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太湖、淮河流域农药减量 行动取得良好成效
2010-09-15 13:02:38 作者:植保植检处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江苏太湖、淮河流域农药减量 行动取得良好成效
【 作者: 植保植检处 来源: 时间:2010-4-26 】
近几年来,江苏省农业植保部门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的引领下,从2008年开始,在太湖、淮河流域开展农药减量使用行动,通过大力推广绿色防控、科学用药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等措施,有效降低了农药使用量,为改善太湖、淮河流域生态环境,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2009年太湖流域共使用化学农药12376吨,较2007年的15151吨下降了18.3%,较2008年的14425吨下降了14.2%。淮河流域共使用化学农药54545吨,较2007年的60006吨下降了9.1%,较2008年的58830吨下降了7.3%。主要做法是:
一是层层落实工作责任。江苏省农委根据两个流域农作物病虫发生特点及用药情况,分别制订太湖、淮河流域化学农药减量使用技术实施方案,明确化学农药减量目标及技术指标,并分解到乡和村,层层签订责任状,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增强做好农药减量使用工作的责任感。
二是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加强植保技术集成,推动化学农药替代技术,加大财政资金补贴力度,加快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在预防措施方面,大力推广机插秧田、水稻旱育秧田使用无纺布或防虫网全程覆盖技术。苏州、常州实施了无纺布覆盖秧田专项补贴,该项技术能阻断灰飞虱迁入秧田传播条纹叶枯病。2008-2009年太湖、淮河流域使用无纺布全程覆盖面积分别为5.3万亩和9.4万亩,有效地解决了秧田灰飞虱和螟虫危害,减少了水稻大田期病虫发生基数。在田间施药方面,推广超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在太湖、淮河流域大力推广吡蚜酮、丙溴磷、氟铃脲等一批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充分利用其用量少、防效好、持效期长的优势,减少化学农药用量。2008-2009年太湖、淮河流域推广高效低毒农药面积分别为5063万亩次和32353万亩次,高效农药应用率达50%以上。在农药替代方面,研发和推广生物源农药、生物农药及其复配制剂。无锡市实行购买生物农药补贴50%的方式,大力推广甲维盐、阿维菌素、井冈霉素等生物农药。2008-2009年太湖、淮河流域推广生物农药面积分别为2342万亩次和6577万亩次,生物农药应用率达15%左右。
三是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江苏省财政每年拿出1500万元对购买植保机动药械进行专项补贴,提高专业化组织购机积极性。常州市对每个新成立注册的专业化服务组织补贴1.5万元,扶持发展专业化服务组织。扬州市大力构建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集新技术、新农药、新药械等推广服务于一体,创新服务机制,增强植保服务功能,扩大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2008-2009年太湖、淮河流域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分别为1565万亩次和4435万亩次,覆盖率分别为38%和34%。
四是建立督查考核工作制度。根据分解的目标任务,江苏省农委定期组织考核。在5-10月病虫发生防治的关键时期,要求各市于每月20日汇报工作进度,对工作进展缓慢的地区进行专题调研分析,提出加快工作进度的措施。除农委的组织督查外,市、县农业部门还结合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层层开展农药减量使用工作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