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市水稻螟虫无害化治理项目总结

2010-02-16 20:21:56 作者:唐春生 李勇峰等 来源:原创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衡阳市水稻螟虫无害化治理项目总结
 
衡阳市植保植检站
 
衡阳市地处衡邵盆地,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业大市,常年水稻播种面积680-700万亩,二化螟是我市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耕作制度的变革,二化螟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发生态势逐年加重,成灾面积和危害损失率均已超过稻飞虱、纹枯病所造成的危害,成为危害水稻的第一大生物灾害。我市二化螟常年发生面积在700万亩次以上,在不防治情况下可造成稻谷损失达1亿公斤。20世纪末,耒阳市发生了第四代二化螟危害造成倒禾的现象,祁东县因二化螟猖獗成灾发生了农民冲击乡镇农技站的事件。二化螟对多种农药已产生抗性,用杀虫双防治二化螟效果只有50%-60%,用三唑磷防治二化螟效果只有80%左右,特别是施用三唑磷后引起后期飞虱猖獗成灾,已成为水稻害虫综合防治中难以调和的矛盾。为有效控制螟害,湖南省植保植检站于2002年启动了全省螟虫无害化治理工程,这是一项民心工程,又是一项德政工程。衡阳作为项目市之一,在省植保植检站的精心组织和大力支持下,开展了大面积水稻螟虫无害化治理示范工作。2002-2006年全市水稻螟虫无害化治理面积876.55万亩,新增纯收入64050.36万元,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近年来二化螟发生危害特点
 
1、越冬代残留基数大。2002-2006年全市二化螟冬后亩平活虫分别为10752条、6108条、11980.5条、5882条、5765条。
 
2、各代发生不整齐,峰次多,防治难。由于越冬代虫源复杂,加上中稻、一季稻种植面积大,插期不一,插花种植普遍,桥梁田多,造成二化螟发生不整齐,峰次多,一般每代均出现两次蛾高峰,给防治带来了很大困难。
 
3、二化螟呈重发态势。2002—2005年二化螟年年大发生,2006年偏重发生,发生面积分别为650.25万亩次、855.3万亩次、970.6万亩次、1007万亩次、909.3万亩次。
 
二、螟虫无害化治理技术推广措施
 
1、根据水稻二化螟的发生危害特点,提出了螟虫无害化治理策略。
我市根据水稻二化螟的发生危害特点,提出了“农业防治为基础,狠压基数控虫源,物理、生防相辅助,化学防治是关键”的螟虫无害化治理策略,在推广抗螟品种、栽培避螟、灯光诱杀技术和运用先进药械的基础上,加强监测,及时预报,充分利用和保护自然天敌,选择使用锐劲特等高效、低毒、持效期长的治螟对口药剂,采取狠治一、三代压基数保全苗,控制二、四代保穗夺丰收的化防措施,对控制我市螟害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2、因地制宜,优化措施,科学地组装了水稻螟虫无害化治理配套技术,全面控制螟害。
 
(1)因地制宜地推广抗螟品种和切实可行的栽培避螟措施。选用抗耐性强的水稻品种(组合),如湘早籼7号、31号、32号、中鉴100、株两优02、金优974、威优974等穗多茎细品种,二化螟发生量减少70%,螟害率降低50%。调减中稻、一季稻面积与播期,中稻、一季稻集中连片种植,以减少螟虫转移的桥梁田;将过去4-6月连续播种调整为提早于4月中旬前或推迟到5月下旬,以减少二化螟一个代次的危害和减少二代二化螟过渡的桥梁田。
 
(2)狠压基数降低初始种群数量。深水灭蛹,减少冬后残虫。在化蛹高峰期(3月下旬-4月上旬)将稻田灌深水3-5天进行深水灭蛹;在羽化高峰期(4月20日左右)到来之前结合春耕及时犁翻板田。据衡南县植保站调查,二化螟冬后基数可以减少81.32%-89.4%,一代幼虫药前发生量可以减少77.87%-82.23%。及时处理野外堆放的稻草,于4月上、中旬广泛动员农户,结合春耕将田边、房前屋后稻草及时处理,可减少60%的虫口基数。双抢期间采取齐泥割稻,减少稻桩残草,及时烧毁稻草,机械翻耕,灌水沤制,可降低虫口基数80%以上。
 
(3)加强螟虫的田间调查和预测预报。全市从事螟虫监测人数25人,共设监测联系点21处。通过多点调查,准确地监测了螟虫的发生数量和发育进度,每年及时发布预报56期左右,为大面积实施螟虫无害化治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4)大力推广频振式杀虫灯杀虫技术和稻田养鸭。衡南县植保站2003-2006年在三塘镇、相市乡、江口镇等地共装频振式杀虫灯265盏,平均每盏灯控制面积30余亩,示范面积达9000余亩。2005年在示范点调查,频振式杀虫灯示范区较非示范区二化螟第1、2、3、4代药前发生量分别减少了60.9%、77.29%、54.53%、70.45%,稻田蜘蛛早、晚稻分别增加了136.95%、74.15%。耒阳市植保站2004-2006年在大平乡有机稻生产基地和仁义乡国家粮食丰产工程示范区推广频振式杀虫灯90盏,平均每盏控制面积30余亩,示范面积3000亩。祁东县植保站在砖塘、过水坪、洪桥等乡镇安装频振式杀虫灯30盏,示范面积900亩。五年来项目区共推广频振式杀虫灯385盏,应用面积13350亩,普通杀虫灯170盏,应用面积4400亩,推广稻田养鸭面积11.39万亩。
 
(5)开展药剂筛选、施药技术研究,不断完善治螟配套技术体系。从90年代开始,我站在省站具体指导下,联合县站致力于治螟药剂的筛选,每年对30多种新农药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92年我市成功地推广了三唑磷防治二化螟,97年我市又筛选了治螟特效药锐劲特,99年我站联合衡南县植保站在三塘镇大广村对锐劲特的单用和桶配混用技术进行田间药效对比试验和示范,获得了成功。当时的法国罗拉普朗克公司和现在的拜耳公司几次派员亲临现场察看,对试验、示范样板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全省实施螟虫无害化治理工程的带动下,我市推广锐劲特的步伐加快,一年一大步跃上新台阶。据统计,2001年全市推广锐劲特2.5吨,2002年全市实现销售量11吨,2003年全市实现销售量24吨,2004年攀升至78吨,2005年销售量达100吨,2006年实现销售量86.9吨。锐劲特在水稻上单用(每亩30毫升)和锐劲特(每亩20毫升)与三唑磷、乙酰甲胺磷、敌百虫、阿维菌素等药剂桶配混用,防效均在94%以上。针对二化螟连年大发生,代代为害重,蛾期长、峰次多的现状,我市在化学防治二化螟上采取策略为:实施分蘖期与穗期治螟并重,实行1-4代全程治理。狠治一、三代压基数,控制二、四代减损失,每代采取“兼前顾后打主峰”的战术,苗期狠抓一、二龄幼虫高峰期用药,穗期狠抓卵孵高峰期用药。
 
三、螟虫无害化治理组织措施
 
1、领导重视亲自抓。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的统一部署下,在省农业生物灾害防治指挥部的直接领导下,省站防治科组织重点市、县病虫防治机构建立螟虫无害化治理协作组,每年年初制订防治预案,并召开螟虫治理工作安排会。2004年8月下旬在衡南县召开了湖南省水稻螟虫无害化治理现场会,2005年9月上旬在衡南县又召开了湖南省水稻螟虫无害化治理专家现场评议会,农业部和省站领导多次亲临基层检查和督促工作,对指导和推进我市全面开展螟虫治理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成立班子专门抓。螟虫无害化治理的市、县相继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由主管农业的副市长(副县长)任组长,农业局长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市、县植保站长及业务骨干为成员,负责方案制订、技术培训和督促检查等工作。各乡镇成立螟虫无害化治理工作小组,由乡镇主管农业的领导任组长,农技站长为副组长,植保、粮油等专干为成员,在项目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指挥下,落实各项配套措施。
 
3、召开会议动员抓。螟虫无害化治理的实施主体是农民,为了让农民掌握螟虫治理的配套技术措施,每年各县(市)区植保植检站都利用新农药推广会、年初工作安排会、全年病虫发生趋势会、半年工作总结会、螟虫治理交流会等会议,向植保工作者、农药经销商、农民朋友推介宣传农药新产品和治螟新技术。衡南县植保站实施螟虫无害化治理项目以来,县植保站共召开专题会议12次,培训技术人员356人,召开农民会71次,培训农民2925人,各乡镇召开农民会583次,培训农民25070人。耒阳市植保站实施项目来共召开专题会议15次,培训技术人员408人,召开农民会72次,培训农民2686人,各乡镇召开农民会472次,培训农民19978人。
 
4、加强监测系统抓。为了抓好螟虫无害化治理工作,各项目县确定了3-8人专门从事螟虫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祁东县植保站确定河洲、归阳、灵官、风石堰、黄土铺、步云桥6个乡镇为水稻长期测报联系点,每年投资8000元用于测报联系开支,并设立了电子邮箱和手机短信联系,增强了测报信息收集,准确了预报。衡南县植保站成立了3个高级农艺师、2个农艺师和3个助理农艺师组成的专门班子,开展全县螟虫预测预报、螟虫发生危害特点和防治技术的具体研究,以及技术开发、示范推广工作。耒阳市植保站2006年耗资1.5万元更换了虫情测报灯。各项目县发布的螟虫专题预报准确率都在95%以上,为项目的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5、技术服务指导抓。积极进行电视预报和植保技术讲座。为提高农民科学治螟水平,我市积极进行电视预报和植保技术讲座。祁东县植保站一方面与电视台合作进行电视预报拍摄,一方面自筹资金进行植保技术讲座。每次战役前由县农业局召集各乡镇农技站站长和植保人员进行会议研讨,传达防治信息与措施,同时农业局与电视台合作拍摄制作《农技雨露》进行电视预报,五年共拍摄《农技雨露》治螟节目18期;县植保站制作《植保技术讲座》专题光盘,转发到各乡镇,五年共制作技术讲座光盘16期320盒。衡南县实施项目四年来,共开展螟虫无害化治理电视讲座15期,播放电视预报21次,收看人数达410万人次。耒阳市五年来共开展电视讲座18期,播放电视预报18次,收看人数达400万人次。
 
6、样板示范带动抓。祁东县实施项目五年来,县植保站每年办螟虫无害化治理示范面积1500亩,其中示范药剂30个,频振式杀虫灯200盏;各乡镇结合各自的统防统治点,创办了大面积的示范样板。衡南县实施项目四年来,除县植保站办示范点外,每个乡镇均以各自的基点村作为治螟示范点,每点面积500—1000亩,每个示范点都在当地起到了很好的样板作用。云集镇河市村示范点,2004年种植早稻700亩,总产32.6万公斤,亩产达465.7公斤,比2003年亩平增加87.7公斤,种植中晚稻1100亩,总产63.89万公斤,亩产达580.8公斤,比2003年亩平增加120公斤。2004年总产、单产均创历史纪录,受到了前来考察的领导和专家的高度评价。耒阳市南京乡南京村,2001—2003年连续遭受三、四代三化螟危害,2003年全村1000亩晚稻亩平产量280公斤。2004年耒阳市植保站在该村实施螟虫无害化治理项目,经过对农民进行培训,使农民了解了造成晚稻和一季稻大面积白穗的原因,掌握了防治三化螟必须在孕穗期和齐穗期进行两次防治的策略,解除了该村农民不敢种植晚稻的顾虑。2004年该村晚稻产量大幅度提高,亩平达443公斤,邻近的仁义乡、磨形乡、余庆乡农民自发到南京乡参观学习,示范带动面积3万亩。这些样板创办成功得到了广大农户的认可,带动了全市螟虫无害化治理技术的推广应用,达到了“点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效果。
 
7、创新方式重点抓。积极探索螟虫无害化治理技术服务方式创新。为确保螟虫无害化治理措施落实到户到田,我市积极探索技术服务方式的创新。衡南县植保站在自办示范点与农户签订螟虫治理技术承包合同,合同明确规定:以螟害枯心率1%为允许水平,凡是按照县植保所提供的防治技术操作,螟害枯心率超过1%的,县植保站按早稻每亩400公斤,晚稻每亩500公斤的稻谷产量赔偿,超过多少赔多少。这无疑给村组干部和农户吃上了“定心丸”,因此,村组干部组织协调工作做得好,农户积极配合,自觉接受培训,及时落实了深水灭蛹、稻草处理和关键时期开展化学防治等技术措施。由于这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到螟虫危害稳定时检查验收,凡签协议的农户,没有一丘稻田的螟害枯心率超过1%,并且其它病虫害防治也搞好了,效果十分显著。2005年在神山村和双河口村成立了机防队,2006年又在车江镇的白水、铁市、金马村成立了四个机防队,开展以螟虫治理为代表的病虫防治服务方式创新,探索了一条植保社会化服务的新路子,2006年已开展了螟虫机防服务面积5000余亩,螟虫治理及机防服务受到了农民的广泛欢迎。通过四年的努力,螟虫治理技术在衡南县已基本普及。祁东县植保站在金桥、河洲、白地市、步云桥、太和堂等部分销售网点试行了防效承诺服务,让零售商和农户先用药后交钱,只要防效不低于或高于常规药剂,农户就会主动交钱。如金桥镇周花明办了一个农药销售点,过去农民赊钱买药,因为药效不好,农民拒绝付款。2006年县植保站给他提供了锐劲特和庄螟、虫杀星等高效混配药方,并提供机动喷雾机5台,组建一个机防队,让农户先用药,后交钱,结果农户普遍反映效果良好,纷纷主动交钱,并买一、二包烟或一、二瓶酒表示感谢。现在他的生意越做越红火,既赚了钱,又推广了高新产品和技术。
 
四、水稻螟虫治理的成效
 
1、降低了螟害率和螟害损失。祁东县植保站调查统计,该县二化螟从2000—2006年连续7年大发生,通过无害化治理,1—4代螟害率由2000年的2.3%—33.98%,下降到2006年的0.2%—1.15%,成灾面积2002—2006年连续五年为零。衡南县植保站调查统计,项目实施前六年(1997—2002年)第1—4代平均螟害率为2.25%、3.12%、2.34%、9.7%,项目实施的四年(2003—2006年)第1—4代平均螟害率比实施前六年分别减少了1.17个百分点、2.08个百分点、1.02个百分点、4.96个百分点。2002—2006年全市螟虫无害化治理面积876.55万亩,共新增稻谷产量32330.835万公斤。
 
2、施药次数、用药成本和防治用工下降。通过实施螟虫无害化治理,我市各项目区比非项目区每亩减少1—1.8次防治,亩平减少防治成本21.42元,全市五年共减少防治成本18778.62万元。
 
3、减少了高毒农药用量,保护了自然天敌和生态环境。衡南县植保站2006年7月调查,示范区较非示范区亩平农药用量减少0.31公斤。2003—2005年示范区甲胺磷、1605等高毒农药使用量显著减少,亩平为0.04公斤,比非示范区(0.07公斤/亩)减少0.03公斤,降幅达42.86%;2006年示范区甲胺磷、1605等高毒农药使用量基本为0,非示范区甲胺磷、1605等高毒农药使用量仅0.03公斤/亩。2005—2006年对车江、三塘、云集等乡镇的螟虫无害化治理区晚稻进行抽样检测,稻谷中高毒农药检出率为0,主要农药残留指标达到无公害标准。祁东县植保站2006年调查,全县治理区农药药害和中毒事故为0,收前早中稻田百丛蜘蛛达330-400只,比治理前增加0.5-1倍,比非治理区增加0.7-1.2倍。祁东、衡南、耒阳等项目示范区均未发生生产性农药中毒事故。
 
4、解决了生产中螟虫防治难问题,确保了粮食生产安全,维护了政府和农业部门的形象,促进了社会稳定。五年来全市结合螟虫无害化治理推广锐劲特299.9吨,亩用锐劲特30毫升或其桶混配方,杀虫效果可达94%以上,持效期长达25—30天,比传统方法防效提高15—45%以上,真正做到了一次用药顶两次,农民使用以后都说好。

      参加人员:唐春生  谢 炜  罗学义 欧迪云 刘新民 刘思乡 段宗云  阳文帅 张顺元
                          李勇峰 黄守行 肖   青 黄明刚   刘小洋  刘铁桥 李伟兵 张金国 戴清华

 
 
                                          2006年11月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