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草剂

2010-02-07 11:54:25 作者:讲课资料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除草剂 
 

稻田主要杂草:
稗草、牛毛毡、水莎草 、异型莎草、眼子菜、 空心连子菜、野慈姑、矮慈姑、鸭舌草、香麦娘
旱地杂草:
马唐、狗尾草、 狗牙根、白茅 、马齿苋、 豚草 、龙葵 、香附子 、假高梁
 
首先讲除草剂,由于农

除草剂 
 
稻田主要杂草:
稗草、牛毛毡、水莎草 、异型莎草、眼子菜、 空心连子菜、野慈姑、矮慈姑、鸭舌草、香麦娘
旱地杂草:
马唐、狗尾草、 狗牙根、白茅 、马齿苋、 豚草 、龙葵 、香附子 、假高梁
 
首先讲除草剂,由于农田杂草与农作物争光照、争水分、争肥料。有的还是病虫的中间寄主。帮助病虫传播蔓延。所以杂草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必须防除。
防除杂草的方法较多,有农业除草法、机械除草、生物除草、化学除草法。化学除草可节省大量劳动力。据查稻田可省工2.5-20个/亩,旱地可省工2—3个/亩。这就提高劳动效率,减轻劳动强度。化学除草有利机械化,有利于促进耕作制度。栽培技术的改革,对实行耕免法,合理密植有实际意义。据实验,稻田采用化学除草不中耕较人工除草增产。大豆田化学除草不中耕密植试验较常规中耕除草明显增产。棉田化学除草不中耕适当密植可增产20—30%。
除草剂分类
一、按作用方式分:分选择性和灭生性两种。
(一)   选择性除草剂,能在不同植物间有选择性。即可毒杀杂草而对栽培植物较安全。如敌稗在水稻生长期使用只杀稗草。但这种选择性也是相对的。如2—4—D在使用大剂量时就失去选择性。
(二)   灭生性除草剂,对杂草,作物的选择性较少或无选择性。如百草枯、农达等。这类除草剂不能直接喷浇到栽培植物上,只能通过"时差""位差"的选择而使用。
二、按除草剂在植物体内输导性能分类。
1、 输导型除草剂,这类除草剂可被植物根茎叶吸收并在植物体内传导如二甲四硫,扑草净等。
2、 触杀型除草剂这类除草剂可被植物吸收,不可传导。主要在接触部位起作用,如敌稗、除草醚等。这类除草防除缩根性杂草不彻底。
三、按作用方法分
1、 土壤处理剂:指可撒施于土壤中的除草剂,通过杂草根、芽鞘、胚轴等部位吸收或接触产生毒效如除草醚、西玛津等
2、 茎叶处理剂、指喷雾于茎叶上,如敌稗,2—4—D
四、按化学结构分类
1、 无机除草剂,如硫酸铜
2、 矿物油类除草剂如杀苯油
3、 有机合成除草剂
1)苯氧羧酸类   如2—4—D 二甲—4硫等
2)苯甲酸类      如豆种威
3)酰胺类       如丁草胺。敌稗,大多为触杀型选择性除草剂。
4)氨基甲酸酯类 如杀草丹,多由选择性除草剂在土壤中植物体内易分解无残毒。
5)取代脲类 如灭草隆、敌草隆。毒性少易被土壤有机质吸收,残效期较长,为输导型选择性除草剂。
6)酚类   如五硫酚纳
7)醚类   如除草醚
8)三氢苯类
一、除草剂的使用原则及方法
由于作物与杂草均属于高等植物,除草剂必须具备有特殊的选择性。才能安全而有效地在农田使用,达到既要消灭杂草又不伤害作物的目的。除部分品种外,许多除草剂本身并不具备选择性,所以,在应用时就必须利用除草剂的特性。以及农作物与杂草的差异。通过恰当的使用方式来表达到安全有效的除草目的。
(一)   利用植物的不同空间分布的位差选择性。利用根系在土层中分布深浅的不同,以及植株生长高低的不同,进行有选择性的除草。一般作物的根系在土壤中分布较深,而大多数杂草的根系在土壤表层分布较多,利用这一特点可将除草剂施入土壤表层以防除杂草。如用除草醚等在水稻移栽活后或花生播种后出苗前施于土层表面。能杀死刚萌发的杂草,而作物安全,又如用草甘磷在果园,茶园施于树下低矮的杂草上触杀,而对高大的树冠无防碍。
(二)   利用除草剂的药效期有限的时差选择性。有些除草剂的残效期很短而药效却迅速,利用这一特点,可在作物播种或移载前将除草剂施于地面以迅速杀死杂草,在药效过后再行播种或移栽。例如,草甘膦用于农田作物播种或插秧之前,可杀死已萌发的杂草,而由于它在土壤中可迅速钝化,因此,不杀伤作物。
(三)   利用植物的不同形态选择性,植物的形态不同,因而对除草剂的吸附程度也不一样。吸附多的易被毒杀,吸附少的则较安全,例如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在形态上彼此有很大的不同。从叶片来看单子叶植物的叶片竖立。叶面狭小。表面角质层和蜡层较厚。药液易于滚落。而双子叶植物叶片平伸。叶面宽大。表面角质层和蜡质层较薄。药液易于被吸附。从生长点看。单子叶植物的顶芽被多层叶鞘包围。受到良好的保护,触杀性除草剂的药液不易伤害其分生组织。而双子叶植物的幼芽裸露,无叶鞘保护,触杀性除草剂的药液能直接伤害其分生组织。如在禾本科作物田里施用2。4一滴类防除双子叶杂草,就是利用这种选择性。
(四)   生理选择
利用作物与杂划的茎叶,根系对除草剂的吸收与输导的差异,产生的选择称生理选择。如敌稗能安全地用于稻田除稗。主要是水稻幼苗体内含有较多的酰胺水解酶,能迅速水解敌稗为无毒物。而稗草幼苗却无此能力而毒杀,这就是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生化反应的差异产生的选择性。
(五)   生物化学选择
利用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化学反应的差异的选择性称生物化学选择,有的除草剂本身对植物无直接毒害或毒害较少。通过在植物体内的代谢,转变药剂的能力不一样。如二、四 —D丁酸本身对植物无直接毒性,当进入苜蓿芹菜等作物体内后。因其β—氧化酶少催化产生β—氧化反应很弱。不能将药剂大量转化为有毒的二甲四氯或2,4—D。当进入荨麻、蓟等到杂草体内时。加其体内β—氧化酶多,易催化产生β—氧化反应。将二甲四氯丁酸或2,4—D丁酸大量转化为毒性强的二甲四氯或2,4—D。所以可用二甲四氯丁酸或2,4—D丁酸有效防除芹菜,苜蓿地中的荨麻,蓟等杂草。
 除草剂的作用方式及杀草机制
除草剂导致杂草死亡的作用机制是复杂的
一.抑制光合作用
一切绿色植物须靠光合作用来获取养分。光合作用是植物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贮藏能的过程。以CO2为原料在光能作用下产生碳水化合物和其他贮能丰富的物质。当光合作用受阻。就会影响到植物的生长。甚至收起死亡。
目前应用的除草剂较多数为抑制光合作用的除草剂。防效处决光的强度。光照越强,效果越好。
二.破坏植物的呼吸作用
植物与其他生物一样需要呼吸,才可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呼吸作用是碳水化合物等基质的氧化过程。呼吸作用受到破坏。植物就得不到赖以生存的能量而死亡。
破坏植物呼吸作用有两种情况:1、影响植物的糖酵解与三羧酸循环的呼吸链。主要影响氧化磷酸偶联反应。致使不能生成腺三磷满足植物的需要。进而使植物正常代谢受破坏而死亡。如敌稗就是阻碍偶联反应的进行。使腺三磷不能形成而破坏呼吸作用。2、取代呼吸过程中的重要代谢物质。如苯酮酸可使呼吸中断,又如茅草枯进入植物体内,同丙酮酸竞争,取而代之,破坏正常呼吸。
三、干扰植物的激素作用
植物体内含有多种植物激素,对协调植物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具有重要作用。它们在植物的不同组织中的含量与比例都有严格的要求。激素型除草剂如苯氧羧酸类。苯甲酸类等进入植物体内,会打破原有的植物激素的平衡。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激素型除草剂低浓度对植物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则产生抑制作用。植物不同器官对药剂敏感度和呼吸量存在差别。被害植物出现刺激与抑制同时存在的症状,导致植物产生扭曲、畸形。如2。4—D对双子叶杂草的毒害。症状表现:顶部根部生长停止。叶片皱缩,茎叶扭曲、茎基变粗、肿裂、严重时整株枯死。
四、干扰植物的核酸蛋白质及脂肪的合成。
蛋白质脂肪是细胞的基础物质。当除草剂抑制它们的合成时。植物在形态,生长发育及代谢活动等方面会发生变异。导致植物生长被抑制、畸形或死亡。
主要品种有除草醚、2,4— 滴类、杀草丹、扑草净、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类、敌草隆、氟乐灵、拉索、草甘磷、敌稗(酰基苯胺类)、禾大状(氨基甲酸酯类)、西玛津(三氮苯类)旱土、莠去津(三氮苯类)、去草胺(酰胺类)、恶草灵(杂环类)、田草净、百草枯、精克草量、草光、农达、农刀、灵刀、旱地草克、农田欢、一品丰、双丰草克(重庆双丰农药厂)
 

相关文章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