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七十二名泉--王府池子
2010-08-16 23:12:26 作者:admin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王府池子
王府池子,应该属于珍珠泉泉群,珍珠泉现为山东省人大办公地点,原来是山东巡抚衙门,再早是明代德王府(德王是明英宗二儿子的封号,原在德州,后迁至济南),王府池子原在德王府院内,故得名。后来清军攻占济南后,废德王府为巡抚衙门,将王府池子划了出来,流落到民间,"旧时王府院中池,流落民间百姓家",但名字依然气派。
王府池子本来叫濯缨泉,属于珍珠泉泉群,根据《孟子》所咏古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而得名。金代《名泉碑》明晏璧《七十二泉诗》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记》都将其列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据记载,金元时期这里水势旺盛,与珍珠泉相连,汇水成湖,可以在上面荡舟,又被称作是"濯缨湖"。
关于濯缨泉最早的文字记录还要追溯到北魏时期那本有名的地理着作《水经注》,郦道元是这样描写的:"历祠下泉源竞发,北流经历城东又北,引水为流杯池,州僚宾宴公私多萃其上",流杯池即现在的王府池子,当时这里清流映带,岸草如茵,是文人墨客聚集流觞取饮的场所。
从濯缨泉的命名可以看出这里水质的清明可爱,但是明朝诗人晏璧游玩后,感觉名字仍不足以体现这一特色,于是作诗赞叹道,"一清疑挽银河水,应叹沧浪浪得名。"此外,濯缨泉还曾赢得过七十二泉中"味最清冽"的赞誉。事实证明古人的评价并非信口开河,其水质经过后人多次化验证实的确是最好的。
与其它名泉一样,王府池子也是特殊地质构造的产物,但人们更愿意发挥其丰富的想像力为其增添一些神秘色彩。明清传说,王府池子深不可测,"每遇阴雨,往往起龙"。现在一些老人还坚持认为池底有"海眼",直通往东海。在此居住多年的徐女士告诉记者,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无论多旱,池中心总有一汪深深的清泉.
濯缨泉之名起于何时,现在尚无资料考证,但从金代开始,濯缨泉就开始出现于民间记载中,到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三年(即1467年),德王因喜爱济南山、泉、湖之胜,将府第建到了济南,把濯缨泉、朱砂泉、灰泉等都圈到了自己院内,泉水由此成了王府私家所有,王府池子的称呼就是从那时候在百姓中传开的。
德王曾在濯缨湖北岸大兴土木,并赋诗一首,"印月池头月正明,主人曾此濯冠缨,肯夸风景殊人世,却爱源流合圣清",这位皇子独霸泉池后的得意之情可见一斑。
崇祯十二年(1639年),清军攻破济南,掳走并处死第七代德王朱由枢,德王府也被清军一把火烧光,所有建筑几乎被毁坏殆尽。到了清朝康熙五年(1666年),山东巡抚周有德组织了数千人,在德王府旧址上修建巡抚衙门,由于修建规模小于原来的德王府,王府池子又被划出来,圈在府衙外面。如今300多年过去了,人们仍沿袭了过去王府池子的称谓,尽管那个所谓的王府早已灰飞烟灭了。
王府池子二十平方米左右,南侧是人们赏泉的地方,树有石碑一座,上写"王府池子泉",另有凉亭一座。东西两侧是民房的背面,西侧高些,是个二层建筑,东侧低些,两间房都是青石到顶,下半截浸在水中,想来屋里应该特别潮湿。东侧墙上不知谁在上面挂了个康巴斯石英钟,倒也算是一的特色。王府池子北面是一户人家,据说姓张,院内有柳树几株,石桌石凳,常有人在那里饮茶下棋。泉水从西北侧流出,基本上在户家穿行,流到曲水亭街,然后汇入大明湖。
济南老城区的众多泉水中,王府池子是一个颇有贵族气质的名字,在这一区域,"王府"两个字显得有些突兀。不过,王府池子弥漫着的是一股浓浓的平民气息。在很多人眼里,在众多名泉中,王府池子也许是最普通、最有亲和力的了。
从芙蓉街走到东花墙子街,东行到起凤桥街,再走就是王府池子街了。脚下踩着光滑的石板路,一路上穿街走巷,窄窄的街道是老城区的特征,走到王府池子街中段,向西一转,一大片碧绿池水呈现眼前,令人顿时豁然开朗。王府池子街东起西更道街,西连芙蓉街,北抵起凤桥街,南接平泉胡同,布满了老城的风情。
王府池子形状并不规则,长30米,宽19米,池岸是用大块青石砌成。很久之前,王府池子里有十几处泉眼,池子便是泉水汇集而成。现在去看,王府池子的泉水仍然透明清澈,从南往北缓缓流淌。
王府池子周围,沿街几十栋民居依池而建,而这些居民则幸运地成了济南真正的泉水人家。池子北岸的大院是王府池子街9号,据说是泉边历史最悠久的民居。院子里只有东屋是一栋黑瓦顶老房子,外墙皮已经斑驳脱落,露出了里面的土坯,其余的建筑则是再普通不过的平房,丝毫看不出这是有着百年历史的大院。
王府池子南侧有一座凉亭,厅内设有石桌、石凳,无论晴雨,市民都可以在这里休息、品茶、观泉。池子东西两侧也是平房,西侧是一座二层建筑,地基全由青石砌成,高大而有气势。东西平房地基大部分浸在水中,历经多年,池子周围绿树成阴,颇有江南水乡韵味。池中有不少人在游泳嬉戏,这也许是王府池子亲近居民的一大特色吧。虽然晴日当头,但起伏的水面掀起一层层涟漪,水草在清澈的水中摇曳。坐在凉亭内的石凳小憩,听着池内的水花声,清凉的风穿过,心中无不惬意舒畅。
古人曾用"郭边万户皆临水"来形容王府池子以及周围,如今,周边老城区仍然受惠于池水。王府池子泉水从西北角的水道流出,曲折东流,穿梭于这一片老房子间,从小王府池子到起凤桥,曲折的沟渠里涌动着的都是清泉,沿着街边水道缓缓流淌。泉水流经处,沿街不少住户或在泉渠沟洗洗衣,或取水冲洗院落,泉水和居民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
在繁华的城市,王府池子怡然自处,连接现代的喧嚣和古老的清幽。古老的历史需要仔细保留,但自然的慷慨和馈赠却需要用心体会、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