求,逐步形成纵向分级负责、横向联合协作的病虫防控工作机制。针对蝗虫、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柑橘黄龙病、扶桑绵粉蚧等跨区域迁飞性、暴发性、流行性病虫害的特点和防控要求,各县区市要建立和完善应急防治预案、物资储备、队伍组建、快速反应相互配套的应急控防机制,认真开展检疫普查、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市场检疫和疫情控防,发挥“把关、服务”的功能,有效控制病虫的危害和疫情的扩散。
2.3 构建病虫害监测与控制体系,降低有害生物危害损失。要逐步建立起适应农业现代化要求的植保防灾减灾体系,包括建立协调配套的全市重大病虫监测预警体系、重大病虫控制体系、危险病虫检疫防疫体系和植保新技术和新产品推广服务体系,彻底扭转植保体系基础薄弱、技术落后、防灾减灾能力脆弱的局面,确保重大疫情不蔓延危害,重大病虫害不暴发成灾,安全用药水平显著提升,农药使用量逐步降低,粮食作物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平均每年挽回农作物经济损失20亿元以上,确保我市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产业安全。
2.4 加强植保综合能力建设,提高科学防灾减灾水平。加大植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我市常宁、祁东、衡南已建成了重点区域性病虫测报站,今后五年力争新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7个,完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警区域站网络,推进数字化植保,开发应用衡阳市农业有害生物监控信息系统,农作物病虫害专家远程诊断系统,推进农作物病虫害数字化摄像、电视预报、网络服务,推广应用植物检疫网络操作平台;加强植保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植保技术人员素质,建立健全病虫防控应急反应机制,加强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的研究,加大植保执法力度,提高科学防灾减灾能力。
2.5 全面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解决千家万户防病治虫难题。依据农业部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千万”行动的总体部署,按照“政府支持、部门引导、自愿互利、循序渐进”的原则,着重培育、扶持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大力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和能力,建成比较完整的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体系。据统计,2010年,全市已成立和发展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139个,组建机防队543个,从业人员6412名,已购置担架式大型机动施药器械351台,购置背负式机动喷雾器4055台,完成全程承包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75万亩。今后五年,专业化防治服务面积要覆盖全市40%的耕地面积,服务范围覆盖水稻、柑桔、棉花、蔬菜、茶叶、水果、黄花菜、烟草等主要作物、重点地区,重大病虫统防统治力争实现全覆盖。
2.6 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从源头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在大中城市蔬菜基地、农产品出口基地、园艺作物标准园、有机稻、生态稻基地建立生态防控示范区,通过绿色防控技术展示,全面推广和普及绿色防控技术,提高粮食优质品率和商品率。与此同时,要抓好新农药、新产品的试验示范,加强安全用药指导和农民用药培训,做到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科学用药,从源头上确保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2.7 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降低成本,增加收入。近年来,化肥、农药、种子等主要生产资料价格涨幅较大,农民从国家拿到的政策性补贴,绝大部分被生产资料涨价吃掉。建议国家将生产资料生产与市场监控纳入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之中。一是国家给予政策支持,办好若干个大型复合肥、大型农膜和农药企业;二是努力规范农资市场经营秩序,从严把好农资质量关,加大对农资市场的监控和对不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查处假冒伪劣农资 “坑农”、“害农”事件;三是要建立农资淡季储备制度,政府财政实行贴息;四是要建立乡村农资直销专营商店,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工商部门加强监管和指导,方便农民购买放心农资。
2.8 不断深化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大力推进科技兴农。按照中央和省里的有关文件和政策精神,如期完成全市农业县市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工作,明确公益性职能,全额保障人员工资,建立健全人员聘用制度、推广责任制度、工作考评制度、人员培训制度等工作制度,工作经费及各项社会保险纳入县级财政预算。按照湘政发【2007】15号文件要求,对农技推广人员进行知识更新培训,全面提升基层农技推广队伍的服务素质,使农技推广体系成为连接广大农民的纽带,成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基地,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桥梁,成为科技兴农的主力军。
粮食安全警钟要时刻长鸣,我们不会忘记曾经艰难度过的食品短缺年代。今后我们还会不会饿肚子,我们绝不能把粮食安全维系于其他国家。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祖国现代化的实现,我们从现在起,真正地重视粮食的发展,重视现代植保在粮食高产创建和粮食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绝不能认为抓粮食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事,绝不能等到粮仓空库的时候再去“虫口夺粮”,未雨绸缪才能丰衣足食。(此文可从唐春生植保www.hyzhibao.com植保工作栏目下载)
第一作者:唐春生 推广研究员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湖南省衡阳市植保植检站站长
地址:湖南省衡阳市红湘北路98号;邮编:421001;联系电话:1397342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