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科技成果转化推进高效农业发展
2010-04-04 17:50:34 作者:admin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江苏科技成果转化推进高效农业发展
发布时间: 2008-04-17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加大,造成农业留守人员老年化、知识差等现象日益凸现。这些农村留守人员需要农业技术简单化、看得懂、学起来容易,这样一来就给农业部门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如何解决这一新课题,江苏省从科技入户工程入手,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让农技人员与农户亲密接触,从而促进该省农业快速发展。
江苏省2007年把科技入户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他们围绕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促进增效增收这条主线,组织广大技术指导员深入各村农户,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推进了高效农业规模化进程。在9个县进行科技入户项目实施,他们按程序选拔技术指导单位,指导单位选聘技术指导员,技术指导员培育科技示范户,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在实施项目进程中,他们实行四级合同制管理,即省与市(县)农业主管部门、县级主管部门与技术指导单位、技术指导单位与技术指导员、技术指导员与科技示范户层层签订合同,一切工作按合同进行,各方以合同形式明确责权利,各县建立工作档案和技术服务档案,做到有案可查。同时,实行信息公开制,在江苏农民培训网上开辟科技入户专栏,将各县技术指导单位、技术指导员及科技示范户名单进行公示,定期上报各类信息。
农技人员与农户面对面
农技人员在进行技术指导过程中,带着问题去学习,既扩大了知识面又提高了业务水平,一举两得。工作年限短的技术员更是认真钻研技术,虚心向经验丰富的同志讨教,以增强自己的服务技能。江苏省在科技入户管理机制上采用督促考核、评优奖励的办法来强化农技人员的责任心,以提高广大农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热情。海安县孙庄镇技术员周晓东与农民交了朋友,不少示范户无论是农作物方面还是养殖业方面遇到问题时都会打电话向他咨询,农民把他当成致富的领路人。他感到:农民的信任体现了他的人生价值,也是对他付出辛苦的最好回报,同时增强了他的工作热情和克服困难的信心。
畅通农技推广渠道
过去农技人员下乡,进村入户指导生产,由于缺乏资金支持,他们往往下乡少、入户少、到田少,技术推广的主要方式是印发技术资料、办培训班。参加培训的多是乡村干部,而千家万户分散经营的农民朋友学不到技术,对农业生产技术了解甚少。通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农技人员有了资金保障,就能一门心思从事农技推广,他们也有积极性把技术直接带到千家万户和田间地头,从而解决了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和技术扩散“最后一道坎”的问题,提高了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覆盖率和入户率。江苏省按照公开、公正、自愿的原则培育农村的科技示范户,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村级农技员的作用,解决了农业技术由于缺乏村级农技人员带来的技术难题。通过科技示范户这个纽带,有效畅通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快速转化的农技推广渠道,构建了农技推广服务的新机制。
科技示范户能力提升
通过农技人员手把手、面对面的指导,科技示范户切实提高了生产技能,同时技术员将党的农村政策、市场信息以及农业新观念新思想传给示范户,促进了科技示范户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示范辐射带动能力的提高。海安县角斜镇沿口村一示范户原来认为自家麦田田底子好,只要施好基肥就行了,从来没有追过穗肥,通过技术员对小麦生长知识的讲解,他接受了小麦追施穗肥的方法,2007年他的小麦产量比前几年都有较大提高,他说:“种田还得靠科技呀。”
在科技入户工程实施过程中,江苏省重点扶持和培养了一批大户,将他们培育成为科技推广的主力军。金坛市在水稻种植上重点培养从种到收全程服务的专业户,每个专业户服务的对象都在30户以上,多的高达100多户。该市社头镇旭明村科技示范户徐春海购插秧机4台,同时还建立了村里的机插秧服务队,并为农民提供种子、育秧、机插等系列服务,订单农户136户,实现订单机插面积833.6亩。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周边的农村全部实现了机插秧。群众高兴地说“过去种田苦,现在种田乐。”
江苏实施科技入户工程一年来,种植业、养殖业以及经济作物全面丰收。据统计,2007年夏熟小麦科技示范户平均亩产量达385公斤,比前三年平均产量增产13%,较辐射带动户平均增加3.9%,亩纯收入达到375元,亩平均节本增收40多元,比上年增长27%。水稻科技示范户平均亩产651.4公斤,较前三年亩增产6.04%,较辐射带动户平均增加4.9%,亩平均节本增收109元,较上年增长8%。生猪、饲料科技示范户效益明显提高,每头肥猪获益330元,比前一年增加232.2元。瓜菜科技示范户亩平均单产3813公斤,比前三年平均增产17.4%,较辐射带动户平均增加13%,亩平均纯收入达3825.8元,增长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