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类白粉病

2010-01-25 12:06:14 作者:tangchunsheng 来源: 浏览次数:0 网友评论 0

瓜类白粉病 白粉病在瓜类作物上分布广泛,为害较重的一种病害,病害一旦发生,病情发展迅速。本病由真菌二孢白粉菌[Erysiphe cichorocearum DC.]和单丝壳[Sphaerotheca fuliginea (Schlecht.) poll.]侵染引起。在低温干燥地区,病菌以有性世代的闭囊壳随病株残体遗留在田间越冬,在较温暖的地区,病菌以菌丝体在保护地(温室或塑料大棚内)的被害植株上越冬。越冬后的闭囊壳在第二年的5—6月当气温在20—25℃时释放出子囊孢子,或由菌丝体上产生分生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侵入植株,造成初次侵染。子囊孢子及孢子囊孢子主要借气流传播,其次是雨水。发病初期,叶片正面或背面产生白色近圆形的小粉斑,以后扩大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斑,好似撒上一层白粉一样。这些白粉就是病原菌的菌丝体、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随后许多病斑连在一起布满整个叶片,白粉状物渐变成灰白色或红褐色,叶片变成枯黄而发脆,一般不脱落。病菌菌丝体不侵入寄主组织细胞内,只在寄主组织表面生长繁殖,形成吸器,直接穿入寄主的表皮细胞中,吸取细胞内营养,这是白粉病一般在病叶上不出现坏死斑的原因。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要求的湿度范围较大,相对湿度低于25%也能萌发,但当叶面上有水滴时,因分生孢子吸水后膨压过大,会引起孢子破裂,反而对萌发不利。分生孢子在10—30℃的温度范围内都能萌发,而以20—25℃为最适宜,超过30℃或低于10℃,则难以萌发并且会失去生活力。
 
\
白菜白粉病

\ 

 西葫芦白粉病病叶正、背面及病茎症状

\ 

 西葫芦白粉病病叶后期症状

\ 

西葫芦白粉病为害后期田间症状

关键词:白粉病

[收藏] [打印] [关闭] [返回顶部]

  • 验证码: