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柑橘黄龙病重大植物疫情监测实施方案
2010-05-04 22:06:35 作者:戴清华 黄珍龙 唐春生 来源:衡阳市植保植检站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衡阳市柑橘黄龙病重大植物疫情监测
实施方案(2010-2012年)
衡阳市植保植检站
为了加强柑橘黄龙病重大疫情的监测,防止疫情传入我市,保护我市柑橘生产安全,维护农民的合法利益,按照湖南省植保植检站发布的《湖南省柑橘黄龙病重大疫情监测控防总体实施方案(2010—2012)》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和“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法律法规,切实加强增加投入,加强疫情监测,实现以防为主,保护未发生区,阻截疫情传入我市,以充分发挥植物检疫在农业防灾减灾中的作用,逐步控制重大检疫性病虫发生危害。
二、主要任务
(一)疫情监测
1、监测布局。鉴于柑橘黄龙病已经在我市相邻的永州市部分地区发生,特将疫情监测点设置在祁东县、衡阳县、耒阳市、常宁市各乡镇。在橘园以及柑橘苗木基地、铁路和公路枢纽及沿线、货场、农产品集贸市场、柑橘加工场所等处,以防止疫情传入我市。
2、监测方法及内容。各县(市、区)在不同乡镇设立黄龙病疫情监测点,固定专人,每年从3月下旬至11月上旬每15天开展1次田间调查,主要监测高风险区域及周围主要寄主植物生长内有无疫情发生(具体监测方法见附件:柑橘黄龙病疫情监测技术规范)。
3、监测预警。根据柑橘黄龙病疫情监测技术规范,各监测点统一填写监测数据,及时整理上报。凡是发现柑橘黄龙病疫情的,必须及时查清情况,并立即向市植保植检站报告,请省、市有关专家进行认定,采取检疫措施进行封锁控制。所有监测点于6月底和12月分两次通过市州农业局向省植保植检站上报疫情监测数据及总结材料。
4、监测设备。根据监测任务,各县(市、区)植保植检站主要配置柑橘黄龙病采集、保存、鉴定相关仪器设备、全球卫星定位仪、观测灯以及监测所需的其他设备、监测交通工具等。
(二)、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我市的祁东县、衡阳县、常宁市、耒阳市等所辖乡镇政府均要成立重大植物疫情封锁控防领导小组及工作办公室,加强监测工作的组织领导。实行政府主管领导行政负责制和植保专家技术负责制,层层建立岗位责任制,把柑橘黄龙病的监测任务落实到有关单位和具体人员上,杜绝出现监测工作死角,确保监测措施的全面落实。
2、做好技术保障。市级植保植检站主要负责柑橘黄龙病监测实施方案的制订、信息汇报和材料汇总,并进行检查指导;县级植保植检站负责具体监测方案的编制,并确定专人负责田间系统调查、预测预报等;县级农业主管部门负责疫情的应急防治等工作。
3、资金保障。重大植物疫情监测控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一定的手段和资金作为保障。为保证监测任务的实施,我站将积极争取省农业厅和市政府相关经费支持,加大对监测工作的投入力度。各县(市、区)农业部门要积极争取将柑橘黄龙病监测阻截控防所需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加大配套资金投入力度,确保疫情普查监测所需设备、疫情阻截、公共场所的无害化处理和疫情控防所需经费的落实。对配套资金、物质、设备不到位的在评先时实行“一票否决”。
4、实行联防联控。疫情发生区与未发生区的各县市之间要加强交流合作,互通情报,共同监测与防控,建立地区之间的长效预防合作机制,确保柑橘黄龙病监测控防工作有效进行。
5、强化监督管理。各县(市、区)植保植检站一定要本着高度负责的精神,根据各自职责,按照项目管理,严格落实监督、考核、验收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实施进度和质量。在关键时期,市植保植检站要派专人深入疫情监测县进行技术指导,监督各项措施的落实。对考核优秀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并在经费投入上给予重点支持。
附件:湖南省柑橘黄龙病监测技术规范(试行)
附件:
湖南省柑橘黄龙病监测技术规范(试行)
为规范柑橘黄龙病疫情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发生、发展动态,特制定本办法。本办法规定了柑橘黄龙病监测区域、监测时期、监测方法等要求。本办法适用于所有全省柑橘黄龙病的监测。
1 监测准备
收集柑橘类苗圃和果园的种植情况,柑橘黄龙病发生历史和现状等有关资料;制定简单可行的柑橘黄龙病调查计划。
2 监测区域
2.1 未发生区
重点监测疫情发生高风险区域,大型柑橘苗木繁殖基地苗圃和母本园、疫情发生区附近的果园、实施过疫情根除措施的果园、可能来自从疫情发生区种苗的种植区、境外引种种植区。主要监测柑橘黄龙病是否传入。
2.2 发生区
重点监测发生疫情的有代表性地块和发生边缘区。如已发生柑橘黄龙病疫情的区域(包括疫情根除区)。监测柑橘木虱的发生动态和扩散趋势。
3 监测作物
柑橘类作物。
4 监测时期
每年3~11月,在苗木或成年树春、秋梢转绿后各调查1次。
5 监测方法
5.1 未发生区
5.1.1访问调查
向果农、农技人员、农资经销商等相关人员询问调查当地柑橘类作物种植和柑橘木虱发生的情况,特别是苗木来源和柑橘园有柑橘黄龙病疑似症状及其发生地点、发生时间、危害情况等信息,做好访问调查记录,分析是否存在可疑发生区。
5.1.2踏查
对访问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可疑发生区和其他有代表性的柑橘类作物种植田块进行踏查。在柑橘苗木或成年树春、秋梢转绿后,踏查2-3次,代表面积占种植面积的50%以上。调查结果记入疑似柑橘黄龙病田间调查记录表(见附表1)。踏查发现可疑病害症状立即进行标记,对疑似病株取样,进行室内诊断鉴定。
5.2发生区
5.2.1发生区范围监测
参照5.1采取访问调查、踏查。
5.2.2发生区发生动态监测
对疫情发生区(包括疫情根除区)进行定点调查,每县固定3-5点,在监测时期每15天调查一次。面积在10亩以内的成年树果园,每亩抽取2个样品;面积在50亩以内的果园,每亩抽取5个样品;面积在50亩以上的果园,每亩抽取10个样品。面积在2亩以内的种苗园,每亩抽取2个样品;面积在2亩以上的种苗园,每亩抽取5个样品。填写柑橘黄龙病调查记录表(见附表2)。
6 疫情诊断
6.1现场诊断
柑橘黄龙病在柑橘生长的每次新梢均可发病,以夏、秋梢受害最烈,其特征性症状是初期病树的“黄梢”。即在绿色树冠上的一个大枝或数个小枝的叶片发生黄化,呈现明显的黄梢。春梢黄龙病多发生于树冠中、下部的外围,夏、秋梢则多发病于树冠的顶部;随后,病枝梢的下段枝条和树冠其他部位的枝条亦陆续发病。根据叶片黄化的情况,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均匀黄化型 新梢上的叶片长至正常大小,在转绿过程中停止转绿,呈现均匀的黄化或淡黄色,质地硬而脆,并很快掉落。夏、秋梢发生较多,春梢较少;椪柑、蕉柑发生多,温州蜜桔和甜橙较少,沙田柚极少。
斑驳状黄化型 新梢上的叶片,在转绿后,从叶片基部和靠近基部的边缘部分开始,逐渐褪绿转变成浅黄色至黄色,并继续向叶片上部和中间扩展,形成不规则的黄斑,叶片的其余部分仍保持绿色,整张叶片呈现不均匀的黄绿相间的斑驳状,有的最后全叶褪绿成为均匀黄化。此种斑驳叶质地也较硬而脆,可较长时间挂于树上不掉落。此型黄化在柑橘不同品种的夏、秋梢均可发生,而且在前、中、后期病树上都可见到。因此,斑驳状黄化型症状常最为田间诊断黄化病的主要依据。
缺素状黄化型 叶片叶脉及叶脉附近的叶肉呈绿色而脉间叶肉呈黄色,类似缺锌或缺锰症状。此种黄化多发生于上年病枝梢新抽生的枝梢上以及中、后期病树上。
6.2室内鉴定
样品进行室内鉴定,有困难的送省植保植检站或其委托的科研教学单位专家进行检测鉴定,出具鉴定报告。
7记录与档案
详细记录、汇总监测区内各调查点结果。记载调查地点、时间、寄主植物名称、发生面积等,并填入附表2。
各项监测的原始记录连同影像资料等其它材料妥善保存于县级植物检疫机构。
8 监测报告
县级植物检疫机构对监测结果进行整理汇总形成监测报告(附表3),并按要求及时报送上级植物检疫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