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高产栽培技术
2010-03-06 22:10:32 作者: 办公室 来源:衡阳市蔬菜研究所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条
苦瓜高产栽培技术 |
衡阳市蔬菜研究所 办公室(421000) |
1.播种育苗 播种量一般为每667平方米250克~300克,有些地区苦瓜栽植密度较大,每667平方米栽2000株,因此每667平方米需播种500克左右。长江流域露地栽培可于3月中下旬播种,保护地栽培播种期可提早到2月下旬,播种前将种子放入55℃温水浸泡,自然冷却后,用清水续浸12小时,洗去种皮上的黏液,滤干后置于28℃~30℃的温度条件下催芽,待70%的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育苗最好采用保护地营养钵或营养土块等有效措施,出苗前苗床白天需保持25℃~30℃,夜间保持在12℃~15℃,出苗后注意通风降温,白天保持在20℃~25℃,夜间保持在10℃~12℃,防止幼苗徒长。 2.选地做畦,施足基肥 苦瓜结果期长,需肥量大,因此需增施基肥,一般要求每667平方米施生物有机肥100公斤~150公斤或腐熟人畜粪1500公斤~2000公斤,另加施氮、磷、钾三元复合肥50公斤,磷肥30公斤~35公斤,基肥一般在整地起畦时在畦的中央开沟施入,有些地区则以穴施为主。苦瓜耐肥、喜湿,但不耐渍,宜选择地势较高,排灌方便,有机质含量较高的肥沃壤土或黏壤土种植,忌与瓜类连作。做畦按栽培方式不同而异,如实行平棚栽培,可按2米距离开沟作成畦面宽约1.6米、畦沟宽约0.4米的高畦。如实行宽窄行人字架栽培,可按1.6米距离开沟,作成畦面宽约1.2米、畦沟宽约0.4米宽的高畦。 3.定植 露地栽培一般在4月上旬定植。以采收早期苦瓜为主,不作翻秋栽培(如衡杂一号苦瓜)时可采用人字栽培,即畦面宽1.2米,每畦栽2行,株距为0.33米~0.4米,栽培密度为667平方米2000株~2200株。需作翻秋栽培的(如衡杂二号苦瓜)宜采用平棚栽培,即畦面宽1.6米,每畦栽2行,株距0.35米~0.4米,栽培密度为667平方米1200株~1600株。定植时选晴天下午进行,定植后一定要浇足定根水,以促使快缓苗、早发棵。 4.追肥、灌溉 苦瓜生育期长,吸肥力强,且挂果多,所以需肥量大。定植至开花期前追施浓度10%~20%的腐熟人畜尿二三次,根瓜宜早收,第2次采收后在畦中央开沟,每667平方米施饼肥25公斤~30公斤、复合肥20公斤,随即覆土平沟,以后视苗情及挂果情况每667平方米追施复合肥浸泡液20公斤,高温干旱期应注意加强肥水管理。灌水时间最好安排在傍晚时进行,到畦中央土表5厘米以下已吸水时即可排水。进入雨季要及时做好排水工作,以免积水使畦面过湿引起发病和烂根。 5.引蔓整枝 当植株开始抽蔓时应及时引蔓上架,以免倒伏。苦瓜分枝性极强,每个节位都可发生侧枝,故生产中每隔7天要摘1次侧枝。由于栽培密度大,主蔓结果力强,故不宜留侧枝,若肥水供应量足,有雌花的侧枝在发生雌花节位上端留2叶后摘心,可提高产量。 6.人工辅助授粉 植株开花时应进行人工授粉,先天下午从花托下边采下欲开而未开的雄花(花顶现黄色),30朵~50朵绑成1束,插入室内盛有2厘米水深的碗或盆中,次日清晨直接将花粉抹至已开的雌花柱头上。人工授粉可大大提高苦瓜的成活率和商品性,避免出现头瓜,减少畸形瓜。 7.采收 生产上多采收中等成熟的果实。青皮苦瓜采收标准为果实已经充分长成,瓜瘤状粒粗,瘤沟变浅,尖端变得平滑,皮色为鲜绿并有光泽时采收;白皮苦瓜采收标准是果实充分长成,果皮瘤状粒迅速膨大,并明显突起,有光泽时采收。 8.病虫害防治 苦瓜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白粉病、霜霉病和枯萎病。防治苦瓜各种病害除了实行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和注意排水等综合措施外,最重要的措施是合理施用药剂。①炭疽病:人工及时摘除残叶、烂叶;用50%托布津800倍液~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②白粉病: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硫悬乳剂100倍液~150倍液防治。③枯萎病:不和瓜类连作;适当摘除基部老叶,以利通风透光;用75%百菌清600倍液~8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600倍液、或抗枯宁水溶液防治。 苦瓜虫害主要有瓜实蝇、红蜘蛛、白蜘蛛和瓜蓟马。①瓜实蝇, 用20%速灭杀丁600倍液~800倍液、或25%金杀星800倍液~1000倍液、或80%敌敌畏800倍液喷杀,喷药一般在傍晚时效果较好。②红蜘蛛、白蜘蛛,高温干旱时为害严重。用20%三氯杀螨醇800倍液~1000倍液、或73%克螨特1500倍液~2000倍液喷杀。③瓜蓟马,用25%兴棉宝15000倍液或灭百可4000倍液~5000倍液喷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